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分析1961 ~2004年南京市夏季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方法]利用高淳站、江宁站、江浦站、溧水站、六合站、南京站6个气象站点1961 ~2004年的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南京夏季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35℃高温日数和热积温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1961 ~2004年南京夏季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均呈现增温趋势,热积温数值虽有明显上升,但高温天数并没有显著增长;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夏季高温期,而70、80年代夏季气温有所下降,80年代是夏季气温最低的时期,90年代和2000~2004年的平均值普遍提高,90年代以后是一个夏季变热的时期.[结论]酷暑主要分布在60年代,凉夏主要分布在70、80年代.  相似文献   

2.
我国每年平均气温在6℃以下的寒地,主要包括了黑龙江省与吉林省的大部门地区、内蒙古自治区以及河北承德等地区。这些地区寒冷、气温变化大,冬季持续时间长,夏季气温偏高,日照率较高,蒸发量偏大,热量资源比较丰富。正是这种气候特征阻碍了果树的正常生长。但是从1980年以后,全球温室效应影响与全球生态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国寒地果树栽培受到了影响。本文以某寒地为例,分析了气候变暖对寒地果树栽培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国每年平均气温在6℃以下的寒地,主要包括了黑龙江省与吉林省的大部门地区、内蒙古自治区以及河北承德等地区。这些地区寒冷、气温变化大,冬季持续时间长,夏季气温偏高,日照率较高,蒸发量偏大,热量资源比较丰富。正是这种气候特征阻碍了果树的正常生长。但是从1980年以后,全球温室效应影响与全球生态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国寒地果树栽培受到了影响。本文以某寒地为例,分析了气候变暖对寒地果树栽培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震  王颖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607-19608,19651
选用辽宁省35个代表站1961~2005年逐日最高气温,研究极端最高气温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REOF、均方差等方法,反映辽宁不同地域极端最高气温的变化和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辽宁省年极端最高气温可分成3个区域,分别是东北部地区、西部和西北部地区、南部和东南部地区;辽宁省极端最高气温阈值分布特征与平均气温分布特征基本一致,极端最高气温阈值相对较高的地区位于西北部地区,相对较低的地区位于东南部和东部大部地区;辽宁省极端最高气温在冬季变化最大,夏季变化最小,极端最高气温日数在夏季变化最大,而春、秋、冬季变化都不大。  相似文献   

