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李宜森 《蜜蜂杂志》2020,40(2):20-21
养蜂车,是机械现代化养蜂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养蜂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利器。然而,现阶段被充分利用的程度不高——没用上养蜂车的在说三道四;少部分已用上养蜂车的,因为经验不足,没有真正发挥养蜂车的作用。下面谈谈笔者在养蜂车应用中的体会与大家探讨与分享。养蜂车是养蜂生产中的工具,不是某些人想象中的"摇钱树"。首先我们对养蜂车养蜂要有全面的认识,充分了解并掌握在地面上养蜂与在养蜂车上养蜂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转地蜂场以多大的养蜂规模经济效益最好,这是广大蜂农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对浙江省缙云县的数十家转地蜂场2004~2006年连续3年的养蜂规模效益进行了调查,通过统计比较分析得出的结果为:目前转地蜂场以4人蜂场、饲养170群蜜蜂的蜂场养蜂规模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3.
韩鸿涛  王博亚  贺梓固 《蜜蜂杂志》2014,(1):I0002-I0002
<正>唐廷秩先生是湖南省长沙市人。是该省养蜂最早且最有成绩的第一位人士。他的蜂场命名为"长沙一大蜂场"。1928年6月,唐先生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养蜂经验撰写成一册《唐氏养蜂学讲义》,由他的蜂场出版,每册售价1.00元。该讲义是湖南省第一部养蜂文献。5年之后,黄本鸿先生撰写的《湖南养蜂新报》才出版发行。1928年以后的6~7年间,湖南养蜂业十分兴盛,规模较大的蜂场就有十多家。这时,湖南益阳县的周伯猷先生也经常撰写文章发表在蜂刊上,在当时  相似文献   

4.
<正>近期,专门为养蜂户打造的养蜂专用汽车(养蜂移动平台)研制成功。这款车由山东省东营市蜜蜂研究所与山东五征集团密切合作,经过三年时间研发试制,通过报刊、网络、信函、电话、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了全国各地养蜂专家和专业户的意见和建议,对养  相似文献   

5.
“数控养蜂法”使我破镜重圆黑龙江省虎林县小木河乡张振方我家住在蜜源丰富的山区,有优越的养蜂条件。我初中毕业后,在1971年被公社送到牡丹江农科所学习养蜂。踉养蜂专家实习二年后,回乡后当了生产队蜂场的养蜂员。我养蜂也曾高产过,然而产量很不稳,常有欠收年...  相似文献   

6.
宋心仿 《蜜蜂杂志》2014,34(12):47-47
<正>看到《蜜蜂杂志》2014年第10期发表的吉林省东丰县黄孝恩蜂友《蜂农期盼奥驰养蜂专用车》一文,深感黄蜂友对养蜂车的期盼之情代表了诸多蜂友的心意,特提笔作如下解答。近5年来,我一直参与和支持五征集团研制开发奥驰牌养蜂专用车,先后召开了二十多次研发论争座谈会,广泛征求养蜂专家和养蜂人的意见、建议,目的就是设计制造岀适合我国国情和适应养蜂生产实际需要的养蜂车。通过广泛征求意见,我感受到不同养蜂人对养蜂车的需求各有不同,提出了很多各式各样  相似文献   

7.
2011年公安县有336个蜂场,养蜂33493群,产蜜2088.6t,养蜂总产值2055.5万元。相比于1986年,蜂群增长1.7倍,蜂蜜产量增加5.4倍。大转地蜂场的规模、效益都明显高于定地蜂场。但养蜂人的平均年龄49.8岁,30岁以下养蜂人只占总人数的7.44%,从业人员老龄化现象严重,养蜂比较效益下降,持续发展的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8.
龚绍安 《蜜蜂杂志》2008,28(4):26-26
蜜蜂白垩病是一种顽固性真菌传染病.蜜蜂极易感染,小群大群都会感染,一经感染很难根治.给养蜂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给健康蜂群构成严重威胁.据笔者所知.近4年来,与本地相邻近的三县市的12家蜂场,其中有10家蜂场的蜜蜂都先后不同程度患过白垩病,患病蜂群一般占该场蜂群的10%~20%.经过养蜂人员的积极治疗.到现在还有4家蜂场白垩病尚未治愈.白垩病成为本地养蜂人员的"头痛病".  相似文献   

9.
谢勇 《中国蜂业》2012,(6X):58-60
<正>经过多年跟踪浙江、安徽的几个转地放蜂的蜂场,笔者发现其蜂场规模大多在200~250群蜂左右,人员组成为:蜂场主、蜂场主夫人、一名聘请的养蜂师傅和1~2名学徒工,成员数4~5人。与蜂场主沟通,这样一个规模的蜂场一年毛收入为35~45万元,扣除各项费用  相似文献   

10.
颜志立 《蜜蜂杂志》2015,35(2):14-15
<正>2014年10月至11月间,江顺良理事长率领的台湾养蜂协会"金秋之旅湖北蜂业参访团"一行25人专程赴鄂交流访问,以纪念台湾养蜂协会到大陆参加海峡两岸蜂业交流10周年。访鄂期间,台湾代表团向我们赠送了一本印制精美的《台湾养蜂协会简介》图册,详细介绍了台湾各县市的蜂场数、蜂群数以及1976年至2013年38年间的蜂场、蜂群、蜂蜜和蜂王浆、蜂蜡产量等  相似文献   

