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宜宾油樟营养器官精油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宾油樟根茎叶均富含精油,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树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宜宾油樟叶、茎、根的精油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宜宾油樟叶和茎的精油主成分都是1,8-桉叶油素,其中叶油中1,8-桉叶油素相对含量为60.81%,高于其他地区的油樟叶油;茎油的1,8-桉叶油素相对含量高达95%以上;根精油主成分是黄樟油素,相对含量达到93.18%。依据叶精油主成分,宜宾油樟被鉴定为1,8-桉叶油素化学型。叶精油还含有β-水芹烯和α-萜品醇,含量分别为13.27%、12.90%,因此叶精油化学成分种类比茎和根丰富。本研究结果将为宜宾油樟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脑樟不同部位精油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规律,为脑樟精油原料利用部位的选择和经营管理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分别提取脑樟不同部位(叶、新枝、老枝、树干、主根及侧根)的精油,并采用GC-MS联用技术测定各部位精油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脑樟叶、新枝、老枝、树干、主根及侧根的平均得油率分别为1.86%,0.41%,0.36%,0.45%,2.23%和2.11%,从脑樟6个不同部位精油中共鉴定出60种化合物,其中叶、新枝、老枝、树干、主根及侧根精油中分别鉴定出46,43,44,29,25和25种化合物,已鉴定的成分分别占相应总组分的90.48%,89.44%,89.70%,95.27%,89.91%和88.21%。6个不同部位精油中相对含量大于1%的成分分别有9,11,11,9,4和3种,占相应总组分的82.85%,81.45%,79.35%,87.35%,84.11%和82.40%;相对含量大于5%的典型性成分有樟脑、1,8-桉叶油素和黄樟油素3种,这3种典型性成分相对含量在空间的分布呈两端(叶、根)少、中间(树干)多的变化趋势;此外,3种典型性成分的相对含量在6个部位中的分布格局也不同;从形态学上端到下端,樟脑相对含量呈由高到低的变化规律;黄樟油素相对含量与樟脑完全相反;1,8-桉叶油素则呈两头(叶和根)低、中间高的变化规律。【结论】脑樟6个不同部位精油中共有成分有17种,特有成分叶3种,老枝2种,树干3种,而新枝、主根及侧根中均未发现特有成分。  相似文献   

3.
78株油樟内生真菌发酵产物的挥发性组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78株油樟内生真菌(其中根内生真菌43株,茎内生真菌11株,叶内生真菌24株)代谢产物的组分。【方法】78株油樟内生真菌经PDA液体培养基摇床培养8 d后,取液体发酵产物,采用GC-MS法检测其乙醚提取液中的挥发性物质。【结果】多数油樟内生真菌均可产C10~C28之间的烷烃(二十烷最常见)和C16~C19脂肪酸及其对应的甲酯;55株内生真菌产烷基苯;35株内生真菌可产叔丁基苯酚的多种同分异构体;70株内生真菌发酵液中都检测到α-萜品醇,其中2株相对含量较高;5株内生真菌发酵产物中可以检测到黄樟油素;4株内生真菌发酵产物中可以同时检测到黄樟油素及桉叶油素。另有2株内生真菌的主要产物分别是蘑菇醇及苯乙酸。【结论】油樟内生真菌与油樟之间,内生真菌相互之间存在广泛的醇类物质共代谢;油樟内生真菌代谢产物对油樟植株具有促生、抗氧化、协助合成活性物质等作用;某些油樟内生真菌能够合成一些特殊产物,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出采集自广西6个樟树林区的64份樟树枝叶样品的精油并计算得油率,采用GC-MS法测定和分析各样品的化学组分和相对含量。结果显示:广西樟树精油的得油率在1.22%~2.22%之间,变异系数为13.57%,平均得油率为1.64%,广西樟树枝叶精油中共鉴定出56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有芳樟醇、樟脑、桉叶油素、橙花叔醇、φ-蒎烯、4-萜烯醇、φ-松油醇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测定油樟油中1,8-桉叶油素(99.5%)、松油烯-4-醇(99%)和γ-松油烯(99%)主成分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二倍释法测定其对几种常见病原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利用沙氏琼脂平板稀释培养法绘制其抑菌曲线。【结果】发现松油烯-4-醇对3种试验菌的抑菌效果最明显,其次是1,8-桉叶油素,γ-松油烯仅对沙门氏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较差。【结论】3种油樟油单体的杀菌效果均呈现时间-浓度依赖型。  相似文献   

6.
