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自中蜂被列入农业部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以来,凤县畜牧兽医技术干部全力推广中蜂新法饲养技术,将传统的桶式饲养改进为活框饲养,大幅度提高了中蜂的采集力和繁殖率,使2014年凤县饲养中蜂群发展15 000多箱,比2006年蜂群增加了10倍多。现就在推广育王分蜂养强群、春季奖饲夺高产、秋季增产小转地、越冬补饲双王群等中蜂高产新法饲养管理技术过程中,要严把五关。1严格早春繁殖关1.1适时排泄  相似文献   

2.
皖南山区早春的第一个主要蜜源植物——柃(又名山桂花),蜜、粉丰富,对中蜂的早春繁殖极为有利.因此,须因群、因时、因地制宜地加强饲养管理,使蜂群尽快地渡过恢复阶段,迅速地发展壮大,为全年的稳产打下基础.笔者认为在早春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从蜂群管理角度看,春季管理决定全年收成的好坏,而早春蜂群的状况则决定春季管理的成败,早春蜂群状况又取决于前一年的秋季管理。我国蜂群管理“一年之季在于秋”的说法与美国“春季管理是从头年秋季开始的”观点是一致的。这充分说明了秋季管理的重要性。如何搞好秋季管理,应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1.应在荞麦花期及时淘汰老劣蜂王,培育和保留生产力高、繁殖性能良好的年轻  相似文献   

4.
三、蜂群饲养技术 (一)蜂群的排列 蜂群排列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 中蜂应尽量分散错开排列,中蜂的嗅觉灵,易发生迷巢,从而引起盗蜂,因此排列中蜂应力求散开,巢门角度也应有差别。 2.有处女王的蜂群应  相似文献   

5.
宁化县中蜂饲养均为家庭副业,实行定地饲养,规模较小,加强春季饲养管理是蜂群恢复和壮大的关键,本人认为中蜂的春季管理要以繁殖为中心,适当采蜜。管理要点是:检查调整蜂群、加强群内保温、奖励饲喂、壮大蜂群、适当控制分蜂。现分述如下:1 检查调整蜂群 在1月下旬选择晴暖无风的中午(气温在10℃以上)对越冬蜂群作1次全面检查,查明群势强弱、蜂王产卵、巢内贮蜜等情况,结合检查(并打扫)箱内卫生。根据检查情况及时调整好蜂群:发现群内无王蜂,应及时合并;群势弱,要就近组织双王群同箱饲养;空脾多,要抽掉老脾,做到蜂多于脾;巢内缺蜜,要补给…  相似文献   

6.
中蜂容易产生分蜂热,有分蜂热的蜂群,即使采取控制措施,分蜂意念也很难消失。因此,饲养中蜂要预防分蜂热,而不要等到产生分蜂热以后再去处理。预防分蜂热就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始终保持蜂王产卵量在群势要求的范围,我的具体措施是:1.选种育王:优良的产卵新蜂王对预防分蜂热有很大作用,因此,要选产卵力强、分蜂性弱的蜂群做种群育王。为了育出优质蜂王,应采用复式移虫育王,切忌急造王台育王。在春季,可提早补助几个蜂群,促使这些蜂群产生分蜂热用自然王台  相似文献   

7.
春季,蜂群群势的发展情况除与蜂群越冬情况有关外,很大部分取决于春季管理的好坏,因此春季管理(包括早春管理)在养蜂生产上显得十分重要。在越冬正常的情况下,蜂群的恢复和发展是早春管理的中心任务,围绕这个中心任务,早春管理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一年之计良于春,春季养蜂的好坏,是当年丰收与否的关键。当地春季有樱桃、蚕豆、油菜及野生植物开花流蜜,是蜂群越冬后进入春季繁殖的好条件。早春应以蜂群的恢复发展为主,取蜜为辅。为让蜂群发展成强群,必须加强保温,补助、奖励饲养并喂水,治螨,适当扩大产卵圈和蜂巢等工作。一、严保温:早春寒潮频繁,若不保温会冻死幼虫。要选晴天没有风时换上消过毒的蜂箱,同时全面检查:群内有无蜂王,无王群要介绍一只储备王或合并蜂  相似文献   

9.
<正>几十年来,凤县农民一直有饲养中蜂的传统习惯。2006年,中蜂被列入农业部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凤县农民持之以恒的饲养中蜂,并将传统的桶式饲养改进为活框饲养,大幅度提高了中蜂的采集力和繁殖率,使凤县境内的中蜂群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14年,已发展养蜂2 150户,饲养中蜂15 000多箱,年产蜜量已达18万kg,实现利润230多万元。通过育王分蜂、越冬补喂、春季奖饲、养强群、夺高产等中蜂新法饲养技术的推广,实际生产取  相似文献   

10.
1999年初 ,我开始饲养中蜂 ( 5群共 1 5框 ) ,当年发展到 1 8群共 6 1框 ,经过不到 2年时间 ,已发展到 90多群。蜂群之所以能快速繁殖 ,主要得益于每年入秋后 ,我都采用双王同箱饲养。双王同箱饲养 ,就是在一个蜂箱中同时饲养两群蜜蜂 ,两群蜂之间用 1块中蜂框式隔王板把两只蜂王隔开 ,两群工蜂可通过框式隔王板自由来往 ,蜂群不偏集 ,采用此法的优点 :( 1 )适合珠江三角洲的丘陵地带饲养 ,克服了中蜂繁殖慢、爱分群的弱点 ,箱内两群蜂的蜂脾可以随时互调 ,不偏集 ,弱群可在较短时间养成强群。( 2 )冬天蜂群不需另外保温 ,巢温十分稳定 ,促…  相似文献   

