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方丽 《中国种业》2003,(11):39-40
品种混杂退化是指一个新选育或新引进的品种,经一定时间的生产繁殖后,会逐渐丧失品种原有的典型性优良特性,以致最后失去使用价值。在园艺作物生产中,品种混杂退化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必须采取适当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持其优良种性,才能发挥良种在生产上的作用。1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1.1机械混杂是指在良种繁育过程中,例如,种子的收获、脱粒、晾晒、接穗的采集、种苗的生产和调运等环节,不按良种繁育技术规程办事,操作不严,使繁育的品种混进了异品种。此外,不合理的轮作和田间管理、前作和杂草种子自然脱落以及施用混有作物种子或杂草…  相似文献   

2.
浅论青稞良种繁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廷辉  冯继林  郭太平 《种子》2004,23(1):77-78
青稞为青藏高原主要粮食作物,是藏族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主食.本文分析了青稞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提出防止机械混种,做好室内检验,建立种子繁殖基地和合理的良种繁育体系,综合治理病虫草鼠害等措施以加强青稞良种繁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1品种退化的主要原因 1.1机械混杂是指作物在大田栽培或良种繁育过程中,因为播种、收割、运输、脱粒(轧花)、扬晒、装袋、入仓等作业而发生的混杂。机械混杂不仅直接影响种子的纯度,还会增加天然杂交的机会,加速品种混杂退化的进程,使品种过早丧失其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4.
小麦品种混杂一般分为生物学混杂和机械混杂,大田生产上,种子混杂主要为后者.孔显民等选用一个高纯度小麦高产品种掺上中低产品种,人为造成不同纯度后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纯度每降低1%,产量随之减少2.43 kg/667 m2.生产上小麦种子纯度检验能防止种子混杂退化,提高种子品质,使良种种性充分发挥,不断提高农作物产量.现阶段种子纯度检验主要包括:形态学鉴定、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小麦良种繁育过程中要严格防止混杂,保证品种纯度,以防退化.除了过去生产上常见和有关资料介绍的机械混杂、生物学混杂、人工误选退化、基因突变外,近几年我们在小麦良种繁育过程中又发现了另一种混杂来源,即上茬遗籽混杂. 近几年来,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小麦实行联合收割机收割.由于小麦单产已超过450kg,田间生物产量高,部分联合收割机工作负荷过重,小麦脱净率有所下降,部分落粒、落穗混于麦穰中.这些遗留种籽多数在夏天遇阴雨天而发芽,但也还有一部分却因外部条件不适宜或休眠期较长而处于休眠状态.  相似文献   

6.
小麦虽属自花授粉作物,但在繁种留种过程中,由于多环节的机械混杂比较突出,加之目前育种方法多采取有性杂交和辐射育种,品种基因往往达不到完全纯合,所以品种混杂退化必然发生。为此,我们从1987年开始进行了小麦繁供种机制的研究与开发,从建立健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实行小麦统一供种入手,经过四年的努力,目前一个种子生产专业化、繁种供种系列化、防杂保纯制度化、品种布局区域化的机制已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7.
唐山市丰南区常年冬小麦播种面积1.2万hm2,随着国家小麦良种补贴政策的实施,小麦良种的利用率达到了100%,每年需小麦种子200万kg。轮选987作为丰南区的主栽品种,其种子约占需种总量的90%。为保证当地生产用种,防止混杂退化、保证种子纯度、延长推广使用寿命,做好良种繁育是重要的保证措施。由于种子需求量大,为满足生产需要,必须根据该品种的特点与自然条件按科学方法进行繁种。  相似文献   

8.
庄玉秀 《种子科技》2006,24(1):52-52
农作物良种繁育保纯主要是防止种子机械混杂和人为混杂。由于种子混杂,不仅直接影响到种子的纯度,同时还会增加天然杂交的机会,加速品种混杂、退化的进程,严重影响种子质量。因此,防止种子在生产中混杂是良繁工作中的重点。根据笔者多年繁种经验,种子防杂保纯要特别注意把好以下六关:  相似文献   