异樟叶精油及其主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异樟叶精油及其主成分的利用率,确定最佳采收期,对不同生长月份的异樟叶精油及其主成分含量进行检测和动态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月份间的异樟叶平均含油量差异极显著,变化规律为3—9月逐渐增加,9月异樟叶平均含油量最高,9月后至下一个生长期到来之前的1月,异樟叶平均含油量呈下降的趋势,9月为最佳采收期;叶精油9种主成分中匙叶桉油烯醇和石竹烯氧化物2种主成分相对含量在不同月份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异–橙花叔醇、1,8–桉叶油醇、α–松油醇、甲基丁香酚、异丁香酚甲醚、桧稀和三甲基–2–丁烯酸环丁酯7种主成分相对含量不同月份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若分别以这7种主成分相对含量为目标对采收期进行选择,异–橙花叔醇的采收期为5—7月,三甲基–2–丁烯酸环丁酯的采收期为11月,1,8–桉叶油醇的采收期为1月,异丁香酚甲醚的采收期为3月,α–松油醇的采收期为5月,甲基丁香酚和桧烯的采收期分别为1月和3月。  相似文献   

7.
牛樟叶精油化学成分分析及类型划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5年生实生牛樟植株上采集叶样,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牛樟叶挥发性精油,采用GC-MS技术对叶精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按叶精油中第一主成分进行化学类型划分,牛樟可初步划分为4种类型:桉叶油素型、异橙花叔醇型、芳樟醇型和肉豆蔻醛型。不同化学类型叶精油化学成分组成及得率均存在较大差异,异橙花叔醇型牛樟叶精油中特有化学成分共13种,桉叶油素型牛樟叶精油中特有化学成分共2种,芳樟醇型牛樟叶精油中特有化学成分共2种,肉豆蔻醛型牛樟叶精油中特有化学成分为1种,4种化学类型精油中所共有的化学成分共12种。叶精油中第一主成分平均含量大小依次排序为:芳樟醇型(68.71%)、桉叶油素型(57.38%)、异橙花叔醇型(37.91%)、肉豆蔻醛型(33.75%);4种化学类型叶精油平均得率大小依次排序为:桉叶油素型(1.28%)、异橙花叔醇型(0.19%)、芳樟醇型(0.04%)、肉豆蔻醛型(0.01%)。牛樟中的桉叶油素型与樟树中的油樟类型相似,牛樟的异橙花叔醇型与樟树的异樟类型相似,牛樟的芳樟醇型与樟树的芳樟类型相似。不同的是,牛樟有一种肉豆蔻醛型化学类型,而樟树有龙脑樟和脑樟类型。但总体而言,牛樟与樟树相似化学类型叶中的精油含量,前者普遍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   

8.
