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宽甸县2017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位于宽甸县东北部的红石镇红石砬子小流域,该项目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00 hm2。工程的实施不仅能有效遏制项目区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趋势、保护耕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而且对振兴宽甸县地方经济和提高边境地区国际形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对红石砬子小流域的建设管理过程中,总结出: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制度;科学合理规划,优化治理模式;加强建后管护,巩固治理成果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
2013年,作为一类革命老区的莒南县被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治理县,经过连续两期的治理,共治理小流域15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9.67 km2,治理效果显著。其经验和做法主要有: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前期工作,优化项目设计;落实"四制"等规章制度,提升建设能力和水平;严格财经纪律和资金审批程序,加强资金管理;加强宣传引导,健全管护机制;推动项目信息化,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等。提出了加大水保措施管护力度、降低县级配套资金比重、加大水保宣传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截至2014年底,安远县通过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73.65 km2,总投资6 327.34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把水土流失治理与扶贫开发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2008—2014年脱贫人口达6 900余人。安远县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搞好调查规划,做到精准布局;突出治理重点,优化治理模式;狠抓典型引领,发挥示范效应;强化宣传发动,促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朝阳县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辽宁省大凌河流域燕山湖项目区于2008年得到水利部、财政部批复,按照上级部门计划安排,本期实施治理小流域共10条,分别为台子乡李杖子小流域、木头城子镇十家子小流域、南双庙乡八道河子小流域、柳城镇小平房小流域、胜利乡五家子小流域、乌兰河硕乡下洼小流域、东大道乡刘炮手小流域、贾家店农场贾家店小流域、杨树湾乡梁西小流域和波罗赤镇焦营子小流域.总面积174.33 km2,水土流失面积126.48 km2,治理期为2008-2012年,规划治理面积109.18 km2,经过5 a的综合治理,充分体现了科学治理、规模治理、综合治理的特点,“四大效益”都取得了可喜成效.  相似文献   

5.
2013年5月,水利部组织完成了对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辽宁省(2008—2012年)项目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的竣工抽验,也标志着辽宁省2008—2012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全面顺利完成。5年间,全省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 290.6 km2,共治理了125条小流域,省以上投资26 860万元,项目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全面总结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岫岩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多年来,岫岩县在水土保持工作开展过程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三农"为目的,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方针,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科学实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累计完成综合治理面积912.5 km2,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7.
定西市安定区于2003年被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区后,在认真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坚持"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的原则,拾遗补缺,整合完善,改造提高,整体推进,改善了生态条件和人居环境,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和农村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8.
安定区大力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经历了起步探索、稳步发展、创新提升三个创业阶段。坚持水保立区战略,在梯田建设、流域治理、预防监督、水保产业、科研技术等方面成效显著,创新了治理模式,建立了工作机制,做到了规划先行,强化了预防保护。介绍了水保生态建设的成效和具体做法,展望了今后水保生态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经过5年治理,义县2008—2012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完成综合治理面积150.01 km2,共治理了10条小流域,治理措施保存面积148.24 km2,完成水土保持总投资5 874.13万元,治理程度达到76.1%。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通过加强组织和监管、注重队伍培养和后期管护、实行内业管理档案化等措施,使项目区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自2008年在大凌河流域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以来,在选定的茶山寺等10个项目区,按照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的原则,注重项目整合,狠抓工程建设质量,使项目区形成了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严重的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总结了工程建设的主要经验,指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始终坚持"水保立区"战略,将水土保持作为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措施,坚持政府引导、综合治理、多方融资、依法行政,探索出了"三个坚持、两个创新、四个结合、五个转变和一个强化"的成功经验,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特色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有效助推了精准脱贫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定西市安定区在多年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基础上,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甘肃省定西项目区建设为依托,在现有重点治理小流域治理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建立更高标准、更大规模的大示范区建设要求,坚持"拾遗补缺、优化配置、改造提高、整合完善、整体推进"的原则,合理规划,认真组织,积极创新,开拓进取。到2006年底,示范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302.62 km2,治理程度达到82.2%,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在防治水土流失、防止土地资源破坏、减轻水沙危害、促进农村产业和区域经济快速协调发展方面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详细介绍了安定区在风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区建设中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2008年,河南省在位于大别山、桐柏山、太行山革命老区的罗山、光山、商城、桐柏、林州、安阳等6个县开展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5年来,项目区干部群众进行了持续不懈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45.7 km2。河南省开展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的主要做法是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强化监管、保证质量,关注民生、造福百姓,加强管护、注重效益。  相似文献   

14.
自2003年来,在国家水利部、财政部的关心支持下,赣县实施麂山项目区赣江上游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5年综合治理水土流失91.48km^2,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由治理前的100.65km^2下降到41.01km^2,下降了59.25%,年土壤流失量下降了62.08万t,保土减沙效率达70.3%。同时发展了流域经济,改善了基础设施,提高了服务新农村建设水平,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总结形成了赣县特色的项目实施和管理的经验体会: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强化监督,巩固治理成果;创新思路,加快治理步伐;加强管理,规范建设程序;科学治理,建设精品流域;严格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广泛宣传,营造工作氛围;强化监督,巩固治理成果。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水土保持成效、经验及战略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2008—2012年安徽省大别山项目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按照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的原则,选定了潜水、衙前河、皖水、大沙河、龙湾河、桃岭库区、指封河、龙潭河共8个项目区并进行实施。分析了项目的实施情况和实施成效,总结了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包括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级责任,严格项目审批、及时检查验收,完善建管机制、强化项目管理,深入宣传教育、加强预防监督等。  相似文献   

17.
自2008年在沂蒙山区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以来,临沂市完成了107条小流域的治理工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 015.1 km~2,完成投资38 233万元。经过治理,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了84.3%,林草覆盖率提高了14.3百分点,水、土资源时空分配更加合理,土地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临沂市的主要做法是:坚持规划驱动,注重典型工程示范带动,充分发挥国家投资的引子作用,积极落实地方配套资金,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治理与管护。针对目前沂蒙山区水土流失分布不再集中(多呈零碎小片),部分治理措施年久失修,面源污染防治有待加强等实际,在下一步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中,应积极探索以奖代补的投入机制,重点开展水源地上游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相似文献   

18.
自1995年纳雍县被列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以来,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对水土流失区实施重点治理,全县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20年来,28条小流域经过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国债生态修复试点项目、云贵鄂渝世界银行贷款/欧盟赠款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推进了纳雍县生态修复和小流域治理进程。分析了项目实施后取得的成效,总结了20年来的生态建设经验,以期为今后同类项目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陇西县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为目标,坚持措施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梁峁顶和沟坡配置乔灌草生物防护带,在梁坡修梯田,把沟道建成水沙调控利用区,坡面治理与沟道治理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建成了高标准、高质量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在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的同时,改善了当地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区域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临安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建设美丽幸福新临安为目标,科学开展水土流失系统治理,全面强化人为水土流失监管,构建了政府重视、规划引领、保护优先、系统治理、产业融合“五位一体”的水土保持工作体系,探索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生态经济发展道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