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红松分杈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红松的生态特征,从顶部分叶、顶芽、叶枕、摩顶伤害等方面探讨了红松分权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红松的生态特征,从顶部分叶、顶芽、叶枕、摩顶伤害等方面探讨了红松分杈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红松生长结实与分杈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辽东山区部分红松人工林分杈树的结实和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 ,分析了林木早期分杈与生长、结实的关系。结果表明 ,早期分杈林木的单株材积比林分的平均单株材积大 2 7.1% ,分杈树的平均单株结实量是林分的平均单株结实量的 3.76倍。林木早期分杈有利于增加结实量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5项林分因子对红松分杈的影响及其成因。其中,林分类型、红松径级、红松成数对红松分析影响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林分密度、林分年龄对红松分杈也有一定影响。但分析认为林分类型、林分密度和红松成数是影响红松分杈的直接因素;林分年龄、红松径级对红松分杈无直接因果关系,这是通过他形成的林分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而影响红松分杈的。降低红松分杈率必须严格实行栽针保阔,保留适宜的林分高密度和红阔比例,降低红松分杈率,同时,可以提高林分质量,构建健康稳定的阔叶红松林。  相似文献   

5.
对辽东山区部分红松人工林分杈树的结实和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林木早期分杈与生长、结实的关系。结果表明,早期分杈林木的单株材积比林分的平均单株材积大27.1%,分杈树的平均单株结实量是林分的平均单株结实量的3.76%,林木早期分杈有利于增加结实量和促进林木材积生长。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东部林区红松分杈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松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乡土珍贵树种、它以优质的材质和独特的价值而驰名于中外。 红松(Pinus koraiensis)在其分布区内具有其它针叶树种没有的独特冠形——分杈引起的多干。不论是天然红松林或人工红松林,在一定的年龄,一定树高范围内,主枝枯死被两旁的侧枝代替或侧枝与主枝并生而形成杈干。这种现象对红松的木材工艺价值有不良的影响,因为分杈后的枝干细而尖削,不能形成大材,影响其有效的利用。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夏季温湿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在600mm~800mm之间,≥10℃积温为2600℃,其原始的林分为红松阔叶混交林,虽然…  相似文献   

7.
浅析红松杈干的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松(Pinus koraiensis)的杈干是指红松的主梢顶芽失去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茎粗长相似的主干。从红松结实的特性、杈干的均等性、结实对顶端优势的诱导分化及光照对红松生长发育的影响等方面研究探讨了红松杈干的原因,为今后红松林的综合培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红松的杈干性是指红松的主梢顶芽失去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茎粗长相似的主干。本文从红松结实的特性、杈干的均等性、结实对顶端优势的诱导分化及光照对红松生长发育的影响等方面,研究探讨了红松杈干性的原因,为今后红松林的综合培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科学培育人工红松,人为控制分杈,培育红松大径用材林。  相似文献   

10.
黄华  徐存宝 《林业科技》1995,20(3):19-22
天然红松林树干分杈规律的研究黄华,徐存宝,刘滨凡,李含国,刘金项,金淑芳,宋影(黑龙江省林科院)红松树干分杈的原因在林学界已讨论了多年,提出了很多观点,但大多数是在寻找破坏红松主稍及其顶芽的环境因素。现存的天然红松林控制树干分杈性状表现型的,究竟是遗...  相似文献   

11.
“七五”期间在国内自然分布区的3个亚区、9个产地选择优树采种营造子代测定林,对108株优树子代10年高生长测定分析表明,北亚区带岭优树子代最好,从9个产地中选择带岭一个产地的优树,遗传增益为20.7%,为建立红松优良种源区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现已具备了建立红松带岭优良种源区的技术、基地等条件,为在短期生产红松良种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文章根据伊春林区红松林木良种基地的状况,切合实际地提出了加强红松林木良种基地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建德松树枯死原因剖析及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德市有松林面积5.57万hm^2,占有林地面积的35.6%,占总蓄积的46.7%,近几年,枯死松树日趋严重,已影响自然景观和生态平衡,经多年调查研究表明,主要原因是松毛虫为害,高虫口松褐天牛,超强度割脂和日本松干蚧传入等因素造成,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才能制遏制。  相似文献   

14.
红松无性系果林优化经营技术研究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促进红松无性系果林的健康发展,在现有的红松无性系果林的基础上,分析了开展果林优化经营技术研究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红松无性系果林优化经营技术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红松落针病发生的生态条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贾云  原戈 《林业科学》1991,27(1):41-49
本文通过26块典型样地的调查和2—3年的固定样地气候、Lophodermium maximum子囊孢子飞散规律的观测,其数据经不同的方法处理,结果表明:红松落针病的发生随海拔增高、林龄增加感病程度下降,而随林分密度增大感病程度上升。通过对土壤养分含量及pH值分析,表明:落针病的发生与林地养分含量的多少关系不大。L.maximum子囊孢子的飞散主要受气候因子控制,日均温度≤23℃、日均相对湿度≤90%、日均绝对湿度≤24mb时是子囊孢子飞散的最适时机。日降雨量≤0.5mm时对孢子的飞散有抑制作用。防治该病的重点应放在林分平均高不超过10m的中、幼龄林。  相似文献   

16.
通过探讨分析,论证郁闭度对红松具有一定的影响,即郁闭度过大或过小对红松成活生长不利,阐明红松生长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年龄的增长,郁闭度应从大逐渐减小,才能有利于红松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吉林蛟河天然红松阔叶林的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65,自引:5,他引:6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等三种结构参数,分析了红松阔叶天然林的空间结构。用平均混交度和混交度分布分析了林分的树种空间配置情况,得到该种林分主要以中、强度混交为主;用平均角尺度和角尺度分布分析了林木水平分布格局,得到该种林分以随机分布为主等结论。同时还应用大小比数和混交度分析了一些主要树种的空间属性,发现两种参数的结合可以清楚地描述树种的空间属性。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基于黑龙江省五营林业局红松天然林标准地调查数据,研究红松天然林内种内和种间竞争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红松的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分别占总竞争强度的17.0%和83.0%,说明红松天然林种内竞争小,主要竞争来自种间。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100株原始红松林内树高小于14m的红松解析木,分析了林下红松生长类型,林下红松生长与上层结构因子的关系,林下红松的形态特征及生理特性,结果表明,林下红松生长可划分为恒定型、下降型和上升型。被自然淘汰的林下红松皆属于恒定型和下降型。林下红松的生长受上层林冠结构因子的制约,没有合适的结构条件,林下红松很难存活。研究得出了天然林冠下红松被压木能够上升到上层林冠所需胸径、树高、树冠面积、边材宽、冠长/树高等形态学指标的最低极限值。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黑龙江省红松林主要害虫的种类、分类地位、危害部位以及危害程度,共包括5个目14科36种。其中,枝梢及球果害虫松梢象、冷杉梢斑螟、微红梢斑螟以及食叶害虫落叶松毛虫是黑龙江省红松林的最主要害虫。同时,还提出了黑龙江省红松林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