江西井冈山产的黄樟Cinnamomumporrectum(Roxb.)Kosterm.鲜叶经水蒸汽蒸馏得到精油CP,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仪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共检出42个化学成份,已鉴定出31个成份,占精油总量的98.23%,根据现有资料,黄樟叶油已有脑樟、按叶油素、黄樟油素、柠檬醛、芳樟醇、水芹烯6种化学类型。本文报道的这个化学型,应属于桉叶油素类型,其主成分桉叶油素含量为66.8%,但精油中不含樟脑、黄樟油素、柠檬烯、癸醛、茨烯等化学成份,为该化学类型的一种新亚类型。这一发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黄樟精油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桢楠现代木和阴沉木精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桢楠现代木和阴沉木精油的化学组成成分,为了解桢楠的耐腐、发香机理提供参考。【方法】将桢楠现代木和阴沉木木粉进行水蒸气蒸馏,对精油组分进行GC-MS分析,按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桢楠现代木精油分离出51个色谱峰,鉴定出37种化合物,其相对含量之和占精油总量的86.20%;桢楠阴沉木精油分离出37个色谱峰,鉴定出32种化合物,其相对含量之和占精油总量的99.64%,桢楠现代木精油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有7-氨基-4-甲基香豆素(21.72%)、氧化石竹烯(8.62%)、去氢白菖烯(5.11%)、T-杜松醇(4.49%)、环氧化蛇麻烯Ⅱ(3.96%);桢楠阴沉木精油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有香树烯(22.47%)、γ-杜松烯(21.47%)、d-杜松烯(14.10%)、γ-桉叶醇(6.85%)。二者共有成分为α-荜澄茄烯、β-榄香烯、α-香柠檬烯、石竹烯、γ-衣兰油烯、α-二去氢菖蒲烯、榄香醇、γ-桉叶醇和雪松烯9种化合物。【结论】氧化石竹烯、去氢白菖烯、T-杜松醇成分是桢楠具有较好防腐防霉性能的主要原因;桢楠在形成阴沉木的过程中部分精油成分发生分解;桢楠的香味可能是由于α-荜澄茄烯、氧化石竹烯、香树烯、杜松烯的存在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油樟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方法]将不同诱导子(油樟油水浊液、油樟叶水提液和油樟愈伤组织)添加到油樟内生菌(YY26、YG42)的培养体系中,研究其对内生菌生长及其次生代谢产物(1,8-桉叶油素、松油烯-4-醇、α-松油醇)的影响。[结果]从内生菌生长情况来看,油樟愈伤组织对内生菌YY26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对YG42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油樟油水浊液对2种内生菌的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油樟叶水提液对2种内生菌的生长均无显著影响。从次生代谢产物积累来看,油樟叶水提液对2种内生菌产1,8-桉叶油素、松油烯-4-醇及α-松油醇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且对1,8-桉叶油素的促进作用最强。当油樟叶水提液浓度为1.00%时,内生菌YY26的1,8-桉叶油素产量最高,比对照组提高了11.80倍;当油樟叶水提液浓度为2.50%时,内生菌YG42中的1,8-桉叶油素产量达到最大值,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7.73倍。油樟愈伤组织对总挥发性物质的促进作用最强,当其浓度为10.00%时,对内生菌YY26总挥发性物质的促进作用最强,比对照组提高了13.26倍。[结论]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油樟内生菌(YY26、YG42)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量,为其今后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香桃木不同生长期及干鲜叶精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地区种植的香桃木(Myrtus communis L.)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叶片中的精油,采用GC和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进一步对不同生长期,以及干、鲜叶中精油组分和含量的变化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中,鉴定出了36种精油成分,其中萜烯类14种,酯9种,醇7种,萜类氧化物3种,醛、酮、酚各1种。初花期的精油含有率(2.5mL·kg-1)略高于结实期(2.3mL·kg-1),结实期干叶精油含有率(2.17mL·kg-1)略低于鲜叶。在这两种情况下,精油组分没有明显的变化。初花期鲜叶主成分为:乙酸桃金娘烯酯(36.93%)、芳樟醇(14.80%)、1,8-桉叶油素(15.80%)、α-蒎烯(12.64%)、桃金娘烯醇(5.54%);结实期鲜叶主成分为:乙酸桃金娘烯酯(31.83%)、芳樟醇(21.48%)、1,8-桉叶油素(15.39%)、α-蒎烯(10.32%)、桃金娘烯醇(4.69%);结实期干叶主成分:乙酸桃金娘烯酯(35.34%)、芳樟醇(18.48%)、1,8-桉叶油素(15.86%)、α-蒎烯(10.64%)、桃金娘烯醇(4.47%)。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蒸馏时间对1,8-桉叶素型互叶白千层油得率和成分的影响,探讨其利用价值。【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1,8-桉叶素型互叶白千层提取精油,采集不同蒸馏时间段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 S)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参照ISO 4730:2017标准用气相色谱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随着蒸馏时间的延长,1,8-桉叶素型互叶白千层叶挥发油相对得率随之降低,蒸馏2小时后,96%以上的挥发油已被蒸出,精油主要成分1,8-桉叶素(70.537%,),α-松油醇(10.222%),柠檬烯(8.429%),α-蒎烯(3.080%),β-月桂烯(2.030%),4-松油醇(1.351%)含量变化不大。【结论】1,8-桉叶素型互叶白千层蒸馏时间以2小时为宜。  相似文献   

13.
