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农林废弃植物粉碎后的压缩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几种农林废弃的植物材料经粉碎后,放在圆筒容器内进行压缩成型过程中,对压力和变形的关系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证实了压力和物料变形的关系服从于关于粉粒状物料压缩的川北模型分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模型系数与物料参数及压缩成型条件之间的关系,给出了估计模型系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基于神经网络农用感应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并应用到农用感应电动机的控制上。采用Levenberg优化方法进行网络训练,用神经网络代替了传统的开关状态的选择,实现交流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基于MATLAB对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和传统方法效果基本一致,具有较好的控制和运行性能,是研究运动控制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立体视差测距原理为基础,用两个摄像机同时对同一景物进行拍摄,根据景物在左、右图像中的视差,计算目标距控制点的三维空间的实际距离,可以得到一张关于行走车工作环境的地图,以便进行路径计划。本文给出了一种农用自动引导行走车的环境理解系统的构成方法,经实验验证,该方法可行,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4.
改进层次分析法用于农用运输车综合性能的评价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该文在分析传统层次分析法标度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转化函数和调和系数的新标度,建立了利用新标度的层次分析法,该方法体现了奖罚原则和合理性原则,且新的标度与传统标度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相当,因此,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更加合理、有效。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对农用运输车综合性能评价可知,影响农用运输车综合性能评价的主要因素有发动机配套性能、价格、服务网点及服务质量。该研究为农用运输车管理部门、制造企业和用户正确评价农用运输车综合性能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自主导航和全方位转向的农用机器人设计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为了提高农业作业的自动化程度,在对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导航技术等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自动导航农用轮式移动机器人.针对目前农业机器人存在的操纵、路径跟踪等技术问题,机器人采用四轮全方位转向,操纵灵活;利用CAN总线使导航、控制等模块的通讯效率得以改善;选用模糊控制模仿人在路径跟踪控制时的控制策略,提高了移动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仿真和试验表明机器人有较好的转向性能且在速度为1 m/s时跟踪路径的偏差为0.1 m左右.  相似文献   

6.
便携式土壤水分自动监测仪可根据旱情发展增加监测频次和监测站点,使用方便灵活,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多,数据准确度和代表性普遍不高。通过对监测仪器性能特点和使用方法的研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监测地点的选择、监测仪器状态、插入土壤方式、测量方法和重新建立监测仪器公式等方面提出了降低测量误差、提高监测数据准确度和代表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农用运输车动力的优选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提出了一种在已知农用运输车底盘参数、整车性能要求和行驶条件下优选农用运输车发动机最大功率及其转速、最大转矩及其转速和发动机排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温室CO2气体浓度环境自动调控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改善现代温室内气体环境的质量,提高温室的生产产量和产品品质,介绍一种新型温室CO2浓度自动调控系统,并运用射流理论,分析研究了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对系统的工作性能也作了相应的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自动控制性能好、造价低、运行经济可靠、补充CO2速度快、CO2浓度和气体流速分布均匀、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明显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果蔬气调包装内相对湿度的预测模型与试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包装内相对湿度调节控制是保证果蔬产品气调保鲜包装质量的重要技术环节。该文较完整地考虑果蔬包装内外热量交换和气体质量传输,依据质量与能量守恒定律,建立包装内质量与能量平衡关系。在此基础上,导出气调包装内产品呼吸-蒸发模型,得到包装内相对湿度变化的预测模型。以香菇产品为研究对象,测定表征香菇呼吸速率,设计3种工况(不同质量、初始气体组分),对香菇气调包装内的湿度进行预测与验证测试。结果表明,理论预测与试验结果总体上吻合,在包装的初始阶段理论结果稍有偏高;初始气体组分对包装内相对湿度影响较大,低氧高二氧化碳组分显著降低了相对湿度上升的速率,同时延长了达到饱和状态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针对农业排灌机械的要求和特点,提出并分析了一种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压力输送泵——活齿齿轮转子泵的结构形式及工作原理,分析了径向间隙自动补偿的实现方式,推导出了平均流量和瞬时流量公式,研究了该泵的流量特性。结果表明该泵具有流量大、流量脉动小、工作轮齿间无啮合力、运行平稳、噪声低、机械效率高及径向间隙可以自动补偿等诸多优点。在一定条件下,该泵可作为高扬程大流量农用水泵或两相流的压力输送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总被引:13,自引:12,他引:1  
