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荠菜属十字花科荠菜属的一种植物。一年生,以嫩叶食用为主。原为野生,田旁、河边随处可见,我国自古采食。人工栽培已有70年历史,随着人们对荠菜营养价值认识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市场对荠菜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促使荠菜的人工栽培面积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2.
荠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一般是作为野生蔬菜食用,据考证,荠菜作为蔬菜食用已有3000多年了。近来,不少地区将荠菜作为蔬菜来进行人工栽培,如上海在20世纪初就开始荠菜栽培,后来,南京、杭州等地也对荠菜进行人工栽培。但荠菜在冬季露地生长缓慢,产量低,采收费工,而利用大棚栽培,则生长快、产量高、品质好,采收较省工。故人工栽培荠菜近年来一般均采用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3.
荠菜是人们喜食的一种野生蔬菜,近年来人工栽培面积逐年增加。其嫩叶清香、风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多种保健功能,日本专家研究证明荠菜有预防肿瘤和抑制癌肿作用,可谓营养保健佳品,特别是冬季日光温室栽培的荠菜将成为市场上的稀有蔬菜。笔者曾连续两年在佳木斯市引种试种,下面把荠菜的日光温室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荠菜又名荠角菜、荠儿菜,为十字花科荠菜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荠菜属耐寒性蔬菜,喜冷凉气候。荠菜营养丰富,风味鲜美,深受人们喜爱。通过人工科学栽培,可实现荠菜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野生荠菜的人工驯养和实地栽培,总结出野生荠菜大棚内播种、播种后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以期为野生荠菜的人工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荠菜冬季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荠菜以其清香鲜美的味道和明显的保健医疗作用而深得人们的喜爱。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分、维生素A、B、C、D,还含有比较高的钙、磷、铁及芳香物质;具有明目、益胃、止血、利尿、治痢、降低血压等医疗作用,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但是,目前仅有上海、南京等城市进行了人工栽培,而我国中部以北地区尚无人工栽培的报道。平顶山市农科所1991年引进上海板叶荠菜及当地野生花叶荠菜进行冬季高产栽培试验获得成功,并总结出了一套冬季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7.
<正>荠菜属十字花科荠菜属中以嫩叶食用的一年生植物。原为野生,田旁、河边随处可见,我国自古采食。人工栽培已有70年历史,随着人们对荠菜营养价值的认识和保健意识的加强,市场对荠菜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促使荠菜的人工栽培面积逐年扩大。 荠菜属耐寒性蔬菜,种子发芽适宜温  相似文献   

8.
荠菜又称护生菜有地米菜是野生蔬菜中食用适口性和种植适应性最好的品种之一。虽然人工载培荠菜已有百年历史。但规模种植的历史并不长。我所从2001年开始进行荠菜大田栽培,通过几年的实践,认为荠菜大田栽培主要应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野生荠菜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且价格较高,人工栽培荠菜日益受宠. 一、特性荠菜为十字花科荠菜属二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生长适宜温度为12℃~20℃,不耐高温和干旱.  相似文献   

10.
荠菜的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荠菜为十字花科荠菜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遍布世界温带地区,我国各地均有野生,长于田野、路边、沟边等。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采集荠菜作为蔬菜食用的习惯,现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宋代苏东坡十分推崇吃荠菜。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海郊区就开始人工栽培,目前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北、安徽、江苏、上海等地栽培较多。其主要栽培技术应掌握下列各要点。  相似文献   