11.
采用科学饲养中蜂这种方法,在书刊杂志上讲得很多,但具体到实处,除少数专业养蜂者采用外,农村很多分散的中蜂饲养者还在采用原始的木桶或墙洞饲养,使中蜂群无法进行管理,易分蜂、飞逃、生病,从而导致了蜂群弱小,蜂产品产量低,蜂群数量发展缓慢。如何推广科学饲养来发展中蜂?经本人一年多来的实践,谈以下几点拙见与大家商榷:1榜样示范我地有许多养蜂户,有些也知道中蜂可以进行科学饲养,但是不敢尝试,担心改良后的中蜂会因不适应环境而飞逃;有的虽尝试过,结果失败了;有的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这种方法,所以采用科学饲养的中蜂群几乎没有。要想推广…  相似文献   

12.
十四、中蜂主要病虫害的防治1.中蜂囊状幼虫病蜂群传染该病后,5~6日龄幼虫死亡,少部分死于封盖前,大部分死于封盖后。死亡幼虫无臭味,表体无光泽,夹出时略显囊状。发病原因与气温和幼虫期的营养有关,春季昼夜温差越大发病愈重,春季南方较北方发病早。防治方法:(1)早春开繁后适度给蜂群保温,蜂大于脾,工蜂密集,加强幼虫营养,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  相似文献   

13.
饲养中蜂维持强群,必须做到年年换王、年年换脾。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的总结,春季中蜂造脾有多快好省的两种方法:一、在调整组织蜂群时,为了促使15—20%的蜂群达到分蜂热,以便加速自然分蜂。在分蜂团收捕回来的当晚,除加进一框子脾外,其余应视其蜂群强弱,加进适量的巢础框。通常在大量奖励饲喂的情况下,可连续抽出部份巢脾,加进巢础框,让工蜂造牌  相似文献   

14.
(九)中蜂过箱技术 中蜂过箱是指把老法饲养在桶、笼等地方的中蜂改为新法饲养于活框蜂箱中的过程。 1.中锋过箱条件:它是一种强迫蜂群的拆巢迁居行为。失蜜、伤子将对蜂群产生影响。要使过箱后的中蜂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中下游地区中蜂的春季管理湖北省武穴市老坝头路8号(436400)刘森在春季管理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合并弱群和夹箱饲养对越冬后群势不足2框蜂的弱群应及早合并,以增强其春繁保温能力。合并时不需杀王,让其自行淘汰。对于2~3框的蜂群,应...  相似文献   

16.
饲养中蜂喂糖是一件平常的事,尤其是在早春与度夏期间,往往由于中蜂严重缺糖会影响蜂群繁殖与度夏安全,对蜂场损失极大。可是饲喂不当,中蜂难以接受,甚至带来相反的效果(飞逃),作者多年的体会大致有如下原因。1、蜜汁浓度不足。中蜂在繁殖季节蜜汁浓度愈高愈好,...  相似文献   

17.
中蜂是长白山区主要蜂种之一,性情较凶,盗性强,分蜂性强,能耐寒,嗅觉灵敏,越冬性好,采集力强,善于利用零星蜜源,适应于长自山区的气候和蜜源条件;如管理方法得当,容易获得高产。近两年来,我们根据长白山区的气候和蜜源,结合中蜂特性初步摸索出一套中蜂的饲养方法,连续两年获得高产。每群平均产蜜量在70~80斤左右。一、春季管理长白山区的主要蜜源在夏季,蜂群从越冬后到采蜜期有三个多月的繁殖期,但由于春季气温低,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不利蜂群繁殖。因此,春季饲养管理上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饲养双王群是养蜂技术的一项改革,是蜂群获得高产的一条途径。几年来,我们在饲养双王群的实践中有如下体会: 一、饲养双王群的经济意义蜂群采用双王同箱繁殖的管理方法,有以下一些好处:1.蜂群复壮快,能及时培养大量的适龄工作蜂。1974年早春,我们在闽南长泰县发蜂后,于3月15日到达江西上饶市郊赶采胜利油菜、紫云英蜜。我们将闽南单王繁殖的蜂群作为对照组,闽南双王繁殖和江西上饶单王搞生产的蜂群作为试验组,  相似文献   

19.
问题征答(2)     
我是一个养蜂爱好者 ,我地一年当中有2~3个蜜源植物。如油菜、乌桕、野桂花、山茶花等。在其它季节还有很多小蜜源。定地饲养中蜂有一定的自然条件。可是我养蜂多年 ,蜂群群势弱小 ,一般只有3~4脾 ,现请教几个问题 ,请给予答复为盼 :1.中蜂在早春繁殖时要不要紧脾 ?紧脾后如何管理蜂群 ?若需奖励饲喂 ,如何进行 ?2.中蜂如何换王 (指用自然王台 ) ?3.中蜂在一年当中 ,我觉得越夏最难管理 ,此时巢虫、缺蜜常常使蜂群迁飞 ,如何有效管理 ?因这段时间外界没有蜜粉源 ,要不要奖饲 ?如何进行 ?问题征答(2)!江西省吉水县@曾涛…  相似文献   

20.
水是蜜蜂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养蜂员喂水应注意以下几点。1.给蜂群喂水应根据不同的季节采用不同的方式。春季尤其是早春,多寒潮气温低,要采用巢内或巢门口喂水,使工蜂少出巢。夏季应设置水器,让工蜂采回所需的水,以诚少对蜂群正常生活的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