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是国际兽疫局(OIE)规定的A类传染病,我国确定为一类病。2005年初,我国周边国家和国内相继出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给养禽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鸭感染禽流感病毒后,有的发病死亡,有的呈现长时间的隐性感染;病毒可通过鸭及其产品传播。为加强国内、外鸭产品的安全性检测,防止疫情传入传出,保障国内鸭肉产品安全和我国出口产品质量。本文根据鸭及鸭产品在禽流感疫情传播上的意义,进行了相关研究,期望对鸭肉贸易的检验检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鸭鹅流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流行特点引起鸭、鹅发病并造成较大损失的禽流感病毒主要是H5亚型的毒株,尤其以H5N1禽流感病毒最常见。不同品种、龄期的鸭、鹅均可感染,以1月龄以内的雏鸭、雏鹅尤为敏感。由于鸭、鹅常在水塘、水田等地放牧,卫生消毒工作不易实施,而且在放牧过程中,不同的鸭群、鹅群之间常常相互接触,使病毒更易迅速传播,鸭群、鹅群很易受到感染。该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但以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4、5月是发病的高峰期,特别是天气潮湿、阴冷适宜病毒的存活与传播。值得注意的是,H5亚型禽流感病毒多见于鸭与鹅,但在鸡、鸭、鹅饲养…  相似文献   

3.
《中国牧业通讯》2005,(11):24-24
5月17日,广东检验检疫局向外界公布,近日从越南航班旅客所携带行李中截获45枚鸭、鹅蛋,并在其中检测出禽流感病毒,经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的鉴定,最终确定被截获的鸭和鹅蛋均带有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据悉,这是继2003年底东南亚部分国家出现禽流感疫情以来,国内首次在旅检口岸从来自疫区航班旅客携带物中,也是从所有入境航班旅客携带物中首次检出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4.
鸭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发生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鸭场的鸭进行了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该养鸭场患鸭禽流感病鸭的剖检变化以眼结膜潮红出血,心肌白色条纹状坏死、条带样出血,胰腺有白色或透明坏死点,胃肠出血等为特征。组织学以非化脓性脑炎、胰腺坏死、心肌坏死、坏死性脾炎的病理变化为主。  相似文献   

5.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的感染或疾病综合征。国内陈伯伦和张泽纪等人1992年在广东从鸡体内分离到禽流感病毒H9N3。韩冲和徐为燕等(1980)从鸭中分离出流感病毒,郭元吉等(1979)从鸭饮过的186份水样本中分离到58株禽流感病毒。鹌鹑、珍珠鸡、鸭、鹅等也有发病并分离出流感病毒的报道。高致病力的禽流感是一种毁灭性的疾病,每一次严重的爆发都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美国1983~1984年爆发的禽流感,总损失6000多万美元。澳大利亚、英国、日本、比利时、苏格兰、意大…  相似文献   

6.
1禽流感的流行特点 禽流感是由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引起。家禽中鸡、火鸡、鸭较常发生,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冬季为甚。  相似文献   

7.
一禽流感 关于水禽禽流感,尤其是鸭,过去教科书和资料记载普遍认为水禽仅为流感病毒的携带者而不发病,然而90年代中期以来,水禽感染高致病力流感病毒发病、死亡的事实打破了人们对水禽流感的传统认识。  相似文献   

8.
鸭与禽流感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流感(Avian Ifluenza,AO是由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也是当今全球范围内严重危害养禽业的禽病之一。早期研究认为水禽不容易感染禽流感,所以对水禽的禽流感防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随着禽流感病毒的不断变异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鸭不仅已成为禽流感的易发种群,而且成为散播禽流感病毒的重要传染源。本文综述了禽流感病毒对鸭的致病性变化、致病性特征以及鸭在禽流感传播中作用,并针对我国养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雏鸭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致病性菌株引起的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种日龄的鸭均可感染,发病率与死亡率受各种因素影响而有较大的差异。该病常与鸭巴氏杆菌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瘟和禽流感等并发或混合感染,对养鸭业往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畜牧兽医学报》2005,36(8):850-850,854
1.菲律宾发生禽流感 2005年7月12日菲律宾向OIE报告了发生在布拉干省卡伦皮特市的禽流感疫情。病原为低致病力的H5禽流感病毒。样品报告时已送往设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Geelong的OIE禽流感参考实验室——澳大利亚动物健康实验室以确认毒株情况。疫情发生在1个小养殖场,涉及230只鸭、20只鸡和30只2日龄雏鸡。首先是在例行的常规检测中用血凝抑制实验发现了鸭的感染,随后在2005年7月7日经RT-PCR确诊。未在该养殖场鸡群发现感染,感染仅限于鸭,且未出现临床症状和死亡。  相似文献   

