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果园生草对龙眼园微生态气候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果园生草起到了平稳地温的作用。在寒冷季节,可提高冠下气温0.2 ̄0.5℃,提高叶温0.2 ̄1.0℃,提高地表温度2-3℃,提高根际土温1-2℃;在炎热季节,可降低气温0.5 ̄0.8℃,降低叶温0.4 ̄1.7℃,降低地表温度最高达10.7℃,降低根际土温2.5℃,果园生草可延长光合作用时间,提高光合速率。在草旺盛生长的夏季,使土壤湿度降低,这有利于滤掉土壤中过多的水分,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吸收。  相似文献   

2.
刈草覆盖是坡地果园土壤夏和了抗旱降温和冬季保冻的主要管理措施。为了解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我们通过连续两年采用刈草覆盖与裸土作对照的定点时观测记载,得出不同土壤管理方式的地面最高,最低温度和0cm,5cm,10cm,15cm及20cm土层温度的变化规律;(1)覆盖条件下,土表最高温度低于裸土1.1~5.6℃以夏季最为明显,土表最低温度高于裸土0.1~3.3℃,以冬季最为明显,(2)土壤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2.3m,阔6m的大棚,在棚内再用长1.7m,两头插入地下20cm,小拱棚,而成为双膜覆盖,地面再加薄膜覆盖栽培,草莓果实采收期比露地早3 ̄6个月,最早在11月下旬,迟至12月下旬,采收天数在140 ̄200d之间,至次年6月上旬,1hm^2产值在12 ̄19.5万元,比露地高5 ̄6倍。主要栽培技术为:①选用休眠浅的好品种;②培育壮苗,适时定值;③适时保温,防矮化;④防止病虫害及葡萄茎的侧芽发生  相似文献   

4.
核酸酶P1高产菌选育及酶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紫外线诱变方法选育到一株高活力核酸酶P1产生菌,其酶活可达500u/mL,该菌株最适培养条件为28 ̄30℃下培养3 ̄4d。粗酶液的贮存稳定性好,在4℃可贮存4个月仍保留80%的活性,该酶在60℃以下,pH5 ̄8条件下稳定。其最适作用条件为底物浓度1%,pH6.5 ̄7.0,反应温度70℃下降解2h,其RNA降解率和5-核苷酸生成率分别可达90%和80%。  相似文献   

5.
草莓设施栽培不同地面覆盖,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降低了空气相对湿度,分别为61、62、58%,对照为76%,其花粉萌发率为分别为60.5、61.1、58.2%,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的37.5%。设施栽培草莓,采用节水微喷,不同地面覆盖,保持了土壤湿润,减少了灌水次数,节约了灌溉用水,从定植至采收结束长达6个月生长期,分别可节水84、93.6、98.4m ̄3/mu,如不同微喷而用沟灌,则要增加灌溉用水172.8m ̄3/mu。  相似文献   

6.
从内蒙古西部地区番茄病株上分离到病原细菌,经致病性测定和细菌学鉴定,确定4个供试菌株为Clavibacter michiganense Subsp.michiganense(Smith)Davis et al。并测得其最适生长温度25 ̄29℃,最高生长温度39℃,致死温度51℃,生长pH范围5.0 ̄8.5,最适性长pH值6.0 ̄6.5。  相似文献   

7.
冀西瓜4号是利用自交系903和88-3-2-MS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果实圆形带花条纹,果肉红色,果实发育期28 ̄30d,单瓜重4 ̄5kg,每667m^2产量3500 ̄4700kg,比郑杂5号和京欣1号分别增加9.6%和6.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郑杂5号高出1.6%。对病毒病和枯萎病有较强抗性,可长途运输。  相似文献   

8.
福建沿海麦类规模机播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沿海稻田大,小麦规模机播栽培比手工播种栽培省65.6% ̄71.8%,降低成本21.6% ̄33.5%,可提高效益20.2% ̄54.0%,促进麦类增穗,增产。它将在福建粮食的增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福建纹胸Zhao的成熟卵呈圆形,浅绿色,卵径1.3 ̄1.8mm。受精卵吸水后迅速膨胀,直径3.0 ̄3.6mm,强粘性。膨胀后的次级卵膜上有一凹入的“漏斗”状结构与初级卵膜相连,不易分开。水温19.0 ̄26.5℃时,胚胎发育历时58h30min;15.6 ̄18.5℃时,历时115h50min。出膜仔鱼全长4.4 ̄50mm。发育过程中胚胎位置状态的改变可以作为划分发育阶段的辅助标准。  相似文献   

