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丹麦科学家1999年首先发现了荷斯坦牛中存在的、造成大量流产和畸形犊牛的脊椎畸形综合征(CVM)遗传缺陷。全世界奶牛业已经验证并认同丹麦科学家的研究结果,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对付这种有史以来因遗传原因给荷斯坦牛造成巨大损失的疾病。我国奶牛群中也同样存在着隐性遗传缺陷CVM问题,可能已经给奶牛场造成巨大的损失。本文介绍了奶牛CVM的概况和CVM隐性遗传缺陷基因的分子检测方法,分析了其遗传机理和传递规律.以及国外对CVM的发现、检测和处理办法,介绍了控制CVM的关键点。北京奶牛中心在国内率先对本单位的150头荷斯坦种公牛和140头荷斯坦母牛进行DNA测定,对种公牛和母牛的DNA样品进行了SSCP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150头种公牛中,有16头是CVM携带者,携带率为10.7%;140头母牛中,17头是携带者,携带率为12%。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对种公牛进行选择.向养牛户提供CVM非携带者的公牛精液,避免CVM隐性遗传缺陷基因造成的经济损失.从而提高奶牛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以往的实验室研究已表明雄鼠能通过性交将伯氏柯克氏体(C.burnetii)传递给雌鼠。也曾表明感染Q热的病人能通过性接触传递于其配偶。最近发现自然感染公牛精液的C.burnetii出现于不同的哺乳兽。所考察的纯种公牛来自C.burntii诱发人Q热和母牛流产的地区。作者对某种畜场作为人工输精精液供体的55头公牛和有163头母牛的某牛群中的两头公牛进行了检测。所有牛均无布鲁氏菌病和衣原体病。采取各牛的血液和精液样本。用补体结合实验(CF)、微量凝集实验(OMA)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分析血清…  相似文献   

3.
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牛患有布鲁氏杆菌病后主要表现为母牛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公牛生殖系统疾病以及弱胎儿的败血症病变。布鲁氏杆菌病的致死率并不高,但患病牛只的生产性能急剧下降,仍给养牛业带来了不小的损失,同时威胁着人类安全。  相似文献   

4.
某奶牛场新生犊牛流行肺炎和关节炎,而且母牛乳腺炎发生率高、流产率高。为确定病因,选择1头妊娠6月的流产死胎、1头妊娠8月的早产弱胎及3头出生后2周左右的患病犊牛,进行了病理学观察、病原学分离鉴定和饲养管理分析,同时采集了10份乳腺炎奶样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3头新生犊牛患牛支原体肺炎/关节炎,其中混合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A型1头、溶血曼氏杆菌1头;流产和早产胎儿未检测到支原体感染;牛乳中未检测到牛支原体,可能与长期使用抗生素有关;检测到的致病菌个体差异很大,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表明是一种随机性的继发感染。综合流行病学资料和检测结果,可以得出初步结论:新生犊牛牛支原体感染发生在出生后,牛支原体肺炎/关节炎的传染源应是患牛支原体乳腺炎母牛的乳汁。因此,目前情况下,新生犊牛出生后与母牛隔离、饲喂巴氏消毒初乳和常乳将是预防牛支原体肺炎的唯一办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黑毛和牛改良皖南黄牛后代的生长性能及对皖南地区环境的适应能力。[方法]和杂F1代和和杂F2代为试验组,皖南牛为对照组。其中犊牛和杂牛F1代公牛17头、母牛21头,和杂F2代公牛9头、母牛11头,皖南牛公牛13头、母牛10头;6月龄及12月龄和杂牛F1代公牛15头、母牛18头,和杂F2代公牛8头,母牛9头,皖南牛公牛13头、母牛10头;18月龄和杂牛F1代公牛10头、母牛12头,和杂F2代公牛7头,母牛7头,皖南牛公牛11头、母牛8头。测定和杂牛F1代和F2代的体尺及体重等生长性能,并与皖南黄牛的生长性能进行比较。[结果]和杂牛生长发育较本地牛要快,但其增重相对其他外来肉牛品种来说仍然较慢。[结论]和牛可以作为皖南黄牛改良杂交的种质资源,提高皖南牛的生长速度,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14.牛的配种方法有几种,哪种方法最好?答:牛的配种方法有自然和人工两种。以人工授精方法为最好。15牛的人工授精是怎么回事?答:牛的人工授精是利用器械,以人工的方法,将采得的公牛精液输人母牛的生殖器官内,使其受孕的一种配种方法。16人工授精有哪些好处?答:()能充分发挥优质种公牛的作用。在自然交配的情况下,一年中1头种牛仅能配4O至60头母牛。若实行人工授精,每头种牛可配50O至2O00头母牛。(2)实行人工授精能够提高母牛的受胎率。因为实行人工授精时,可将所采得的精液完全输入到母牛的子宫或子宫颈内,增加了卵子…  相似文献   

