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南瓜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及其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以期为南瓜花药培养等方面研究提供一定细胞学依据。[方法]采用爱氏苏木精染色-冬青油透明技术对南瓜"天虹"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结构变化和染色体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南瓜花粉母细胞在细胞核分裂过程中,核膜核仁于中期I消失,末期I重新出现,此时形成2个新月形的细胞核,两核之间出现成膜体,但未出现细胞壁,该成膜体在中期Ⅱ又逐渐消失,末期Ⅱ重新出现。第2次分裂纺锤体中央离心扩散的成膜体与第1次分裂两核相对的中央界面形成的成膜体相连,小孢子细胞壁向心产生。多数四分体中包含四个子细胞,少数还含有额外的小细胞。单核靠边期核仁由1个分解成2~3个或多个,进入有丝分裂前期,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1.0~2.0 cm长花蕾中多数花粉细胞处于单核期,可以将其作为花药或小孢子培养的取材依据。[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南瓜细胞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南瓜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及其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以期为南瓜花药培养等方面研究提供一定细胞学依据.[方法]采用爱氏苏木精染色-冬青油透明技术对南瓜“天虹”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结构变化和染色体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南瓜花粉母细胞在细胞核分裂过程中,核膜核仁于中期Ⅰ消失,末期Ⅰ重新出现,此时形成2个新月形的细胞核,两核之间出现成膜体,但未出现细胞壁,该成膜体在中期Ⅱ又逐渐消失,末期Ⅱ重新出现.第2次分裂纺锤体中央离心扩散的成膜体与第1次分裂两核相对的中央界面形成的成膜体相连,小孢子细胞壁向心产生.多数四分体中包含四个子细胞,少数还含有额外的小细胞.单核靠边期核仁由1个分解成2~3个或多个,进入有丝分裂前期,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1.0~2.0 cm长花蕾中多数花粉细胞处于单核期,可以将其作为花药或小孢子培养的取材依据.[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南瓜细胞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苦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苦瓜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行为,发现苦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细胞质分裂类型为同时型,并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不同步现象。在苦瓜花粉母细胞细胞核分裂中,从前期I到中期I,核仁逐渐消失,到前期Ⅱ又重新出现,随后消失。同时,从前期I到中期I,染色体开始收缩并逐渐变得清晰,到末期I时,苦瓜染色体发生解螺旋并逐渐模糊,前期Ⅱ再次变得清晰。研究还发现,苦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I和前期II中,存在多核仁现象。苦瓜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部分多分孢子,这可能与逆境及染色体不同步分离相关。  相似文献   

4.
应用H33258荧光染色法研究茄子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雄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茄子花粉母细胞中胞质分裂方式为同时型;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包括1个营养核、1个精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可观察到12个二价体,小孢子有丝分裂中期可观察到12条染色体,是染色体计数的最佳时期;四分体排列方式有平面型、四面体型,四分体细胞体积可作为单核中晚期小孢子的间接比较标准。  相似文献   

5.
王百合雄性不育突变体小孢子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王百合雄性不育突变体‘白天使’小孢子败育的过程进行了显微观察 .结果显示 :①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 .花粉母细胞早期出现质壁分离及多核仁现象 ;减数分裂末期Ⅰ ,部分花粉母细胞畸形 ,核结构破坏 ;减数分裂过程中 70 %花粉母细胞出现了染色体结构或数量的变异 .②绒毡层行为异常 .花粉母细胞形成时期至减数分裂末期I ,绒毡层细胞液泡化 ,细胞质稀少 ;有的过度膨胀 ,彼此挤压 ,细胞粘连成团块或分隔成数块 ;单核花粉粒时期 ,绒毡层细胞质浓厚 ,细胞间间隙小 ,与中层细胞联系紧密 ,没有解体 .推测减数分裂及绒毡层行为的异常共同导致了小孢子的败育 .  相似文献   

