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盐分滨海盐土上油葵(G101-B)的氮磷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江苏省不同盐分滨海盐土上氮磷肥过油葵(G101-B)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1)盐分、N肥、P肥对油葵的产量具有显著效应,以N肥影响最大;(2)每公顷105kg氮与81kg磷的肥料组合是两种盐分土上的油葵获得高产的最佳氮磷用量;(3)土壤不同盐分含量明显影响N、P肥对油葵的增产效应,高盐分下N、P肥对油葵的增产作用大于低盐分;(4)过磷酸钙能增强油葵对K^ 的选择性运输,提高油葵植株体内离子向上运输为K^ 、Na^ 选择性比率SR K,Na对缓解滨海盐土的盐害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指导荞麦—大豆轮作模式合理施肥,2018—2019年在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采用“3414”肥料效应设计方案分析不同配比N、P、K肥对荞麦、大豆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P、K肥配合施用能显著增加荞麦产量,且P肥的作用大于K肥,而N肥的施用则不利于荞麦产量的提高。荞麦季施用肥料的后效亦能显著增加轮作大豆产量,其中K肥后效大于N肥,P肥后效最小。大豆收获后,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比荞麦季低。各处理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低于试验前的基础值,缺磷区、缺钾区、全肥区3个处理的土壤碱解氮含量仍高于试验前的基础值。因此,大豆季应根据实际需肥规律适当补充N、P、K肥,以提高大豆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3.
新疆库车县棉花平衡施肥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金山  陈冰  贾宏涛 《中国棉花》2004,31(10):17-19
对库车县棉花平衡施肥中涉及的施肥参数(肥料利用率、土壤养分校正系数 )作了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中速效 N、P与校正系数之间有显著负相关。土壤供 N、P能力对 N肥利用率有一定影响 ,对 P肥利用率有极显著影响。N肥利用率平均32 % ,P肥利用率平均 1 6.5 %。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肥处理对甘蔗新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施肥处理,对广西甘蔗研究所新近育成的4个甘蔗新品种的效应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⑴施肥量处理对甘蔗产量和含糖量有显著作用,低肥区和中肥区高于高肥区。⑵在不同施肥量的处理下,各品种的农艺性状均表现出低肥区效果最好,中肥区居中、高肥区最低的趋势。⑶低肥区和中肥区的甘蔗蔗糖分高于高肥区。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无机肥配施生物有机肥对超级稻Y两优1号的产量及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养分量施用纯N 165 kg/h㎡的情况下,有机N:无机N为1:9的处理能显著增加千粒重,且产量最高,稻谷产量达到10.70t/h㎡,比不施肥处理增产极显著,比单施无机肥处理增产显著.植株氯含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产量相关不显著;植株糖氮比与产量呈负相关,其中孕穗期和收获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1和-0.851,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耕作培肥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豫中麦区合理的耕作培肥模式,研究了该麦区不同耕作深度(耕深30 cm、20 cm)、施无机肥(小麦专用肥,以下称"专用肥")、无机肥混有机肥(鸡粪和饼肥)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间单位面积穗数差异不显著,穗粒数差异显著.千粒重浅耕下专用肥配施鸡粪最高,深耕下专用肥配施鸡粪最低,差异极显著;理论产量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深耕下专用肥配施饼肥最高,浅耕下施专用肥最低,耕作施肥对理论产量有显著影响(F=2.946*),施肥对理论产量影响显著(F=5.146*).灌浆中期不同耕作施肥处理对总叶绿素含量影响极显著(F=5.474**)、对NR活性影响极显著(F=7.46**)、对可溶性糖含量影响显著(F=6.168*),总叶绿素含量与NR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成负相关,与成熟期千粒重成正相关;NR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成正相关,与成熟期千粒重成负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成熟期千粒重成正相关.本研究表明,深耕下专用肥配施饼肥是豫中麦区最好的耕作培肥方式.