5.
汪文烈  韦玮  马林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9):1622-1625
基于铜陵地区2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和25个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2006—2015年的逐日气温、降水资料,应用相关性分析、α检验等方法,对国家站与各区域站气温和降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铜陵地区区域站的年均气温变化趋势较国家站更为平缓,区域单站与国家站的年平均气温相关度极高,全部显著相关,与铜陵站相关的站点约占86%,而与枞阳站相关的站点则仅有14%。区域站与国家站之间,夏、冬季节气温相关度较高,而春、秋季节却相关不显著。区域站的年均降水量略偏少,与国家站之间的年均降水相关性极为显著,且优于铜陵、枞阳本站与区域站之间的相关度。但国家站与各区域单站的年平均降水相关性却并不显著。另外,国家站与区域站、各区域单站之间的暴雨日数相关性普遍不显著。区域站季平均降水量偏少,其中春季、冬季变化尤为明显,与国家站之间的季际降水相关性极为显著,其中,以夏季相关度为最优。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泰安冬季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冬季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导致暖冬的原因主要是全球的温室效应、大气环流异常及厄尔尼诺现象。最后,分析了暖冬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适合辽阳地区的乡镇温度预报方法,本文利用辽阳地区2012—2014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等气象要素,对回归方程法、差值法、滑动平均法3类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方法最高气温准确率大于最低气温准确率;气温预报准确率和季节相关性不大;所有回归方程中,3站之间气温拟合效果最好,2站之间气温拟合效果次之,多要素拟合效果不好;差值法在稳定性的天气中准确率较高;10 d和15 d滑动平均法的效果较好,降低了台站环境变化和气候变化对气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自动站与人工观测气温数值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内蒙古索伦国家基准气候站2008年自动站与人工并行观测气温资料进行时比分析,根据相关标准对自动站气温资料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自动站与人工观测气温的偏差有日变化和季节差异,产生偏差原因有观测仪器的系统性偏差、观测仪器对气温变化响应的灵敏度、观测时间的差异、太阳辐射对观测仪器的影响等,这为人工和自动观测气候资料的前后连续性使用提供了订正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根据蓝山县2009年自动与人工平行观测的气温、相对湿度资料,对气温和相对湿度两要素在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下的差异进行分析,并阐述其差值的日变化、年变化及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差异特征。结果表明: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日平均气温差值、日最高气温差值、日最低气温差值分别为0.1、0.3、0.5℃左右;从差值的年变化看,日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的存在季节性波动,而最低气温无这种变化;从差值的日变化看,白天(8:00和14:00)自动站气温普遍高于人工站,夜间20:00自动站气温总体较人工站偏低,但其差值绝对值低于8:00和14:00,2:00的差值则无明显规律;随着气温上升,日最高气温差值的绝对值明显增大,而日最低气温差值的绝对值无明显变化。自动站相对湿度较人工站明显偏小,平均偏小4.0%,其中1—9月差值为负值,10—12月差值为正值,但其绝对值明显低于1—9月;从差值的日变化来看,14:00自动站相对湿度较人工站明显偏大,其他时次则明显偏小,其中2:00偏小幅度超过20%;相对湿度差值的绝对值随着最高气温的上升呈现明显的增大趋势,但与相对湿度值的大小无明显相关性存在。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68—2007年章党单站年平均气温、降水量等气象要素资料,对40年来章党站的气温特征、降水趋势变化等规律进行了简要分析。统计表明:章党站年平均气温、气温年极值、极端气温变化呈上升趋势,极差逐渐减小,降水量总体趋势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1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温室番茄气孔导度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于2009年5月~2010年3月间,在我国青海海东地区和江苏南京温室内分别设计番茄栽培试验,测定和分析作物气孔导度数据和环境数据,研究发现温室番茄气孔导度与叶片温度成正相关,与饱和水气压差和CO2浓度呈负相关,气孔导度与光合有效辐射相关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温室番茄叶片气孔导度模拟模型.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2.
为延长西瓜供应时间,实现反季节上市,提高大棚利用率,研究了南京地区西瓜秋延迟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早佳8424’和‘小兰’为最适宜南京地区秋延迟栽培的中型和小型西瓜品种;采用地爬式栽培,西瓜单果重,商品性好,投资较小;采用吊蔓栽培,栽培密度大,西瓜亩产高;种苗8月上旬定植,生长期避开高温,利于高产增收。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胶东地区日光温室内部环境的变化情况及对番茄栽培的适宜性,并对内部温湿度进行预测,利用不同传感器,全天候监测并分析了2019-06-01至2020-05-31温室内外温湿度,同时建立了该地区日光温室内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条件下气温及相对湿度的预测模型,并利用根均方差(RMSE)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内部7月平均气温最高,1月平均温度最低,分别为29.7和14.1 ℃。温室内春秋季日期数较外部增加了78 d,冬季减少了118 d。不利于番茄生长的时期集中在夏季和冬季,温室内易产生夏季高温低湿、冬季低温高湿现象。温室内气温、相对湿度预测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平均RMSE值分别为4.1 ℃、10.1%,模型的模拟效果整体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Venlo型温室夏季降温新途径进行研究,为其合理化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将Venlo型温室原有的屋面喷淋喷头改装到遮阳网上方,分别测定温室内温度、光照强度及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情况。【结果】采用遮阳网上喷淋对Venlo型温室夏季降温有较好的效果。当室外最高气温达41.0℃时,温室内温度始终低于室外温度,且维持在34.4~37.4℃,温室内外温差最高可达4.6℃;温室内光照强度维持在0.3万~1.6万lx,其与室外光照强度的最大降幅达86.8%;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50%~70%,适宜大部分园艺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结论】遮阳网上喷淋有助于Venlo型温室夏季降温,该类型温室适用于生产耐高温、耐荫性作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Venlo型温室夏季降温新途径进行研究,为其合理化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将Venlo型温室原有的屋面喷淋喷头改装到遮阳网上方,分别测定温室内温度、光照强度及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情况。【结果】采用遮阳网上喷淋对Venlo型温室夏季降温有较好的效果。当室外最高气温达41.0℃时,温室内温度始终低于室外温度,且维持在34.4~37.4℃,温室内外温差最高可达4.6℃;温室内光照强度维持在0.3万~1.6万lx,其与室外光照强度的最大降幅达86.8%;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50%~70%,适宜大部分园艺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结论】遮阳网上喷淋有助于Venlo型温室夏季降温,该类型温室适用于生产耐高温、耐荫性作物。  相似文献   

