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为了研究草炭复配基质盐分含量对黄瓜育苗的影响.[方法]采用草炭、蛭石、珍珠岩体积比3∶1∶1配制育苗基质,研究草炭复配基质盐分含量对黄瓜育苗的影响.[结果]当基质盐分含量在1.5 ~3.0 g/kg(EC 1.2 ~2.9 mS/cm)时,黄瓜种子发芽和生长较好,叶面积、全株干重、壮苗指数、活力指数均达到较高值,且当盐分含量为3.0 g/kg(EC 2.9 mS/cm)时,活力指数、壮苗指数均最高;当盐分含量小于1.5 g/kg(EC 1.2 mS/crm)时,子叶较小,叶色浅,幼苗生长发育缓慢甚至停滞;当盐分含量大于4.5 g/kg(EC 4.0 mS/cm)时,叶色深绿、皱缩、边缘干枯,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当盐分含量大于11.5 g/kg(EC 9.1 mS/cm)时,黄瓜种子不能出苗.[结论]该研究可以为黄瓜育苗基质的盐分控制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祁丰林区分布的4种典型森林植被采集土样,采用电极法和质量法对其电导率和盐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4种森林植被土壤中的电导率和盐分含量变化规律各不相同,其中青海云杉林和祁连圆柏林土壤剖面不同土层的差异不显著(P>0.05),而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混交林和灌木林土壤剖面40~60 cm土层显著高于其他土层(P<0.05).青海云杉林、祁连圆柏林、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混交林和灌木0~60 cm土层的土壤电导率和盐分含量分别为0.228、0.187、0.213、0.260 ms/cm和0.602、0.481、0.558和0.678 g/kg,4种森林植被土壤未发生盐渍化现象.另外,4种森林植被土壤电导率(y)和盐分含量(x)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2.7947x-0.0398(R2=0.9997,P<0.01).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对盐渍化土壤含盐量的快速准确测定,以东营市为例,对盐渍化土壤水溶性盐含量(y,g/kg)与浸提液电导率(EC,μs/cm,x)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得到回归关系式为y=0.003 5x-0.107 6(r=0.995 2),二者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在此基础上,对电导率结合质量法批量测定盐渍化土壤水溶性盐含量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东营市区域内含盐量为1.0~24.1 g/kg或EC为260~6 590μs/cm的盐渍化土壤,采用电导率结合质量法测定结果与质量法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符合《森林土壤水溶性盐分分析》(LY/T 1251—1999)“全盐量(质量法)与离子总量之间的允许偏差”规定。提出的电导率结合质量法对我国沿海地区盐渍化土壤水溶性盐含量的批量快速检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李美茹  乔洁  李明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494-17495
[目的]研究聚马来酸(PMA)对次生盐渍化土壤盐分的影响。[方法]设4个处理,其中,处理1为清水对照,处理2施用130g/m^2PMA.处理3施用260g/m^2PMA.处理4施用B、Zn、Fe复合微肥1g/m^2,3次重复,随机区纽设计,测定不同处理对次生盐渍化土壤盐分的影响。[结果]处理3对次生盐渍化土壤影响最大,EC值为2.6mS/cm,其次为处理2,EC值为3.0ms/cm;处理2SO4^2-含量最低,达3.688g/kg,其次为处理4,为7.024g/kg;处理3Na^+浓度最低,为11.81g/kg,其次为处理2,为15.13g/kg;处理3Mg^2+浓度最低,为1.943g/kg,其次为处理2,为2.254g/kg。[结论]PMA可以降低土壤盐分,改善土壤的盐渍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生物有机肥料在温室蔬菜上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几种叶菜类蔬菜为试验材料,探讨生物有机肥料对温室蔬菜产量、品质和土壤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蔬菜专用肥(对照)相比较,①在增产性能上,3种生物有机肥料可使蔬菜产量提高15.1-37.3%。②在提高品质上,3种生物有机肥料能有效地降低苋菜和芹菜可食部分的NO3^-含量和芹菜粗纤维含量,其中芹菜NO3^-含量的降低幅度达1198-1947mg/kg。③施用大三元生物有机肥的土壤盐分(EC)含量最低,0-10cm耕层的盐分为0.79mS/cm,比对照低0.24mS/cm;10-20cm耕层的盐分为0.55mS/cm,比对照低0.10mS/cm。可见,在温室栽培条件下施用生物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叶菜类蔬菜产量、品质和降低土壤盐分的累积。  相似文献   