对泉州地区种植的4种迷迭香精油含油率、化学成分和化学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种迷迭香精油含油率介于5.92~8.71 mL/kg,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大叶迷迭香精油含油率最高;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显示,在这4种精油中共鉴定出72种化合物,其中1,8-桉叶素(20.21%~29.84%)、α-蒎烯(5.42%~15.79%)、莰烯(4.18%~5.87%)、β-蒎烯(2.88%~4.8%)、樟脑(3.65%~16.62%)、乙酸龙脑酯(3.57%~8.94%)、龙脑(5.02%~7.99%)、马鞭草烯酮(1.33%~11.35%)8种化合物含量较丰富,为主要成分,但4种迷迭香精油化合物相对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根据主要特征含量和次要特征含量相结合的方式,可定义泉州产迷迭香精油化学型分别是针叶迷迭香属于1,8-桉叶素/α-蒎烯/马鞭草烯酮型,大叶迷迭香属于1,8-桉叶素/α-蒎烯/樟脑型,宽叶迷迭香属于1,8-桉叶素/樟脑型,匍匐迷迭香属于1,8-桉叶素/樟脑/乙酸龙脑酯型。  相似文献   

14.
吴芳  杨立艳  李莉  黄彭  魏琴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6):190-192
以不同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宜宾油樟叶片为研究对象制备纯露,利用GC-MS对油樟纯露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抑菌圈、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研究不同季节纯露对大肠埃希氏菌(E.coli)、福氏志贺氏菌(S.flexneri)、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肠炎沙门氏菌(S.enteritidis)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油樟叶纯露中的主要组分为1,8-桉叶油素(57.86%)、α-松油醇(31.74%)和松油烯-4-醇(9.13%);不同季节纯露对4种供试微生物均有明显的抑菌效果,以冬季纯露效果最好;4种供试微生物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最好.油樟纯露作为油樟精油生产副产物,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中蒸馏、水上蒸馏、水蒸气直接蒸馏和水蒸气扩散蒸馏方式提取油樟[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Gamble)N.Chan]叶挥发油,比较了油樟油的提取率及主要成分含量。结果表明,采用水上蒸馏(3.83%)和水蒸气直接蒸馏(3.73%)获得的提取率较高,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均显著高于水中蒸馏和扩散蒸馏的提取率(P0.05),后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蒸馏方式对1,8-桉叶油素含量的影响较大,对α-松油醇和γ-松油烯无显著影响(P0.05);采用水蒸气直接蒸馏所得油樟油中1,8-桉叶油素含量最高(60.10%),显著高于水蒸气扩散蒸馏和水上蒸馏(P0.05),与水中蒸馏无显著差异(P0.05)。可见,水蒸气直接蒸馏方式能获得较高的油樟油提取率及主要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芳樟醇型、柠檬醛型、油樟型、龙脑型樟树叶纯露的挥发性成分和抑菌活性,为樟 树叶纯露作为天然防腐剂和消毒产品等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芳樟醇型、柠檬醛型、油樟型、 龙脑型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叶纯露,探讨纯露的挥发性成分、物理性质和抑菌效果。【结果】 芳樟醇型樟树叶纯露主要挥发性成分为芳樟醇,相对质量为 74.03%;柠檬醛型樟树叶纯露主要挥发性成分为橙 花醛和香叶醛,相对质量分别为 14.23%、29.26%;油樟型樟树叶纯露主要挥发性成分为 1,8- 桉叶油素,相对质 量为 50.36%;龙脑型樟树叶纯露主要挥发性成分为龙脑,相对质量为 82.27%。芳樟醇型樟叶纯露的抑菌效果最 好,其对供试细菌和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 250 μL/mL;其次抑菌效果较好的为油樟型和柠檬醛型樟 树叶纯露。