16.
对海南地区顶部半开口式大型薄膜温室内外四季光强、温度、相对湿度等环境参数进行了测试分析,以探究顶部半开口式大型薄膜温室在海南地区环境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夏秋季遮阳效果较好,15:00后宜关闭遮阳网。冬春季全天均需关闭遮阳网或适当人工补光。夏季午间温室出现39.3 ℃的极端高温,冬春季室内温度较为适宜。白天夏季温室内不同高度间温差较明显,其余三季平均温度在不同高度间差异较小。同时,温室内四季平均相对湿度均大于室外,其中,春秋冬季室内平均相对湿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温室内相对湿度呈梯度变化。夜间由于四季平均温度在不同高度间差异较小,各高度间平均相对湿度基本相等。由此可见,顶部半开口式大型薄膜温室在试验期间温室内部环境相对稳定,利于实现温室内作物周年生产。  相似文献   

17.
不同温度对厚皮甜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鹏飞  邹志荣  杨振超  胡晓辉  任雷  孙心心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298-14299,14301
[目的]研究西北地区日光温室内不同温度条件对冬春茬厚皮甜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一品天下108厚皮甜瓜为试验材料,在日光温室内分别设置自然温度、高于自然温度3~5℃和高于自然温度8~10℃3个处理进行对比研究,测定厚皮甜瓜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株高、茎粗、根冠比及产量。[结果]随着温度的升高,厚皮甜瓜植株的株高、茎粗及产量显著提高,根冠比显著降低。高于自然温度8~10℃处理各项指标最优,小区产量高出自然温度下的对照49.37%。[结论]高于自然温度8~10℃处理有利于甜瓜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亚热带地区夏季温室温度调节措施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亚热带温室热环境调节试验平台,以解决亚热带地区夏季温室内高温不利于作物生长的问题。【方法】研究开窗、外搭遮阳网、屋顶喷淋、开启湿帘风机和室内喷雾等5种单项调节措施及外搭遮阳网分别与开窗、开启湿帘风机和屋顶喷淋相结合3种组合措施对温室温度的影响,探讨亚热带地区夏季温室不同降温措施的温度调节特性。【结果】采取8种降温措施后,温室内外温差由小到大依次为:外搭遮阳网与开启湿帘风机组合、开启湿帘风机、外搭遮阳网与开窗组合、外搭遮阳网与屋顶喷淋组合、室内喷雾、开窗、屋顶喷淋、外搭遮阳网。其中,采用外搭遮阳网与开启湿帘风机组合及单独湿帘风机2种调节措施,温室内温度可低于室外温度;采取室内喷雾措施降温速度最快;采取屋顶喷淋和外搭遮阳网2种措施降温效果较差,但可降低薄膜内壁温度。【结论】根据各降温措施的降温特点及效果,亚热带地区夏季温室应依据实际生产情况灵活选择适宜的降温方式。  相似文献   

19.
基于遥感的南京市城市热岛效应时空演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小艳  杨沈斌  申双和  王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776-10778
利用基于影像的反演算法,对南京市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分析了南京市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①南京存在明显热岛效应,市区热岛强度普遍高于郊区1~3级;②自1988年以来,南京城市热岛效应面积增长明显,并出现向城南扩张的趋势;③南京热岛强度空间分布不均匀,新城区成为新的强热岛中心。  相似文献   

20.
以提高作物经济效益、减少资源消耗、增加农业循环利用为目标,提出一种多源感知高效循环设施大棚智能控制及农业专家系统。利用太阳能加热相变储热材料增加棚温;通过特殊通风窗设计增大空气对流面积降低棚温,减少高能耗设备的启用;阴阳棚混合种植实现农业循环利用;采用多源感知提高控制精准,采用动态权值融合算法提高数据融合精度,可通过计算机、手机实时监控。该农业专家系统控制策略结合作物生长模型、温室控制模型与能耗模型3种模型,提出根据大棚作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多因素节能优化控制方法。根据计算控制增加的经济效益与付出能耗费用的差值最大,得出最优控制策略输出,以促进作物光合作用产生高收益,并减少温室控制成本。整套监控系统已试运行于徐州现代农业实验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