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饲料》2007,(4):50-50
为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农业部高度重视防控科技工作,积极组织国家参考实验室等单位开展重大动物疫病新型疫苗和诊断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经过广大科研人员艰苦努力.多种新型重大动物疫病疫苗及诊断试剂相继研制成功.并已大面积推广使用.对我国乃至世界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有关国际组织对我国禽流感防控工作在全球和区域发挥的作用及我国疫苗科研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2.
养殖业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建设,但是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大量的动物疫病,威胁社会安全稳定。基于此,有效研究动物疫病防控的现状,并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技术和措施,可以使动物疫病流行的趋势慢慢减退。一方面保障畜牧业稳定发展的同时,另一方面为动物疫病防控领域的技术更新提供基础。本文主要研究动物疫病流行现状及防控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3.
孟立 《湖北畜牧兽医》2021,42(12):44-45
动物疫病防控中应用大数据技术优势可辅助应急处理、疫病预警,指导疫病防控监管,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此,通过分析大数据技术分析流程,详细讨论了动物疫病防控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以期能够建立完善的数据监控系统,充分发挥出大数据技术优势,实现动物疫病实时监控,降低其大范围暴发风险.  相似文献   

4.
为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农业部高度重视防控科技工作,积极组织国家参考实验室等单位开展重大动物疫病新型疫苗和诊断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经过广大科研人员艰苦努力,多种新型重大动物疫病疫苗及诊断试剂相继研制成功,并已大面积推广使用,对我国乃至世界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禽业导刊》2011,(18):34-38
第一部分:目前我国动物疫病形势 坦率地说,我国兽医防控技术体系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比较健全,近年来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也的确取得了重要实效。但不容否认的是,在一些地方,在执行法规方面,仍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动物疾病防控工作开展不力。  相似文献   

6.
动物疫病的诊断是有效控制和消灭疫情的基础,准确的诊断检测结果是制定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的科学依据,动物疫病诊断检测技术的强弱是反映一个地区动物防疫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而兽用诊断试剂又是动物疫病实验室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武器,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疫病防控成  相似文献   

7.
一、由禽流感引发的动物源性疫病的防控 (一)要真正全面贯彻相关法规和制度 动物疫病和人类疫病的防控已经有若干的法规、技术规范和制度的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猪链球菌应急防治技术规范》、《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管理条例》等,从法律、技术等层面对动物源性疫病防控作了很好界定。而且.要认真解读法律法规,引发全员的自觉性执行,形成良好的长效机制。比如加强整个防疫队伍和防疫体系的建设.加快兽医体制改革,同时加大对整个防疫体系建设的投人.建设一支兽医防疫队伍,以及加强整个技术支撑体系,对于诸如禽流感等动物源性传染病的防控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8.
兽医师日常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进行动物疫病的防控,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动物疫病监控已经被提升到一个最为重要的地位,各水产畜牧兽医站都将大量的物力、人力投入到动物疫病防控中.随着抗体检测技术水平的提高,其在基层水产畜牧兽疫病防控中作用越来越显著,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并参阅相关参考文献对抗体检测技术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应用进行回顾性总结论述,为今后更好的提高本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质量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动物疫病的大暴发不仅严重影响畜牧业的生产与发展,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病毒性疫病的增加使得动物疫病更加复杂,流行趋势更加严峻。灵敏、特异、快速地诊断动物疫病是实施疫病防控措施的关键环节。基于PCR技术及等温扩增技术的分子生物学诊断解决了传统病原学诊断费时费力、免疫血清学存在的窗口期等问题并摆脱了对高精度温控设备的依赖,成为目前常用的病原体筛查方法。但大多数检测方法一次只能检测到一个或几个病原体,且复杂的试验流程及对设施的高要求降低了立即干预突发疫情的能力,同时无法满足某些检测分析需求。近年来,学科间相互渗透融合的高通量诊断技术发展迅速,具有同时监测、检测和表征成百上千个靶点的能力,能满足在多种环境下的病原体快速检测的需求,是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一种重要的生物学检测手段。笔者从病原学、免疫血清学、分子生物学及高通量诊断等方面对主要的病毒性动物疫病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展望未来动物疫病诊断检测技术的发展,以期为动物疫病快速诊断提供更多的方案思路,提升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梁萍系海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多年来,梁萍大胆创新工作方法,真抓实干,脚踏实地,带领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养殖场开展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指导,为海南取得连续14年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促进海南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推动海南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梁萍深知,海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省级技术支撑单位,加强开展流调、监测工作,为动物疫病防控  相似文献   

