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烤烟(Nicotiana tabacum)品种K 326为材料,采用稳定同位素13C标记技术,研究了烤烟圆顶后1周不同部位叶片、同一叶片不同区段的13C同化能力差异及同化物运输分配的特点,探讨了施氮量对烤烟叶片碳同化能力及同化物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不同部位叶片13C同化能力表现为中部叶上部叶下部叶;同一叶片不同区段13C同化能力依次为叶中部叶基部叶尖部。随施氮量增加,上部叶和下部叶的13C同化能力有增大的趋势,而中部叶的13C同化能力以中等施氮量处理(N2)最大。各部位叶片的13C同化产物主要分配于相应部位叶片及根和茎中,增加施氮量具有促进上部叶同化物向根部和茎部运输分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利用^14C示踪技术,研究了网纹^4甜瓜在生育期间^14C同化产物源一库关系。结果表明:营养生长期内,不同叶位引入^14C,同化产物以生长旺盛的器官及部位为输入中心,源叶输出^14C光合产物的比率则以中位叶喂入者居高,上位叶和下位叶次之,座果期,去顶摘心后,同化产物都向子蔓运输果实则成为同化产物的输入中心,其分配率高达95%以上,表明座果期同化产物运输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其它部位同化产物的分配比率因  相似文献   

3.
钾营养对甜菜光合速率及同化产物运转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框栽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甜菜施用钾肥可以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单叶和群体光合速率, 促进了 C O2 的同化作用; 施钾促进了14 C 同化产物向甜菜各生育时期生长中心的运转和分配,提高了同化产物的运输率  相似文献   

4.
黑米稻“乌黑粘4号”和“全黑粘”经生育中、后期施氮、磷、钾肥提高生物生产量、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及光合强度。灌浆期 ̄14C一同化物从剑叶输出(%)增加,灌浆期和黄熟初期 ̄14C积累在稻穗的比率以乌黑粘4号高于全黑粘。乌黑粘4号的谷产量与 ̄14C分配在灌浆期稻穗、剑叶鞘及其下位叶、茎节的相关性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全黑粘的谷产量与 ̄14C分配在下叶和茎节的负相关系数比乌黑粘4号的大。乌黑粘4号的穗粒性状得到改善,谷产量比全黑粘高。不同黑米稻品种对中后期N,P,K肥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5.
用^14C示踪法研究了黄花菜碳素同化物周年运转、贮藏、再利用的特性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春苗期叶的同化能力最强,自留量最大。苔期叶的同化能力有所下降,自留量减少,花苔逐渐成为生长中心和养分输入中心,植株从营养生长过度到生殖生长。蕾期叶的自留量大幅度减少,花蕾竞争势强大,取代了花苔,成为养分输入中心,这是获得产量的关键时期,营养贮存和秋苗期,同化产物输出部分主要向肉质根中分配,休眠期肉质根中碳素营养  相似文献   

6.
土壤通气性对甘薯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选用鲁薯7号和徐薯18为材料.研究了土壤通气性对甘薯某些生理特性和块根产量形式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善土壤通气性.可以增加功能叶片ATP含量、提高功能叶片ATP酶活性;增加块根中ATP含量和脱落酸(ABA)含量.提高块根中 ATP 酶活性。促进14C同化物由叶叶向块根的运转和分配,提高干物质在块根中的分配率;极显著地提高了块根的产量。棍据植株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分析了 ATP、ATP酶和ABA在促进14C同化物由叶片向块根运输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带库棉花果枝的韧皮部与木质部基部不分离,通过韧皮部引入14C-蔗糖溶液(5%)、木质部引入3H-H2O的双标记技术所作的研究表明,同化物的韧皮部中以液流形式运输,液流中的水主要来源于木质部,运输一定量的14C-同化物需一定量的3H-H2O。由LS-9800液闪仪测出韧皮部中14C-同化物的放射性计数和对应CaO中3H-H2O的放射性计数,由此计算出韧皮部运输的同化物的量(Y)与伴随运移水分的量(X  相似文献   

