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氨基酸多元微肥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适宜添加剂能促进食用菌的生长发育。本试验以金针菇为试材立项研究。试验表明,氨基酸多元微肥对于金针菇具有促进菌丝生长、缩短出菇期、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材料 ①菌种:金针菇F_(32);当地当家品种。②培养料:棉子壳80%、麸皮20%,另加石膏1.5%、磷酸二氢钾0.5%。料水比1:1.25。③氨基酸多元微肥:由滨州市化肥厂生产,使用时设计5个浓度(处理),每50kg培养料加入添加量分别为A.5ml,B.10ml,C.15ml,D.20ml,E.25ml,F.对照(不加添加剂)。  相似文献   

2.
研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随机试验相对比的方法,对5种生长促进剂在金针菇子实体期配合喷施的效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生长促进剂配合喷施能显著提高金针菇产量.恩肥200倍 丰鲜宝60 mg/L配合喷施,金针菇生物学效率达162.55%,增产33.36%.正交试验筛选的较优组合是氨基酸多元微肥400倍、菇乐200倍(或400倍)、菇壮素1000倍,配合喷施可使金针菇增产22.77%.  相似文献   

3.
榆黄菇属口蘑科、侧耳属,又名金顶侧耳。子实体浅漏斗状,浅黄或金黄色,味道类,营养丰富,食药兼用。榆黄菇生长势强,抗逆性好,栽培工艺简单,易推广,生物效率高,在我省有非常广阔的开发前景。榆黄菇在自然条件下大量生长在东北林区,人工驯化栽培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大面积栽培只有近几年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栽培原料以木屑、段木为主。我省是食用菌栽培大省,各类食用菌栽培数量、产量及出口量均在全国前列,但榆黄菇的驯化栽培几乎空白。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4.
榆黄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榆黄菇又名金顶侧耳 ,玉皇磨 ,黄蘑和元蘑 ,是东北地区野生食用菌之中的上品。子实体覆瓦状丛生 ,菌盖基部下凹呈喇叭状 ,边缘平展或波浪状 ,鲜黄色 ,老熟后近白色 ,直径 2~ 13cm ,菌褶白色。菌柄偏生 ,长 1 5~ 11 5cm ,白色 ,常数个或数十个菌柄连生一起。该菌有浓郁香味 ,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 ,可以入药 ,有滋补强壮作用。1 榆黄蘑对环境因子的要求1 1 温度 榆黄菇菌丝生长温度 6~ 32℃ ,适温 2 3~ 2 8℃ ,34℃以上生长受抑制 ;出菇温度 16~30℃ ,最适 2 0~ 2 8℃ ,为适宜春栽品种。1 2 湿度 榆黄菇菌丝生长时 ,要求培养料含水…  相似文献   

5.
摘要:为降低榆黄菇的栽培成本,开发利用新型栽培基质,以桑枝木屑代替部分棉籽壳,设置3种不 同桑枝木屑添加量(10%、20%、30%)的栽培配方,探究添加桑枝木屑对榆黄菇生物学转化率和子实体 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配方中,添加10%桑枝木屑(棉籽壳32%、桑枝10%、玉米芯42%、麸 皮10%、豆粕5%、生石灰1%)栽培的榆黄菇生物学转化率最高,为88.76%,子实体中脂肪、可溶性膳食 纤维、碳水化合物和粗多糖含量较常规栽培配方分别提高了16.7%、112.5%、150%和44.71%。  相似文献   

6.
王莹 《中国果菜》2008,(1):40-40
榆黄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食药兼用,生长势强,抗逆性好,栽培工艺简单,易推广,生物效率高,在我省有非常广阔的开发前景.为了寻求高产、稳产栽培模式,提高榆黄菇的生物转化率,增加种植效益,进行了熟料、半熟料栽培榆黄菇产量对比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汉方浸膏4号药渣栽培榆黄菇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正鲁 《食用菌》2010,32(5):41-41
以汉方浸膏4号药渣为原料采用熟料袋栽法栽培榆黄菇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栽培料组分药渣含量的提高,榆黄菇菌丝发菌速度和鲜菇产量降低。当栽培料组成为药渣30%,棉子壳60%,尿素2%,过磷酸钙1%,玉米芯4%,玉米粉3%时,榆黄菇菌丝的生长速速、长势、鲜菇产量均高于纯棉子壳料,生物转化效率达106.7%。  相似文献   

