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整株沤洗和剥皮沤洗为我国黄、红麻生产中现行的两种剥制加工方法。剥皮沤洗所需水面较少,沤浸时间短,可较整株沤洗减少水源和环境的污染。剥皮沤洗需要首先将麻皮从麻株上剥取下来,然后将鲜皮或干皮进行沤洗。但黄、红麻手工剥皮劳动强度大用工多,又要有一定的技术。由于目前种植的黄、红麻较分散,经营单位小,  相似文献   

2.
廉江县黄、红麻面积较大,年植面积四万余亩,最高年份的1981年达72179亩,总产47万担。剥皮沤洗为我县黄、红麻生产中现行的加工方法,但用手工剥皮,劳动强度大,用工多,又要有一定的技术,加上双夏时期紧,种麻“剥皮难”成为阻碍麻类生产发展的突出课题。由于目前种殖的黄、  相似文献   

3.
黄麻、红麻的剥皮沤洗,需首先将麻皮从麻茎上剥下,然后根据条件沤浸鲜皮或干皮。黄麻、红麻剥皮作业劳动强度大,季节性强,有一定技术要求,手工操作,工效低,每人每天剥鲜皮100-160公斤。因此剥制加工困难成为黄麻、红麻生产中的主要障碍。为解决此问题,  相似文献   

4.
廉江县黄、红麻面积较大,年植面积四万余亩,最高年份的1981年达72179亩,总产47万担。剥皮沤洗为我县黄、红麻生产中现行的加工方法,但用手工剥皮,劳动强度大,用工多,又要有一定的技术,加上双夏时期紧,种麻“剥皮难”成为阻碍麻类生产发展的突出课题。由于目前种殖的黄、红麻较分散,推广动力剥皮机有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5.
黄麻、红麻的剥皮沤洗,需首先将麻皮从麻茎上剥下,然后根据条件沤浸鲜皮或干皮。黄麻、红麻剥皮作业劳动强度大,季节性强,有一定技术要求,手工操作,工效低,每人每天剥鲜皮100~160公斤。因此剥制加工困难成为黄麻、红麻生产中的主要障碍。为解决此问题,解放后,麻区群众和科研单位创制了多种型式  相似文献   

6.
马永章  沈伯炎 《中国麻作》1983,(3):42-42,40
为适应麻区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黄红麻收剥劳力紧张和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浙江上虞县中塘公社光明大队杨永才同志进行了多年研究改进工作,制成一种简易黄红麻剥皮器。  相似文献   

7.
前言 近几年来,我国黄麻、红麻生产有了迅速发展,已做到用麻基本自给。黄麻、红麻生产中以收割和剥制加工最为费工,收获不及时则影响麻的产量和品质,.因此麻区群众要求以机器代替手工操作。目前黄麻、红麻的剥制加工作业已有定型机具可供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麻区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黄红麻收剥劳力紧张和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浙江上虞县中塘公社光明大队杨永才同志进行了多年研究改进工作,制成一种简易黄红麻剥皮器。该器  相似文献   

9.
前言近几年来,我国黄麻、红麻生产有了迅速发展,已做到用麻基本自给。黄麻、红麻生产中以收割和剥制加工最为费工,收获不及时则影响麻的产量和品质,因此麻区群众要求以机器代替手工操作。目前黄麻、红麻的剥制加工作业已有定型机具可供生产中推广使用,但收割机械在我国  相似文献   

10.
11.
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广大麻农的积极努力下,我县黄、红麻生产发展较快,单产不断提高。建国初期,亩产只有200—300斤,到1978年,种植面积达10万亩,亩产848.7斤。但1978年以后,单产下降,亩产只600-700斤。究其原因,一是农业生产中用地和养地不当,土壤肥力衰退;二是品种单一化,布局不够合理。我县从1971年开始大面积推广红麻,  相似文献   