6.
鳡的生化组成与营养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长江湖北团风江段消落区池塘中鳡的蛋白质、脂肪、水分和氨基酸组成,计算了其能值。结果表明:鳡背部肌肉中水分的平均含量为75.8%,粗蛋白的平均含量为18.1%,粗脂肪的平均含量为4.1%,平均能值为5.98 J/mg;全鱼水分的平均含量为75.1%,粗蛋白的平均含量为17.8%,粗脂肪的平均含量为3.7%,平均能值为5.74 J/mg;测得鳡背部肌肉中15种氨基酸的总量(TAA)为每100 g干重中71.95 g,必需氨基酸总量(EEAA)为100 g干重中47.22 g,EEAA/TAA为0.66。鳡背部肌肉含水量与体长的相关方程为y=-2.930 6 lnx+86.698(R^2=0.719 3,n=29),与体重的相关方程为y=-0.940 3 lnx+81.864(R^2=0.739 1,n=29);粗蛋白含量与体长的相关方程为y=-0.005 4x-0.043 5(R^2=0.383 4,n=25),与体重的相关方程为y=19.75x-0.013 4(R^2=0.361 6,n=25);粗脂肪含量与体长的相关方程为y=1.403 lnx-1.104 2(R^2=0.506 2,n=25),与体重的相关方程为y=0.435 8 lnx+1.302 7(R^2=0.488 8,n=25);能值与体长的相关方程为y=-0.000 2x2+0.037 7x+4.890 5(R^2=0.690 0,n=25),与体重的相关方程为y=0.170 9 lnx+4.888 4(R^2=0.652 4,n=25)。  相似文献   

7.
刘旭  迟春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592-11594
以78份土样数据对我国半荒漠地区土壤盐度指标的换算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1:5浸提液电导率(EC1:5)与盐分摩尔总浓度(TEC1:5)的换算幕系为TEC1/5=11.28×EC1:5(r^2=0.99,P〈0.01),TEC1:5与盐分质量总浓度(TDS1:5)的关系方程为TDS1:5=63.37×TEC1:5(r^2=0.99,P〈0.01),由EC1:5推算土壤全盐量(St)的经验方程为Sk=3.60×EC1:5(r^2=0.99,P〈0.01)。  相似文献   

8.
在舟山市4个县区采集38份土壤样品,采用电导率法和质量法分别测定土壤电导率(EC1∶5)和含盐量,同时测定土壤中Ca2+、Mg2+、K+、Na+等4种盐分离子的含量。结果表明,Ca2+与土壤含盐量、EC1∶5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Mg2+、K+、Na+与土壤含盐量、EC1∶5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含盐量(x)与EC1∶5(y)存在极显著线性相关关系,两者的回归方程为:y=0006 7x+0004,(R2=0987 4**),利用该方程计算得到的土壤含盐量数值与实测值较接近,平均相对误差为496%,说明此回归方程可以用于该区域土壤电导率与含盐量之间的换算。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运用SP-3型棉田信息采集与精量灌溉控制系统,对棉田耕层土壤电导率、土壤含水量、温度变化进行连续的动态监测。结果分析表明,土壤盐分变化范围在3.1~6.5g/kg,土壤含水量在15.13%~30.54%,温度在17.25-31.00℃,并且土壤盐分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R=-0.836),与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729),说明土壤含水量和温度的变化极大程度地影响着土壤盐分的变化和积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种植密度、施肥量和刈割次数对黑麦草产量的影响,为黑麦草高产栽培技术提供措施。【方法】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黑麦草干草产量(y)与种植密度(x1)、N(x2)、P2O5(x3)、K2O(x4)和刈割次数(x5)之间的数学模型,并模拟寻优。【结果】经回归分析,得到黑麦草干草产量(y)与五因子(x)间的回归方程为:y=29861.05+205.42x1+1147.51x2+327.55x3-23.07x4-787.03x5-956.48x12-833.09x22-693.68x32-695.56x42-1076.17x52+215.13x1x2+167.78x1x3-133.28x1x4-84.35x1x5+142.74x2x3-87.91x2x4-67.82x2x5-154.31x3x4-50.49x3x5-246.39x4x5。采用种植密度317.63万~325.27万苗/ha、纯N138.09~145.17kg/ha、P2O525.88~28.12kg/ha、K2O87.21~92.79kg/ha、生育时期刈割3次(抽穗期前后刈割)的综合技术措施,可获得高于27024.40kg/ha的干草产量。【结论】在重庆三峡库区黑麦草实际生产上,需适当增施N肥、降低种植密度和控制刈割次数,其他地区应根据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和其他因素作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1.
The trace water content of salt in six Louisiana salt domes has been determined and has been found to be the lowest of any terrestrial rock type. The average water content of normal domal salt is on the order of 0.003 percent by weight, but anomalous zones within salt stocks can have more than ten times this amount. From the average value, the minimum amount of water in liters, W, available to collect around a radioactive waste repository is given as W = 0.28 r(3), where r is the radius in meters of the sphere in which water may be thermally activated to migrate completely to the repository.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不同耐盐性棉花品种幼苗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特征,以棉花耐盐品种中9806和盐敏感品种中S9612为材料,采用水培法,设置4个NaCl浓度梯度(0、100、150、200 mmol·L-1)来模拟不同强度盐胁迫条件。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各棉花品种的可溶性糖(SS)含量上升,抗氧化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盐处理下,耐盐品种可溶性蛋白(SP)、脯氨酸(Pro)含量增加量高于盐敏感品种;S1处理(100 mmol·L-1 NaCl)中盐敏感品种丙二醛积累量较低,但在S2和S3处理(150、200 mmol·L-1 NaCl)中,耐盐品种丙二醛含量增幅(5.35%~6.83%)低于盐敏感品种(36.93%~77.3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加量较大;低盐浓度(S1处理)下,盐敏感品种地上部分能够保持较少的Na+,高盐浓度(S2和S3处理)下,耐盐品种根中Na+增加量小于盐敏感品种,茎中K+、K+/Na+较高。综上表明,耐盐品种棉花通过增强渗透调节,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缓解膜脂过氧化,维持较高K+/Na+,从而提高棉花幼苗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3.
盐胁迫和洗盐处理对贴梗海棠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贴梗海棠3年生盆栽苗为材料,经50、100和150mmol/LNaCl处理14d,随后进行洗盐处理,测定其间盐害指数、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探讨了贴梗海棠的耐盐性。结果表明:随土壤中NaCl浓度的增加及处理时间的延长,盐害指数、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叶...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植年限黄芪的耐盐性及抑盐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年限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Bge.)种植土壤中盐离子的测定,研究了黄芪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的裸地相比黄芪对盐碱地有明显的改良作用;种植黄芪后,0~80 cm土层除K+外,Na+、Ca2+、Mg2+、SO42-、Cl-等盐离子浓度和pH值都明显降低;种植黄芪可提高土壤的K+/Na+,使盐碱地得以改良.黄芪耐盐试验显示:有害盐分离子Cl-、Na+主要存在于两年生黄芪的根和茎中;Na+主要存在于一年生黄芪的叶中,而Cl-主要存在于根和茎中;且盐碱地黄芪叶片膜透性和脯氨酸含量高于较非盐碱地种植的黄芪.  相似文献   

