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多种环境因素的观察与分析以及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接种等试验,查明了华山松落针枯死的病因为生理性病害,与土壤缺Zn、B等微量元素及极端气候相关,而与侵染性病原无关。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通过几种药(肥)采取根区施肥和叶面喷施的方法,防治华山松落针枯死。试验结果表明:华山松针叶出现黄斑与土壤中氮(N)、磷(P)元素的含量无直接关系,而与微量元素锌、硼及腐殖酸等相关。  相似文献   

3.
华山松是重庆东部地区海拔1200-2100米中山地带的主要速生、优质的用材树种,也是防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维护三峡库区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华山松落针发病区进行抚育间伐和卫生伐两种营林措施对华山松落针枯死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措施能增强树势,减少落针和针叶枯黄。  相似文献   

5.
1983年7月发现兴隆山部分云杉林木有大量落叶现象,1985年5月发现一些小树枯死。为查明受害原因和性质,1985年8月初,由兰州市林业局主持组成了联合调查组,对云杉落叶枯死现象做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于后。一、林木受害症状及规律性1.林木受害症状受害树木的各龄老叶均由深绿变灰绿,再变为褐色,多在7月和8月逐渐死亡脱落。小树死亡,大树生长衰弱。受害较轻者仅部分针叶变色、脱落,落叶后枝条甚至整株树呈灰白色。2.被害树木空间分布规律受害树木在空间分布有明显的规律性,林缘重于林内,一般仅林缘一行树木受害。在沟内,树高约10米处,呈现出一条较为明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坡度、胸径、密度等因子对华山松落针病的影响,采用样方法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胸径小于10cm的发病率最高为35.47%,胸径大于30 cm发病率最低为3.97%;密度大于2500株·hm-2发病率最高为26.78%,密度小于1 000株·hm-2发病率最低为7.98%;陡坡发病率最高为23.13%,平坡发病率最低为7.21%。  相似文献   

7.
华山松是四川东部地区海拔1300—2000米中山地带的主要速生、优质的用材树种。近几年,华山松林区相继发生大片落针拈死,其面积之大,范围之广,危害之严重,实为全国所罕见。这一森林生态性灾害,不仅对林业建没和生态效益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而且极大地挫伤了广大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同时也给林区职工生活带来许多困难。因而,普遍引起社会各界和林业部门的关注和重视。 1984年6月,万县地区林业局曾组织调查,提出紧急报告,要求查明枯死原因。同年11月,中国林学会组织了中国料学院等单位,对奉节县茅草坝林场进行考察(一天),认为大气污染促行病虫害盛发,导致林木成片枯死。华山松林区大面积枯死是我省(包括鄂、陕等  相似文献   

8.
华山松林分生长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华山松天然分布区的巴山林区华山松人工林中设置5种密度级共66块标准地一位观测,对收集的16-21年间该林分的各种生长量指标进行分析检验。由此得到各密度级的各种生长量平均指标,可供华山松林分合理经营和规划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华山松天然分布区的巴山(西段)林区华山松人工林中设置5种密度级共66块标准地进行定位观测,对收集的16~21年间该林分的各种生长量指标进行分析检验。由此得到各密度级的各种生长量平均指标,可供华山松林分合理经营和规划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东部山区油松枯死原因及研究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枯萎病是全球性普遍发生的病害,其原因可归纳为6个方面:①大气污染因素;②病原线虫;③环境气候因素;④病害因素;⑤虫害因素;⑥土壤因素。油松作为辽宁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也发生大面积枯萎死亡现象,其原因不外乎以上6方面,但对辽东山区油松的枯萎死亡原因,至今尚未有明确结论。本文在综述引起油松枯萎死亡原因的同时,也对其研究趋势及突破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喷洒波尔多液、施用51%生物有机肥和硫酸亚铁的4种不同组合防治油松落针病试验对比,得出防治效果最好的为喷洒等量式波尔多液和施用51%生物有机肥的组合法。其次为喷洒等量式波尔多液、施用51%生物有机肥和硫酸亚铁的组合法。硫酸亚铁对防治效果作用不大,施用51%生物有机肥可明显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油松落针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油松(Pinus labulaeformis Carr.)是辽宁省的乡土树种,也是该省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近几年来,在辽东地区发现大部分油松人工纯林及部分天然幼林发生针叶病害。发病的油松针叶连年脱落,高生长与径生长极为缓慢,树势逐年衰弱,个别植株濒于死亡,给林业生产造成很大  相似文献   