7.
牛病毒性腹泻病对牧场生产的直接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2个牧场出现后备牛生长发育迟缓、腹泻、死亡,成母牛流产等现象,在确认牛病毒性腹泻病(BVD)抗体阳性后,对这2个牧场育成牛进行了病毒性腹泻抗原检测,共发现持续感染牛(PI牛)51头,占总测试育成牛的2.53%。在随后的半年里,对持续感染牛进行了隔离、跟踪观察,发现BVD牛给牧场带来的经济损失较大。除了牧场常见的腹泻、流产等现象外,BVD可造成后备牛发育不良。观察结果表明,持续感染牛平均比正常牛轻83.67kg,每月月增重比正常牛少4.9kg;18月龄以上育成牛中,PI牛繁殖率仅为16.7%,而正常牛为83.3%。此外,在PI牛中也出现了7头死亡,1头育成牛因屡配不孕而被淘汰,持续感染牛在观察期间的淘汰率为15.69%。可见,牛病毒性腹泻病给牧场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牧场必须关注此病,尽早进行检测和净化。  相似文献   

8.
成牛血广泛用作人畜病毒学和免疫学研究时的细胞培养。俄学者对母牛和公牛血清在品质上进行比较研究。取用30头公牛(体重300400kg)和28头母牛(体重400450kg)心脏血液。将血清放于温度为6^c的冰箱内72小时,接着取出样口。然后进行冰冻、结冻并通过震动膜滤清器消毒。检测结果:血清透明度母牛逾公牛2倍,母牛血清经离心后其透明度有所下降但仍比公牛高。母牛血清总蛋白和血红蛋白含量比公牛更高。血清生长刺激活性母牛不如公牛。可见,供作细胞培养的公牛和母牛血清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指标上存在着品质上的实质性…  相似文献   

9.
奶牛布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氏杆菌病(即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牛布病的分布是世界性的,凡是养牛的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和感染.临床上以母牛流产和不孕、公牛睾丸炎和不育以及关节炎等为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诊断巴仑台镇古仁郭勒村牦牛群母牦牛流产、产弱胎的病原。方法:应用常规细菌分离方法和试管凝集试验进行分离、检测从巴仑台镇古仁郭勒村所采集的62头疑似牦牛样品(流产史的牦牛血样等)。结果:细菌分离结果为牛布鲁氏杆菌为主,也有些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巴氏菌等混合感染;试管凝集试验结果为牛布鲁氏杆菌抗体阳性,其母牛阳性率为85%100%,其犊牛阳性率为15%-30%;可说明该地区牦牛严重感染牛布鲁氏杆菌病,是造成母牦牛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提示当地及时淘汰病畜、诊治布病、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11.
将72头小母牛和72头小公牛分成4组,4个日粮组分别添加0、0.25%、0.50%和0.75%的MgO,试验时间是育成期的最后14d,即屠宰前2周。本试验旨在研究镁(Mg)和性别对牛的应激和牛背最长肌(LM)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公牛和母牛对应激的反应差异显著,母牛在屠宰前所表现的应激要远远高于公牛,主要表现在母牛的肾上腺皮质(HPA)轴和交感——肾上腺轴的激活更为明显。另外,公牛相对母牛在屠宰前的应激相对较低,屠宰后48h背最长肌pH值较高(LMpH,P=0.042),同时母牛的LM相对公牛的嫩度要好(P=0.008)。本试验中,母牛和公牛的第48h背最长肌pH值和背最长肌平均剪切力(LMWBSF)之间有一定的线性关系。在屠宰后第3d和第7d,pH值对LM剪切力的影响是非常大的(P〈0.05),但在牛屠宰后第21d,pH值对LM剪切力的影响已经不再明显(P〉0.05)。牛在屠宰后,牛肉的LM的最终pH值高于5.65时,LM牛肉的嫩度相对较差,但当LM切块放置至少18d或更长时间,肉质将会有所好转。牛日粮中添加Mg除了可增加牛血清中Mg的含量(P=0.011)外,对牛的生理应激和LM质量却没有任何影响(P〉0.05)。目前关于Mg的添加对减少屠宰前牛的应激和牛肉质量方面没有太多的报道。  相似文献   