6.
应用H33258荧光染色法研究普通白菜小孢子再生四倍体植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四倍体白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及各时期染色体形态等变化与二倍体植株相似;4条同源染色体中期Ⅰ可出现四价体、二价体或配对二价体、少量三价体和单价体;终变期四价体呈棒状、环状、V形、L形、U形、S形、Y形等多种构型;中期Ⅰ多数细胞中出现10个四价体或配对二价体,个别细胞中出现多价体或单价体。四分体排列方式有垂直型和四面体型;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方式为同时型;成熟花粉粒为三核型,包括1个营养核和2个精核,具四萌发沟。从后期Ⅰ到末期Ⅱ,甚至小孢子有丝分裂,整个分裂过程中均观察到落后染色体等非正常染色体。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奈李结实低的原因,以5年生毛桃砧青奈为试材,分别采用整体染色压片法和石蜡切片法观察了奈李的雄,雌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雄配子体发育较为复杂。开花前,正常雄配子体发育为2细胞花粉;异常在雄配子体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期Ⅱ出现不均等分裂和多级分裂、在花粉粒的发育过程中,部分小孢子内含物较少,有的花粉粒一直处于单核阶段,有的小孢子在单核后期,双核期发生核,质解体,使花粉粒涌进入雄配子体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8.
番茄小孢子的发生从孢原细胞开始,经过造孢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四分体、小孢子、雄配子体等发育阶段,最后形成二核花粉.番茄的绒毡层细胞是由初生壁细胞衍生的同型的双核细胞,正常情况下在减数分裂时期至四分体时期同步溶解.番茄的绒毡层为"变形绒毡层"类型,即溶解后的绒毡层要形成周原质团流入药室.番茄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不立即形成细胞壁,而是形成一个双核细胞;第二次分裂中,两个核同时进行分裂,其方向互为垂直,当分裂完成时,在四个核之间产生细胞壁,分隔成一个呈正四面体形的四分体.新形成的小孢子有浓厚细胞质和一个位于中央的细胞核.小孢子进一步发育形成明显的细胞壁,增大体积,细胞核被挤向一侧,在贴近细胞壁的位置上细胞核进行有丝分裂.分裂的结果形成两个子核:生殖核和营养核,两核之间最初由一弧形细胞板分隔成两个不等的细胞.番茄小孢子的发育基本是同步的,大多数小孢子都能发育成正常的成熟花粉.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李结实低的原因,以5年生毛桃砧青为试材,分别采用整体染色压片法和石蜡切片法观察了李的雄、雌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雄配子体发育较为复杂,开花前,正常雄配子体发育为2细胞花粉;异常雄配子体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期Ⅱ出现不均等分裂和多级分裂;在花粉粒的发育过程中,部分小孢子内含物较少,有的花粉粒一直处于单核阶段,有的小孢子在单核后期、双核期发生核、质解体,使花粉粒不能进入雄配子体发育阶段,从而导致大部分花粉败育.而雌配子体发育正常,开花前雌配子体发育为7细胞胚囊.  相似文献   

10.
雄性不育可育大葱花粉细胞形态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用压片法对雄性不育和可育大葱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详细的细胞学观察,并用电镜扫描观察了雄性不育和可育大葱的花粉粒形态。结果表明:雄性不育和可育大葱的小孢子发生是基本一致的,两者均存在低频率的异常减数分裂行为,雄性可育大葱单核花粉经有线分裂产生成熟的二细胞花粉,其花粉可育率为96.84%。雄性不育大葱小孢子在单核中期前是正常发育的,其败育始于单核中期,到单核末期有94.85%的花粉败育,其它5.15%的花粉败育于早期二细胸花粉,扫描电镜下的雄性不育和可育花粉粒形态特征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百合三倍体种间杂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细叶百合(2x)×布鲁拉诺(4x)的三倍体种间杂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进行了观察,发现三倍体种间杂种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较多异常现象,在双线期出现不等二价体;在后期I和末期工出现染色体桥;在后期Ⅰ、末期Ⅰ、中期Ⅱ和末期Ⅱ出现滞后染色体;在末期Ⅰ和二分体时期出现微核;在末期Ⅰ和后期Ⅱ出现不均等分离等.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可能是导致花粉败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详细报导了金花茶小孢子囊、小孢子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幼嫩花药的横切显示花药的外侧由一层表良、一层药室内壁、 1—2层中层和一层绒毡层细胞组成;内为5—8个由孢原细胞转化成的小孢子母细胞。小孢子的发育具双子叶植物的一般特征。绒毡层腺质;小孢子四分体四面体形;花粉粒在成熟时具二细胞。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花粉粒为拟三孔沟的;小孢子壁形成时开始在绒毡层内切线壁出现的球状体到花粉粒成熟时仍有一部分附着于花粉粒表面。 由小孢子母细胞到小孢子的形成过程,在不同的花药,同一花药的不同花粉囊,甚至在同一个花粉囊内都显示不同步现象。 在偏光显微镜下证实小孢子形成后细胞内开始有淀粉累积,生殖细胞形成时累积最多。到生殖细胞向营养细胞内移动时逐渐消失而转化为其它的贮藏物。 染色体数目为n=x=15,  相似文献   

