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茶饼病菌的侵染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在20℃左右,用茶饼病菌(Exobasidium vexans Massee)的担孢子接种于感病的茶树品种上,2小时后叶面上的担孢子开始萌发(萌发率3.1%),4小时后的萌发率为7.9%,24小时则高达21.3%。芽管直接由表皮侵入。气温在18~20℃的条件下,从病菌的侵入到症状的出现为10~13天;在20~23℃时,则为8~10天。 2.担孢子在茶叶面露水中萌发率最高。萌发适温为20~25℃,相对湿度达90%以上才能萌发,而以在水滴中最适。在散射光下萌发率较高。担孢子寿命在18~23℃条件下,仅为4~7天。病斑在3~4天内有再产生担孢子的能力。 3.在茶树生长期间,担孢子全年可产生8~9次。担孢子借气流传播,每天以凌晨1:00—5:00时捕捉的孢子量最多。  相似文献   

2.
苹果黄色叶螨是近年四川省三州苹果产区发生的一种害螨。该螨在雅安一年发生8~9代。以部分第8代和第9代雌成螨越冬。越冬雌成螨于次年3月上、中旬开始活动,以两性生殖及孤雌生殖繁殖后代。全年中越冬代历期长约5个多月,其余各代约1.5个月。各虫态历期因世代不同而异。各代雌螨寿命及产卵量,以越冬代及春、秋代寿命长,产卵量高。  相似文献   

3.
研究表明柑桔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潜伏于柑桔复芽的苞片、叶、花、果皮及枝、主干皮层中,品种问带菌率存在差异。病原菌对温州蜜柑的集中侵染期为5—6月及9月。  相似文献   

4.
对于63个产于陕西的普通小麦地方品种(Triticum aestivum L.)的酯酶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小麦的幼根和幼芽的酯酶同工酶均存在差异。E_3、E_5只出现在根中,E_4、E_(10)E_(11)、E_(12)和E_(12)是芽中区别于根的特征酶带;根的酯酶同工酶包括两种类型,在芽中出现了四种类型;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不同材料的根中没有差异,在芽中共出现了三种类型;根的过氧化物同工酶较芽显示更多的酶带。与四川的地方品种相比较,同工酶酶谱的变异程度在陕西、四川两省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樟子松枯梢病的侵染规律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对樟子松枯梢病、健组织病菌的分离、孢子萌发和接种试验等研究结果表明,樟子松枯梢病是一种寄主主导性病害。引起该病的松壳色二孢[Diplodia pinea(Dem.)Kickx]可在历年病树上的针叶、芽、梢、枝和果鳞上越冬,又可在健康树上的针叶、芽、梢、枝和果鳞上潜代侵染。其潜伏侵染带菌率:健康樟子松越冬各部位比当年生各部位潜伏带菌率高,分别为20%-70%和6%-30%,其中以针叶、梢、枝和每年4,5月份、9,10月份潜伏带菌率最高。病害的初次侵染源主要来自历年病树上病菌子实体飞散出来的分生孢子,借风和雨水淋洗传播,种子上不带菌。病菌可直接侵入当年嫩梢和嫩针叶,也可通过伤口、气孔侵入针叶、芽、梢和枝。潜伏期7-14d,繁殖期23-28d。  相似文献   