11.
引起蛋鸭、种鸭产蛋异常和发病死亡的疫病主要有禽流感、大肠杆菌病、禽霍乱和鸭瘟等。对禽流感和鸭瘟,大多种(蛋)鸭养殖者都会积极预防,而对大肠杆菌病、禽霍乱或其他疫病的预防,许多养殖户不太重视。在生产中只做好禽流感和鸭瘟这两种病的预防,蛋鸭、种鸭仍可能出现产蛋异常和(或)死亡。  相似文献   

12.
《水禽世界》2010,(3):2-3
近年来,禽流感成为了家禽养殖业的第一杀手,而能在人际间传播的H5N1禽流感病毒也对人类健康产生了巨大威胁。不过,一项新的科学发现证明,鸭类身上自带的一种基因能够抵抗禽流感,科学家们预测,如果将鸭类的DNA片段注射入鸡类细胞,则可能抵御目前尚无法应对的禽流感病毒,拯救全世界家禽养殖业。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影响连城白鸭产蛋的重要病毒病感染情况,应用(RT-)PCR技术对2022年3月至2022年12月采集的产蛋期连城白鸭口腔/泄殖腔棉拭子及患鸭组织等样品开展禽流感、鸭坦布苏病毒病、禽1型副黏病毒病、鸭星状病毒病、产蛋下降综合征及鸭瘟等重要病毒病的检测。对所采集的856份样品检测结果表明,产蛋期连城白鸭的重要病毒病感染呈现多样性,以低致病性H9亚型禽流感较常见。调查结果可为产蛋期连城白鸭的疫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畜牧杂志》2006,42(5):36-36
奥地利政府2月22日宣布,奥地利两只鸡和3只鸭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这是欧洲联盟成员国首次发现家禽感染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5.
鸭的弱毒性禽流感(H9N2亚型禽流感)主要发生于产蛋期的鸭,而且多是200日龄左右的鸭发病。一般在秋冬季、春季多发,由于秋季气温多变、冬季天气寒冷,加上舍内通风不良等原因容易导致  相似文献   

16.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综合征,被国际兽疫局列为A类烈性传染病。根据病毒的致病性不同,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无致病性禽流感。该病主要感染鸡和火鸡,鸭、鹅、鹌鹑、野鸟、孔雀等几乎所有禽类以及海鸟和猪等,高致病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湘西自治州规模化鸭场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免疫情况和潜在的感染风险,笔者于2008年从湘西自治州各县市采集了规模化鸭场血清标本共480份,采用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对4个免疫了H5亚型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的规模化鸭场的不同日龄家鸭进行了H5和H7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4个规模化鸭场H5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合格率分别为65.56%(59/90)、67.78%(61/90)、53.33%(48/90)、47.78%(43/90),说明规模化鸭场的H5亚型免疫抗体水平还有待提高,以对家鸭提供确实的保护;H7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率为0,规模化鸭场没有H7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环洞庭湖区鸭场低致病性禽流感隐性带毒情况,2011~2012年先后3次对东洞庭湖、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区的149个鸭场进行监测,在40个鸭场检测到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场间阳性率为26.8%,其中有2个鸭场混合感染多种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鸭拭子和环境拭子中共分离到有H3、H4、H6、H9、H10、H11和H12等7种亚型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其中H3和H4亚型的分离率较高,拭子的病毒分离率为3.88%,表明在洞庭湖区鸭场低致病性禽流感隐性带毒情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9.
制订合理而有效的免疫程序成为防治禽流感的关键,为此开展了绍兴鸭禽流感免疫消长规律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动物保健》2004,(3):20-20
一、流行病学诊断 禽流感病毒的宿主广泛,鸡、火鸡、鸭、鹅、鹌鹑和雉鸡等家禽及野鸟、水禽、海鸟等均可感染。其中以鸡和火鸡感染禽流感病毒后的危害最为严重,而在鸭中分离到的病毒比其他禽类多。各种日龄的禽均可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