11.
季节性双王三箱群饲养法(一)———实践及探索贾连吉贾志宏(黑龙江省方正县方正养蜂研究所15082一、季节性双王三箱群饲养法概述1983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我们办起了家庭蜂场,经过数年苦心经营,从40个单王双箱群的小型蜂场,发展为140个季节性双王三...  相似文献   

12.
《中国蜂业》2017,(7):54-56
中国已是世界养蜂大国,然而离养蜂强国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推动我国蜂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本文提出要在规模化饲养蜂场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现代养蜂新模式,即蜂场管理规范化、饲养蜂种良种化、蜂群管理科学化、养蜂机具标准化、生产运输机械化、蜂病防控区域化、生产产品优质化和从业人员专业化。通过实施"八化"来推动和提升我国养蜂业的管理和生产水平,以建设养蜂强国为目标而引领世界养蜂业。本文主要就针对这种现代养蜂新模式进行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提示:乌克兰共有专业和业余养蜂者4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近1%;无论是养蜂人的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比例,乌克兰都居世界第一。我们参观的2个蜂场养蜂60群和66群,按其巢脾面积和蜂箱容积,折合我们的100群左右;小转地饲养,每群蜂年单产蜂蜜50~55 kg,全天然成熟。蜂蜜以蜂场  相似文献   

14.
<正>解景戎先生是安徽省合肥市人。1931年开始养蜂。他最早撰写的数篇文章曾在曾仙舟主编的《华北养蜂月刊》上发表。20世纪40年代,解先生又在《中国养蜂杂志》上发表了很多文章。解先生对中蜂很有研究。解先生的蜂场命名为"锦萦养蜂场"。在建场初期,工作艰苦,经营惨淡。没有巢础——原先用的巢础是从上海和北京购买的,抗战期间,北京和上海沦陷,养蜂使用的巢础无从购买。解先生即亲手制作巢础,用石膏制成巢础模子,虽然稍微厚点,但毕竟能解决急需。后来合肥也遭沦馅,解先生的蜂场损失很大。  相似文献   

15.
赵政虎 《中国蜂业》2008,59(1):40-40
我有随时写养蜂记录的习惯,翻开十来年的养蜂记录,能从中总结出很多有用的养蜂经验,也有一些新发现。我家蜂场后的一棵杏树有50年树龄。自从开始养蜂,每年我都记录下杏树开花时间。  相似文献   

16.
邓天佑师傅是四川冕宁人,从1982年开始养蜂,至今已30多年。刚开始养蜂时只有10群,发展到现在已超过200群。30多年的养蜂生涯让他摸索并积累了许多养蜂经验。2015年9月30日,在云南农业大学东方蜜蜂研究所董霞教授的带领下,我们有幸在四川泸沽和漫水湾两地参观他的蜂场。  相似文献   

17.
<正>提示:黑龙江省饶河县杨青山蜂场,兄弟俩定地养蜂300群,取椴树蜜的劳务支出已占到年度开支的第二位;虎林市杨玉春夫妻蜂场,小转地养蜂200群,产浆、取蜜的劳务支出及关联费用已超过饲料糖,成为养蜂的第一大开支。在农业劳动力走向老龄化的现阶段,养蜂用工的方式和支出比例,值得稍具规模蜂场用心思考。1木兰失望笔者从业养蜂35载,虽然最早于1985年7月到过黑龙江省尚志县苇河镇的椴树蜜场地,无奈因连天  相似文献   

18.
(续上期)青年点带队干部李队长和我们谈完话之后,我们10个人收拾一下行头就离开了水产养殖场,到县土产公司报到。土产公司的领导也跟我们开会,讲了办蜂场的重要性和蜂场的发展前景,并鼓励大家努力成为一名有技术的养蜂员。由于当时工作的需要,我们10个人中要选一个出来负责蜂场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各位蜂业同仁:为进一步加强养蜂机具及装备技术创新与交流,由中国养蜂学会蜂机具及装备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国养蜂学会蜂机具装备专委会第一届第五次学术研讨会"将于2014年9月18~20日在山西省运城市举行,欢迎各位蜂业同仁踊跃参加。一、会议主题蜂机具生产标准化与创新二、会议内容1.中国养蜂学会蜂机具装备学术讨论会2.现行养蜂车、车载蜂箱、配套蜂具实物展示及现场讨论  相似文献   

20.
李思红 《中国蜂业》2012,(9X):60-61
<正>我国是世界养蜂大国,养蜂业的稳定发展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维护生态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养蜂生产条件艰苦、设施落后,不稳定因素太多,年轻人不愿从事养蜂业,养蜂人员老龄化现象凸显。为改善养蜂条件,改变养蜂环境,江西省乐平市思红蜂业专业合作社从蜂产业转型升级上动脑筋做文章,2010年,试验运用了养蜂车,初步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