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不同叶龄蔗苗体内抗坏血酸氧化酶(Ascorbicacid oxidase)、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过氧化氢酶(Catalase)的活性与蔗苗移栽后一段时间内的生长恢复状况有关。不同叶龄蔗苗之间酶的活性及生长反应差异显著:酶活性与蔗苗移栽后的回青时间,地下部茎径及株高增长量有密切相关;叶龄较小的蔗苗体内酶活性较强;移栽后蔗苗回青较快、滞长期较短;两个月内的株高增长量以及地下部茎径也较大。讨论了甘蔗育苗移栽中移栽叶龄选择的意义。评价了选用2至3叶龄蔗苗移栽所具有的优越性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李梅  李鹏 《北京农业》2002,(1):27-27
<正>北方种蔗不同于南方,生产上必须采取人工育苗,这是北方种蔗成功的关键。育苗不仅可以节约蔗种,保证苗全苗壮,更提前和延长了甘蔗生长期,有利于早熟转色、高产高糖。河北和京津地区一般在农历2月前后开始育苗,苗  相似文献   

3.
杨红  姜虹  赖卫  涂祥敏 《农技服务》2008,25(11):42-42
用两种常规育苗和栽培方法对遵义朝天椒移栽大田进行试验研究,对辣椒的缓苗情况、株高、茎粗、开展度、单株挂果和小区产量进行多项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营养块育苗移栽能减少椒苗根系损伤,减少椒苗移栽大田后的缓苗时间和缓苗程度;在贵州省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区,大田的薄膜覆盖保水保肥技术的应用,是辣椒增产的关键技术之一。在该试验中,营养块育苗薄膜覆盖栽培效果最好,撒播育苗薄膜覆盖栽培效果次之,撒播育苗露地栽培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4.
菜稻模式的效益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苏北地区的淮阴、清浦、涟水等县(区)一些乡镇试行大棚茄果类、葱蒜类等蔬菜与水稻轮作,实现水旱优势互补,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1 菜稻轮作的模式和效益1.1 前茬为大棚辣椒,接茬为水稻大棚辣椒于10月上中旬借田育苗,11月中旬营养肥土大钵分苗,翌年2月大田覆盖大棚定植辣椒,棚内用地膜加盖小拱棚,并覆盖草帘。一般3月到4月初开始收获,6月下旬到7月上旬采收结束。水稻于5月20~25日播种育秧,7月10~15日移栽(秧龄控制在50~55d),8月28日前后抽穗,10月15日前后…  相似文献   

5.
通过五年六次对比试验进一步肯定了甘蔗育苗移栽的增产效果和糖份的提高情况。分析了增产的原因和各个增产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了有关加速返青的一些育苗和移栽的技术措施,阐述了这些技术措施的理由和作用。实践证明,甘蔗育苗移栽,使冬种小麦多收10%以上,便于小麦采用先进技术和高产晚熟品种增加的产量还未计在内。对甘蔗本身可增产10—50%,由于相对地提早成熟而增加了蔗糖的收回率,还节省了蔗种20—70%(芽片育苗的节省更多)。目前在仙游县推广约二万亩,全省推广约十万亩,并在全国蔗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分别用1/500浓度蔗丰灵和1/500浓度动植宝叶面喷施甘蔗台糖172,能增加甘蔗产量,明显改善甘蔗品质,不影响第二年宿根蔗出苗分蘖。蔗丰灵处理的,使甘蔗增产4.84%,提高甘蔗糖分2.15%(绝对值),宿根蔗的出苗分蘖比对照增加2.2%。动植宝处理的可使甘蔗增产4.05%,提高甘蔗糖分0.995%(绝对值),宿根蔗出苗分蘖与对照相同。  相似文献   

7.
1播期安排第1茬黄瓜安排在5月下旬育苗,6月中旬移栽,8月上旬采收;第2茬黄瓜在7月上旬育苗,8月下旬移栽,10月上旬采收.采用营养钵育苗,每钵播1粒种子,播后盖遮阳网,以防高温及暴雨影响出苗,出苗后及时定苗,以利于齐苗移栽.  相似文献   