8.
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设置D1(16 529株/hm2)、D2(18 182株/hm2)、D3(20 202株/hm2)3个种植密度处理,于圆顶期对各处理烟株上、中、下3个部位叶片进行13C同位素标记,研究了烤烟不同部位叶片的碳同化能力差异和同化产物的分配特点,并探讨了种植密度对烤烟叶片碳同化能力差异和同化产物分配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烤烟不同部位叶片的13C同化能力表现为中部叶上部叶下部叶;同一叶片不同区段13C同化能力大小依次为叶中部叶基部叶尖部。上部叶的13C同化产物平均有19.71%运往根系,42.22%运往茎秆,38.07%留在叶片且大部分留在被标记的上部叶;中部叶的13C同化产物有33.42%运往根系,26.00%运往茎秆,40.58%留在叶片且大部分留在被标记的中部叶;下部叶的13C同化产物有33.67%运往根系,23.72%运往茎秆,42.61%留在叶片且大部分留在被标记的下部叶。上部叶的13C同化产物向茎秆的中部供应较多,中部叶和下部叶的13C同化产物向茎秆基部分配较多。随着种植密度增大,叶片的碳同化能力降低,向根、茎分配的同化产物量减少,尤其是在较高的种植密度(D3)下,各部位叶片的碳同化能力显著降低。综上,烟叶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主要来源于烟叶生长期间自身的同化作用,种植密度对烤烟叶片的13C同化能力具有显著影响,在设置试验条件下,18 182株/hm2左右的种植密度有利于提高烤烟叶片碳同化能力和协调同化产物的运输分配。  相似文献   

9.
水稻抽穗期喷施6—BA,ABA对旗叶衰老及同化物运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水稻抽穗期喷施6-BA、ABA对旗叶衰老及同化物运输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抽穗期喷施6-BA,能延缓旗叶叶片衰老,提高旗叶光合速率及同化物输出能力。抽穗期喷施ABA,对旗叶光合速率、叶面积及叶绿素含量影响不大,主要是增加旗叶鞘糖含量,促进同化物运输。  相似文献   

10.
应用^14C示踪活体动力学和离体测量方法,探讨小麦旗叶碳同化产物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运输分配情况和化学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期旗叶同化物活跃输出时间为饲喂后1.5d内,^14C同化物输出百分率随饲喂后时间的变化动态,在灌浆前期可拟合为对数方程,而灌浆后期可拟合为直线方程。土壤欠水处理加快了灌浆后期同化物输出,影响同化物在植株各部位的分配比例,其中向根系的分配明显增加。系统化控缓和了欠水的影响,显著缩短了^14C同化物输出半时,促进了同化物输出。  相似文献   

11.
表油菜素内酯对黄瓜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黄瓜(CucumissativusL.)为材料,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黄瓜经表油菜素内酯(EpiBrassinolide,简称epiBR)处理后对 ̄(14)CO_2同化,HPO吸收转运和K ̄+吸收速率的影响,并观察比较了epiBR处理后叶片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经10 ̄(-4)mg/LepiBR处理后,可明显促进黄瓜幼苗新根的发生,使叶片栅栏细胞变大,层数增加,淀粉粒积累增加,有利于HPO养分的吸收和转运,增加 ̄(14)CO_2同化及其同化物向库中转运,提高K ̄+吸收速率。  相似文献   