12.
脊椎畸形综合征(Complex Vertebral Malformation,CVM)是由常染色体上SLC35A3基因单碱基突变(G→T)引起的隐性遗传疾病,该基因隐性纯合(CV/CV)时奶牛致死,但CVM携带者表现正常,所以CVM携带者公牛可以通过人工授精技术传播CVM缺陷基因。本研究利用PCR-SSCP方法对北京地区242头公牛样品和403头母牛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样本中,荷斯坦种公牛和母牛CVM携带率分别为8.82%和5.71%,CVM基因频率分别为4.41%和2.85%。通过系谱追踪发现,CVM遗传缺陷的共同祖先是美国名牛"Penstate Ivanhoe Star"(USA.1441440,CV)。通过剔除CVM携带者公牛可以有效地控制CVM遗传缺陷的传播,但是,我国许多CVM携带者公牛冻精依然在商业化使用,所以有效地监控CVM携带者在奶牛群中的状况对CVM防控计划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将自然感染猪布鲁氏菌生和的变种4的16只驯鹿与6公牛和2头母牛同栏饲养30天,然后迫杀,共同饲期间5只驯鹿产仔、2只鹿流产、尸体剖检发现所有成年鹿分离出猪布鲁氏菌生物变种4。9头驯鹿的子宫、乳房及乳汁中也均分离出该菌,与驯鹿分开饲养后2个月迫杀牛,没有观察到临床症状和病理病变,尸体剖检,2头公牛和2头母牛均分离了同该菌,大部分试验表明母牛对缓冲平板抗原试验,布我理氏菌病纸片试验,试管凝集试验、补体  相似文献   

14.
加拿大学者Cortese等对用牛腹泻病毒(BDV)1型毒株制得的致弱活毒疫苗进行保护性试验 ,只用18头肉用母犊(BDV阴性) ,其中12头免疫接种致细胞病变(NADL)BDV1型毒株的致弱活毒疫苗 ,另6头作对照。在妊娠70~75天时对所有供试小母牛进行攻毒。结果对照均为病毒阳性 ,并且发生持续性感染 ,而免疫牛中仅有2头为病毒阳性和持续性感染。免疫牛中有1头发生流产 ,但胎儿未被感染。结果表明一次性免疫致弱活毒NADL型BDV1型疫苗能够提供保护母牛及胎儿抵抗同源BDV1型病毒的攻击抵抗BDV感染的试验…  相似文献   

