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天水综合试验站",主要在蜜蜂授粉试验研究、抗螨高产优良蜂种的试验示范、地方优良蜂种评价、规模化高效养殖、蜂业发展观测调研、蜜蜂资源动态监控、基地建设、蜂农培训、支撑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大力促进了甘肃蜂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蜜蜂杂志》2021,41(11)
正宋心仿蜂业发展基金会自成立以来,致力于服务蜂农,发展蜂业,组织开展了"蜜蜂大讲堂""蜂农互助专项基金"等活动。近期,为激励蜂业先模人物,奖励蜂产业突出贡献者,基金会决定开展蜂行业优模评选、奖励活动;本次评优奖模活动共设置蜂业创新奖1~3名,蜂业传承奖10名,爱蜂大使奖10名,获奖者被授予相应称号,颁发证书、奖杯、奖品或奖金。  相似文献   

3.
<正>发展特点重庆地处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地区,中国的东西结合部,地理位置特殊,气候温和宜人,蜜源植物多样性丰富,蜜蜂品种资源优良,蜂业发展基础良好。自从2010年重庆市蜂业纳入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以来,蜂产业体系重庆试验站的示范蜂场全部建设完成,科学养蜂技术示范推广体系构架已经建成,全市各区县养蜂热情高涨,蜂产业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重庆市蜂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1.政府相关部门已全面认识到蜂业对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和维持生态平衡的巨大作用,在蜂业项目和配套资金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2.由于今年蜂业的发展,蜂蜜质量得到保证,蜂蜜价格上涨,蜂农收益增多;养蜂技术普及率提  相似文献   

4.
梁崇波 《中国蜂业》2009,60(6):16-16
4月24日,国家现代蜜蜂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工作站启动,暨2009年全市蜂业生产工作会议同时召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王振江、中国养蜂学会理事长张复兴、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所长吴杰、北京市蚕蜂管理站站长刘进祖和各区县有关部门主管领导出席了大会。来自10个区县的蜂业管理人员、合作社代表及蜂农代表16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蜂业》2017,(1):59-62
<正>"十二五"以来,山东省蜂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现代蜂业发展初见成效:蜂产品产量不断增加,蜂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形成了包括蜜蜂养殖、产品加工、机具生产、授粉应用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这其中,科技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山东现代农业技术体系蜂产业创新团队等在山东进行了系列新技术集成、试验示范与推广。蜂业科技在经历由引进拿来为主到跟踪模仿为主两个阶段后,正在进  相似文献   

6.
李海燕 《中国蜂业》2009,60(3):17-18
2009年1月13日,蜜蜂产业体系的首席专家吴杰研究员和来自全国的20位岗位科学家以及11位实验站的站长齐聚香山,蜜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7.
蜂业是现代农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振兴东北和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必然要构建现代化蜂业产业体系。根据东北地区蜂业发展现状,探讨依托资源优势转变蜂业发展模式,优化区域合理布局,促进东北地区蜂业发展,提出制定长白山中蜂保护规划,全面禁止域外中蜂进入东北地区;勠力打造东北特产椴树蜂蜜品牌;继承和发展特色长白蜜蜂历史文化;深入结合地域特点研究寒地养蜂技术,兴办新型职业蜂农培训;坚持发展养蜂生产和蜜蜂授粉并举,加快推进蜜蜂授粉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甘雨 《蜜蜂杂志》2019,(4):41-41
2月27日,由云南省蜂业协会、罗平县人民政府主办,罗平县农业局、罗平县蜂产业协会承办的中国·云南·曲靖·罗平蜜蜂文化节暨云南省蜂业协会会员大会在罗平举行。本次蜜蜂文化节以“发展蜜蜂产业、助力精准扶贫”为主题,来自全省各州市的蜂业管理部门、科研及养蜂专家、企业、蜂农代表130人余齐聚罗平,共同探讨蜂产业扶贫、蜜蜂养殖技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正>为更好地梳理、总结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乌鲁木齐综合试验站"十二·五"以来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区蜂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及时了解和掌握先进的蜂业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蜂业行业健康持续发展。7月20日,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乌鲁木齐综合试验站在伊犁州尼勒克县召开了"十二·五"工作总结暨业务培训会。会议由自治区蜂业技术管理总站何云中副站长主持。中国养蜂学会理事长、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  相似文献   

10.
正辽宁省蜂业指导站即原辽宁省蜜蜂原种场、辽宁省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兴城办事处,始建于1963年,现隶属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是国家级中蜂遗传资源场,是国家蜂产业体系兴城综合试验站依托单位,2008年以来,虽历经两次机构改革,依然坚守并不断向前发展。一、推动辽宁产业发展1.制定辽宁省蜜蜂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据调查,辽宁省能被利用的蜜粉源植物有300余种,分属66个科、171个属,其中  相似文献   

