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以深圳为例浅谈城市建设中的水土保持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圳市在城市建设中采取的水土保持管理措施主要有:从源头抓起,将水土保持方案申报审批纳入项目规划报建程序;注重行业管理,建立大水保格局的组织保障体系;国内首创政府委托水土保持监测、购买服务模式,健全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立有效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制,管理工作深入基层;加强取土、弃土管理,狠抓重点水土流失源管理。分析了深圳市存在的水土流失防治问题:城市建设迅速,地表扰动强度高;弃土、渣场所紧缺,弃土、渣问题难以解决;水土流失威胁市政排水设施,造成城市内涝;新增水土保持投资无从保障,水土保持措施落实难等。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房地产、轨道交通、采矿、能源、水利水电等行业大力兴起,各行业在建设过程中由于人为大量扰动破坏原地表,工程开挖、填筑活动形成大量的弃土弃渣。弃土弃渣不仅侵占土地、压毁农田,更可能污染水源、破坏环境、影响市容市貌,与现阶段推行的生态文明背道而驰,急需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工程弃土弃渣、建筑废弃物等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将其作为资源充分有效利用,变资源浪费为资源再生,变污染为环保。目前,大量的弃土弃渣、建筑废弃物及仍在不断增加的固体废弃物为新能源、新材料的研发及生产应用提供了物质来源。以弃土弃渣及建筑废弃物为固体废弃物的典型代表,从研究现状、利用方向方面阐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及必要性,为建立"无废城市",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创造有利条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指导生产实践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浅谈城市建筑废土的处理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不断扩大建设,建筑废土的产生和排出量也在快速增长,废土的乱堆乱放不但造成大量水土流失,而且淤塞河道,污染环境,影响水质和景观。针对台州市路桥区的建筑废土现状,提出了通过烧制砖瓦、取土坑回填还耕、堆山造景、建立消纳场地、规范弃土等处理和利用废土,避免建设单位弃土、买土,造成土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过程中,人为开发建设活动引发水土流失逐年增加,尤以城郊结合地的水土流失为最重,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合理的堆放弃土弃渣减少水土流失,增强城市防洪能力。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实施预防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生产建设项目弃土弃渣特性及资源化利用潜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各类建设项目大量开展,加剧了人、地、资源之间的矛盾。生产建设项目弃土弃渣尤其是土石混合堆弃体不合理处置,不仅浪费大量的土(石)资源,还侵占大量土地,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导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目前,我国正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程等陆续开展,弃土弃渣资源化利用更是水土保持法的明确要求,因此开展弃土弃渣特性分析及资源化利用潜力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现有资料为基础,预测我国目前已有的弃土弃渣量已接近400亿t;弃土弃渣的物质组成主要是土、砂和石块,实现资源化利用的方法、材料更易实现且成本低,更具资源化利用潜力。目前为止,针对弃土弃渣的管理和研究主要是从政策方面制定指导意见,对于实现资源化利用的途径、方法及潜力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仍较薄弱。研究从弃土弃渣类型、现状、物质组成及利用潜力评价等方面总结分析,指明以土石混合为主的弃土弃渣实现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及可行性,为生产建设单位及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切实有效减少弃土弃渣产生及实现资源化再利用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6.
关于深圳市城市水土流失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深圳市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由于管理滞后,开发单位盲目野蛮开发,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据统计,深圳市水土流失总面积为184.99km~2,其中人为开发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占总流失面积的93.43%.在分析深圳市水土流失现状、成因及危害程度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村与城市水土流失的异同点,认为城市水土保持较农村水土保持的内涵更为广泛,城市水土保持主要体现为以城市建设服务为中心目标的水土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7.
南水北调工程总干渠的建设,会产生大量弃土渣,妥善处理弃土渣是工程征地移民、施工布置、投资概算和水土保持设计等工作的基础,是保障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问题之一。根据工程特点,通过详细现场调查研究、与当地主管部门充分协商、技术经济比较,制定了弃土渣场选择的基本原则——可行、经济、科学,确定了弃土渣场选择步骤,节省了大量资金,较好地处理了弃土渣问题。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城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深圳市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城市水土流失问题日益突出。城市水土保持工作逐渐受到重视并逐步开展,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深圳市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分析了深圳市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有效的解决对策,以促进深圳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深圳市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9.
城市开发建设中“三随”现象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房地产开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方面,这些项目均涉及地貌、植被和弃土的处理问题。对建设中的随意处理现象,总结为“三随”现象,即随意开挖、随意堆弃、随意倾倒。这种“三随”现象成为目前城市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因此,防治城市水土流失,必须从根本上控制“三随”现象。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弃土弃渣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总结了江西省高速公路建设弃土弃渣产生的原因,分析探讨了由弃土弃渣场地的选择、排水工程、边坡防护工程和植被恢复工程为核心的弃土弃渣防治技术,并对高速公路弃土弃渣的预防监督工作提出了建议,以资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区的不断扩展,城市内涝成为困扰南宁市发展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造成南宁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有暴雨频繁且降水强度大,水土流失造成排水管网淤塞,地表蓄水能力减弱,城市建设改变原地貌,排水管网设计标准偏低等。针对以上问题,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提出了几点防治建议:完善排水系统、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加强排水设施管护、增加雨水自然入渗面积、利用湖泊和湿地蓄洪引渗等。  相似文献   