8.
以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榆黄菇(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为试材,采用覆土栽培方式修复韶关市某重金属污染区农田土壤,研究平菇、榆黄菇覆土栽培对土壤中重金属镉(Cd)、铜(Cu)、锌(Zn)污染的吸收积累特性以及修复效应,以期为后续食用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平菇与榆黄菇的子实体和菌糠对污染土中的Cd、Cu、Zn均具有富集能力,其中2种食用菌对Cd、Zn的修复效果最优,均能使土壤中的Cd、Zn含量降至污染风险筛选值以下,但土壤中Cu含量仍处于污染风险筛选值以上。因此,平菇与榆黄菇均对土壤Cd、Zn重金属复合污染具有较高的修复潜力,可用作修复Cd、Zn农田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  相似文献   

9.
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夏季出菇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夏季出菇试验结果表明,双孢蘑菇新品种9801的产量、质量和抗逆性均有明显提高;培养料内添加食用菌专用发酵剂可以缩短发酵周期,提高发酵质量;培养料中和覆土内活加双孢蘑菇专用添加剂能提高双孢蘑菇子实体质量。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的生物学效率可达到50%以上,产量可达10kg/m^2以上。  相似文献   

10.
以秀珍菇为试材,采用桑枝木屑为主要原料,部分代替棉籽壳栽培秀珍菇,设置7个不同桑枝木屑含量的培养料配方,研究了桑枝木屑不同添加比例配方对秀珍菇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低成本在热带栽培秀珍菇的配方。结果表明:添加桑枝木屑替代棉籽壳栽培秀珍菇时,随着桑枝木屑添加量增加,菌丝满袋时间推迟,原材料成本降低,但秀珍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显著提高;当桑枝木屑添加比例为30%时,秀珍菇产量和生物学转化率最高;当桑枝木屑添加比例为35%时,生产收益最高。因此,桑枝木屑35%、棉籽壳25%、玉米芯20%、麸皮18%、生石灰2%为推广桑枝木屑栽培秀珍菇的最适配方。  相似文献   

11.
李正飞 《食用菌》2010,(2):54-54
<正>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为了多出菇,出好菇,达到提高品质,增加产量和效益的目的,往往需要添加各种营养液。但在添加营养液的过程中,只有采用正确的添加方法,才能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所以,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以下"四个要"。  相似文献   

12.
利用工厂化生产的杏鲍菇菌渣部分替代木屑,试验其对秀珍菇生长发育、产量和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杏鲍菇菌渣栽培秀珍菇时,随着杏鲍菇菌渣添加量增加,菌丝满袋时间推迟,菌盖颜色逐渐变浅,菌盖和菌柄的硬度降低,原材料成本降低,但秀珍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显著提高;当杏鲍菇菌渣添加比例为60%时秀珍菇产量最高,生产收益最高,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较未添加杏鲍菇菌渣的配方显著增加。杏鲍菇菌渣60%、木屑20%、麦麸18%、碳酸钙1%、白砂糖1%为工厂化杏鲍菇菌渣栽培秀珍菇的最适配方。  相似文献   

13.
以白灵菇菌株TN01为试材,选取香菇、杏鲍菇、白玉菇3种食用菌菇根为原料配制外援营养液,测定各营养液主要成分含量,并研究了不同类型与浓度营养液对白灵菇菌丝及子实体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白灵菇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常规PDA培养基相比,适量加入白玉菇菇根提取液可提高白灵菇菌丝生长速度;添加外援营养液对子实体的农艺性状影响不大,对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施用香菇菇根提取液的白灵菇子实体产量最高,小区总产量与对照相比提高了54.6%。施用香菇菇根提取液后对白灵菇子实体中的硝酸盐含量及蛋白质含量有提升的效果,但对亚硝酸盐及粗纤维含量无促增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沙子、炉渣、菇渣不同配比对茄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沙子∶炉渣=2 V∶1 V为对照,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10%(T1)、20%(T2)、30%(T3)、40%(T4)和50%(T5)体积比的菇渣,研究沙子、炉渣、菇渣复合基质对茄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冬春茬试验中,T3处理的果肉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T4处理的果肉抗坏血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茄皮花青素、类黄酮和总酚含量也较高。秋冬茬试验中,T3处理的果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T4处理的抗坏血酸含量显著提高,T1处理的茄皮类黄酮和总酚含量显著提高。两茬试验中,T1处理的产量均为最高,分别比对照增产5.5%和11.2%。综上,冬春茬和秋冬茬均以添加10%比例的菇渣最有利于茄子产量形成,而添加30%或40%比例的菇渣有利于茄子果实品质形成。  相似文献   