为适应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需要,保持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增长,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该文提出,应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中国农业机械的设计、制造、作业和管理等环节,使农业机械装备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从而整体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文中介绍了参数化设计、基于知识工程的农机产品设计、基于产品数据管理的并行协同设计等农机产品设计的关键技术;柔性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虚拟与网络制造等农机产品制造的关键技术;农情信息采集、农业机械导航、田间管理等农业机械作业的关键技术;农业机械管理、农业机械调度等关键技术。分析了这些关键技术信息化的不足,总结了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指出了用信息技术提升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应解决的核心问题。为加强农机装备的信息技术创新,该文建议,应突破一批智能农业装备数字化设计技术、自动导航协调控制技术及农业装备现场总线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发一批大田和设施农业生产作业系统、果园作业智能装备和畜禽水产精准生产装备等重大技术产品;构建一批水肥药田间精准作业系统、畜禽水产自动饲喂系统和自动化加工生产线等农业机械精准作业系统,从而进一步用信息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土地资源是世间万物生存与发展的根本,科学评估农业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厘清其效率损失原因与改善路径,对缓解人地矛盾、保障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江西省11个设区市为研究区域,将土地资源生态价值纳入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利用VRS-DEA模型与Malmquist指数对1990—2016年江西省农业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时空特征进行分解分析,定量分析农业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损失原因,并给出改善农业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路径。结果表明:1)江西省农业土地资源整体利用效率较高,1990—2016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动趋势,效率均值为0.889;2)从效率分解情况来看,综合技术效率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规模效率影响能力强于纯技术效率;3)从空间格局演变角度来看,区域间效率变化轨迹差异显著,非均衡发展趋势较为突出,呈现“大聚集-小分散”的分布特征,梯形层次明显;4)从全要素生产率动态变化情况来看,江西省农业土地资源利用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增长趋势,技术进步贡献最大,且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属于技术进步“单轨驱动”模式;5)从效率损失原因来看,种植业产值产出不足是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农药化肥、种植业从业人员等要素投入冗余是次要原因;6)从效率改善路径来看,优化资源要素配置,规范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逐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土地生产机械化、规模化水平是改善农业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路径。该研究结果可为深入了解江西省农业土地资源整体利用形势、识别存在问题和优化发展路径提供参考,同时为未来政府制定农业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与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GSM的数字农业远程监控系统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17  
应用无线网络技术可实现农机作业过程和农田水利设施等的远程监控,为作物生长过程与产量、农业气象等信息的实时采集提供保障。探讨了基于GSM无线技术的数字农业远程测控系统组成结构,阐述了系统监控端软件的实现。在此基础上,采用自行研制的GSM远程通信控制器,开发了智能测产远程数据传输系统,并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组成和相应软件开发。在测产试验中对现场数据传输的实时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GSM无线通信技术能满足农业远程监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利用便携式终端设备快速高效生成农产品追溯码是保障追溯码可信度、增强信息完备度和提高企业效率的有利手段。该文以基于地理坐标的农产品追溯码为编码方式,改进高级加密标准(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AES)算法,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平台的农产品追溯码加密算法;利用LPC1766处理器硬件平台和Keilu Vision3软件平台测试了算法的存储空间和运算速度,为将算法移植到其他嵌入式平台提供了参考。嵌入式平台上实现密钥的动态变化和追溯码的唯一性,为利用终端进行农产品可靠安全追溯提供了保障,最后给出了算法在农产品质量追溯标识打印终端中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5.