6.
甜玉米种子携带真菌与种子活力关系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明确甜玉米种子携带真菌种类,探讨真菌与种子活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洗涤检测法和PDA平板法对市售7个甜玉米品种和2个普通玉米品种进行种子携带真菌检测,同时以滤纸卷法对种子活力进行测定。【结果】供试种子外部带菌量差异显著,主要菌群为镰刀菌属(Fusarium spp.)、青霉属 ( Penicillium spp.)、曲霉属(Aspergillus spp.)和枝孢属(Cladosporium sp.);种子内部带菌率在品种间差异显著,以甜玉米442最高,达到99.3%,普通玉米农大108最低,仅为4.4%;甜玉米种子内部寄藏优势菌群为镰刀菌属、青霉属、曲霉属、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平脐蠕孢属(Bipolaris spp.)和黑孢属(Nigrospora sp.),其中甜玉米种子内部寄藏平脐蠕孢属真菌为首次报道。除甜单22外,其余6个品种的甜玉米种子内部总体带菌率和带镰刀菌率均显著高于普通玉米品种。甜玉米种子多项活力指标显著低于普通玉米种子。【结论】种子内部带镰刀菌率与种子活力相关性分析表明,种子内部寄藏镰刀菌是影响甜玉米种子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1.对疮痂病菌(Cladosporium carpophilum)的生物学特性作了研究。其结果:(1)分生孢子荫发的最适温度为25℃;(2)分生孢子在黑暗中萌发率最高,其次是在黑光中;(3)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pH值为6;(4)分生孢子只能在水滴中萌发;(5)分生孢子萌发与营养条件有关。在蒸馏水中萌发率为52%,在葡萄糖液中为90%。在2%梅煎中汁中孢子萌发后芽管迅速发展成菌丝;(6)分生孢子寿命在25℃干燥的条件下为15天。 2.田间药剂防治以50%多菌灵700倍液最好,对感病品种的果实防效可达75%以上。  相似文献   

8.
香石竹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振雷  魏健  李秀岩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126-6127
对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进行了茎尖分生组织快速繁殖培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花香石竹比散枝香石竹接种成活率高,且以顶芽为外植体,在MS+6-BA0.5 mg/L+NAA0.4 mg/L上培养的丛芽分化率最高,达到87.5%。将顶芽、带腋芽的茎节、不带腋芽的茎节或茎段分别接种在MS+6-BA0.5 mg/L+NAA0.4 mg/L上培养,顶芽分化的芽数最多。光照12 h/d对香石竹丛芽生长有利。  相似文献   

9.
研究三个快羽系A、B、C和三个慢羽系α、β、γ及它们的自别雌雄杂交鸡Cβ、Bβ、Aβ、Cα、Bα、Aα、Cγ、Bγ、Aγ的早期生长和产蛋性能,并探讨了C、α系和A、β系羽毛生长速度(快慢羽速)与生产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后代产蛋性能明显得到提高,并表现出明显的羽速效应,而且羽速效应因品种(系)的不同而异。九组杂交鸡产蛋性能均表现较好,具有较高的优势率,其体重均低于其双亲均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多胺类物质含量的变化来研究拉枝对苹果成花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苹果花芽分化的影响因子提供参考。【方法】以富士和嘎拉苹果品种为试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在不同拉枝角度(0°,70°,90°,110°)下,不同类型枝条顶梢内3种多胺类物质(腐胺(Put)、亚精胺(Spd)和精胺(Spm))的含量,研究3种物质在花芽分化期内的动态变化。【结果】拉枝可显著提高成花率,改变枝条顶芽内多胺类物质的含量。在整个生长期内,供试2种苹果Put、Spd和Spm 3种物质含量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其中Spm含量最高,Spd次之,Put最低。嘎拉苹果供试芽内源多胺含量高于富士。不同类型枝条顶芽中多胺含量表现为短枝高于中长枝。对于不同拉枝角度处理,富士在拉枝110°时,多胺类物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而嘎拉则是拉枝90°时较高。【结论】多胺类物质参与苹果成花过程,其含量差异与品种、枝条类型以及拉枝角度有关;富士与嘎拉多胺含量分别在拉枝110°和90°时较高,而且成花率也最高。在生产中可利用拉枝措施或外施多胺来调节内源多胺含量,进而达到促花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苹果褐斑病菌(Marssonina coronaria(Ell·et Davis) Davis)以芽管或附着胞一侵染丝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叶背与叶面的侵入比为7:3。分生孢子萌发与营养条件关系密切,在蒸馏水中萌发率低,1%葡萄糖、10%苹叶浸汁及1%琼脂有促进作用,尤以琼脂的效果显著;分生孢子荫发适温为18~25℃,最适pH为6~7;水滴为孢子萌发所必须;光照的影响不大。该病菌适合用单孢分离。在PDA培养基上培养,菌丝不发达,但能产生分生孢子盘及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12.
苹果霉心病菌(Alternaria SPP)越冬和侵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病菌Alternaria spp.是四川省优质苹果产区中引起苹果霉心病的主要病原菌。这些菌能以菌丝在苹果芽鳞、果台、枝梢、病痕、落叶等树体组织内和以分生孢子形式在苹果树体组织表面及苹果芽内鳞片上进行越冬。越冬病菌在开春后可成为苹果霉心病的初侵染来源。病菌侵染时期长,从苹果暴芽至果实萼筒封闭前的整个时期病菌均可侵染苹果花器组织,但以苹果暴芽、现蕾、初花、盛花等时期为主要侵入时期,最早是在暴芽期。病菌是通过芽鳞片、雌蕊、雄蕊及萼口等花器组织进入果心的。  相似文献   

