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黑壳病造成马氏珠母贝肉成份的变化,首先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正常马氏珠母贝和黑壳病马氏珠母贝肉的挥发性成份进行分析,正常马氏珠母贝肉检测出58种,黑壳病贝肉检测出59种。但黑壳病贝肉中仅有7种化合物与正常贝肉的挥发性成分相同。在黑壳病贝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有二十一烷和十八醛,分别为18.52%和17.95%,但在正常贝肉未检出。其次,采用茚三酮作柱后衍生试剂测定氨基酸的方法检测正常马氏珠母贝和患黑壳病的马氏珠母贝肉中牛磺酸的含量,结果分别为72.47mg/g、72.75mg/g,牛磺酸含量基本一致。通过分析黑壳病引起马氏珠母贝体内挥发性成分和牛黄酸成分变化,为研究马氏珠母贝患黑壳病的病变机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又称合浦珠母贝,是我国南方沿海重要的经济贝类,它以生产海水珍珠(南珠)而闻名于世。2003年以来,海南大学海洋学院着手进行了"珍珠贝育种规划(Pearl Oyster Breeding scheme,POBs)"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获得了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热休克蛋白22 (heat shock protein 22,PfHSP22)基因cDNA序列,全长2 187 bp,其中开放阅读框699 bp,预测编码232个氨基酸。结构预测显示PfHSP22具有小热休克蛋白家族典型结构域“α-晶体结构域”(ACD)。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PfHSP22与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的HSP22相似性最高(54%)。进化分析显示,PfHSP22与软体动物的亲缘关系较近。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分析表明,常温条件下,PfHSP22在类胡萝卜素含量高的橘色组和含量低的白色组的各组织中均有表达,足中表达量最高,且橘色组均显著高于白色组(P<0.05),表明类胡萝卜素含量高低可能影响PfHSP22的基础表达量。高温胁迫时,橘色组和白色组各组织的PfHSP22表达量在前3 h基本呈现下降趋势,之后呈现出或升高或下降的复杂变化;其中橘色组一些组织的PfHSP22表达量显著升高时间晚于白色组,这可能是由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引起。  相似文献   

4.
马氏珠母贝是我国培育海水珍珠的主要贝类,主要用于生产规格6~8毫米的有核珍珠,其培育的珍珠被称为"南珠".近年来,不少育苗场在马氏珠母贝育苗过程中出现浮游幼虫死亡率高、变态率低、后期贝苗"掉板"等现象,导致育苗产量低、失败率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益.笔者从事马氏珠母贝育苗生产工作多年,育苗获高产稳产的成功率高,近4...  相似文献   

5.
马氏珠母贝附着生物及防除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主要对马氏珠母贝附着敌害生物的种类、附着方式、危害及防治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马氏珠母贝红色壳家系不同世代遗传变异的SRAP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标记对马氏珠母贝红色壳家系第一代到第三代(F1、F2、F3)及回交家系(BC1)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7对SRAP引物共产生63条扩增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5条,平均每对引物组合产生7.86条多态标记。 在F1,F2及F3三代中,Shannon信息指数和Nei氏基因多样性指数显示世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呈下降趋势,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随着世代的增加,相邻世代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而世代内遗传相似性逐渐增加。BC1与F1的遗传相似度高于F3与F1间,表明回交能使后代个体更趋向轮回亲本。  相似文献   

7.
马氏珠母贝激光育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氏珠母贝是培育海水珍珠的主要贝类。近年来,由于近亲繁殖,种群退化,贝体越来越小,致使培育的人工珍珠颗粒也越来越细。为了改良品种,培育出数量多、质量好的马氏珠母贝苗,我们从1982年起,进行激光育苗研究,并于1987年结合生产试  相似文献   

8.
马氏珠母贝术前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劳赞  邓陈茂  梁盛 《水产科学》2003,22(4):27-29
实验结果表明:经术前处理后的插核贝休养期存活率为95 2%,育珠期存活率达85 5%,每贝只插1个核,休养期留核率为0 86,育珠期留核率达0 71。珍珠的质量明显提高,优质珍珠的生成率高达34 6%,比对照组高出27 5%。  相似文献   

