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蜡彩袋蛾取食不同红树植物后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蜡彩袋蛾喂饲7种红树植物叶片,观察取食情况,测定对不同红树植物叶片的取食量及取食后其体内纤维素酶活力变化,探讨蜡彩袋蛾(Chalia larminati Heylaerts)对不同红树植物叶片的消化吸收能力。结果表明,取食无瓣海桑、木榄、红海榄和秋茄的幼虫体内纤维素酶含量较高,而取食白骨壤和海漆之后纤维素酶含量较低,差异显著。根据林间调查结果显示,秋茄上的蜡彩袋蛾虫口密度最高,木榄最低,而在无瓣海桑、白骨壤和海漆没有发现蜡彩袋蛾危害。  相似文献   

2.
桐花树新害虫褐袋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发现和报道了褐袋蛾Mahasena colona Sonan对红树植物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的危害。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观察,对褐袋蛾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褐袋蛾在广西1 a发生1代,有可能是由越南一侧红树林传入,该虫耐水淹和耐饥饿能力都较差,不大可能在广西红树林内大面积扩散,但对无瓣海桑存在一定的威胁。  相似文献   

3.
通过3a的林间定株定期调查和养虫网室内观察,总结出杨白潜叶蛾幼虫和蛹在林间发生规律和在树冠内的空间分布规律。杨白潜叶蛾第3~5代幼虫期是全年危害高峰期。经大量调查发现,幼虫在树冠的上、中、下和枝条不同部位的发生量不同;蛹在树冠上、中、下部,树冠东、南、西、北4个方位均无显著差异,在枝条的不同部位有显著差异。采用仿生物杀虫剂5%杀铃脲SC 0.067%~0.05%药液喷施树冠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对茶长卷蛾在水杉上为害、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发生与环境、天敌及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为指导大面积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杨小舟蛾发生规律与测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杨上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Graeser)]中关中1年发生5代,以7、8月份的3、4代种群数量最大,危害最重。其天敌种类较多,多一年内种群数量消长影响较大,5~8月份降雨较多的年份发生较重。介绍了发育进度预测法,种群消长趋势指数预测法和黑光洒诱测法在杨小舟蛾测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角蜡蚧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蜡蚧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研究宋建勋,雷曼,杨莉(西安市园林研究所)角蜡蚧(CeroplastesceriferusAnderson)在西安危害园林植物十分严重,寄主植物又很广泛,由于繁殖力强,使虫体布满枝条,有的相互重叠,严重的威胁丝棉木、法相及西安...  相似文献   

7.
2017-2018年在淇河场大块地林区进行鞘蛾生活习性观测、调查和预测预报,掌握了鞘蛾在本地发生规律;2017年5~6月和2018年5~6月在淇河场大块地林区进行烟雾剂防治落时松鞘蛾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防治最佳时期为6月2~5号鞘蛾成虫羽化盛期,羽化率达81.7%~93.4%;②采用敌马烟剂,虫口密度减退率为72.8%~82.3%,鞘蛾虫口密度由2017年春季防治前44~59头/10cm枝,降低到2018年夏季的6~14头/10cm枝,虫害已得到控制,保障落叶松林恢复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8.
9.
本文研究了桔褐尺蛾Hyposidra talaca Walker在福建漳州市黑荆树种植区的发生规律,种群消长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提出了加强营林措施,结合冬季抚育清除越冬蛹,保护和利用天敌,适时进行人工捕杀幼虫及选用白僵茵、20%氰戍菊酯、50%甲胺磷药剂防治手段,可有效地控制危害,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柳蝙蛾Phassus excrescens Butler在哈尔滨市1年生发1代,危害杨、柳大苗树干中部和根。文中介绍了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为生产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林间调查及室内饲养结果表明: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Forster)在珠海无瓣海桑上1 a发生1代,以幼虫在树干木质部虫道内越冬,翌年2月下旬开始活动,3月中旬化蛹,3月下旬开始羽化,5月中旬达羽化高峰,羽化后不久交配产卵。6月中上旬为幼虫孵化高峰期,幼虫孵化后约1个月开始入侵木质部。以4月底至5月初防治成虫,5月中下旬防治幼虫为宜。  相似文献   

