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非鱼(Tilapia),俗称非洲鲫鱼,隶属于鲈形目,鲈形亚目,丽鱼科Cichlidae,罗非鱼属Tilapia(亦称丽鲷科,丽鲷属)。该属原产于非洲,有600多种,目前被养殖的有15种。罗非鱼食性广泛,大多为植物性为主的杂食性,摄食量大;生长迅速,尤以幼鱼期生长更快。罗非鱼生长与温度密切相关,生长温度16-38℃,适温22~35℃。属广盐性鱼类,海淡水中皆可生存;耐低氧,一般栖息于水的下层,但随水温变化或鱼体大小改变栖息水层。  相似文献   

2.
在适温范围内,肉鸡生长最快,饲料利用率最高.由于试验条件差异,所提出的适温范围及环境温度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各不相同.一般认为肉鸡生长的适温为15.6~21.1℃,而罗曼×星布罗杂交肉鸡生长的适温为17~27℃,宝星肉鸡的适温为18~23℃.低于适温范围,肉鸡生产性能受到影响,饲料利用率下降,但高于适温,环境温度对肉鸡饲料利用率的影响结论不一.本试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旨在提出肉鸡生长的适宜温度,为改善肉鸡管理条件、制订肉鸡环境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不同的水产养殖对象有不同的适温范围,而不同的季节气温和水温又有十分明显的变化。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调控水温,以保证不同养殖对象安全越冬度夏,并在尽可能的适温范围内繁殖和快速生长,是每个养殖生产者应认真学习和掌握的重要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4.
抓好早春鱼塘越冬后的饲养管理,能促进鱼类提早开食,恢复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和提高成活率。1提高水温,及时开食,恢复体质在适温范围内,鱼类会随着水温的上升而增加摄食、加快生长。当气温平稳回升后,在晴天可适当降低鱼池水位,以尽快提高水温,促进鱼类摄食,增强体质,同时也要防止因气温突变引起水温变化过大。随着水温的回升,鱼类开始少量摄食,若发现水底到池面出现多处小面积混浊、鱼类活动频繁,则说明鱼类处于饥饿状态。当表层水温达3℃时,每周投饵1次;晴暖天气当表层水温升到10℃时,需每天或隔天投饵1次,每次投饵量为夏秋季节的1/6左右。…  相似文献   

5.
天峡红鮰亦称昭君回,是一种集观赏、垂钓、美食于一体的珍贵鱼类新品种。 一、关峡红鮰的生活习性 天峡红鮰习性温驯,喜欢在阴暗光线条件下摄食,属底栖鱼类,适温范围0℃~38℃,5℃开始摄食,最适宜生长温度18℃~30℃,pH值5.0~8.9之间均可生存。正常生长溶氧值为3毫克/升以上,PH值为6.5~8.5。  相似文献   

6.
1 提高水温 在适温范围内,鱼类会随着水温上升而增加摄食,加快生长.因此,初春鱼池水位应控制在0.8~1m,使水温能较快升高,以利于充分发挥肥效和促使鱼类提早开食.开春后,勤注水.  相似文献   

7.
春栽白背木耳的季节优势 台湾白背木耳是一种中温偏高温型的结实性菌类。菌丝生长适温范围8~37℃.最适25~28℃;子实体生长发育适温范围13~30℃,最适18~24℃。根据白背木耳生长发育对温度的需求和白背木耳必须采用熟料袋栽的生产方式,结合春季气温由低到高的变化特点.在温度相对较低的条件下制袋发菌,可大大提高栽培袋的成品合格率。  相似文献   

8.
苜蓿,又叫紫花苜蓿。多年生。生长适温20℃左右,低于-30℃或高于30℃不能安全越冬和越夏。苜蓿适宜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区种植。籽粒苋,又叫千穗谷、西粘谷等。一年生。要求水肥条件好。生长适温25℃左右。全国各地均可种植。苦买菜,又叫苦苣菜、凉麻、山莴苣等。多年生。生长适温10℃~28℃。全国各地均可种植。串叶松香草。多年生。生长适宜温度20℃~28℃,-20℃~40℃温度范围的地区均可种植。菊苣,又叫齐可立。多年生。-20℃以下地区不能越冬。三叶草。杂交黑麦草。多年生。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适温15℃~25℃,是我国江淮以南…  相似文献   

9.
肉鸡热应激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肉鸡羽毛丰厚,皮肤无汗腺,生长迅速,新陈代谢旺盛,自身体温较高,依靠呼吸和蒸发散热,因此环境温度对肉鸡生产影响很大。肉鸡有一个合适的“适温区”,一般为15.6~21.1℃。由于试验条件差异,所提出的适温范围不尽相同,罗曼×星布罗杂交肉鸡生长的适温为17~27℃(栾冬梅等,1988),宝星肉鸡生长的适温为18~23℃(杨全明,1989),22~45日龄AA肉鸡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22℃(沈咏舟等,1996)。18℃时肉鸡生长速度最快,24℃时饲料效率最高。因此,既得到最佳生长速度又得到最好的饲料报酬的理想饲养温度为21℃。环境温度超过2…  相似文献   