13.
苹果无病毒和带病毒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无病毒和带病毒品种光合特性和生长结果特性的初步研究表明,无病毒的光合产物输出量、总光合强度和产量明显高于带病毒品种,而叶片净光合强度则出现带病毒品种高于无病毒品种的趋势,在四个无病毒苹果品种中,74—42的光合强度景高,其次为红星和金冠,最低者为富士。果实矿质元素含量除Z_n外都偏低,其中仅C_a含量出现无病毒品种高于带病毒品仲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4.
矮砧红星苹果树体内钙的总量低于乔砧树,根内由于接口的滞阻作用,含量高于乔砧树,其含量的变化两者有显著差异。枝、叶内的含量低于乔砧树,其含量的变化两者相似。枝内钙含量较低,影响顶端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伸长。果实内的含量和变化两者相近,说明矮砧树地上部钙的分配有优先供应果实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钙对苹果品种褐斑病的抗病性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品种幼苗叶片接种褐斑病菌后,钙含量的变化是苹果—褐斑病菌相互作用的结果。苹果不同品种叶片感染病原菌后,钙含量普遍增加,表现为被动的病理生理变化,品种感病程度愈高,增加量愈大。进一步提出了钙在苹果品种对褐斑病的抗病性中可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负载量与金红苹果树生长结果、叶片衰老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金苹果树(GM256中间砧)不同负载量的研究表明:随着负载量增加,产量提高,新梢生长量、干径、冠积的增长量、增长率降低,花芽减少,根系还原力下降,果实品质下降。各类枝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发育枝叶片的玉米素(Z)、赤酶素(GA3)和生长素(IAA)含量下降,脱落酸(ABA)含量增加,Z/ABA、GA3/ABA和IAA/ABA的比值下降。  相似文献   

17.
矮化中间砧红星苹果树不同年龄结果枝组在生长和结果特性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研究表明,以MM106为中间砧的盛果期红星苹果树,2年生和3年生结果枝组,新梢生长势强,叶片大,高能叶比例高,单叶效值大,叶片厚,栅状组织发达,叶绿素含量多,叶片光合速率高,枝类结构较合理,座果率高,4年生结果枝组其次,5年生结果枝组各项生长结果指标最差。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毛叶水栒子,水栒子与M_9的枝条组织解剖构造和砧木对甜黄魁、金冠及红星苹果幼树枝、叶、果实的生长动态、树体大小、叶片组织解剖构造和叶内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影响以及外界条件的作用。研究结果证明,毛叶水栒子和水栒子是苹果的极矮化砧,嫁接在栒子和M_9上的苹果幼树生育期有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与砧木的组织解剖构造有一定相关性,同时证明栒子较M_9抗旱。  相似文献   

19.
1986—1989年在四川盐源果场对不同粗度的金冠、红星、富士苹果苗木定植后的生长结果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定植时的苗木粗度与定植后的树体生长量及单株产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培育1.5cm以上茎粗的苹果苗木有利于加速生长,早成形,早开花结果,提高早期产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同一生态条件下苹果褐斑病的抗感品种的叶面微生物类群,结果表明:①不同抗感品种的叶片、感病品种中已感病的叶片、未感病叶片的叶面附生微生物数量和组成不同;②苹果叶面附生微生物由真菌、细菌、酵母菌、放线菌及自生固氮菌组成;③在苹果的整个生育期里,真菌中的以Cladosporium、Alternaria、Penicillium等出现频率较高;细菌中Bacillius、Pseudomonas、Xanthomonas等的出现频率较高,放线菌有Streptomyces;酵母菌中Aureobasidium、Cryptoccaceae等的出现频率较高;④在苹果生育期中,苹果叶面微生物的数量在盛花期有所下降,以后逐渐上升,果实膨大期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