9.
马氏珠母贝精子的超低温保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比较不同pH值(5.5-9.5)、不同盐度的海水等作为基础液对马氏珠母贝精子保存的影响,选择其中无激活精子作用又对其生理特性(活力,寿命,受精能力等)无影响者,加入二甲亚砜抗冻剂配制成超低温保存的抗冻保护液,精液与保护液按1:10和1:20的比例混合,样品按4组不同的降温程序平衡后转入液氮冷冻,比较其超低温冻存的效果。结果表明:以海水(pH7.5—8.0)为基础液,配制10%DMSO作为抗冻保护液,精液与保护液比例为1:20,在低温(0-4℃)中平衡约30min,在距液氮面15cm、5cm处分别停留5min、10min后转入液氮(-196℃),冻存精子效果良好。冷冻24h、48h及5个月后,在38—40℃下水浴解冻复苏后,用终浓度0.25‰的氨海水刺激,精子存活率可超过60%,受精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10.
马氏珠母贝简化式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永 《水产养殖》2006,27(5):36-38
进行了面包酵母、小球藻、扁藻、金藻在马氏珠母贝幼虫不同发育阶段的饵料效果试验,以及不同投饵量在不换水育苗方式中的育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马氏珠母贝人工育苗中D型幼虫期使用面包酵母、壳顶幼虫期使用小球藻,并通过控制投饵量,在不换水的情况下可成功地幼虫培育至变态附着,并进一步培育成商品规格的稚贝,幼虫的附着变态率可达6.5%。  相似文献   

11.
《水产科技情报》2006,33(3):139-139
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主持,与海南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完成的国家“863”计划项目——马氏珠母贝遗传改良技术,通过了广东省科技厅组织、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主持的成果鉴定。这标志着这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国际领先”的技术将进一步造福社会、造福人民。  相似文献   

12.
马氏珠母贝EST微卫星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构建了马氏珠母贝的血液、足、鳃、胃、肝、心脏、外套膜、珍珠囊和感染多毛虫马氏珠母贝的血液(血感)等9个组织的cDNA文库,测序获得了6979个EST序列,从中查找到了268个重复序列,隶属于243个EST,含微卫星的EST数占EST总数的3.48%.珍珠囊cDNA文库含微卫星的序列所占比例最高,为6.16%,血感的最低,为1.65%.双碱基重复序列130个,占48.5%,(AT/AT)n类型最常见;三碱基类型的83个,占约31%,其中(AAT/ATT)n和(AAG/CTT)n较多;四碱基重复的有30个,占11.2%,(AAAT/ATTT)n占了该类型的约50%.一共能够设计151对微卫星引物,有130对可以扩增,占合成引物总数的86.09%,其中,多态性引物45对.多态性EST-SSR的筛选将为马氏珠母贝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种质鉴定和野生资源保护等提供可靠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马氏珠母贝肉的天然抽提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氏珠母贝(Pinctadamartensii),又名合浦珠母贝,是我国海水珍珠养殖面积最广,数量最大的贝类。随着珍珠养殖业的发展,广东省采珠后珠母贝肉有2000多吨,加上海南、广西两省的珠母贝肉约有4000吨,数量相当可观。目前,真正从食品化学的角度来探讨珠母贝肉的营养价值及其加工利用的研究还不多。珠母贝肉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为74.9%,氨基酸价为82,是优质蛋白质;呈味氨基酸在氨基酸组成中比例较高,味道鲜美;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因此,如何开发这些资源、提高经济价值是一项亟须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马氏珠母贝室内循环水养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氏珠母贝又称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是我国养殖海水珍珠的主要贝类。我国自1965年成功地开展马氏珠母贝的人工育苗以来,海水珍珠养殖业发展迅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水珍珠成为广东、广西和海南沿海部分地区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但2007  相似文献   