8.
1育苗技术 北方春季干旱多风,寒流频繁,气温波动较大,现在我们北方提倡大棚温室育苗,大田小拱棚移栽,通过改变南方传统的栽培措施来提高甘蔗的耐旱、抗寒能力,我们近几年的育苗实践证实:甘蔗10℃以上生根,13℃开始发芽,20℃以上进行分蘖,30~34℃生长最快,45天即可完成育苗.而大棚温室的温度一般都能保持在25~35℃,人工控制的育苗小气候要比南方自然气候优越得多,从根本上避免了北方春季恶劣气候对蔗苗的各种不利影响;即便是碰上"倒春寒”,也能使甘蔗生长期人为的提前和延长,完全达到甘蔗在北方生长所需的有效积温.另外,"蔗丰灵”、"甘蔗增糖增产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植物抗寒剂”和"活力生根素”等系列产品在栽培工艺上的综合运用,也为北方甘蔗高产高糖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作物生产是人类利用光能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手段。然而,人们对阳光能的利用率迄今仍很低。所以,提高光能利用以增加作物产量,是农业生产的根本任务。本文讨论甘蔗育苗移栽和麦菜间作菜收后植蔗,对提高甘蔗以及其他与甘蔗轮、间、套种作物的光能利用之效应。研究表明,育苗移栽的甘蔗其茎高增加15.6厘米,茎径增加0.159厘米,每公顷有效茎数多6420条,所以,原料蔗茎产量增加13.66%,每公顷含糖量增加7.314吨,光能利用率增加0.0990~0.3795%。每公顷育苗移栽的甘蔗,农民收入增加870元,国家的利润约增加3000元。研究也表明,采用麦莱间作菜收后植蔗的办法,小麦按实际播种面积计算,每公顷增加736.5公斤,增产率达25%。此外,每公顷增收蔬菜15吨。由于蔬菜比小麦早收获一个多月,甘蔗可早种,又不受其他作物荫蔽,所以,茎高增加6.7厘米,茎径增加0.05厘米,每公顷有效茎数增加21930条,每公顷原料蔗产量增加27.588吨,增产率为24.70%。另外,间作物大豆也可以早播,每公顷增产429.17公斤。光能利用率合计增加0.3932%,农民每公顷利润增加1260~1290元。上述两种措施已由福建省科委组织技术鉴定,证明经济效果显著。已在全国主要蔗区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不同苗龄分苗对辣椒植株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不同苗龄的辣椒幼苗分苗移栽营养土进行培苗试验研究,对辣椒的株高、茎粗、开展度、单株挂果和小区产量的多项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四叶龄分苗成绩最好,六叶次之,两者均优于滑苗对照处理和直接营养块育苗。分苗过早的二叶二心和二叶处理的成绩较差。试验证明,在辣椒生产中适时分苗于营养土培苗后移栽大田,能取得较好的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11.
果蔗脱毒苗田间叶绿素荧光和群体冠层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使用果蔗Badila脱毒健康种苗和普通种苗进行大田生产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果蔗脱毒健康种苗的花叶病发病率为0;果蔗脱毒健康种苗PSⅡ的原初光能转换效率、光合量子产额和光化学反应活性均小于普通苗,但差异不大;果蔗脱毒健康种苗在田间大伸长期群体冠层的平均叶倾角、透光系数、辐射透过系数、消光系数和田间叶面积分布状况均优于普通种苗,形成了一个较为合理的群体冠层结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桂辐98-296(GF98-296)种茎直接补种桂糖42号(GT42)宿根蔗对农艺性状的影响,探讨GF98-296解决甘蔗宿根缺株断垄问题,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计GF98-296种茎直接补种GT42宿根(A)、GT42种茎直接补种于GT42宿根(B)和自然状态GT42宿根(CK)3个处理,在GT42宿根苗期1-4张叶片时期实施补种,并调查各个处理的农艺性状及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 A处理产量达到77.93t/hm2,分别比B处理和CK增产14.15t/hm2、19.79 t/ hm2, 增幅分别达22.18%和34.03%,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B处理的产量与CK之间差异不显著;直接补种处理均不影响GT42宿根的发株、成茎、产量和蔗糖分;A处理的GF98-296蔗茎蔗糖分略高于GT42宿根;通过GF98-296种茎直接补种GT42宿根,蔗农增收5506.6元/hm2,制糖企业可增加工业产值14813.2元/hm2。[结论]GF98-296适宜作为GT42宿根的种茎直接补种品种,应对这项新技术进行大面积示范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盆栽试验,选粤糖71/210,粤糖63/237两个甘蔗品种试验对象有,用0.0004%,0.0006%复硝钾分别对甘庶进行浸种育苗,移栽后淋根或喷施叶片等处理。研究甘蔗施用复硝钾增产增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复硝钾能促进甘蔗根系吸收和运转能力;能提高甘蔗叶片兴合作用强度;能促进甘蔗体内多种生理生化过程,协调休内各种代谢,促进甘蔗生长和糖分积累。最终表现为提高甘蔗单位面积内的有效茎数,增加单茎重,  相似文献   

