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150左右日龄的鲤鱼作为试验对象,通过咬球试验和喂养增重试验,对池塘中生物量大、易于获得的摇蚊幼虫和田螺对鲤鱼的诱食效果进行研究,并对摇蚊幼虫提取液和田螺提取液的常规营养成分和18种氨基酸含量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摇蚊幼虫提取液的干物质大于田螺的干物质含量;摇蚊幼虫提取液的粗蛋白含量高于田螺提取液粗蛋白含量;摇蚊幼虫提取液的氨基酸含量总量高于田螺提取液氨基酸含量总量2倍多。摇蚊幼虫提取液和田螺提取液对150左右日龄鲤鱼都有一定的诱食作用,可以诱使鲤鱼提高开口率、增加摄食量,且摇蚊幼虫提取液的诱食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试验探究配合饲料中晶体赖氨酸、蛋氨酸对鲤鱼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设计4组饲料,对照组不添加晶体氨基酸,3个试验组分别添加0.45%赖氨酸、0.15%蛋氨酸、0.45%赖氨酸+0.15%蛋氨酸,投喂平均体重27.0 g鲤鱼,养殖周期为8周。结果显示,各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生长指标和营养指标上均无显著性差异。分析血液中不同时间段的氨基酸浓度,发现晶体氨基酸和饲料氨基酸吸收有明显的不同步现象。肌肉中的氨基酸含量显示4组间差异显著。综合分析,饲料中添加晶体赖氨酸、蛋氨酸对鲤鱼的生长没有影响,其主要原因是氨基酸吸收不同步导致的。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赖氨酸(Lys)和蛋氨酸(Met)水平对鲤鱼生长性能和不同部位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初始体重为(211.5±10.3) g的鲤鱼为研究对象,采用3×5双因素试验设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Lys(0、0.47%和0.70%)和Met(0、0.15%、0.30%、0.45%和0.60%),配制成15种试验饲料。2 640尾鱼随机分为1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4尾鱼,养殖周期8周。结果表明:1)饲料Lys与Met水平对鲤鱼生长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饲料Lys水平为0.47%和0.70%时,鲤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较未添加时有显著提高(P0.05),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饲料Met水平为0.15%、0.30%、0.45%和0.60%时,鲤鱼增重率、蛋白质效率和特定生长率均较未添加时有显著提高(P0.05),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2)饲料中Lys和Met水平对鲤鱼肌肉中除亮氨酸和天冬氨酸外的氨基酸含量均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饲料Lys水平对肌肉中16种氨基酸含量都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Met水平对肌肉中7种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3)饲料中Lys和Met水平对鲤鱼内脏团16种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饲料Lys水平对内脏团的7种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Met水平对内脏团的10种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4)饲料中Lys和Met水平对全鱼16种氨基酸中5种氨基酸含量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饲料Lys水平对全鱼11种氨基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Met水平对全鱼9种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以上结果表明,饲料中Lys和Met水平对鲤鱼有促生长作用,但鲤鱼对这2种氨基酸的添加水平变化不敏感。饲料中Lys更多用于机体的组织合成,而Met更多用于营养素的储备,从而说明Lys为本试验饲料配方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相似文献   

4.
日本利用碳水化合物和高能低蛋白饵料养鲤鱼的动向安徽农业大学牧医系水产专业刘恩生鲤鱼生长速度快、环境适应能力强,常是池塘和网箱等高密度养殖的主要鱼类之一。但是,养殖鲤鱼的饵料一般要求蛋白质含量较高,如从鱼种到成鱼养殖阶段的饵料蛋白质含量一般是38%左右...  相似文献   

5.
合成赖氨酸在鱼类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赖氨酸是大多数水生动物的必需氨基酸,特别是以谷实类及其加工副产品为基础日粮时,赖氨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研究表明:赖氨酸是鲤鱼(Bogut等,2000;Murai等,1982)、斑点叉尾鮰(Li等,1998;Zarate等,1997)、黄尾(Aoki等,2001)、似石首鱼(Webb等,2003)、对虾(Fox等,1995)等水生动  相似文献   