12.
我乡历年种植黄麻红麻2000~7000亩,收获后由于采用传统的整株沤洗法,不但捆麻、运麻费工,而且沤麻污染水源、破坏水产资源,严重影响饮水用水。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我站1984~1985年进行了膜封凼沤试验,并获得成功。现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黄麻、红麻是我省主要的纤维作物,种植历史悠久。据八闽通志记载:“侯官甘蓙洲出者佳,泉州府青麻、黄麻俱可为布,延平府兴化府福宁州皆出。”解放前种植面积不大,栽培技术落后,单产很低。解放后,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黄麻、红麻生产发展较快,特别是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14.
利用黄麻、红麻作造纸制浆原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栗建光 《中国麻业》2003,25(2):93-97
1前言1.1尽管最近速生林木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在世界许多国家制浆造纸用纤维原料的供应仍是一个大问题。一种可行的、可部分解决此问题的办法是利用像稻秸、红麻、竹子和蔗渣等生长周期更短的非木本纤维作原料。2.1这类原料的技术特点已有相当长的研究。事实上,最早生产纸的中国人早就利用蚕丝废料、大麻纤维和桑树外皮长纤维作造纸原料。3.1目前,红麻制浆造纸的商业性生产仅在少数国家受到重视。但是,在工业化规模种植和利用黄麻和红麻作造纸原料的实验阶段的技术和经济学方面的研究,不仅受到几个主要纤维生产国的重视,而且许多其它国家,如…  相似文献   

15.
我省是全国主要麻纺工业原料基地之一。建国以来,黄麻、红麻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是单产不断提高。1949年,全省植麻8.8万亩,亩产只有217斤。五十年代,平均每年种植55.53万亩,亩产364斤;六十年代,每年种植46.27万亩,亩产513.9斤,比五十年代增长40.9%;七十年代每年种植42.73万亩,平均亩产635.6斤,比五十年代增长74.4%,  相似文献   

16.
广东是我国黄麻、红麻主要生产基地之一,每年种植面积50万亩左右,最高年份达96万亩。但由于多年来种子管理制度不全,部分麻区种子严重混杂退化,麻田早蕾早花率高;加之麻田多年连作,偏施氮肥,少施或不施钾肥,种植规格不合理,种得迟收得早等原因的影响,多年来亩产徘徊在250公斤左右。为了挖掘我省黄麻红麻生产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杭州湾两岸麻区是全国红麻黄麻重点产区之一,常年种植面积为45万亩左右,八十年代以来干麻皮单产已达400~450公斤。麻皮产量虽高,但仍不稳定,据计算,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三个十年中,平均亩产量的离散系数分别为9.2%,13.9%和12.0%。引起产量波动除品种更换,栽培技术和其它社会条件外,主要是气象条件的变化而引起。  相似文献   

18.
世界黄麻、红麻的主产国家有孟加拉、中国、印度、尼泊尔和泰国。印度的黄麻集中在西孟加拉、阿萨姆和比哈尔三个邦,面积与产量均占全国的90%;孟加拉的黄麻主产区有米门辛格(Mymensingh)、郎蒲(Rangpur)、达卡(Dhaka)和堪米拉(Comilla)。黄麻是印度和孟加拉的主要经济作物,它在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黄麻纺织业存在的原料过剩,产品结构单一,质量档次不高,加工技术和设备落后,工业体系萎缩,从而直接影响到黄、红麻种植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应用现代纺织技术改造黄麻纺织技术与设备,提高黄、红麻产品本身的档次,发挥黄、红麻原料在亚麻、苎麻等加工业中的替代利用,以黄、红麻原料与其它纤维的混合加工来开发新型产品,丰富和扩大其产品应用领域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促进我国黄麻纺织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县历来有种植黄、红麻的习惯。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种植面积相应扩大。最初的黄、红麻种子都是群众自留的,从合作化开始形成种植黄、红麻的高潮,群众自留种出现短缺,要到外县求援解决。但引入的种子仍是百家种子,麻株长势参差不齐,病害严重,影响了生产,从而,留种问题引起了群众和各级领导的重视。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实行县留和群众自留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