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畜牧业总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养殖业的发展为国民提供了丰富的畜禽肉蛋奶产品,满足了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畜禽养殖业养殖模式逐渐向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畜禽粪便及其他废弃物也大幅度增加。这些废弃物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了沉重的压力,也成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最主  相似文献   

2.
畜牧业发展与低碳经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低碳经济指的是在发展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产出经济,它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环境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本文就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面临养殖业环境污染和粮食安全两大难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我国畜牧养殖业必须走低碳经济之路,应通过畜禽污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营养调控措施,实现节能减排;合理利用农工业废弃物资源,包括合理利用秸秆、粮油食品工业等废弃物资源,实现节粮生产,并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大力发展循环养殖模式,实现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针对当前我国畜牧业实现向低碳经济型转型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应突破观念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生态发酵床生猪养殖是利用微生物菌种将一定比例混合的锯末屑、粉碎棉秆(树叶或杂草)、营养添加剂、水所组成的垫料进行发酵,消除粪便的污染,达到环境保护和促进生猪生长的一种规模化生猪养殖技术模式。2009年,农十三师畜牧兽医站依托师科技局"生态发酵床生猪养殖技术示范"项目示范推广了该技术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效果。现  相似文献   

4.
巢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生态补偿措施和政策思考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汪洁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295-299
本文通过对巢湖流域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的污染源调查,分析当前造成巢湖农业面源污染的原因,并且结合外部性理论,提出采用生态补偿的方式的治理措施,包括项目补偿、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农业等方面,同时探讨了巢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生态补偿政策。  相似文献   

5.
浙北平原创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模式选择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浙北平原创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几种典型模式:如“生猪-沼气-沼液、有机肥-蔬菜、林果”循环农业模式;稻草、谷壳、河泥-种植蘑菇-蘑菇渣泥废弃物-种植大棚芦笋(或西瓜、蔬菜、黄桃等)”循环农业模式;“水稻-桑枝条培养黑木耳-废弃菌棒还田(或桑果园)”循环农业模式等,最后就加快发展新型农业循环经济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总结归纳江苏养殖粪污处理典型模式,为区域尺度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统筹协调高效利用,提供模式参考及案件借鉴。以政府主导型的武进区农业废弃物综合治理中心(礼嘉站)为例,介绍种养结合模式背景及构架,分析关键技术组成,剖析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阐明运行机制。结果表明:收集分散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了养殖业、种植业、第三方服务组织、政府及社会群众之间的利益共同体,破解了小型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瓶颈难题,促进了“乡村振兴”的“环境美、农民富”进程。江苏探索的政府主导型养殖粪污集中处理模式,对构建和发展区域尺度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更具代表性及示范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快速进程,农业生产所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农业的集中化污染程度不断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也在遭到持续不断的恶化。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牲畜养殖废弃物的堆积以及农村生活产生的污水垃圾污染,导致农村的面源污染形势较为严峻。在当前环境背景之下,治理农村面源污染依然是我国首要治理问题,是为了实现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化肥的过度使用是导致当前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简要分析化肥过度使用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并对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剖析,提出通过遏制化肥使用量来合理改善农业面源污染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8.
《科学种养》2013,(12):4-4
在日前举行的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要探索农村经济发展与乡村环境改善相结合的路子,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农村生态良好。近年来,农业部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仅去年一年,通过实行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农药使用量降低了15%到25%,同时减少了病死动物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全国多地区通过发展循环农业,使养殖废弃物变废为宝。此外,全国大力发展了休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截至2012年底,全国有9万个行政村从事休闲农业,经营“农家乐”的农户超过150万家,带动2600万农民受益: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在农村很多栏河工程上游,人们生活产生的垃圾和污水、养殖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水、农副产品加工产生的废料和污水等非常多,对栏河工程水质造成严重污染。而栏河工程又是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用水的重要水源地,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畜禽的繁育生长、农副产品加工的质量。所以,对农村栏河工程进行生态综合治理刻不容缓。栏河生态综合治理要从社会、经济、人文等多方面考虑,既要实现物理性功能,又要实现生态性功能。  相似文献   

10.
生猪的规模化养殖与环境保护:困境及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猪的规模化养殖是中国目前生猪养殖的主要方式及未来趋势,规模化养殖会带来生猪产量的 提高和成本的下降,也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笔者借鉴美国生猪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提出生猪产业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环境问题,指出生猪养殖过程中的粪便的循环利用和生物修复技 术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同时提出应该将治污成内部化,实现生猪养殖的合理规模。  相似文献   