11.
<正>为进一步加强我市蜂业行业管理,提高蜂业从业人员业务水平,促进我市蜂产业规模化发展,2015年12月10~11日,北京市蚕业蜂业管理站在北京圆山大酒店举办了"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北京综合试验站)养蜂新技术培训班"。北京市各区县养蜂管理机构负责人、重点养蜂专业合作社社长、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北京综合试验站)示范基地负责人、北京市蜜蜂病虫  相似文献   

12.
胡元强 《蜜蜂杂志》2014,(2):I0005-I0005
<正>2013年12月4~5日,浙江省蜂业协会暨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专家讲座在杭州市萧山区举行,来自浙江、安徽、上海等地的蜂业管理部门、企业、蜂农、科研及教学领域的200多名代表欢聚一堂,共议蜂业发展大事。浙江省饲养西蜂100万多群,蜂产品的生产、加工、内销、外贸均在全国前茅。如何促进蜜蜂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是浙江蜂业界人士最关心的问题。本次研讨会上,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吴杰研究员作了《我国蜂业发展概况和思考》的专题报告。他首  相似文献   

13.
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经济)岗位,通过整理分析2012-2017年固定观察点蜂农数据,对6年来蜂农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归纳总结与解析。同时,针对2018年蜂业因气候原因受灾严重、当前蜂业重点发展领域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将来蜂业发展趋势给出了判断和相关建议,供广大蜂农和相关从业者借鉴和参考,从而助力我国蜂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4.
"十二五"以来,甘肃省蜂业发展总体呈现"增速较快、总量跨越、效益提升、蜂农增收"的良好局面,为全面完成"十三五"目标打下坚实基础。特别是自2011年甘肃成立集团蜂业、实施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国家蜜蜂产业技术体系天水综合试验项目的实施和甘肃省重大科技专项以来以来,甘肃中蜂养殖产业进入了一个跨越式发展阶段,截至"十二五"末,全省中华蜜蜂30.65万群(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全省中蜂养蜂场达6 271个,中蜂养蜂重点分布在陇南、天水、庆阳、平凉、定西等地的38个县市。全省养蜂业产值年均在1.4亿~1.8亿元之间。  相似文献   

15.
《中国蜂业》2014,(12):16-17
<正>10月19日上午,在北京市密云水库东岸,白龙潭风景区旁边的半山腰是彩旗飘扬,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在这里——北京市蜂业公司有机蜂产品生产基地(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北京综合实验站示范基地)举办北京蜂业30周岁生日暨"蜜蜂大世界"主楼竣工仪式。蜜蜂大世界从2012年开始筹建,斥资2000多万  相似文献   

16.
龚文广 《中国蜂业》2009,(10):20-20
2009年8月下旬,国家蜜蜂产业技术体系科学家、江西省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副院长曾志将教授应邀来到石城县,组织协同该县农业局及蜂业经济合作社,在县农业局多媒体教室举办了蜜蜂产业体系技术讲座。主要以《国家现代蜜蜂产业体系推广技术》、《蜂农免移虫生产蜂王浆技术》以及《改进蜂箱结构,提高养蜂效率》和《蜜蜂饲养风险控制点》为内容的讲座。  相似文献   

17.
2013年7月28~31日,国家蜜蜂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新疆伊犁尼勒克县种蜂场胜利召开. 此次会议由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饲养与机具功能研究所、中国养蜂学会蜜蜂饲养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养蜂学会蜜蜂饲养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养蜂学会蜜源及蜜蜂授粉专业委员会、中国养蜂学会蜜蜂保护专业委员会主办,伊犁州农业局、伊犁州蜂业领导小组办公室、新疆蜂业发展中心、国家蜂产业体系乌鲁木齐综合试验站以及当地有关部门共同协办.  相似文献   

18.
刘剑 《蜜蜂杂志》2019,(1):16-17
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成员采集了山西省2018年蜂场生产情况数据并开展了实地调研,通过对收集的蜂场生产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调研的实际情况,对2018年山西省的蜂业生产形势作出了基本判断,为广大蜂农、蜂业从业者和科研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养蜂业是我国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养蜂业对于满足蜂产品需求,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蜂农专业合作社是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蜜蜂饲养与蜂产品的生产经营服务为纽带,实现成员共同的经济目的,具有专业性很强的服务内容。发展蜂农专业合作社、依托蜂业龙头企业建设蜂业基地,是我国蜂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蜂农专业合作社是蜂业产业化体系和蜂业基地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蜂业龙头企业(蜂业基地﹚和蜂农合作社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企业(龙头企业﹚+蜂业协会+蜂业基地+科研+养蜂合作社+蜂农"是当前中国蜂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20.
养蜂业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产业,蜜蜂不仅为人类供给多种蜂产品,而且为农作物进行传花授粉,对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蜂农增收和维护生态平衡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传统蜂业的生产水平及管理模式显然跟不上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步伐。蜂产品质量安全和蜂农增收困难是当前蜂产业最受关注的两大问题。本文论述了"互联网+"在蜂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及"互联网+蜂业"的建设举措,以期为现代化蜂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