14.
黔引07-01不同用种量对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蔗新品种黔引07-01作供试材料,进行了5种不同用种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用种量7000芽/667m2处理的出苗率86.5%、分蘖率94.8%、生长速61.38 cm/月、茎径2.98cm、株高310.3cm、单茎重2.05 kg、有效茎4 272条/667m2、产量8 758 kg/667m2、蔗糖分含量17.10%,分别较常规用种量10000芽/667m2的出苗率提高53.4%、分蘖率增加20.6%、生长速快9.22 cm/月、茎径增大0.1 cm、株高增高35.5 cm、单茎重增重0.19 kg、有效茎多168条;增产14.72%,增糖0.82%,差异性分别迭极显著和显著水平,双增效果好,而且667m2用种成本至少可节约150元.在同期用种量处理中综合表现最佳,可供黔引07-01品种推广应用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龙黑果蔗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方法探讨了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龙黑果蔗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龙黑果蔗生产最佳,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为:种植密度4.5-5.0段·m-1双芽苗,有效茎4.35-4.95万株·hm-2;施纯N787.5 kg·hm-2、纯P 787.5 kg·hm-2、纯K 787.5 kg·hm-2、有机肥4500 kg·hm-2。当密度增加至5.55万株·hm-2,则导致果蔗个体之间争水争肥,影响龙黑果蔗的茎粗,从而影响其商品性。果蔗单茎重与果蔗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当施肥量增加到纯N 900 kg·hm-2、纯P 900 kg·hm-2、纯K 900 kg·hm-2时,则导致单茎重下降,从而影响了其产量。  相似文献   

16.
氮磷钾肥对甘蔗产量和含糖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采用3因素5水平最优试验设计进行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论述了试验条件下氮、磷、钾肥对甘蔗产量和含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新植蔗还是宿根蔗,氮、磷、钾的施用与产量和潜在产糖量之间都存在着二次回归关系,其单因素效应及交互效应对产量和潜在产糖量都产生影响,相对而言,氮对产量、磷对潜在产糖量的影响分别较其它两者为大;产量、纯经济效益及潜在产糖量最佳时的施肥组合为:新植蔗:XN:358.5~390,XP:115.5~171,XK:264~292.5,其取中值时的配比为1:0.38:0.74.宿根蔗:XN:430.5~526.5,XP:267~273,XK:358.5~396,其取中值时的配比为1:0.56:0.79.  相似文献   

17.
据2001-2003年粤北霜冻蔗区旱坡地3年3次新植、2次宿根试验结果,HoCP95-988特早熟高糖、高产稳产,萌芽性好、分蘖性强,有效茎多,宿根性强,对水肥条件要求不高,适宜霜冻蔗区及旱坡地种植。该品种11月上旬蔗糖分可达15.57%,分别比粤糖93-159和新台糖16号同期蔗糖分高1.68个百分点和2.24个百分点;榨季平均蔗糖分15.68%,分别比粤糖93-159和新台糖16号高1.14个百分点和1.71个百分点;平均蔗产量111585kg·hm-2,分别比粤糖93-159、新台糖16号增产10.0%和20.3%;平均含糖量17426kg·hm-2,分别比粤糖93-159、新台糖16号增产糖17.78%、34.31%。  相似文献   

18.
后期营养调控对食用优质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在湖南宁乡以优质早籼稻中鉴100、两系杂交稻组合香两优68和优质晚籼稻中香1号为材料,通过穗期喷施不同复配调节剂处理,研究了后期营养调控对产量和稻米品质性状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后期营养调控可提高植株体内保护酶(SOD,POX)活性,延缓叶片和根系衰老,促进灌浆结实,有利于产量和品质的形成,并在2000年试验基础上,从早稻7种复配剂中筛选出了2种(M6,M7),晚稻5种复配剂中筛选出了1种(Q2)集延缓衰老、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于一体的复合调节剂。  相似文献   

19.
冰水浸种对不同甘蔗品种出苗率和幼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台糖16号和新台糖22号为对照品种,对6个甘蔗新品种和对照品种的种茎进行0℃冰水混合液浸种8、16和24h后种植,研究低温冻害对甘蔗出苗率和幼苗素质的影响以及不同品种的耐寒性差异。结果表明:0℃冰水浸种8h以上的甘蔗出苗率和幼苗素质随着冰水浸种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参试的6个品种中赣蔗18号和桂糖94—119的耐寒性与耐寒性较好的对照品种新台糖16号相近;台引2号的耐寒性比新台糖22号差,桂引9号、桂辐98—296和桂糖00—122的耐寒性介于新台糖16号和新台糖22号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