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膜水稻栽培就是采用地膜全程覆盖,并相应组装湿润栽培,全层施肥等配套技术,解决山区水冷温低这一突出障碍因素,营造水稻生长的良好环境,实现水稻生产的平衡增产.1999年,我们在全市11个乡镇全面开展了地膜水稻的试验示范,本年度共完成地膜水稻面积2 1230亩,其中早稻试验面积121亩,中稻示范面积21109亩,经测产验收,早稻平均单产432kg,比常规栽培亩增58kg,增产15.51%;中稻平均单产620kg,比常规栽培亩增153kg,增产32.62%.全市累计增产323.6万kg,增值320万元左右.该项技术所显示出的具大的增产潜力为山区水稻生产的发展找到了一条突破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国家统计局在2015年1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62143.5万吨,比2014年增加1440.8万吨,增长2.4%,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二连增"。而这其中,水稻的增产则更为引人注目。在我国,水稻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如何在我国人多、地少、生态环境压力大的生产现状前提下确保水稻增产,需要我们不断发展和应用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本期《专题策划》关注水稻的超高产栽培,盘点这些年水稻超高产栽培的关键技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水稻生产增产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目前辽宁省水稻生产现状和水稻增产制约因素,从水稻生产现状、生产制约因素等方面对辽宁省水稻的增产潜力进行分析,提出了推广超级稻品种、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农民素质、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等增产途径。  相似文献   

4.
规模化水稻机插栽培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公司自2006年开始推广机插水稻以来,每年推广机插水稻面积达万亩,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15%左右。育秧、插秧和大田管理水平在本地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虽取得了一定的增产效果,但增产效果仍与预期的比直播水稻增产10%的目标有一定差距。水稻直播栽培在本公司全面实行已有10余年,已形成一整套高水准的生产技术体系,直播水稻产量基数较高。因水稻机插亩成本比直播高百元左右,所以机插水稻必须达到10%以上的增产效果才有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水稻集中育秧是扩大双季稻生产面积和推行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关键技术措施,是实现水稻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的重大举措.2012年开始,监利县大力推进水稻集中育秧平台建设,加快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截至2015年监利县建设发展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50家,水稻集中育秧机插面积达到6.7万公顷,双季稻面积达到8.1万公顷,平均产量9552.2 Kg/hm2、较人工栽插稻田每亩增产12 Kg,每亩节本增收150元,取得了良好的社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安徽省铜陵县地处长江下游南岸,国土面积823平方公里,辖4乡4镇,人口30万人,耕地面积24.6万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棉花、大豆等农作物。水稻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15万亩左右,为发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县农机部门多措并举,推广应用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水稻生产机械化装备总量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7.
我县从1979年起,在山、丘、湖、坪区设立了四个水稻苗情观察点。几年来,在苗情观察的基础上,运用水稻叶龄模式栽培法,为指导和发展全县的水稻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揭示水稻内在规律的苗情观察数据。1985年,在湖南省粮油作物局的指导下,以四个苗情点为基地,推广运用微型计算机预报水稻苗情新技术,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全县接受预报面积达20余万亩,通过对水稻产量和生育时期的预报及验证分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早稻每亩挽回损失10公斤,共可增产稻谷200万公斤,经济收益达62.36万元;晚稻每亩增产27公斤,可增收168.37万元,全年增产收入达115.365万公斤。  相似文献   

8.
水稻高产、高效、低成本综合增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栽培技术角度出发,通过对近几年水稻生产中存在问题的研究,总结出了一整套以水稻“两稀”、“两早”为中心的综合增产配套栽培技术。本技术是在“三早栽培”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市水稻生产实际、各项科研成果及先进技术优化组合配套的一项提高水稻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栽培技术。几年来,累计推广9.76万hm2,平均公顷产量为8671.4kg,公顷增产1266.0kg,增产17.1%,公顷生产成本降低146.20元。总计新增收稻谷12.36万t,新增加纯效益1.92亿元。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水稻生产及增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近年来吉林省水稻生产的现状,稻作科技不断进步,水稻产量逐年提高,从20世纪60年代总产56.9万t、单产4005kg·hm-2,到2011年总产623.5万t、单产9019kg·hm-2,但同时水稻生产面临现实单产不同程度的下降、自然灾害严重、技术集成度不高和互补性不强等问题,制约了水稻产量提高和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针对上述问题,分析了从单产、品种、区域优势等方面挖掘增产潜力的措施,并讨论提高水稻产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连续九年的增产,一个年头刷平记录,其中有“四涝叠加”、春季寡照、夏季低温等自然因素,但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问题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增产和增效呢?黑龙江垦区红卫农场是水稻专业场,58万亩水田,这一支柱农业产业的增产方法有多少,增效渠道有几多?农场决策者深入田间、坐在农家的炕头上进行调研,着力破解农场水稻生产增产问题,着力解决生产力发展与农业产业效能问题.  相似文献   