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适宜在万州种植的佛手为研究对象,采用“3414”不完全区组正交设计的N、P、K三因子施肥试验,选取最优施肥效应模型进行验证,并以佛手的单果干重和橙皮苷含量为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N、P、K肥对佛手单果干重和佛手中橙皮苷含量有影响,在不同施肥处理中N2P2K2(N为40 g/株、P为40 g/株、K为45 g/株)的处理效果最佳,不施或者少施肥均不同程度导致万州佛手的品质下降;单因子效应分析表明,随着氮、磷和钾施肥量的提高,佛手单果干重和橙皮苷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双因素交互效应分析表明,当N、P、K肥任一因素处于2水平时,随着另外2个因素施肥量的增加,佛手单果干重和橙皮苷含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说明任意2个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相互作用,N、P、K三因子中两因子存在着交互效应,对万州种植佛手产量和橙皮苷的含量有一定影响;施肥模型优化结果表明,万州佛手栽培N、P、K肥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38.78~51.25、35.67~42.35、48.17~60.37 g/株。在最优施肥效应模型中间值条件下验证实验,结果显示佛手单果干重产量较“3414”组的最高组高出8.14%,...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小麦淀粉品质与生态条件、氮肥运筹及其互作的关系,在四川生态条件差异较大的仁寿(丘陵麦区)、广汉(平原麦区)、西昌(山地麦区)3个生态点,通过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两个施氮量(120、180kg·hm-2)、3种施肥方式(底肥一道清;底肥∶苗肥=7∶3;底肥∶拔节肥=6∶4)对四川主推小麦品种川麦104淀粉RVA谱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条件对小麦淀粉RVA谱特征参数有极显著的主效应;120kg·hm-2施氮量下小麦淀粉崩解值显著高于对照(不施肥)和180kg·hm-2施氮处理;底肥∶拔节肥=6∶4处理显著提高了淀粉最终黏度。生态点×施氮量的互作对淀粉的高峰黏度、低谷黏度和最终黏度影响极显著,生态点×施氮量×施肥方式的互作对淀粉的最终黏度影响极显著。小麦淀粉RVA谱特征参数基本与海拔和生育期总降水量负相关,与生育期积温正相关,但孕穗-开花期较低的日平均温度和适度的降水对形成优质淀粉有利。不同生态点比较,小麦淀粉RVA谱特征参数均以广汉点最大,仁寿次之,西昌最小。广汉点小麦的淀粉品质较好,更适合于面条加工;仁寿点在120kg·hm-2施氮量下淀粉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不同土壤盐分浓度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培育耐盐品种做参考。配置不同浓度土壤含盐量(0.15%,0.20%,0.25%,0.30%,0.35%,0.40%),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不同盐分浓度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效应。根据试验结果,0.20%盐分浓度可以促进水稻增产,0.25%盐分浓度有助于提高稻米品质,0.40%盐分浓度引起严重盐胁迫。盐分浓度与试验品种产量性状呈负相关,与糙米率呈显著负相关,与精白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粒型(长宽比)呈显著负相关,与稻米完整性成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施氮水平影响到植物内养份含量的变化,在返青期以前,植株体内全氮含量较高,从返青以后到乳熟阶段,体内含量呈直线下降,CK和15N更为明显。全P含量CK和15N偏低,25N和35N相对较高。全钾含量则较为稳定。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叶面积和干物重都逐渐增大。不同施肥水平对分蘖和有效穗有很大的影响。,以25N表现较为适宜。在25N以下,每穗实粒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多,而千粒重则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产量结果表明:增施氮肥的增产效果是极显著的,但各氮肥处理之间却无显著性差异。从增产效果看,以15N最好,25N次之,35N较差;但从增产效应看,25N增产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11.
有机无机复肥不同施肥水平对甘蔗的产量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步探讨了有机无机复肥不同施肥水平对甘蔗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在公顷施1.125-1.875吨之间,甘蔗产量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其中公顷施1.50吨和1.875吨的处理与公顷施1.125吨的处理和对照产量差异过达到极显著水平。从产量和经济效益来看,作者认为,该有机无机复肥在甘蔗上的适宜施肥水平为每公顷1.5-1.875吨。  相似文献   

12.