13.
The microsporogenesis and male gametophyte development of Euphorbia pulcherrima were studied with paraffin sec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ther of Euphorbia pulcherrima had four chambers. The development of anther wall was dicotyledonous type; its wall consisted of epidermis, endothecium, middle layer and tapetum. The mature male gametophyte development experienced seven major stages as the followings: archesporial cells, aporgenous cells, microspore mother cells, tetrads of microspores (tetrahedral), uninucleate microspores, 2-uncleate pollens and 2-celled pollen stage. The anther wall varied with the pollen development: the epidermis of anther ruptures at the anther mature stage; the middle layer disappears at tetrad stage; the endothelium became fibrous layer at the anther mature stage; the tapetum (glandular) was the most development at the microspore mother cells stage and disappeared at anther mature stage. The abnormal anther development was observed simultaneously.  相似文献   

14.
There were four microsporanges in the mature anther of B. rossica Fedtsch. et Flerov.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nther wall belonged to dicotyledonous type. The tapetum cell was dichotypic. Simultaneous cytocinesis in the microspore mother cells formed tetrad by reduction division and the array of microspore tetrads was different. There were tetrahedron type and bilateral symmetry type. The male gametophyte was 2-cell. The mature pollen was global and tricolporate. All those results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both light microscope (LM) and electron microscope (EM)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石蒜(Lycoris radiataHerb.)小孢子和雄配子体的发生发育。花药由4个花粉囊组成,花粉囊壁包括表皮、药室内壁、中层与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存在滞后染色体、染色体桥、染色体片段和微核等现象。成熟花粉粒具有二核、三核和营养细胞中存在二核等异常现象。减数分裂异常和绒毡层细胞延迟退化是导致花粉败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一套简单易行的染色体压片技术,获得水稻染色体资料。[方法]采用朱微的植物染色体及染色体技术中的压片法,并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改进。细胞有丝分裂观察:①材料准备。种子浸泡24h后。置于培养皿中,于25℃暗培养箱中生根培养。②固定。当嫩根长至1~2cm时,于9:00~11:00用卡诺固定液(酒精:醋酸=3:1)固定2~24h。再用70%酒精清洗后置于70%酒精中保存备用。③解离。将固定好的材料取出放人解离液(无水乙醇:37%的浓盐酸=1:1)中室温下解离5~10min。解离时间根据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在试验中做好调整。④染色。彻底洗去解离液的根尖置于解剖镜下,找出分生区(一个解离良好的材料分生区在解剖镜下是不透明的,而成熟区和根冠部分则是透明的),用刀片将分生区切为2~3部分,使其细胞更易着色。然后在载玻片上滴卡宝品红染色液染色10rain。⑤压片。⑥镜检取像。细胞减数分裂观察:①取材。幼穗当剑叶的叶枕距为0左右时,处于减数分裂期。于8:00~11:00采集水稻幼穗,用卡诺氏固定液固定24h(置于4℃冰箱内),再用70%酒精清洗2—3次后,保存于70%酒精中备用。②制片。取1朵颖花的3~6枚花药置于洁净载玻片上,用刀片或解剖针将花药横向切断,用镊子挤压花药,使花粉母细胞从花药中逸出,再用镊子清除药壁等残渣。滴1滴卡宝品红染液于花药上,染色5min。之后压片。③观察取像。先在低倍镜下寻找具有分裂相的花粉母细胞,然后依次转换到高倍镜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和形态特征。最后用油镜观察染色体分裂行为并取像。[结果]水稻有丝分裂包括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5个时期,中期的染色体缩至最短,是观察与研究染色体的好时期。水稻减数分裂包括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Ⅱ2个过程,其中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复制,减数分裂Ⅱ过程中仅发生了细胞分裂。[结论]改进后的水稻染色体压片技术能够获得准确的染色体资料,可为育种和遗传操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杨旭  代西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325-6327
[目的]建立一套简单易行的染色体压片技术,获得水稻染色体资料。[方法]以水稻根尖和花药为材料,采用改进后的压片法进行制片,对水稻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进行显微观察取像。[结果]水稻有丝分裂包括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5个时期,中期的染色体缩至最短,是观察与研究染色体的好时期。水稻减数分裂包括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Ⅱ 2个过程,其中在减数分裂I 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复制,减数分裂Ⅱ过程中仅发生了细胞分裂。[结论]改进后的水稻染色体压片技术能够获得准确的染色体资料,可为育种和遗传操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女贞的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光学显微镜对女贞的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形成进行了研究,观察到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有不同步现象,并在木犀科中首次发现含3个生殖细胞的异常花粉粒.雄蕊花药四室,纵裂,表皮下多孢原细胞;药壁发育属被子植物型;腺质绒毡层;细胞具二核;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同步或否,胞质分裂同时型;四面体型四分体;成熟花粉粒三细胞型,具粗网状纹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