11.
水稻优化栽培生育调控技术与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石桥市石佛乡现有水田面积4.65万亩,推广水稻优化栽培生育调控技术面积3.64万亩,占全乡水田种植面积78.3%。推广水稻优化栽培技术平均亩产655.6公斤,比推广前3年平均亩增产68.1公斤(增产11.6%),总产增加247.88万公斤,产值增加198.3万元;亩节支14.00元,总节支50.96万元;净增总效益249.26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生产效果及经济  相似文献   

12.
水稻毯式钵体育秧技术经过多年推广应用,经大量实践生产证明,水稻毯式钵体育秧较一般机插和人工插秧增产15%以上.有效解决寒地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需求,增产增效明显现将应用总结,近几年来,由于优化种植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水稻生产实现了持续跨越式发展.黑龙江垦区水稻生产自1999年实现"双千"(面积1000万亩以上,亩产1000斤以上),水稻种植面积占垦区耕地面积的1/3,稻谷产量占垦区粮食总产量的1/2以上.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黑龙江省实施的"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研究项目,在玉米、水稻"一田三区"总示范面积4207.4115万亩,共增产粮食175.966万吨,增产效益43.46亿元,为黑龙江省粮食丰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黑龙江项目区以全面提升黑龙江省玉米、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针对制约黑龙江省玉米、水稻生产中存在的水肥资源利用效率低、单产不稳、总产不高等主要阻碍因素,开展玉米、水稻的高产攻  相似文献   

14.
垄作栽培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半旱式垄作栽培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产生重要影响。它既是改造冷、烂、毒、锈等障碍性稻田的栽培新方法,又是提高稻田生产力,实现水稻高产的有效措施。生产上,垄作栽培以采用66.67 cm或100 cm开厢,每垄分别栽2行或3行为主,比平作栽培正常田增产10%以上,障碍性田增产40%以上,纯收益增加0.20万~0.59万元/hm2,增产增效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5.
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与增产模式攻关项目实施的目的是围绕绿色增产、周年增产、平衡增产,节肥节水,省药省种的要求,促进水稻生产高产稳产。是对水稻生产中的关键技术进行集成,依托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辐射带动全镇大面积水稻平衡增产、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影响黔东南中低产田水稻产量的气候因子和栽培条件,通过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理论和多年生产实践经验,系统集成组装中低产田水稻超增产栽培技术体系,为水稻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指导。该技术在海拔1320m的雷公山进行示范,产量达622.9kg/亩,突破了当地历史记录;2010—2011年在全州推广应用100.05万亩,平均亩产494.8kg,比非技术区每亩平均增产88.6kg,增产21.8%.实现了黔东南山区中低产田水稻平均亩产量从406.2kg提高到494.8kg的超增产水平。  相似文献   

17.
水稻是我县三大主要栽培作物之一,常年种植在15万亩左右,在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水稻生产能够得到稳定发展,增加产量,必须筛选、鉴定杂交水稻新组合,寻找替代更新优良品种。笔者2007年根据地区农业局的工作安排,结合粮食增产工程项目,特从铜仁鑫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进水稻新品种进行丰产性、适宜性试验。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水稻生产能力和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米是浙江省最重要的口粮品种。促进水稻生产稳定发展是确保浙江省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之一。本文在简要分析浙江省水稻现实生产力的基础上,测算了水稻生产潜力,并针对制约浙江省水稻生产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表明,通过恢复双季稻面积,可新增生产能力336万t;提高现有成熟技术到位率,提高单产可新增生产能力60万t;若两个条件均能充分发挥,浙江省水稻潜在生产力可达到1249万t,比现实生产力高582万t。提出必须优化生产扶持政策,加大中低产田改造,优化品种结构,提高技术到位率,推进规模经营,促进全面均衡增产。  相似文献   

19.
近五年,省农委下达我县粮食增产工程项目实施面积90万亩,实际完成104.6万亩,超计划16.24%,其中:水稻增产工程项目计划67万亩,实际完成69.61万亩,平均亩产384.6公斤,比当年同生态类型非项目区增产14.71%;玉米增产工程项目计划33万亩,实际完成34.99万亩,平均亩产333.9公斤,比当年同生态类型非项目区增产16.16%,项目实施有力促进全县粮食稳产增产,为粮食丰收作出了巨大贡献,2009年、2012年,习水两次被农业部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相似文献   

20.
《农技服务》2016,(17):23-24
水稻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1万多公顷,在粮食生产中占有主要地位,为充分发挥水稻在粮食作物生产中的增产优势,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加快水稻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2015年根据县农牧科技局的安排,我站结合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开展了水稻不同品种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我镇种植的杂交水稻组合,为全镇水稻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