15.
马氏珠母贝精子的超低温保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王梅芳 《水产学报》2006,30(3):316-322
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方法,研究了不同盐度驯化下施氏鲟幼鱼鳃中泌氯细胞的分布和结构特征。结果显示,在淡水中,施氏鲟幼鱼鳃中的泌氯细胞数量较少,且主要分布在近鳃小片基部,胞体与核均较大而明显,胞内含大量线粒体;泌氯细胞中有网管和囊管,但网管欠发达,囊管分布面积小,细胞表面有顶隐窝。表现为典型的淡水型泌氯细胞(freshwater-type chloride cells)特征。与淡水组相比,盐度10组鳃泌氯细胞的分布和结构变化均不明显,仅数量略有增加,胞体变大。幼鱼在盐度25海水中驯化65d,鳃丝和鳃小片上泌氯细胞数量明显增加,泌氯细胞集中分布在鳃小片基部;超微结构显示,细胞内线粒体数量明显增加,胞质中网管颇为发达,囊管丰富,顶隐窝扩大,表面有微绒毛,表现为α-型(α-subtype)泌氯细胞特征。泌氯细胞具有分泌体内过多Na^+、Cl-以及调节体液渗透平衡的功能,其数量和结构变化与幼鱼所处的高渗环境相适应。  相似文献   

16.
马氏珠母贝分段育珠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9年进行了马氏珠母贝分段育珠试验.在河口内湾进行插核母贝的术前处理和后期育珠管养,在池塘进行术后休养和前期育珠管理,以避开台风和河口内湾的淡水期.试验结果表明:手术后休养期珠母贝的成活率平均为87.4%,留核率达78.2%;育珠期珠母贝的成活率平均为73.6%,收获时成珠率为29.5%,插核万贝收珠1.96 kg.与传统育珠模式相比,育珠贝的成活率、成珠率及珍珠质量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马氏珠母贝池塘育珠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养鱼》2000,(5):35-36
目前,海水珍珠人工养殖都在自然海区进行,受各种自然环境因子制约较大,影响了珍珠养殖产量与质量的提高。为探索池塘养殖海水珍珠技术,我们于1996年和1997年在北海市竹林海水鱼类养殖基地进行了池塘浮筏吊养马氏珠母贝育珠技术试验,获得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试验材料1.池塘条件:面积220亩,一口,不规则形,池深3.0m,池底平坦,泥沙底质,池堤为石头水泥勾缝结构,设进排水门各一座,排灌方便。2.水源:靠潮差纳排自然海水。海水比重1.015~1.022,水深50~80cm,pH值8.0~8.5,水温年变化范围…  相似文献   

18.
广西北海是我国海水珍珠的主要产地,传统的珍珠养殖采用浅滩桩式平养模式,养殖场地水较浅,退潮后水深50厘米左右,夏、秋季节的高水温影响了育珠  相似文献   

19.
黑壳病马氏珠母贝贝肉微量元素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湿法消解和索氏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分别处理黑壳病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贝肉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AES)检测样品中12种主要微量元素的质量分数,气质联用色谱法(GC—MS)检测其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与健康贝贝肉相比,黑壳病贝贝肉中微量元素除锌(Zn)和硒(Se)的质量分数有明显变化(下降率分别为8.54%和10.98%)外,其他元素没有明显差异;病贝中含有的挥发性物质(16种)较健康贝的少(20种),并含有金属元素、大量的苯环等。  相似文献   

20.
正一、品种名称马氏珠母贝海选1号二、品种来源亲本来源于北海涠洲岛野生群体,经过5代选择(1代家系选择与4代群体选择)培育而成。三、审定情况2014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GS-01-008-2014。四、特征特性贝体的壳宽系数大、生长快,能明显提高留核率,珠层厚度与珍珠产量;养成期间,成贝的壳宽和壳长比对照群体均提高了16.0%以上;育珠期间,育珠母贝的留核率、珠层厚度和珍珠产量比对照群体均提高了17.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