11.
广西野生蔬菜资源及开发利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野生蔬菜资源初步查明共96个科,289种,分别占广西植物科、种的33.33%和3.46%;属高等植物的野生蔬菜有68个科,246种,占广西野生蔬菜种类的85.12%;在广西全境均有分布的有84种,占广西野生蔬菜总数的29.07%;进入21世纪后,广西野生蔬菜由原来的野外采摘进入到野外采摘与驯化栽培相并重的阶段,全省驯化种植新品种20多个,总栽培面积333.3hm2以上。文章提出在广西建立热带、亚热带地域的野生蔬菜资源保护及开发中心,加强立法保护,开展野生蔬菜驯化栽培及开发利用研究,并制订广西野生蔬菜发展规划,使广西的野生蔬菜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野生蔬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以及食用纤维等营养物质,有些甚至比栽培蔬菜的含量还要高。因其营养成分众多、风味独特、无污染、兼具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等特点,一直以来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本文主要在调查贵阳野生蔬菜栽培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贵阳野生蔬菜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贵阳发展野生蔬菜栽培的巨大潜力,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贵阳野生蔬菜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柳州市野生蔬菜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柳州市野生蔬菜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柳州市野生蔬菜开发利用的对策,即加大政府投入,进一步引种驯化并开展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合理布局、规模化建设野生蔬菜商品基地,完善野生蔬菜市场的流通体系和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中国当前野生蔬菜研究与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着重分析和展望了野生蔬菜基础研究的意义与发展趋势,具体论述了研究与开发野生蔬菜在遗传育种学、植物生理学、民族植物学、植物文化学、营养学、医药学、生态学与植物地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云南热区森林蔬菜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估算了云南热区的森林蔬菜种类(约300余种);分析了森林蔬菜的资源特点及其利用与栽培现状、开发优势与潜力;讨论了云南热区森林蔬菜可持续利用与发展的策略,提出了目前可规模化利用与发展的14种森林蔬菜.  相似文献   

16.
冀南山区主要野菜植物营养成分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河北省南部太行山区分布的部分主要野菜植物进行了营养成分的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该地区分布的野生蔬菜植物营养成分丰富,尤其是各种维生素含量较高,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蔬菜种植具有集约化程度高和施肥量大等特点,但长期种植蔬菜对深层土壤硝酸盐含量与分布的影响及其与地下水NO3--N含量的关系尚需深入分析。以湖南长沙县黄兴镇蔬菜基地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种植年限菜地的浅层地下水、0-100 cm土壤剖面样品和植物样品等分析NO3--N含量,探讨长期蔬菜种植对菜地土壤剖面硝酸盐分布和地下水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蔬菜种植年限对地下水NO3--N含量影响明显(P0.05),老菜地区域地下水NO3--N含量为29-41 mg/L,均比新菜地区域高10 mg/L。菜地土壤剖面中NO3--N含量与蔬菜种植年限关系密切,当种植年限增加到20-30 a后,蔬菜土壤出现严重硝酸盐累积现象,0-100 cm共累积了NO3--N 602.3kg/hm2,耕层土壤及地下水中的NO3--N含量均与氮肥投入量正相关(P0.05)。研究表明,长期种植蔬菜土壤(20-30 a)不仅在0-100 cm土层中积累大量的硝酸盐,而且导致地下水中和蔬菜中NO3--N含量超标。因此,蔬菜种植需要通过科学施肥方法严格控制氮肥投入,拟达到环境和食品安全目的。  相似文献   

18.
笔者于 2 0 0 0 - 2 0 0 3年对陇东地区野生蔬菜资源的种类、营养成分、资源量及利用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陇东地区野生蔬菜资源共有 82种 ,隶属于 4 0个科。其中分布较为广泛、营养价值较高、具开发潜力的常见野生蔬菜有 3 0种。针对当前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从加强野菜种质资源调查和人工栽培研究 ;开展深加工利用研究 ,提高经济效益 ;重视野菜资源的保护 ,进行引种驯化和品种选育等方面提出了陇东野生蔬菜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罗春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473-1475
为开发利用青海省特色野生蔬菜资源,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调查,并对几种常见保健野生蔬菜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筛选出了适宜露地及温室人工栽培的4种野生蔬菜,分别为荠菜、野胡萝卜、蒲公英、枸杞。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野外考察、采集植物标本的基础上,对莱芜野菜的种类组成、生活型、食用部位、药用价值和食用方法等进行了研究,鉴定出有药食两用价值的野菜资源共计108种,并对该地区野菜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