11.
循环农业发展的瓶颈制约与博弈关系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循环农业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分析循环农业发展的瓶颈制约与博弈关系,以期克服循环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因素,明确循环农业的投资主体和发展目标。在分析循环农业发展的社会性瓶颈、经济性瓶颈和自然性瓶颈的基础上,对循环农业的投资主体和循环农业的生产结果进行了博弈关系分析,进而提出了循环农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阐述中国大城市郊区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性,总结了代表性模式,系统地分析了房山区循环农业发展的3个典型模式,即以农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为特征的循环农业模式,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链延伸型循环农业模式,以主导产业为纽带的农业产业园区型循环农业模式。在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房山区循环农业发展的3条对策建议:一是探索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技术;二是延伸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业链条;三是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方式。最后,提出了中国大城市郊区循环农业发展可参照的模式类型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N-糖基化对植酸酶phy(QF)酶学性质的影响,将植酸酶基因phy(QF)在毕赤酵母中进行了表达,利用脱糖基化酶Endo Hf去除重组植酸酶phy(QF)的糖链,对去除糖链前后的植酸酶phy(QF)进行了纯化和酶学性质研究与比较。结果表明,糖基化的植酸酶phy(QF)分子量约为53 k Da,酶活为3 201 U/mg,Km=392μmol/L,Vmax=3 267 U/mg;糖基化的植酸酶phy(QF)最适p H值为4.5,最适反应温度为55℃,与去糖基化的植酸酶phy(QF)的最适p H值无明显区别,比去糖基化的植酸酶phy(QF)最适温度提高了5℃,Tm值提高约2℃。经70℃孵育10 min后,去糖基化的植酸酶phy(QF)完全失活,而糖基化的植酸酶phy(QF)仍残留13%的活性,说明N-糖基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翻译后修饰,对植酸酶phy(QF)的稳定性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规模化猪场污染及废弃物循环利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分析了全国规模化生猪养殖和污染现状,并开展了"猪-沼-草"生态模式治理规模化猪场污染研究。结果表明,规模化猪场采用"猪-沼-草"生态模式,配套足够的草地面积,完全可以消纳规模化猪场产生的污水,生产出大量牧草,还能起到很好的改良土壤效果,但长期种植禾本科牧草且只施沼肥的草地需要补施钾肥,以弥补土壤钾养分过度流失。  相似文献   

15.
应用三维数字化仪对玉米植株叶片方位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马韫韬  郭焱  李保国 《作物学报》2006,32(6):791-798
采用三维数字化仪在田间原位测量了玉米(品种为农大108)植株生长过程中每个叶片中脉在空间坐标系中的位置,据此计算出植株每个叶片的方位角,应用对方向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植株叶片的空间伸展方向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单个叶片在生长过程中方位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 单株叶位越高叶片偏离植株方位平面的程度越大。叶片方位角从露尖到完全展开前3 d变化较大,最大可达150°,此后基本不变。(2) 种植行向与行距相同(0.6 m)而株距不同(分别为0.3 m和0.6 m)的2个处理的玉米群体中各植株方位平面取向分布均匀,但株距影响叶片在植株方位平面附近的分散程度,株距小的植株叶片方向对植株方位平面的偏离大,其第9~13片叶分散程度与宽株距处理对应叶片差异显著,但没有发现上层叶片有明显转向行间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何鹏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29):137-142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循环经济逐步成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四川省作为农业大省,面源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尤为突出,开展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极为迫切。以BPEIR概念模型为理论基础,根据四川农业发展特点,结合德尔菲法(Delphi)与主层次分析法(AHP)对筛选的17个因子进行综合发展指数和障碍度分析。结果表明:四川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指数处于总体不断上升的趋势;影响当前四川省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因素为资源减量投入,单指标障碍度大小依次为化肥施用强度、农膜使用水平、农药使用水平、人均耕地面积、人均粮食产量、复种指数6个因子。结合研究结果提出4点建议:把握良好势头,对接国家政策制定本土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围绕制约生态循环农业的障碍因素,补齐资源减量投入等短板;加大农业生态资源保护力度,稳定农业用地面积,提升耕地地力;加强农民培训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创新农民增收利益联结机制。  相似文献   

17.
Jens Jensen 《Euphytica》1979,28(1):47-56
Summary The high-lysine gene in Risø mutant 1508 conditions an increased lysine content in the endosperm via a changed protein composition, a decreased seed size, and several other characters of the seed. The designation lys3a, lys3b, and lys3c, is proposed for the allelic high-lysine genes in three Risø mutants, nos 1508, 18, and 19. Linkage studies with translocations locate the lys3 locus in the centromere region of chromosome 7. A linkage study involving the loci lys3 and ddt (resistance to DDT) together with the marker loci fs (fragile stem), s (short rachilla hairs), and r (smooth awn) show that the order of the five loci on chromosome 7 from the long to the short chromosome arm is r, s, fs, lys3, ddt. The distance from locus r to locus ddt is about 100 centimorgans.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s]This study aimed to establish a QAMS(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marker)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four phenol...  相似文献   

19.
T. Visser  E. H. Oost 《Euphytica》1981,30(1):65-70
Summary Apple and pear pollen was irradiated with doses of 0, 50, 100, 250 and 500 krad (gamma rays) and stored at 4°C and 0–10% r.h. From the in-vitro germination percentages an average LD 50 dose of about 220 krad was estimated. For both irradiated and untreated pollen a close and corresponding lineair relationship existed between germination percentage and pollen tube growth.Irradiated pollen was much more sensitive to dry storage conditions than untreated pollen, resulting in less germination and more bursting. Apparently, irradiation caused the pollen cell membrane to lose its flexibility faster than normal. Rehydration of dry-stored, irradiated pollen in water-saturated air restored germination percentages up to their initial levels. The importance of this procedure in germination trials is stressed.  相似文献   

20.
Richard N. Lester 《Euphytica》1989,44(1-2):125-132
Summary An hypothesis is developed that the rapid change from wild plants into domesticated crops principally involves the selection of alleles with non-functional gene products which leads to reduced control of the highly integrated metabolism and morphogenesis previously accumulated by lengthy natural selection. Such disturbance of the genome produces altered physiological and 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 which, although deleterious in nature, serves mankind better and has been selec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