15.
生物基水溶肥对温室番茄生长与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物基水溶肥为研究对象,以常规水溶肥、常规水溶肥+生物基水溶肥、70%常规水溶肥+生物基水溶肥料为处理,研究了不同肥料对番茄植株长势、果实品质与产量以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期为生物基水溶肥在设施果菜上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施用生物基水溶肥可以明显改善土壤质量,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果实品质与产量,施用常规水溶肥+生物基水溶肥相对常规水溶肥(CK)叶绿素含量高出10.84%~27.08%,叶面积增大16.02%~28.68%;施用生物基水溶肥植株根系长为CK的1.17~1.80倍,根表面积增加13.83%~18.83%;施用生物基水溶肥相对于单独施用常规水溶肥土壤pH、EC值分别下降2.02%~2.82%与6.51%~8.12%;施用生物基水溶肥可显著改善土壤微生物数量;施用常规水溶肥+生物基水溶肥果实维生素C含量最高为69.63 mg·kg-1,较CK增加7.97%。相对于CK,施用生物基水溶肥可减少果实硝酸盐含量,增加番茄产量,常规水溶肥+生物基水溶肥667m2产量最高,为5 015kg,较CK增产4.7%。  相似文献   

16.
赵洪斌 《食用菌》2008,30(1):24-25
在金针菇培养料中加入氨基酸多元微肥,可明显促进菌丝生长,缩短发菌时间,出菇相对集中,可提高产重。改善最质。试验结果表明,50kg培养料添加氨基酸多元微肥量为15ml。薄丝目均长速提高16.3%,提前3.3d满袋;一、二潮分易4比CK提前2d、13d采收;生物学效率142.28%,比CK增产26.24%;蛋白质质量分数33.75%,比CK提高12.5%。  相似文献   

17.
几种微肥在胡萝卜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肥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施用后能调节植物体内养分平衡,促进生长,增强抗逆性,可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通过与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可满足作物对不同养分的需求,促进生长发育,增加产量,改善品质。笔者于2007年在甘肃庄浪胡萝卜栽培中采用持力硼、速乐硼、大丰收、氨基酸微肥进行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通过测定大球盖菇培养料的碳氮比以及生产中不同菇潮子实体的数量、平均单菇重和产量,探索培养料中木屑添加量对大球盖菇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并分析其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木屑能提高培养料碳氮比,加快大球盖菇的发菌速度,延长采收期,增加子实体数量,提高产量。对不同菇潮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添加木屑后明显缩短了大球盖菇前期的出菇时间,而较高的木屑添加量在前期也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使大球盖菇在前期集中出菇。随着采收批次的增加,大球盖菇的平均单菇重逐渐减小;木屑添加量超过40%时,生产后期会因子实体数量的增加导致单菇重明显减小。因此,在稻草培养料中添加20%的木屑、采收六潮菇时,能在保持商品性的同时提高大球盖菇产量;在稻草培养料中添加40%的木屑、采摘三潮菇时,经济效益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9.
沼渣沼液对栽培榆黄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桑杆培养基中添加沼渣沼液栽培榆黄蘑,研究沼渣沼液对榆黄蘑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渣沼液对栽培榆黄蘑增产效果显著,在普通桑杆培养基中添加10%沼渣可增产22.8%,转潮后用10%沼液追肥可增产15.9%;添加10%和20%的沼渣栽培榆黄蘑,可使榆黄蘑的多糖含量分别提高37.0%和39.1%。  相似文献   

20.
<正>金福菇是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近年选育的高温型珍稀食用菌新品种,菇体圆正,菌肉肥厚嫩白,肉质爽口,味道丰富,耐贮性好,市场前景广阔[1]。笔者研究表明,利用工厂化的食用菌菌渣栽培金福菇效果非常理想,工厂化金针菇菌渣添加量控制在60%左右,与常规棉子壳配方相比,金福菇产量提高25.0%,生产成本降低27.7%,而且转潮期明显缩短[2]。现将具体技术总结如下。1栽培季节选择金福菇属高温型珍稀菌类,子实体分化发育最适温度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