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正>转基因抗虫棉在我国已经种了十多年,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增多和抗虫棉种植面积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棉农反映,在田间发现有的抗虫棉不抗虫,有的棉株棉铃虫危害  相似文献   

3.
《北京农业》2010,(2):8-10
转基因抗虫棉在我国已经种了十多年,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增多和抗虫棉种植面积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棉农反映.在田间发现有的抗虫棉不抗虫,有的棉株棉铃虫危害十分严重。据报道,种植已达10年的抗虫棉已逐渐对二代棉铃虫失去抗性。如果仍不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转Bt基因抗虫棉迟早会不再抗虫,棉铃虫大暴发这一天迟早会来临,那时抗虫棉就会在瞬间失去应用价值,并且还会造成Bt生物农药失效。  相似文献   

4.
<正>转基因抗虫棉在我国已经推广种植了十多年,但随棉并着其品种的不抗虫。这增多和种植面积的扩大,却有越来越多的棉农反映,有些抗虫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抗虫棉并不是无虫棉有些棉农错误认为转基因抗虫棉就是无虫棉,种植抗虫棉就不用防治棉铃虫,结果贻误了最佳防治时期,造成减产减收。事实上,抗虫棉并不是无虫棉,抗虫棉田内仍会出现害虫的原因有  相似文献   

5.
棉铃虫是棉花的大敌,具有突发性、残暴性。凡棉铃虫爆发的年份,棉花生产就会遭到巨大损失。转基因抗虫棉的育成,无疑对减轻棉铃虫的危害、节省人工农药开支、增产棉花、保护生态起到较好的作用。但是,近年来有的媒体将抗虫棉宣传过了头,说其产量比常规棉高出一倍甚至几倍,产生误导。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抗虫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转Bt、CPTI基因的抗虫棉材料进行抗虫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1 导入不同外源基因的转基因抗虫棉因其杀虫机理不同而对棉铃虫抗性存在差异 ;2 随种植世代一代、二代、三代、五代其对棉铃虫的抗虫性下降 ;3 转基因抗虫棉的蛋白毒性在棉铃虫体内具有一定的残效 ;4 棉铃虫四龄以上幼虫对转Bt基因抗虫棉产生明显的抗性。  相似文献   

7.
双价基因抗虫棉及其抗虫性研究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人工合成的GFMCryIA和修饰的CpT杀虫基因导入棉花优良品种(系)中。经生物鉴定,获得了抗虫植株。PCR分析表明,Bt和CpT基因均呈阳性反应。通过对转基因材料抗虫性研究,发现R1代植株中,不同转化体对棉铃虫的抗性存在着差异;双价抗虫材料ZGK9708R3代群体抗虫性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抗虫棉抗虫性与农艺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5个不同来源的转Bt基因抗虫品种及原始受体品种为材料进行半双列杂交并构建6个F2分离群体,对半双列杂交组合、亲本和6个F2分离群体进行田间比较试验和抗虫性鉴定,分析转入Bt基因以后转基因品种抗虫性和产量性状、纤维品质的表现.结果表明:Bt基因为显性遗传,Bt基因的引入对于杂交组合的纤维品质不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对于铃数的增加具有显著影响;在不同F2分离群体中,转基因抗虫棉的校正死亡率与烂铃率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59~-0.495,抗性的提高对烂铃数的减少、成铃数的增加具有显著作用;不同拷贝数的转基因抗虫杂交种抗虫性不存在显著差异,Bt基因不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张海芝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2):288-288,305
转基因抗虫棉不是无虫棉 ,是有选择抗虫的抗虫棉 ,笔者就其抗虫范围、生态学意义、抗虫性表现进行了分析 ,提出抗虫棉综合防治策略 ,制定具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自从1992年棉铃虫大爆发以来,国内外相继开展了转基因抗虫棉研究。从1996年开始,我所开始进行抗虫棉杂交选育工作,经南繁北育,目前已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抗虫棉品系2个(4786、4830)。2001年我们对这两个抗虫棉品系的抗虫性及产量性状进行了鉴定分析。1 材料与方法1 1 试材田间试验参试品系4个,4786和4830是常规抗虫棉;2401和2409是抗虫杂交棉F2代材料;室内棉铃虫抗生性试验和罩笼接虫试验参试抗虫品系7个,即:4786、4830、4429、4501、4807、4853和4877。辽棉15号为非抗虫对照品种(CK);美国抗虫棉33B和中棉所30(早熟)为抗虫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转BT基因抗虫棉在中国抗虫性的研究进展,包括抗虫机理,对不同种类害虫的抗性表现以及对棉铃虫不同生育时期、不同组织器官抗性情况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抗虫棉抗虫性表达检测方法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转基因抗虫棉抗虫性检测是抗虫品种选育和指导抗虫棉生产上合理补充施用农药的必要手段。本文分别从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快速检测和常规检测角度研究与总结了现阶段转基因抗虫棉抗虫性表达的检测方法及其特点。定性检测法主要包括PCR检测法、Southern和Northern杂交法、生物学检测法以及形态检测法、卡那霉素检测法和GUS基因表达检测法;定量检测法主要包括蛋白质印迹法(W estern B lot)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抗虫棉品种选育及生产上安全补充施用农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性鉴定技术与抗虫作用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抗虫棉是20世纪90年代初才兴起的一项由多学科协作研究并逐渐走向生产应用的新课题.为加速转基因抗虫棉的选育和推广,近几年来,我们开展了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性鉴定技术与抗虫作用系统评价的应用技术研究,现已取得突破性进展.该项研究获1999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18.
在莎车县对我国一批转基因棉花品种进行了抗虫性综合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9个转基因棉花品种对第二代棉铃虫具有较高的抗性,按抗虫性分级标准3、2、1、5号品种属超高抗,8、9、4、7号品种属高抗,10号品种属中抗。抗虫棉苗期生长普遍较弱,对棉蓟马危害敏感,多数不抗枯萎病。  相似文献   

19.
以 1999年河南省转基因抗棉区试资料为分析对象 ,介绍方差分析、AMMI模型分析和将受害铃率作为参试品系抗虫性指标引入模型的因子回归模型分析 3种分析方法 ,将抗虫性结合单株铃数、单铃重、绒长、衣分等产量、品质性状对参试转基因抗虫棉品系进行评价 ,并对 3种方法进行初步比较。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室内接虫鉴定技术,对转基因抗虫棉品种新棉33B的4个代别转基因材料进行了抗棉铃虫鉴定。结果表明,新棉33B各代别对棉铃虫均表现一定的抗虫性,同一转基因材料各代别间抗虫性依次为:第1代种、第2代种、原代种、第3代种。经抗虫棉饲喂的幼虫由于受抗虫棉不同程度的毒蛋白影响,抑制了幼虫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结果影响了化蛹时间、蛹的质量和产卵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