油樟型樟树叶纯露的杀菌效果最好,其对供试细菌和真菌的最低杀菌浓度(MBC)为 250 μL/mL;其 次是龙脑型和芳樟醇型樟树叶纯露。【结论】芳樟醇型樟树叶纯露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次是油樟型和柠檬醛型 樟树叶纯露;油樟型樟树叶纯露的杀菌效果最好,其次是龙脑型和芳樟醇型樟树叶纯露。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迷迭香叶片干燥前后的精油样品,考察干燥对精油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迷迭香叶片干燥前后提取的精油中共鉴定出151种成分,鲜迷迭香叶片精油中含有99种成分,干迷迭香叶片精油中含有95种成分,其中42种是共有成分。干燥前后精油醇类、酯类等各类成分含量差异较小,但是组成成分有变化。迷迭香叶精油主要成分为桉叶油醇、樟脑、4,6,6-三甲基二环[3.1.1]庚-3-烯-2-酮、龙脑等,它们的含量较稳定,干燥对松油醇和微量成分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1,8-桉叶油素亚慢性中毒对小鼠体质量、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60只体质量15~17g的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40只,分别灌胃剂量为192.45,64.15,21.38mg/kg的1,8-桉叶油素和体积分数0.5%吐温-80水溶液(对照组),每组按10g体质量0.2mL给药,1次/d,连续灌胃染毒90d,分别于给药第30,60,90天和停药后30d测定小鼠体质量、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64.15和21.38mg/kg 1,8-桉叶油素在试验期间对小鼠的体质量、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92.45mg/kg 1,8-桉叶油素在灌胃60和90d时,对小鼠的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多数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停药后30d,1,8-桉叶油素各剂量组的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1,8-桉叶油素对小鼠有亚慢性毒性作用,其有害作用剂量(NOAEL)为64.15mg/kg,损害作用最低剂量(LOAEL)为192.45mg/kg;1,8-桉叶油素对小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在短期内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禹州引种的迷迭香精油成分进行分析,并与国内其他产区的迷迭香进行比较,为国内迷迭香精油的生产和加工提供依据。【方法】用GC-MS技术和峰面积归一化法,参照NIST08质谱库,对禹州产迷迭香的精油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从禹州产迷迭香精油中检测到40种物质,并鉴定了25种;含量较高的物质依次为:α-蒎烯(37.150%)、莰烯(18.053%)、桉树脑(12.284%)、樟脑(7.295%)、α-水芹烯(3.820%)、4-蒈烯(3.548%)、β-月桂烯(2.720%)、龙脑(2.273%)、乙酸龙脑酯 (1.632%)、α-松油醇(1.343%)和β-蒎烯(1.760%)等;其中,莰烯、α-水芹烯和β-月桂烯的含量高于国内其他产区,α-蒎烯和樟脑含量居国内前列。【结论】与国内其他产区相似,禹州产迷迭香也属于西班牙型;从中提取的精油符合行业规定标准。  相似文献   

20.
精油类和观赏类薰衣草的生物学性状和精油成分对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研究是对精油类薰衣草中的孟士德薰衣草(Lavandulaangustifolia′Munstead′)和Grosso薰衣草(Lavandula×intermedia′Grosso′),和观赏类薰衣草中的Helmsdale薰衣草(Lavandulastoechas′Helmsdale′)和齿叶薰衣草(Lavanduladentate)从生物学性状和花中精油成分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精油类薰衣草花穗长于观赏类薰衣草,而花期短于观赏类薰衣草;精油类薰衣草的精油含量均高于13.4mL·kg-1鲜重,而观赏类薰衣草精油含量均低于7.2mL·kg-1鲜重;两类薰衣草的花的精油成分有很大差异,精油类薰衣草精油成分以芳樟醇、乙酸芳樟酯、1,8-桉叶油素等为主,而观赏类薰衣草精油成分以葑酮、樟脑、柠檬烯等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