10.
养虾池条件及整治 罗氏沼虾属热带虾类,成虾可适应的水温为18—38℃。当水温下降至18℃以下时,活动减弱,摄食减少,生长缓慢。在适温范围内,水温高,生长快。夏、秋季水温多在25—32℃之间,生长良好。在华南地区,多在清明节以后才能放养虾苗,入冬前收获,养殖时间半年左右。因此,要选择条件适宜的池塘,抓紧生产季节,充分利用温度适宜的时间养殖,使虾  相似文献   

11.
1水源水源是池塘养鱼的基础,池塘养鱼要求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并且经常注入新水以保证水量和调节水质。2温度水温对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生存有较大影响,鱼类和水生生物对水温也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对适应温度有最高和最低的限度,超过限度就会导  相似文献   

12.
西伯利亚鲟属于鲟科鲟属,是中国主要的淡水养殖对象之一。具有食谱广、易驯养、生长快等特点,其适温范围广,生存水温为1~30℃,适宜生长水温为15~25℃,最佳生长水温为18~22℃。西伯利亚鲟雌体怀卵量一般为20万~80万粒,孵化水温16~24℃,最适孵化水温为19~22℃,平均孵化水温17℃时,约105h出膜。  相似文献   

13.
水温是影响鱼类生长率的一个重要因子。水温适宜时生长良好,水温太低或太高时鱼的生长会变慢或停止。鲤鱼的最佳生长温度是26℃~28℃。16℃生长很差,30℃以上生长率和饵料报酬率都会迅速下降,33℃以上生长停止,随后便出现疾病和死亡。在畜禽饲养上,大量研究已证明,维生素C具有明显的抗热应激作用,而对鱼类的作用未见报道。为进一步提高鱼类的生产性能,增加鱼体抗应激的能力,尤其是增强对高水温,即一天中水体温差大的适应能力,本试验采用不同维生素C水平,对高水温应激鲤鱼的生长等指标进行了初步研究。本试验选择200尾6~8cm长的鲤鱼种,按…  相似文献   

14.
倪田 《湖南饲料》2002,(2):38-38
抓好早春鱼塘管理,能促进鱼类提早开食,恢复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和提高成活率。1.提高水温在适温范围内,鱼类会随着水温的上升而增加摄食、加快生长。因此,初春鱼池水位应掌握在0.6~0.8米,使水温能较快升高,以利充分发挥肥效和促使鱼类提早开食。开春后要勤灌水,对保水力差的池塘,在加注新水时,不  相似文献   

15.
1提高水温 在适温范围内,鱼类会随着水温上升而增加摄食,加快生长。因此,初春鱼池水位应控制在0.8-1m,使水温能较快升高,以利于充分发挥肥效和促使鱼类提早开食。开春后,勤注水。对保水力差的池塘,每次加注新水,量宜少,以防水温骤降。同时应适当施些有机肥,以利提高水温。  相似文献   

16.
不同的水产养殖对象有不同的适温范围,而不同的季节气温和水温又有十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正>要使蛋鸡在冬季提高产蛋率,延长产蛋高峰,必须给其提供适宜的产蛋环境,减少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1鸡舍保持适温产蛋鸡要求的温度范围是8~27℃,最适宜的温度是13~24℃。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产蛋,每升  相似文献   

18.
温度和鳜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通过对不同温度水平下鳜鱼胚胎发育的时间及孵化率,死亡率,畸形率的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鳜鱼胚胎发育的可耐受水温19-29℃,适水温为25-27℃,发育的上限临界水温为33℃,在适温范围内,温度与发育时间呈幂指数递减关系;H=7976.86T^-1.5221(R^2=0.9281)。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我们在生产中总结了"测水投饵养鱼技术",供参考. 1 测水温定投饵量 鱼类属变温动物,其消化摄食强度与水温有关.而鱼类发病率也往往与鱼类摄食紧密相联.一般说,在适温范围内(7℃~32℃),水温越高,鱼的摄食量越大;而摄食越多,(尤其是不坚持"四定"投饵的塘),往往发病率(主要指草鱼)越高.  相似文献   

20.
投饵量、施肥量和酸碱度可以说是养好鱼的三要素。但不少人在养鱼过程中,不是根据水的温度、透明度和酸碱度科学地投饵、施肥,而是盲目投施,结果既导致鱼类死亡,又增加了养鱼成本。实践证明,采用“三测”法养鱼新技术,是降低鱼类发病率,夺取养鱼高产的有效措施。其具体方法是:一、测水的温度定投饵量一般来说,在7-32℃的适温范围内,水温越高,鱼的摄食能力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