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业界对农业部最近一个紧急通知理解不一5月上旬以来,稻飞虱提早大量迁入我国南方稻区,对大部分地区的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此,农业部下发《关于做好稻飞虱等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据农业部新闻办公室消息,受超强厄尔尼诺影响,今年春季以来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多,早稻和中稻稻飞虱迁入量大、增殖速度快、田间虫量高,对水稻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此,农业部印发《关于切实做好稻飞虱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相关地区各级农业部门及时落实防控措施,有效控制危害损失,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家在水稻褐飞虱抗性研究领域取得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9年底,中国科学家在水稻稻飞虱抗性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由武汉大学何光存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和国内外多位科学家合作,经过十多年不懈持续的研究,先后在《PNAS》和《Proteomics》发表文章,宣布克隆了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14,初步阐述了其介导的抗性机理,并从蛋白质组学水平对稻飞虱抗性机理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水稻稻飞虱在上海市崇明地区大发生频率明显增高,稻飞虱作为水稻生产上暴发性害虫之一,大发生年份如果防治不力,会导致水稻严重减产。于2020年进行了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剂、19%氯虫·三氟苯悬浮剂、11%阿维三氟苯等7种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速效性、持效期、安全性等试验,以期为大面积防治水稻稻飞虱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据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的测报显示,与常年同期相比.今年稻飞虱迁入期偏早、数量偏大,褐飞虱比例为近年来最高年份,而稻纵卷叶螟迁入期、迁入量均与常年相当。预计今年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这水稻“两迁”害虫发生形势较为严峻,将对水稻安全生产构成较大威胁。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在水稻抗条纹叶枯病基因功能研究中取得重要新进展,为通过分子手段培育抗病虫水稻品种提供了有用的基因资源,为水稻抗稻飞虱及其传播病毒病机制的阐明奠定了基础。近日,国际权威刊物《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出版了相关研究成果。20世纪90年代,日本科学家就已经开展水稻抗  相似文献   

7.
一、试验目的 将多菌灵、杀虫双稀释后,在水稻栽插前浸秧根,试验其对水稻叶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8.
稻飞虱又叫火蠓子,属同翅目飞虱科。贵州目前为害水稻的飞虱有11种,主要是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一般黔南低热,黔北河谷地带稻作区以褐飞虱为主,黔西北稻作区以白背飞虱为主,黔东稻作区一般在水稻生长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后期以褐飞虱为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贵州稻飞虱发生频率增加,为害面积扩大,是水稻生长期的重要害虫。稻飞虱以刺吸式口器刺吸植物汁液,轻则水稻生长势弱,重则植株发黄枯萎,直至成片枯死如火烧状。水稻孕穗期、抽穗期受害常出现黄塘“坐蔸”状,直至全田枯焦倒伏,受灾田产量损失30%-70%,严重时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9.
<正>4月14日,全国农技中心印发了《当前水稻迁飞性害虫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动态》(植物病虫情报2013年第12期)文件,通报了当前水稻迁飞性害虫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情况。截至目前,国内稻飞虱迁入峰期较上年偏早,迁入范围较广,迁入虫量偏多,海南中南部田间虫量高于上年同期,北部湾周边稻区田间虫量略低于上年同期;稻纵卷叶螟总体发生较轻,广西局部虫量高;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海南、广东雷州已有发现。境外虫源地田间稻飞虱虫量较高,与上年同期相当。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获悉,9月下旬,该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于文娟博士率队赴广西兴安县湘漓镇,考察水稻田间稻飞虱危害情况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田间发病情况。通过对田间稻飞虱发生种类及发生量的调查,和水稻品种抗稻飞虱情况的调查;初步发现,今年褐飞虱发生量较去年较少,白  相似文献   

11.
<正>稻瘟病、纹枯病、稻螟和"两迁"害虫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是影响四川省水稻高产稳产的重大病虫害。由于目前我省推广的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稻飞虱等病虫害抗性水平较低,只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笔者从安徽省农委植保总站获悉,省农委日前通报8月下旬至9月中旬水稻主要病虫发生趋势,要求稻产区强化水稻病虫害监测防治工作。根据当前水稻主要病虫发生实况,结合水稻苗情、病虫规律及气象预报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8月下旬至9月中旬全省水稻以稻飞虱、穗期病害为主的病虫总体将偏重发生。水稻稻飞虱、迟熟单季稻、双季晚稻稻曲病、稻瘟病全省偏重发生,其中稻飞虱在皖西南、沿江中部局部地区大发生。主发区域:齐穗-蜡熟期的中籼稻种植区以稻飞虱发生为主;孕穗末-齐穗期前的中籼稻种植区以稻飞虱、稻瘟病发生为主;单季晚粳、糯稻,迟熟直播稻、双季晚稻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转基因生物安全研究组发表了"Bt水稻对非靶标昆虫稻飞虱具有生态抗性"的研究论文,揭示了Bt和非Bt水稻协同调控稻飞虱种群动态的生态和生化机制。  相似文献   

14.
5种防治稻飞虱药剂的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稻飞虱是同翅目飞虱科害虫,主要有褐飞虱、灰飞虱和白背飞虱等,它们可以远程迁飞繁殖为害。稻飞虱是刺吸式口器害虫,靠吸取水稻汁液为生,为害水稻的同时,还能够传播病毒,轻则造成水稻减产,重则造成水稻绝收。受气候条件、水稻品种及耕种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稻飞虱已成为长江中下游稻区主要虫害,常为中等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15.
郴州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是湖南省杂交水稻制种主产区,总产和单产均名列全省前茅,尤其杂交水稻制种单产曾创"世界之最"。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市非常重视杂交水稻制种产业,2003年市政府办以14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加快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的通知》,  相似文献   

16.
<正>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是危害水稻的三种主要害虫,特别是迁飞性害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近年来危害日趋严重。眼下正是水稻生产中防治虫害的关键时期,如何选择既高效安  相似文献   

17.
稻飞虱是种植水稻时所特有的一种害虫,它属同翅目飞虱科,主要分布于南亚、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及日本、朝鲜等地。稻飞虱的繁殖能力强,而且具有远距离迁飞的习性,是我国当前水稻种植的主要害虫之一。分析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并寻求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农药市场信息》2007年第10期以来,已连续数期报道了来自农业部和南方及东南地区水稻"两迁"害虫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严重超常暴发的消息。其中一串串震撼人心的数字,又一次激起了人们对早日实现其成功控制的极大祈盼。  相似文献   

19.
拜耳作物科学与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签署协议,双方将在水稻害虫抗性治理方面开展合作项目,共同研究水稻害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并在主要水稻产区推广项目成果,减少稻飞虱发生为害。水稻害虫防治,尤其稻飞虱等迁飞性害虫的防治是中国植物保护的重点工作。双方将联合专  相似文献   

20.
<正>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2015年全国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2015年,稻飞虱在华南、西南南部、江南、长江中下游等南方大部稻区偏重至大发生,黔东湘西高原山地单双季稻区大发生概率高,西南北部和江淮稻区中等发生;全国发生面积4.2亿亩次。很多能成为2015年为害水稻最大虫害。由于杂交稻推广,暖冬出现,稻飞虱近几年在水稻区有肆虐趋势,本文尝试着从各方面分析当前水稻稻飞虱防治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