15.
16.
17.
对陇南主栽的6个油橄榄品种进行不同程度的Na Cl胁迫处理,测定与抗盐性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叶片相对电导率随盐浓度的升高而呈"S"型曲线变化,叶绿素含量随盐浓度升高而降低,可溶性糖含量随盐浓度的升高基本呈增加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MDA)、SOD活性、POD活性和CAT活性随盐浓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不同油橄榄品种的平均隶属度即抗盐性综合评价值,最终确定6个油橄榄品种抗盐能力依次为:莱星(0.683)鄂植8号(0.556)配多灵(0.514)阿斯(0.487)佛奥(0.362)皮肖利(0.276).  相似文献   

18.
盐胁迫下白蜡无性系苗期的耐盐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9个白蜡无性系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为探究白蜡无性系的耐盐能力,选育优良耐盐林木品种,利用生物措施提高土地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白蜡无性系扦插盆栽苗为试验材料,对9个无性系在不同盐胁迫条件下(0、2、4、6、8 g/L)的生长与生理指标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在盐胁迫下,各无性系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并且随着NaCl质量浓度增大,无性系的生长指标(苗高增量、地径增量、生物量累积)都呈现下降的趋势,无性系YL的下降幅度最为平缓;9个无性系中的叶绿素含量也随着盐质量浓度升高而下降,YL与其他无性系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盐胁迫导致无性系体内细胞膜透性与MDA含量增大,但在同一盐质量浓度时,无性系YL与Y3低于其他无性系;当盐胁迫逐步增大时,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因无性系品种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趋势,其中在YL、L5、QB、L2、Y3无性系中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在其余4种无性系中呈现单峰曲线,最高值出现在盐质量浓度为6 g/L的处理中;SOD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无性系YL酶活性最高,与其他无性系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本试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9个白蜡无性系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耐盐能力大小依次为YL、Y3、L5、QB、JJ、JN11、HX、L2、J10,试验结果为白蜡耐盐无性系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和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9.
盐胁迫下不同耐盐性水稻幼苗叶绿素荧光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NaCl胁迫浓度和时间的增加,2个供试水稻品种(Pokkali和Peta)的初始荧光、最大光化学效率、表观电子传递速率、光量子产量和光化学猝灭系数不断下降;100 mmoL/L NaCl胁迫下2个水稻品种叶绿素含量、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先上升后下降;200 mmoL/L Nacl胁迫下2个水稻品种的叶绿素含量不断下降,Pokkali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先上升后下降,Peta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不断下降;相同处理条件下Pokkali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最大光化学效率、表观电子传递速率、光量子产量、光化学猝灭系数、非光化学猝灭系数明显高于Peta,这与Pokkali的耐盐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盐胁迫下木麻黄幼苗Na+、Cl-的累积及其抗盐能力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盐胁迫下木麻黄幼苗Na^ 、Cl^-含量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盐浓度的增加,木麻黄幼苗各器官中的Na^ 、Cl^-含量显著增加;Na^ 、Cl^-以积累在根部为主,并且植物体内Na^ 的累积速度大于Cl^-相关分析表明,各器官中Na^ 、Cl^-之间,以及与枯枝量、土壤中Na^ 、土壤中Cl^-含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说明Na^ 和Cl^-可能都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直接因子。参照Mass提出的植物抗盐等级与其相对应的土壤EC值,推断木麻黄为抗盐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