近20年农田精准管理分区施肥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准管理分区(Site Specific Management Zones,SSMZ)是精准农业中实现定时、定点、定量、定配方投入水肥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关键环节。SSMZ已经在精准农业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应用,该技术对于减少农业投入、提高经济效益及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全面地认识SSMZ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有利于更好地把握SSMZ的发展动态并开展更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对国内外以SSMZ为主题的论文进行了梳理,概述了SSMZ研究中不同输入量的应用原理、数据类型、优势及局限性;其次,对现有的分区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最后,整理了常用的SSMZ评价方法,对不同评价方法进行分析,进行总结与展望。得到如下结论:(1)SSMZ输入量由基于空间插值映射土壤空间属性,过渡为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土壤、植被等相关信息;(2)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综合考虑历史土壤理化性质、成土要素、农作物时空动态、水土气生地形地貌的作用有助于提升SSMZ的精度;(3)基于近端传感器及无人机获取的密集数据的研究不断增加,田块尺度的空间信息精度高,连续性增强;(4)传统的非监督分类算法逐步被面向对象分割方法取代,分区结果更有助于指导田间管理措施;(5)用于SSMZ的评价信息以与作物生长关系密切的土壤属性或表征作物长势的参数为主。国内外对于SSMZ的关注度逐渐增加,各类SSMZ研究成果对于实现绿色农业、维护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设施农业农膜使用的环境问题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汪军  杨杉  陈刚才  滕应  刘坤 《土壤》2016,48(5):863-867
农膜使用和地面覆盖技术的应用加快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增加和丰富了农产品的供给。但随着农膜的连续使用,导致大量的农膜残留,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并对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巨大威胁。本文总结了设施农业中农膜使用所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剖析了这些问题的内在原因。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设施农业中农膜使用和管理现状,分别从管理、政策、经济和技术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规范我国设施农业中农膜使用、提高设施农业环境管理效率和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微电子与信息技术应用,已经成为国际农业工程学界十分活跃的学术研究领域。在节约农业的投入,改善动植物生长环境,实现工艺过程参数的监测与控制,制定农业生产管理、经营决策中都获得了很好的效益。本文介绍发达国家农业中这一新兴技术应用的发展,并对我国农业在实现“两个转化”中加强这一领域的科学技术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十五”期间中国农机化效率及其地区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农业机械化在"十五"期间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在农业机械化水平绝对值增长的同时,各地区较少注重农机化效率的提升,同时各地区农机化效率也存在较大差异.该文采用2001~2005共5年的统计数据(Panel Data),用数据包络法(DEA)分析"十五"期间中国各地区农机化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技术进步及Malmquist指数的变动及趋势,并用2005年数据分析全国各地区农机化相对效率,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中国农机化效率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路径跟踪控制技术作为农业机械导航的核心,是提高控制系统控制精度和对环境适应性的关键,可提高农机具作业精度和效率,同时可避免重复作业和遗漏现象,减少农业生产资料浪费。该文根据农业机械导航路径跟踪控制方法中是否涉及农机模型,将路径跟踪控制技术分为与农机运动学模型相关、与农机动力学模型相关以及与模型无关的路径跟踪控制方法。通过对原理的解析明确了各类控制方法的优缺点,及对现有解决方案进行了总结分析,指出了现有方案存在共性或个性问题,由此完成了对现阶段国内外针对农业机械导航路径跟踪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的阐述。通过对各类控制方法适用性及农机导航产品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农机导航路径跟踪控制方法的发展展望,以期为后续路径跟踪控制方法的研究提供指导性方向和有针对性的参考,具体如下:1)明确了现有模型对农机运动过程描述的局限性,指出高精度农机模型研究的必要性;2)为提升控制方法自适应性和鲁棒性,研究需从常规工况向极限工况和复杂工况拓展;3)明确单一控制方法的局限性,明确多方法融合控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农产品加工是食品供应链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该文针对农产品加工环节的产品召回优化问题,给出了批次分散优化模型并分析了其算法复杂度。针对优化模型为NP难度(non-deterministic polynomial hard),难以求解的问题,指出了采用粒子群优化进行求解的途径。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在进化的初期收敛速度快,易引起早熟;在进化后期收敛速度慢,易引起振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门限粒子替换策略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采用相关算例对该文提出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优化性能验证,并与类似智能优化算法进行性能对比。算例仿真和性能对比的结果表明,该算法运算开销约为同类算法的10%,且可以降低潜在的召回规模约30%,适用于农产品加工环节的产品召回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