12.
韧皮部同化物和水分运输相关关系的示踪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4C-糖和3H-水分别引入到棉茎韧皮部和木质部,结果表明,同化物在韧皮部中运输时,必须有木质部水分的参与,和木质部分离的韧皮部不能单独履行运输同化物的功能;同化物在韧皮部中以液流形式运输,液流中的水主要来自木质部。同化物向韧皮部的装载,是不伴随水的主动装载过程。韧皮部同化物运输和木质部水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将^14C-糖和^3H-水分别引入到棉茎韧皮部和木质部,结果表明,同化物在韧皮部中运输时,必须有木质部水分的参与,和木质部分离的韧皮部不能单独履行运输同化和的功能;同化物在韧皮部中以液流形式运输,液流中的水主要来自木质部。同化物向韧皮部的装载,是不伴随水的主动装载过程。韧皮部同化物运输和木质部水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管花肉苁蓉对柽柳器官同化物分配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柽柳和柽柳-管花肉苁蓉为试验材料,利用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技术(13C)研究了管花肉苁蓉对柽柳同化物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管花肉苁蓉促进柽柳光合枝13C同化物生成量提高33.9%。2)单位柽柳干量13C同化物分配量,在光合枝、茎和根分别提高113.0%、81.0%和72.0%;进而促进柽柳13C同化物更多向管花肉苁蓉转移,分配比例为37.6%。3)管花肉苁蓉提高柽柳光合枝叶绿素含量19.0%,光合速率提高20.0%,但单株柽柳干重为7.7 g,比对照降低了25.8%。结果提示:管花肉苁蓉优化了柽柳同化物在器官间的分配,促使更多的同化产物向管花肉苁蓉分配;管花肉苁蓉呼吸可能是导致柽柳-管花肉苁蓉总干重降低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5.
带库棉花果枝的韧皮部与木质部基部不分离,通过韧皮部引入14C-蔗糖溶液(5%)、木质部引入3H-H2O的双标记技术所作的研究表明,同化物在韧皮部中以液流形式运输,液流中的水主要来源于木质部,运输一定量的14C-同化物需一定量的3H-H2O。由LS-9800液闪仪测出韧皮部中14C-同化物的放射性计数和对应CaO中3H-H2O的放射性计数,由此计算出韧皮部运输的同化物的量(Y)与伴随运移水分的量(X)之间的定量关系为:Y=0.10773X。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双标记法,将14C-糖和3H-水分别引入到棉茎韧皮部和木质部不同处理中,再用示踪动力学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测定、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同化物在韧皮部中运输时,必须有木质部水的参与,和木质部分离的韧皮部不能单独运输同化物,仅存在同化物和水分的扩散迁移。同化物在韧皮部中以液流形式运输,液流中的水主要来自木质部。同化物向韧皮部的装载,是不伴随水的主动装载过程。同化物在韧皮部中的分布,存在着一定的浓度梯度,是推动同化物由源到库运输的动力来源之一,这与压力流学说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以2a生海棠砧新红星苹果盆栽苗为试材,研究了物候对苹果体内碳同化物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梢速长期叶片^14C同化物的库强和库活性最高,其次是当年生新档,主干和根系的库强和库活性相对较弱;从新梢速长期到营养贮备期,叶片^14C同化物的库强和库活性逐渐降低、其它器官或组织间的库强和库活性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温室黄瓜对不同光质的反应及其反应机理。【方法】对处于弱光条件下的温室黄瓜进行补充红光(650 nm)和蓝光(450 nm)处理,以补充白光为对照,补光时间10 h(7:30-17:30),测定不同光质对温室黄瓜生长发育、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特性和前期产量的影响。【结果】补充红光处理提高了温室黄瓜冠层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速率、干物质产量,促进同化产物向营养器官分配。蓝光处理提高了温室黄瓜叶片的比叶面积、气孔导度,促进同化产物向果实分配,提高了商品果数量和商品果总产量。【结论】补充红光和蓝光由于提高了温室黄瓜叶片的光合速率、叶面积和比叶面积,从而增加了温室黄瓜的干物质产量,补充蓝光促进了同化产物向果实分配,从而提高了产量。  相似文献   

19.
为找出杂交水稻源与产量形成的关系,对不同水稻品种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含量的变化和在相同生育时期对相同部位叶片的剪叶处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参试杂交水稻的源和光合产物与干物质生产(产量)呈正相关,库的大小对器官的糖分积累、转化、同化物运输、分配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冬小麦灌浆期^14C的同化,分配与调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盆载条件下,利用氮肥和改变源库比的方法,研究了籽粒形成期2个冬小麦品种的^14CO2同化及同化物的分配特征。结果表明,莱州953的CO2同化能力显著高于鲁麦14,但后者^14C光全产物徊籽粒中的分配比例较高,茎叶中残留比例较小。支穗1/3以减少籽粒库容后,莱州953的^14C同化受影响较小,而鲁麦14的^14CO2同化量则显著上升。开花期增施氮素能继续提高莱州953的CO2同化能力,但不能有效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