15.
奶牛隐性遗传缺陷脊椎畸形综合征的SSC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麦科学家1999年首先发现了荷斯坦牛中存在的、造成大量流产和畸形犊牛的脊椎畸形综合征(CVM)遗传缺陷.全世界奶牛业已经验证并认同丹麦科学家的研究结果,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对付这种有史以来因遗传原因给荷斯坦牛造成巨大损失的疾病.我国奶牛群中也同样存在着隐性遗传缺陷CVM问题,可能已经给奶牛场造成巨大的损失.本文介绍了奶牛CVM的概况和CVM隐性遗传缺陷基因的分子检测方法,分析了其遗传机理和传递规律.以及国外对CVM的发现、检测和处理办法.介绍了控制CVM的关键点.北京奶牛中心在国内率先对本单位的150头荷斯坦种公牛和140头荷斯坦母牛进行DNA测定,对种公牛和母牛的DNA样品进行了SSCP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150头种公牛中,有16头是CVM携带者,携带率为10.7%:140头母牛中,17头是携带者,携带率为12%.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对种公牛进行选择.向养牛户提供CVM非携带者的公牛精液,避免CVM隐性遗传缺陷基因造成的经济损失,从而提高奶牛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奶牛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布鲁氏菌病是由牛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主要侵害生殖器官,可引起妊娠母牛流产、公牛睾丸炎和附睾炎等。综述了该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并提出了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母牛的遗传评价不如种公牛研究的多,原因是母牛在奶牛改良中贡献率低。母牛和种公牛不同,本身有泌乳记录(表型值),对于表型值,环境的影响大,从表型进行遗传能力的评价很难,而且母牛的繁殖率低,一头母牛? 所留下的后代(除特定状态外,如胚胎移植)少。但是作为生产后备种公牛的母牛就不同了,母牛配子对儿子的遗传贡献为1/2,其儿子牛如果作为种公牛采精广泛使用,则母亲的影响就大了,母牛通过两个基因传递通径占奶牛改良总贡献度的34%~39%(Van Vleck, 1977),其中生产用母亲到女儿牛的通径占2%~6%,从母亲到人工授精后备种公牛(儿子牛)的通径占32%~33%。因此生产后备种公牛时,正确评价母牛的育种值就十分重要了。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选用1岁青年母牛18头,BVDV(牛病毒性腹写病毒)血清检测阴性,BVDV分离阴性。同条件饲养,随机抽取12头母牛注射BVDV1型减毒活病毒疫苗(含致细胞病变株),在怀孕7O~75天,鼻腔接种1型BVDV,试验组所有牛均做抗体检测,同时对流产胎儿做感染情况的检测。结果表明:BVDV1型致细胞病变株的减毒活病毒疫苗能够保护母牛及其胎儿抵抗异源性BVDV1型病毒的感染。预防和控制中BVDV感染的关键是消灭持续感染的牛。检测并淘汰持续感染的的牛,使用疫苗防止胎儿感染,是一项有效的控制措施。怀孕125天前的胎儿在子宫中感染非致细胞病的BVDV将造成胎儿的持续感染,BVDV经胎盘的的感染机理尚不清楚。血液中少量的该病毒将足以造成胎儿的免疫耐受,为了遏止子宫感染和持续感染造成的恶性循环,采用的基本方法是注射疫苗保护胎儿。许多试验已通过了疫苗对胎儿抵抗自然感染和人工感染BVDV的保护试验。大多数灭活苗无法给胎儿供有效的保护。本项研究报道是关于减毒活病毒疫苗对胎儿可提供有效的保护,但对照组并没有对怀孕母牛做有价值的攻毒试验。当前,美国准许使用的疫苗并不要求对胎儿提供保护。本项研究的目的是确定BVDV减毒活病疫苗对胎儿感染非致细胞病变的1型BWDV提供的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19.
评价在布氏杆菌病不同流行程度情况下用流产布氏杆菌RB51和19号苗免疫牛群 ,经过12个月后 ,牛体所产生的保护性免疫情况。实验动物为450头血清阴性母牛 :330头犊牛(3 -8个月龄) ,120头后备母牛(10-12月龄)。分别来源于A区(发病率为39 %)和B区(发病率为2%)。285头牛用RB51苗免疫一或二次 ,165头牛用19号苗免疫一次 ,剂量均为5×109个克隆单位。免疫后 ,分别从两组中抽取74(占26 %)和30头(占18 %)与血清阳性公牛交配 ,并在原先已感染的牛群中饲养。30天以后 ,所有接种19号苗的牛血清转阳 ,而285头RB51苗接种的牛群经血清学检测(包括琼脂免疫扩散)均为阴性结果 ,并且怀孕母牛及其第一胎犊牛也为阴性。由此可见 :RB51菌苗可用作活体免疫 ,且不产生影响血清学检测诊断的抗体滴度 ,保护率达100% ,可有效地抵抗B型流产布氏杆野毒侵袭 ,在配种前免疫 ,免疫期可持续至少一年。在相同条件下 ,RB51菌苗比19号苗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20.
1选配小型母牛选择种公牛进行配对时,种公牛的体重不宜太大,防止发生难产现象。一般要求种公牛不超过母牛体重的30%~40%为宜。大型品种公牛与中、小型品种母牛杂交时,母牛不选初配者,而需选经产牛,以降低难产率。防止1头改良品种公牛的冷冻精液在1个地方使用过久(3~4年以上),防止近交。在地方良种黄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