6.
鲤鱼体成分及氨基酸组成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测定了池塘扫网葙养鱼种及3个不同生长阶段网葙养商品建鲤的体成分扫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蛋白质是鱼体的主要成分,占鱼体干物质的50%~64%;鱼体蛋白质含量随月龄变化而有一定变化,大体可划分为池塘鱼种体蛋白14.1%,网葙鱼种15.0%,网葙生长鱼及成鱼16.0%;鱼体的灰分、钙、磷与体蛋白含量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鱼体的CP:Ca为100:5.5,CP:P为100:4.5,Ca:P为1.25:1;不同饲养条件,不同生长阶段鱼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例基本一致。但氨基酸含量除丝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与蛋白质为显著相关外,其余均为极显著相关。从而认为,鲤鱼的营养需要应以蛋白质为主要营养指标,按体蛋白质与矿物质、氨基酸的比例制订鲤鱼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7.
鲤鱼鱼种对饲料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消化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侯永清 《饲料工业》1996,17(9):18-20
本试验以三氧化二铬为指示剂,以无氮日粮为对照,采用粪分析法,研究了鲤鱼鱼种对几种单一饲料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真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以三氧化二铬为指示剂,采用粪分析法测定鲤鱼对饲料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真消化率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酪蛋白和豆粕的蛋白质消化率及氨基酸消化率显著地高于秘鲁鱼粉(P<0.01),前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以含16%蛋白质的低蛋白饲料为基础,添加不同数量的鲤鱼鱼鳞硬蛋白到低蛋白饲料中,配制6种饲料即低蛋白基础日粮饲料、低蛋白基础日粮饲料+0.5%鱼鳞硬蛋白、低蛋白基础日粮饲料+2%鱼鳞硬蛋白、低蛋白基础日粮饲料+2%鱼鳞硬蛋白+0.2%色氨酸、低蛋白基础日粮饲料+5%鱼鳞硬蛋白和含20%蛋白质的正常蛋白日粮。上述6种饲料被分别饲喂6组SD大鼠,分析鱼鳞硬蛋白对大白鼠增重率、饲料利用率、表观消化率、生物学价值、血清尿素氮及血清总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蛋白饲料中,氨基酸构成不均衡的鲤鱼鱼鳞硬蛋白能够部分代替饲料中的蛋白质,在添加限制氨基酸的条件下,鲤鱼鱼鳞硬蛋白能够代替饲料中的多量蛋白质,鲤鱼鱼鳞硬蛋白在补充限制氨基酸的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营养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用饲养试验法测定了四组喂给不同配方饵料健鲤,从5至9月每月的增重速度,饲料系数和饲料蛋白质净沉积率.结果表明,鲤鱼的增重随月龄,体重的增加而增加(月递增率20克/尾);在适宜生长水温期鲤鱼的饲料系数也随其月龄增加而增加(月递增率约0.20);而同龄鱼种在20℃以下水温的饲料系数大于20℃以上的饲料系数(2.37∶1.84);鲤鱼在适温期(水温20—28℃)对饲料蛋白质的净沉积率最高(约29%),在升温期(15℃至20℃)的沉积率次之(23%),降温期(26℃降至18℃)的沉积率最差(20%)。测定结果还表明了在鱼体成份中蛋白质的含量是比较稳定的指标,在各体重阶段(100克以下,100—200克。200克以上)的体蛋白质含量差异不大(平均分别为14.2%、15.5%和17.5%)。故认为。鲤鱼的体蛋白质含量可作为一个推算其活体重的常数指标.可以看出鲤鱼的生长速度和饲料系数取决于饲料蛋白质在其体内沉积率的高低,从而建议:网箱养鲤要抓好适宜生长期生产管理.适当提高饵料的蛋白质含量并同时平衡营养,这是提高鲤鱼增重、饲料利用率及生产效果的最佳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兽医学报》2017,(11):2131-2136
为研究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OMP)的免疫原性,本试验对A.veronii的OmpAⅠ基因进行克隆,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30a(+)-OmpAⅠ,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将其表达后纯化重组蛋白,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鉴定。将灭活苗、弗氏佐剂(OmpAⅠ)、纯化蛋白及PBS缓冲液分别免疫鲤鱼后,检测每周各试验组鱼体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特异性IgM抗体水平变化情况,并于加强免疫2周后对鲤鱼进行攻毒保护性试验。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免疫鲤鱼后能产生明显的免疫反应,保护率在77%以上;受免鲤鱼血清中IgM抗体水平、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活力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结果表明,重组蛋白OmpAⅠ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保护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外膜蛋白基因工程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