12.
长沙县森林火灾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长沙县"十一五"期间森林火灾发生的统计数据,从地域、时间、火因和肇事者等分析森林火灾发生的规律.结果表明:森林火灾发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据此可分为重灾区、较重灾区、较轻灾区、轻灾区和无灾区;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防火期内,其中春防期明显多于冬防期,2月或3月为高发期,一天中的起火高峰在10:00—18:00;森林火灾发生主要由人为因素引起,森林火灾的肇事者老人最多,占30.6%。通过对森林火灾发生规律的调查分析,为长沙县"十二五"期间的森林火灾防控对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山东部分地区菊花黑斑病【Septoria chrysanthemella Sacc.】的发生规律与药剂防治研究,证实该病害的发生与菊花的品种,栽培设施、温湿条件、土中病残体、扦插苗带菌等因素密切相关,防治该病害的理想药剂为腈菌唑、世高、敌力脱,其次为可杀得、炭疽福美、甲基托布津,防治效果较差的是百菌清、代森锰锌和多菌灵。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设置标准地捕鼠调查,查明了红松人工林鼠类种群的构成及所占比例,确定了能够直接危害红松的害鼠种类以及对红松幼林的危害程度,分析了红松人工林鼠类种群密度和害鼠种群密度与林分郁闭度、林龄、坡向及坡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杜仲紫根病发生规律及防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慈利县杜仲主产区杜仲紫根病发生情况调查与分析表明:杜仲紫根病的发生与发展与树龄呈负相关,与林分密度、郁闭度呈正相关;立地条件好,经营管理水平高,杜仲紫根病发病率低,反之则发病率高。对该病的防治宜采取加强苗木的检疫和消毒处理以及营林措施等预防为主,药物救治为辅。  相似文献   

16.
长春市草坪常见杂草有28种,分属于14个科,以菊科、禾本科杂草为多。主要杂草有稗草、狗尾草、马唐、荠菜、苦葜菜、反枝苋、马齿菜、藜。7~9月是杂草危害的高峰期。杂草的分布、危害与草坪的养护水平、播种方式、除草状况有关。雨水、回填土来源、温度与光照是影响杂草消长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7.
白蜡窄吉丁是木犀科白蜡树属树木的毁灭性蛀干害虫,以幼虫在树木的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浅层蛀食危害。通过研究发现,铁岭地区白蜡窄吉丁寄主主要有白蜡、洋白蜡、水曲柳和花曲柳,其中以洋白蜡和水曲柳受害较重。该害虫在铁岭地区,每年发生1代,以不同龄期的幼虫在蛹室或蛀道里越冬。越冬幼虫4月下旬开始危害,5月中下旬进入化蛹高峰,6月上中旬达羽化高峰。6月下旬新孵化的幼虫即开始侵入树干内危害。该害虫自然扩散能力较为低下,具假死性。化学防治可采用树干封闭喷雾法、全树喷雾法、注射法等,其中以全树喷雾和树干封闭喷雾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樟子松枯梢病的侵染发生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辽宁省章古台 ,松枯梢病 Sphaeropsis sapinea主要发生在樟子松 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苗木和中老龄树木上 ,树龄越大 ,病害越重。病菌孢子在整个生长季节均能放散与传播 ,降雨节律和降雨量直接影响到孢子的扩散期、高峰期和数量。降雨量大的年份 ,孢子放散数量多 ,病害发生重。人工接种树木发现 ,从新梢伸长至针叶发育完全期间 ,病菌无需伤口即可直接侵入当年新梢并使之枯萎。病菌的侵入时期主要在 5月下旬至 6月下旬 ,此间也是化学防治的最佳时期。野外自然条件下 ,病害自 7月份开始发生 ,8月中下旬发展最快 ,1 0月份停止。樟子松是最易感染松枯梢病的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防治微红梢斑螟,调查了试验地微红梢斑螟的发生规律,并采用人工+化学防治手段进行综合治理.结果表明:该虫喜温暖,幼虫常见于早春活动,在试验区1a发生2代,在盛夏时存在幼虫、蛹、成虫的叠加虫态,人工林的受害程度更高.防治试验显示:人工剪除被害枝条可以显著降低林内害虫发生率,"药剂+渗透剂"的组合对蛀道内幼虫有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