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泾源县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差,在水土保持治理工作中以大流域为依托,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一是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草路统一规划;二是以天然次生林为依托,坚持以封为主,封造结合,逐步构建起生态旅游经济圈;三是以基本农田建设为基础,促进退耕还林还草,探索出在土石山区改善生态,促进经济的成功之路,为全面治理起到了有效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小流域治理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利于水利资源和环境保护体系,又有利于土壤和耕作保护体系,进而促进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转化.本文以济南市土屋峪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工程为实例,介绍了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总体规划和具体治理措施,包括梯田工程、人工林、堰坝工程等设计及施工技术,可为以后类似治理工程提供必要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生态环境状况是区(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云南是中国6大河流的水源区,生态环境复杂多样而高度脆弱。在界定小流域概念的基础上,概括了云南小流域自然地理特征,并对其生态环境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结果表明:目前针对云南小流域生态环境研究,研究区主要集中东川地区,研究范围单一;研究主题以流域水文效应、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自然干扰以及生态修复和治理等为主,总体处于起步阶段;各个主题的内容以现象描述和原因分析为主,缺乏相应的对策研究;研究技术与手段以野外观测和实验为主,缺乏模型及多学科手段。因此,未来研究除加强以上不足的研究外,还应注重:加强"局部—整体—综合"研究;改善观测技术与方法;从景观格局配置角度,对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宽甸县小流域自然条件和经济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水土流失的产生原因、程度及危害,调整土地结构,优化水土保持措施布局,总结出一套适合该区域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不但使流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而且使当地的综合效益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5.
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的定量评价,将提升效益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开展效益评价研究,总结现有治理模式的经验成果,对未来长期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具有科学指导。综述了全国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在此基础上通过参照国标法、文献频数法、理论推导法和专家选取法等4种方法来选取指标,并最终确定以防洪减灾效益、水保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的21个广东省小流域综合治理指标,以期为广东省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的实例研究奠定基础,为实现广东省全省范围内小流域的定量评价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小流域水土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以本溪市溪湖区三会厂小流域为例,在研究区内开展小流域建设,通过采取营造水土保持林、封育及修建方塘、谷坊等植物保护措施及工程措施,探索适合辽东山区的小流域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亟须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出新的规划方向.如何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发现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措施成为研究的重点.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就是一种有效的建设途径.甘肃省秦安县大山沟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坚持以农村"生态发展、村容整洁"为重点,通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改善了流域内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使得村容洁净、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相似文献   

8.
林建虎 《农业工程》2016,6(3):76-77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是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有力措施,甘肃省积石山县通过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银川河项目,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我国广大的山区、丘陵、高原,由于复杂的自然因素和历史上长期滥用农业自然资源,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据解放初期统计,全国水土流失面积150万平方公里,分布在近一千个县的范围内,主要在西北黄土高原、江南红壤丘陵山区、北方土石山区和东北黑土地区.最严重的是西北黄土高原.建国三十多年来,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万平方公里.凡是经过认真治理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小流域坝系具有拦截泥沙、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淤地造田、促进生产的重要作用,是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有效措施。淤地坝系规划阶段水文计算的主要任务是计算设计暴雨量、设计洪水量和输沙量等重要特征参数。以某小流域坝系为例,对缺乏水文泥沙资料情况下,坝系规划中所依据的重要水文特征参数的确定作了系统分析和研究,为小流域淤地坝系的合理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通过指标体系法确立盖州市大清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重点区域,并根据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水土流失、土地利用和综合治理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典型小流域为研究对象,根据区域地形地貌、岩土特性和气候特征,按照水资源持续利用和高效开发的原则,分析了采用"节节拦蓄、长藤结瓜,上塘浇下田、自流灌溉,沟底截流,灌饮结合"等水资源高效应用措施,解决人畜饮水、灌溉用水、工副业用水、生态用水等用水问题,探求土石山区小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高效利用的措施与方法,为类似小流域区的治理开发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针对山西侯甲煤矿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扰动地表、重塑地貌、水土流失问题,在现场勘察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区气候条件、土壤植被状况,将该矿区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分为工业场地防治区、场外道路防治区、排矸场防治区、场外输电线路防治区和采空沉陷影响区,并根据各自的水土流失特点和植被生长条件,提出相应的水土保持工程和生态植被恢复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对防止侯甲矿区水土流失、实现资源合理利用、促进矿区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梨树小流域通过规划治理,走出了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发展之路,成为辽东山区脱贫致富的一面旗帜。介绍该小流域的各项治理措施,阐述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及主要措施,为新农村建设及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生态效益价值评估对评价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效果至关重要。对全国首个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城市—洛阳市洛河水土保持工程生态效益进行价值评估,在建立生态河道水土保持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价格替代法、影子工程法等方法模型从安全价值、景观价值、气候价值、环境恢复价值四方面进行水土保持工程生态效益评估研究。研究表明,洛河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使得年均涵养水源量增加28.06万t,泥沙淤积量减少20.81万t,尘埃阻滞量9107t,土壤侵蚀量减少209.1万t。洛河水土保持措施生态效益年均总价值为11715.9万元,其中安全效益年均价值为7145.6万元、景观效益年均价值为1966.9万元、气候效益年均价值1504.9万元、环境恢复效益年均价值为1098.5万元。研究成果可为全国河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效益评价及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围绕生态水利工程在江阴中小河流综合整治中的应用,简要阐述了生态水利工程内涵在河流综合整治中的体现.通过江阴水质监测统计,指出了江阴中小河流现状产生的6个主要原因,建设性地提出河流生态管理需要加强的8项对策.结合《全国中小河流重点县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试点规划》的实施,以江阴顾山试点项目区的连片河道生态环境治理为例,从规划设计、施工技术和整治效果对生态水利工程原则的具体应用作了论述,同时,归纳了在江阴河流生态修复示范工程中首次取得的建设效果和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7.
彭枫  丁玉娟 《农业工程》2019,9(11):67-70
绿色生态是新时代赋予土地整治的新内涵,实施工程生态化建设可以一定程度弥补土地整治的“生态短板”。针对贵州丘陵山区特殊的地形地貌特征,从空间维度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阐述了土地整治田间道路的空间架构,分析了工程建设对田间道路沿线生态干预的4个区域,即基础的断面及延展面区、刚性材料的结构面区、交叉建(构)筑物的衔接区和施工土体损毁区,并提出了田间道路工程生态化建设的策略在于定位其功能、优选其建材和重构其环境。结果表明,田间道路工程生态化建设可以实现景观、生态和实用等方面的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