11.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国家重点防控的重大动物疫病之一。随着畜牧兽医事业的不断进步发展和国家对动物疫病防控程度的重视,对动物疫病的监测和免疫效果采取了更加科学准确的血清抗原、抗体检验法。笔者在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工作,通过自己长久以来的工作经验总结。对鸡内(腋)静脉采血技术不断应用、实践、总结了一套快捷实用的技术,现就其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内外重大动物疫情不断发生,动物疫病防控形势极其严峻,动物防疫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成为一项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的重点工作。笔者结合湖北省应城市畜牧兽医局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实际,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谈四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3月25日-26日,由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2014年全国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技术培训班在重庆举行,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和相关处室负责人共80多人参加了本次培训。  相似文献   

14.
张健  赵普娥 《畜牧兽医杂志》2013,32(3):94-94,97
秋季是重大动物疫病的高发季节,加之气温时冷时热,尤其是秋季候鸟迁徙更加促进了动物疫病的扩散,增加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难度。搞好秋季动物疫病防控,事关全年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成败,事关畜牧业健康发展,事关农民持续增收和公共卫生安全。近年来,动物疫情情复杂,病原污染广泛,病毒变异加快,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面临严峻形势。实施动物免疫是防控动物疫病发生,保护畜禽健康的重要技术措施。因此,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好动物秋季防疫工作:  相似文献   

15.
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维护我国畜牧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抗体监测技术的应用能更加有效地诊断出动物疫病感染状况,为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进而提高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暴发、流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稳定发展,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反思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普遍认为:目前除国家兽医管理体制不完善外,基础免疫、消毒等最基本的防控技术措施在基层得不到及时、有效实施,是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最大隐患。面对复杂、严峻的动物疫情形势,建立有效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运行与管理机制,将免疫、消毒等基本防控技术措施全面实施到位,建立阻断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保护、消毒阻断等保护屏障,已成为各地急需解决和探索的课题。南京市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运行与管理上做了一些…  相似文献   

17.
《甘肃畜牧兽医》2014,(3):56-56
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操作技术,可以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特别是由于重大动物疫病及人畜共患病死亡的动物尸体和相关动物产品不得使用发酵法进行处理。而是要经过无害化处理。该方法的技术工艺要求严格,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无害化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要闻     
《现代畜牧兽医》2014,(4):63-64
农业部要求:稳扎稳打做好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br〉 3月7日,农业部召开全国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深入分析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形势,安排部署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强调,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做好春防各项工作,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动物产品安全事件。于康震指出,今年动物疫病防控面临近年来少有的严峻局面,国内动物疫情复杂,疫情发生风险较高,全球特别是我周边国家和地区疫情呈高发态势,对我国防控威胁持续加大。  相似文献   

19.
采集动物血样是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实施动物疫病监测和疫苗免疫效果评估工作最基本的工作,对猪、牛、羊、鸡等常用动物血样采集技术及要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为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提供快速采血技术。  相似文献   

20.
动物疫病防控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在兽医管理体制、基层防疫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很大进展,疫病防控能力得到快速提高。但是,相对于目前国内外动物疫病防控形势,相当于畜禽及其产品大流通、大市场格局,相当于快速发展的中小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对疫病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