促芽肥对再生稻准两优608产量和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化促芽肥施用技术对于完善再生稻栽培管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准两优608为材料,通过设置3个施肥时期和3个施肥水平处理,分析促芽肥对"一种两收"再生季水稻产量形成和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促芽肥施用时期和施肥水平极显著影响再生稻产量形成,随着促芽肥施用时期的推迟和肥料用量的减少,再生稻产量呈降低趋势。头季稻收割前15 d施用纯N 69.0 kg/hm~2的处理再生稻产量最高。该施肥条件下,再生稻碾磨品质较好,垩白粒率低,蛋白质含量高,淀粉含量较低,综合米质较优。生产上,于头季稻收割前15 d施用纯N 69kg/hm~2可以兼顾再生稻高产与优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花生高产施肥的产量表现:高肥田无肥区荚果产量高达76716kg/hm 2 和77160kg/hm 2,化肥和有机肥两组施肥试验处理增产均不显著;中肥田无肥区产量为68754kg/hm 2 和69504kg/hm 2,两组施肥处理增产显著,以处理(4)中肥量增产最高,分别为1103% 和1515% ,产量水平均超过了7500kg/hm 2;低肥田无肥区产量仅为46917 kg/hm 2 和45669 kg/hm 2,两组施肥处理增产极显著,以处理(5)高肥量增产最多,分别增产4192% 和4088% ,但其最高产量均未超过6700 kg/hm 2。施肥的报酬率和产投比率(V/C),高肥田均为负值。中肥田和低肥田均以处理(4)中肥量最大,中肥田报酬率最大值为15652% 和1681% ,V/C 比率为21 和137;低肥田报酬率最大值为14675% 和1092% ,V/C 比率为363 和444。中肥田和瘦田的化肥和有机肥最适施用量为中量,氮磷钾三要素比值为22∶1∶132。  相似文献   

14.
半干旱区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集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半干旱区全膜双垄垄播栽培技术模式下,用‘青薯9号’脱毒种薯,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增施有机生物菌肥,并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措施,对其田间表现、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覆膜栽培较露地栽培的出苗期、现蕾期和开花期均提前5~6 d。各覆膜处理的出苗率均高于对照,但无显著性差异。施用马铃薯专用肥675 kg/hm~2基础上增施有机生物菌肥675 kg/hm~2和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处理株高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除2个处理外各覆膜处理茎粗均显著高于对照。各处理均未见花叶病、卷叶病;早疫病和晚疫病发病级数较轻。施用马铃薯专用肥675 kg/hm~2基础上增施有机生物菌肥675 kg/hm~2和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处理的商品薯率和产量最高,各覆膜处理平均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土壤水分利用效率(WUE)以施用马铃薯专用肥675 kg/hm~2基础上增施有机生物菌肥675 kg/hm~2和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处理最高,各覆膜处理极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5.
高产水平下水肥耦合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讨黄淮麦区冬小麦的高产机理,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不同梯度的水肥耦合模式,分析了高产水平下旗叶光合特性与籽粒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模式的水肥耦合对旗叶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不同,总体表现为土壤水分的处理效应大于施氮量的效应.旗叶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5)均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而升高,表现为W3(充足水分)>W2(适宜水分)>W1(自然降水),差异达显著水平.胞间CO2浓度(Ci)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而降低;不同的氮肥处理,旗叶Pn和Gs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表现为N3(270 kg·hm-2)>N2(195 kg·hm-2)>N1(CK),Ci在不同水分条件下与施氮量的关系不尽相同.不同水肥耦合模式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表现为W2>W3>W1,并以W2N2为最高,不同处理组合的籽粒产量亦以W2N2为最高.表明高产条件下W2N2水肥组合应是高产高效的运筹模式.  相似文献   

16.