13.
云杉落针病防治的研究孙国忠(四川省森林病虫防治检疫总站)王志平(夹金山林业局)杨庆和(凉山州林业局)杨学成王瑛(九寨沟自然保护管理处云杉落针病(Lophodermiumpiceae)是我省西部高山林区云杉人工更新幼林的重要病害。据1990年不完全统计...  相似文献   

14.
经过对混交林的调查,进行了以营林措施防病为主的防治试验,结果为:红桦以29% ̄37%的比例与云杉混交,对云杉落针病的相对预防效果为78.9% ̄83.8%;松土除草对云杉幼林落针病的预防效果为10.1% ̄12.1%,相对防治效果为17.6% ̄19.7%;松土除草加施肥的防治效果为14.5% ̄19.7%,相对防治效果为23.5% ̄28.8%;抚育伐和卫生伐的防治效果在7.5% ̄9.2%,相对防治效果在  相似文献   

15.
云杉落针病的发病高峰时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以子囊孢子萌发期危害最大,防治最佳时段在子囊孢子飞散高峰期,连续进行防治2次,防治效果均可达到80%以上,烟剂可作为大面积控制云杉落针病的理想用药.九寨沟县于2001年~2008年累计防治面积6 866 hm2,平均防治效果达89.6%,有效地控制了云杉落针病的扩散,巩固和改善了林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由散斑壳菌Lophoder mium sp.引起的落针病是银杉的一种重要叶部病害,导致针叶大量提早脱落,影响树木生长甚至濒于死亡。百菌清、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对病原菌子囊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较强,以营林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防治方法能控制该病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17.
采用野外定点观察、抽样调查和室内实验测定等方法,对辽东地区油松落针病害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油松落针病各个发生阶段症状特点明显,每年5~7月针叶枯黄脱落,8~10月针叶上出现明显的无性和有性子实体,该病原菌的侵染循环周期为1年;油松落针病的发生与坡向关系不明显,与坡位有明显关系,坡下腹发病较重;人工纯林病害的发生程度最重,人工混交林和天然混交林的发病程度较轻;林分密度越大发病越重,郁闭度越大发生越重;土壤中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含量随着病情加重而减少,其中速效氮表现最明显;全氮、全磷、速效钾的含量与病害发生关系不紧密.  相似文献   

18.
红松落针病发生的生态条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贾云  原戈 《林业科学》1991,27(1):41-49
本文通过26块典型样地的调查和2—3年的固定样地气候、Lophodermium maximum子囊孢子飞散规律的观测,其数据经不同的方法处理,结果表明:红松落针病的发生随海拔增高、林龄增加感病程度下降,而随林分密度增大感病程度上升。通过对土壤养分含量及pH值分析,表明:落针病的发生与林地养分含量的多少关系不大。L.maximum子囊孢子的飞散主要受气候因子控制,日均温度≤23℃、日均相对湿度≤90%、日均绝对湿度≤24mb时是子囊孢子飞散的最适时机。日降雨量≤0.5mm时对孢子的飞散有抑制作用。防治该病的重点应放在林分平均高不超过10m的中、幼龄林。  相似文献   

19.
红松落针病分布,发生和损失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松是辽宁东部山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该病除危害红松成、幼林外,还危害红松幼苗。受害林木提早落叶,使红松的生长受到严重威胁。近年来该病的发生面积逐年扩展,危害情况日趋严重。为了控制其病害的发生,我们于1985年在省内  相似文献   

20.
控制云杉落针病的技术要点孙国忠(四川省森林病虫防治检疫总站云杉落针病(Lophodermiumpiceae)是我省川西高山林区云杉人工更新幼林的严重病害。病害的流行区,属高山暗针叶林带。山高坡陡,人烟稀少,交通不便。防治工作必须根据病害的监测结果、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