12.
《水土保持通报》2006,26(1):F0002-F0002
1995年,水利部在深圳市召开首次沿海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座谈会,面对深圳市乃至沿海发达地区出现的触目惊心的城市水土流失危害,首次提出了城市水土保持问题。从1995年开始,在深圳市编制全国第一部城市水土保持规划工作以来,先后大规模开展了以控制泥沙为重点的开发闲置地的水土流失治理和以改善背景山体生态景观为重点的裸露山体缺口整治,不断探索创新城市水土保持管理模式和技术体系。1城市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的概念城市水土流失,实际上是城市化过程中因城市建设等人为活动产生的规划区范围内的水土流失现象。城市化水土流失,可以理解为当建设规模或开发建设活动扰动土(岩)体超越城市的承载力和管理水平时,在自然外营力(降雨、重力、径流冲刷)的作用下,造成的水土资源的损失和生态景观的破坏。城市化水土保持不是要使城市化过程逆转,而是要使城市化过程有序化,确保城市化过程中的各种基础设施能发挥其正常的功能。城市水土保持,是研究城市化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方式和规律,据以防治水土流失,维护城市生态安全,改善生态景观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及管理科学。城市水土保持具有对水土资源、生态景观的保护,对破坏劣地的植被恢复及景观改善和维护态安全的功能。未来的城市化建设目标应是花园式山水型的生态城市。2城市水土流失及其危害形式大量的高强度的水土流失,不仅影响城市生态景观,而且危害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防洪安全:(1)生态失调。生态系统结构破坏、生态系统功能降低、域市生态环境恶劣,表现为突发性灾害,例如洪灾、滑坡等重力侵蚀灾害。(2)资源衰退。表现为植被破坏、用地硬化、水土资源损失、生态景观破坏、投资环境恶化。(3)设施破坏。淤积河道、市政管网、桥涵;破坏水源、影响水质;影响交通、供电设施;淤埋房屋,影响企业产生等。造成水土流失的开发方式有:采石、取  相似文献   

13.
城镇建设中人为弃土降雨侵蚀实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将黄土高原地区城镇的建设中的人为弃土堆积归纳为新生斜坡型,陡坡增长型,新生台地形和地迭加型等4类人为堆积地貌,针对人为弃土堆积斜坡和人为弃土堆进行了降雨侵蚀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在短历时,高强度降雨条件下,人为弃土斜坡可发生剧烈的土壤侵蚀,其侵蚀量是裸露撂茺坡的10.76-12.23倍,而人为弃土堆侵蚀产沙量相对较少,(2)人为弃土斜坡的侵蚀产沙与降雨产流历时具有幂函或对数函数关系,(3)人为弃土斜坡与裸露撂荒坡相比,坡面的细沟侵蚀占较大比得,因此,应禁止随意倾倒赋发产生的废弃土方,对已倾倒堆积的形成的人为弃土斜坡为排土场需加强治理,以减少城镇侵蚀的产沙来源。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土保持》1997,(1):25-27
<正> 我国经济开发向中西部转移战略方针的落实,对于陕西这个内陆省份来说,无疑是一个良好的机遇.但是,经济开发热的兴起,必然带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伴随而产生的房地产开发、公路、铁路、机场、供水、排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将蓬勃发展.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不可避免会大面积破坏原地貌植被和原有水系,产生大量的弃土、弃石和弃渣,引发新的水土流失.如何正确处理好城市建设与水土保持的关系,使之协调发展,已成为水土保持部门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深圳市近年来水土流失面积逐步减少,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显著,本文重点分析了深圳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近年来推行的政策以及采取的各种措施,详细总结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全国的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以深圳市碧岭水综合整治工程为例,论述了城市河道治理中的水土保持工作。城市河道开发建设过程中的河堤开挖、堆土等均会对沿线原地貌造成破坏并引发水土流失,若不采取适当的水土保持措施,将会对项目区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在城市河道开发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工作要突出临时措施的有效性和永久措施的生态性,并强化雨洪调蓄措施的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哈尔滨市城市的不断扩张,大量的土地被开发利用,人们一度忽视了城市水土流失的危害,随意倾倒建筑垃圾,破坏了大量的地表植被,引起了严重的人为水土流失,对社会经济、生态景观、河流水质及防洪安全和居民生产生活等方面造成了较大的危害。针对这些危害和水土流失成因,结合哈尔滨市实际情况,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城市水土流失的成因。从城市风景区、开发建设项目、弃土弃渣、表土及临时堆土、城市河道、饮用水源地、完善立法等方面提出了治理城市水土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深圳市水资源紧缺矛盾日益突出。介绍了深圳市的水资源现状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按照国家级生态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分析了当前深圳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构建节水型产业体系,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优化配置水源,完善水资源管理体系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所居住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园林绿化也越来越被各地各级政府和单位重视。园林绿化可以美化城市形象,调节城市生态,优化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而加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是确保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关键。基于此,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具体策略3个方面进行分析,以完善园林绿化施工管理。  相似文献   

20.
深圳市的城市水土流失问题具有典型性。自1995年开始,深圳市大力开展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深圳市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已由全面防治转向信息化发展。阐述了深圳市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历程,介绍了深圳市水土保持信息化发展情况和福田区智慧水务系统建设实践,可为其他城市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