施肥深度对半干旱区冬小麦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给旱地作物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旱地小麦品种长武134为试验材料,采用隔离式上下两层土培装置,模拟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上干下湿”的土壤水分环境,研究了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下施肥深度对冬小麦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水分胁迫下施肥深度对冬小麦生物学性状、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不同。相同水分胁迫处理下,株高表现为上层施肥处理>下层施肥处理>未施肥处理;叶面积表现为下层施肥处理>上层施肥处理>未施肥处理;上、下层施肥处理间地上部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差异不明显,但均显著高于未施肥处理;穗数增加是施肥增产的主要原因。上层和下层施肥分别提高和降低了根冠比,但不影响收获指数。说明水分胁迫条件下施肥可促进小麦植株生长和产量提高,不同性状对施肥深度的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17.
长期施肥对大豆地土壤蒸发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利用Micro-lysimeter法,研究了东北黑土区不同施肥管理对大豆地土壤蒸发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肥通过改变土壤的水分物理性质和作物叶面积指数,进而调控土壤蒸发,不同处理间土壤蒸发表现如下:无肥(F1)>单施化肥(F2)>化肥+有机肥(F3);大豆不同生育时期土壤蒸发强度表现为:开花期-结荚期>子叶期-开花期>出苗期-子叶期>鼓粒期-成熟期>结荚期-鼓粒期,同时土壤蒸发强度与土壤表层含水量间旱显著正相关;在不同施肥管理中化肥+有机肥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其次为单施化肥和无肥.因此,在东北黑土区可以通过施肥的方式渊控土壤蒸发,提高大气降水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西北绿洲氮磷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氮磷配施对西北地区冬小麦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在甘肃凉州区黄羊镇甘肃农业大学试验农场开展了4个施肥处理(N165 P105:165 kg N·hm-2 +105 kg P2O5·hm-2;N165 P165:165 kg N·hm-2 +165kg P2O5·hm-2;N225 P105:225 kg N·hm-2+105 kg P2O5·hm-2;N225 P165:225 kg N·hm-2 +165 kg P2O5·hm-2)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4个施肥处理中,N165 P105、N225 P165和N165 P165三个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N225 P105;N165 P105是河西绿洲冬小麦高产节肥的最佳施肥处理.少施N肥有利于WUE的提高(7.89%),而氮磷合理配施才能获得较高的WUE.多施N、P肥可增加N(36.72%)和P(58.94%)的消耗量,但明显降低N(44.48%)、P(53.50%)利用效率,不同处理间N、P利用效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但N、P肥在养分利用上彼此影响不大.因此,肥料的合理配施是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实现西北地区高产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大豆品种叶部性状与光合速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试验以20个大豆[Glycine max (L) Merr]品种为试材对叶部形态、生理性状及解剖特征进行了测定,加以相关和通径分析,并首次对10个叶部光合性状进行主成份分析。研究表明:(1)叶形指数与光合速率呈负相关,表现为很小的负效应。(2)单位叶面积的叶绿素、全N含量均与光合速率呈正相关,表现为正效应。(3)比叶重与光合速率呈正相关,表现为极小的正效应,且通过叶片厚度的间接正效应远大于其直接效应。(4)叶片厚度与光合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表现为正效应。(5)栅栏细胞数目与光合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表现为较高的正效应。(6)栅栏、海绵组织厚度与光合速率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但均表现为负效应。分析表明:通径分析与主成份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是进行光合速率综合的间接选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膜下滴灌棉花土壤水盐运移规律,设置温室土柱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盐分处理棉花各生育期土壤盐分、水分的运移规律。结果表明:在棉花整个生育期内,随着盐分含量的增加各土层的水分、盐分含量均表现增加的趋势,盐分高的处理土壤中水分含量也高,土壤水、盐含量最大值都出现在50~60 cm土层深度,40~60 cm土层为滴灌棉田盐分积聚区;不同盐分处理各土层含盐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随着滴水淋洗,各盐分处理表层(0~10 cm)盐分含量差异不大,底层(50~60 cm)差异较大;盐分绝大部分集中于深层土壤,土层越深各处理土壤盐分含量差异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