10.
红壤旱地地膜和稻草覆盖试验表明;覆盖能提高冬春期间的土壤温度0.4-2.6℃,增加土壤绝对含水量0.5-3.3%;降低伏秋期间的土壤温度6.9-8.4℃,增加土壤含水量1.7-2.5%,覆盖协调了土壤中水热间的矛盾,促进了作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进程能防御10-12天的季节性干旱,使作物物增产率达10.6-17.0%,降水利用率提高到7.80-8.25kg/mm.ha。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果园管理质量模糊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单指标评价数学模型和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的研究,编制了实施评价的BASIC程序。程序设计包括了原始数据输入与打印,评价结果打印,和评价咨询意见的输出等主要语句。利用本程序可以对被评价果园的管理质量进行优劣排序,亦可以对管理质量指标中较劣等的项目进行校正和提供校正咨询。  相似文献   

12.
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Prpr.)是我国北方珍贵的用材树种之一。为探讨该树种培育优良品种的新途径,尽快实现良种化造林,于1976年开始选优规划、建立无性系种子园,面积为1.5 ha。1983年有73%的无性系开花结实,结实期比天然林提前24—26a,比人工林提前14—16a。1985—1987年开花结实的无性系由73%提高到91%,平均单株产量为190g,已造子代林0.5 ha。试验认定4月20日—5月19日为最佳嫁接时间,劈接法成活率最高,嫁接前接穗浸水,接后及时除掉砧木萌条对嫁接成活率提高极为有利。无性系配置采用雌无性系顺序系统排列,雄无性系隔行隔株随机排列,园内雌雄比为6:1,4:1,株行距5m×6 m为好。在管理上进行全面除草,可以促进结实,比对照提前4 a,生长期每年延长17.9 d。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14年生落叶松种子园中优树无性系为研究对象,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利用冠型结构、株型结构等表型性状,以冠幅均值-2/3标准差为划分标准,将林木划分为四个类型:宽冠下垂型、宽冠直立型、窄冠下垂型、窄冠直立型。经表型性状的相关分析,明显分为两大类:宽冠型和窄冠型。四种类型的方差分析表明,类型间材积生长差异极显著;LSR测验结果表明:宽冠型树木生长优于窄冠型,且宽冠下垂型属生长最优的类型。宽冠下垂型树木材积生长量较窄冠直立型增加56%。一般年份,宽冠型树木单株结实量较窄冠型树木增加76%。  相似文献   

14.
在安徽茶区采获茶园害虫寄生性天敌昆虫107种,鉴定了66种,分属于2目15科。主要有茧蜂、小蜂、缘腹卵蜂和寄蝇等类,均对害虫具有较大的自然控制效应。茶园山林植被繁杂,有利于多种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生存繁衍;大量施用农药,则对天敌昆虫威胁很大。作者认为应发展生物防治,建立良好的茶园生态系,充分发挥寄生性天敌昆虫对茶园害虫的制约效应。  相似文献   

15.
16.
樟子松无性系种子园种子生产及其苗木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子松种子园无性系间的花粉量、种子产量均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是由樟子松无性系本身的遗传基因决定的.种子园中,往往少数无性系控制着园内50%以上的花粉量和种子产量.由于部分无性系种子产量低,育苗、造林时这些家系则容易丢失.为减少家系的丢失数量,育苗时,应改善圃地的环境条件,增加土壤肥力,加强除草等抚育措施,提高育苗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以配子供量、球果量数量性状对油松种子园去劣疏伐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研究对油松种子园内118个无性系的球果量、雄球花量及花粉量、花期同步性进行观测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聚类和秩次排序处理。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球果量和雄球花量的差异显著,无性系内差异不显著。不同土壤条件与管理水平对球果量与雄球花量影响极显著,并筛选出球果量大、配子供量多的13、43、100号等16个优良无性系,将118个无性系分为4类,为种子园的留优去劣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甜橙密植果园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相似文献   

19.
长白落叶松种子园花粉飞散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2年4月末在黑龙江省林口县青山林场种子园进行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长白落叶松散粉历时8d左右,主要集中在第2~5d。种子园内每天的散粉量除了与各无性系植株的雄球花发育程度及散粉量有关外,还与环境因子有关,早晚散粉量主要受温湿度的控制,到9时后随着气温升高,散粉量还受风速的影响。一天内的散粉量主要集中于9~15时。花粉密度的空间立体变化,在垂直方向由高到低呈现由小到大的变化趋势;在水平方向上花粉分布也不均匀,在5个区中,第2、4区明显高于其它3个区。  相似文献   

20.
随着G IS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空间数据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如何让用户对空间数据有更直观更为简便的了解,成为G IS 2次开发的1个热点。ArcG IS Engine是基于G IS 2次开发的典型代表,针对ArcG IS Engine能脱离专业软件环境这一特点,根据果园园区管理实际需要,建立了忠县三维果园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