9.
小麦种子的提纯复壮与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小麦良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得出了优质良种的二圃法繁殖原种和稀播高倍繁殖新品种原种的提纯方法和高效优质小麦的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随着啤酒工业的迅猛发展及黑龙江省垦区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垦区大麦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02年,预计大麦面积将达8万hm2,超历史纪录.但目前垦区大麦良种繁育工作远远不能适应其良好发展势头,许多单位及种植户缺乏大麦的良种繁育技术或沿用小麦的种植方法,出现了种子条纹病加重、混杂退化多(主要是多棱大麦)、发芽率低、产量不高的状况.良种繁育工作的滞后,势必会影响垦区大麦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小麦良种繁育体系的特点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随着《种子法》的实施和我国农民科学种田意识的增强 ,对小麦种子的需求不断增长。目前小麦品种更新换代加快 ,对新品种的需求量增大 ,这就要求加快优良品种的繁殖 ,提高种子质量。小麦为自花授粉作物 ,其混杂的主要原因是 :1剩余变异 :2机械混杂 ;3基因突变。针对小麦种子的混杂退化特点 ,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在几十年的种子生产实践中 ,探索出了多种小麦种子繁育技术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技术体系 ,概括起来主要是 :1三圃制、2两圃制、3一圃制、4株系循环法、5四级繁育程序、6一圃三级种子生产技术六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2.
由于未认真执行良种繁育制度和防杂措施 ,常造成大白菜产量降低、经济性状和抗逆性劣变、抗病力减弱及生活力衰退等损失 ,还缩短了品种使用年限。找出品种混杂退化原因并有针对性的加以防止势在必行。1 防止机械混杂在种子繁殖、采收、脱粒、清选、晾晒、贮藏、包装和运输等环  相似文献   

13.
该文简要介绍了莲藕种子(属营养器官)的特点、莲藕种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莲藕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并着重对如何搞好莲藕种子良种繁育工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小麦种子作为常规种子生产,其种子质量控制一直得不到生产单位的重视,近几年来出现了较多的质量问题。笔者认为,小麦良种生产虽然环节较多,但是在生产中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就能较好的控制和提高小麦良种生产质量。1播种①良种基地选用水肥条件较好,群众科学种田水平高,基地统一管理较好、集中连片无插花的地块,以利于机械化操作,防止机械混杂。②使用高纯度的小麦繁育材料是保证良种生产的前提和关键,繁育材料应由育种单位或育种家直接提供,以保证种性纯度和质量。③按育种家提供的品种说明适时适量播种,要保证足墒下种,确保一播齐苗,基…  相似文献   

15.
小麦良种繁育技术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麦种子生产的诸多系统和环节中,良种繁育技术是确保小麦种子质量和产量达到要求的最重要的环节。针对新疆、兵团小麦良种繁育技术研究与应用落后的现状,本文作者在介绍了小麦良种繁育工作发展历程、两种技术路线之后,对小麦良种繁育技术的主要方法作了综述。分析了“三圃制”方法的主要弊端,介绍了“株系循环法”、“四级种子生产程序法”、“一圃三级法”等小麦良种繁育新技术。当前应把以“株系循环法”为技术的保种圃种源保存方法,逐步过度为保种圃与低温低湿库并重的双重保种技术,最终实现小麦良种繁育技术的革新,使其技术路线、生产程序、种子类别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6.
青稞作为众多农作物种类的一种,对于我国部分地区有着十分重要的食用价值。实现连年增产增收,可以满足甘肃甘南地区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结合实际经验,文章阐述了青稞种子良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与繁育原则,分析了青稞种子品种退化的原因,列举了几种较常用的青稞种子繁育方式,探讨了青稞种子良种繁育技术,结合工作实际,对混杂、基因突变等几个主要繁育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实际给出有效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小麦繁育中,小麦种子的混杂是种性变劣退化的主要原因。混杂退化后的种子纯度明监下降,性状变劣,品质变差,抗逆性下降,产量明显降低。要获得优质种予,必须做好保纯防杂工作,这样才能使优良种性得到充分发挥,更好地延长优良品种的利用年限。  相似文献   

18.
李剑英 《中国种业》2015,(12):28-30
采取不同方法对千阳县大田小麦品种混杂情况进行了调查,从政策、体制、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等环节分析了存在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加大政府支粮力度、完善良种繁育体系、严格种子质量管理、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强化种子行业管理等方面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当前,水稻、大豆、小麦、花生等常规种子种子部门只少量经营,大量的还是靠农民自繁、自留、自用。这些种子的繁育及销售过程基本没有经过检验,致使混杂退化现象十分普通,影响产量。因此,采取措施,健全常规种子的检验制度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运用小麦良种繁育播前准备、规格播种、田间管理、收获运贮等四大专业化生产技术,介绍了小麦良种繁育技术要领,以保持和恢复小麦品种优良种性,实现小麦种子生产专业化,经营商品化,确保小麦生产用种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