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市农村养蚕普遍采用了小蚕集体共育和联户共育两种基本形式,促进了蚕桑生产的巩固和发展。1996年春蚕我们利用分工卸甲乡的机会,对这两种育蚕形式的养蚕成绩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调查和分析。 我们调查了卸甲乡陈庄村的集体共育和南徐村的小蚕联户共育,以柏家村5组小蚕散发到各户为对照,具体养蚕成绩和经济效益见下表: 相似文献
2.
<正> 1980年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我和冉永庆同志到略阳县徐家坪、大黄院公社和洋县磨子桥,小江等公社的部分生产队,对蚕桑生产联产计酬责任制的有关问题作了调查。归纳起来有两个类型:一是集体饲养,责任到组,联系产值计酬。二是分户饲养、责任到人,联系产值计酬。从12个队、场的情况看(见表),略阳县徐家坪公社的明水坝和上坪两个队,定额和奖罚定的比较好。它们除去生产费用和桑叶折款以后,每劳纯收入是1.28元和1.45元,若再除过蚕室、蚕具折旧费,养蚕劳日值仍会高于农业分配日值。其余各队、场、单产值定的都很低,定额工值也低,养蚕工开的多,而且超产奖励部分太高。如洋县黄安公社东村大队林场(中秋蚕)、略阳县徐家坪公社马家弯生产队(夏 相似文献
3.
今年我们在田阳县来旺大队东包村共育室试行了小蚕共育费浮动办法,即与蚕农饲养产值挂勾收取共育费,深受群众欢迎,促进了蚕茧生产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从四月——六月,东包村共育室共育了三批蚕共18.5张,已收获10.9张,生产茧666.6斤,产值1001.17元,除比去年同期育蚕单张产量提高33%,产值提高23%.参加共育的蚕户43户,除个别户第二批蚕因缺叶引起产量偏低外,其余户均获得了较好的收成.如黄秋康户头批养蚕0.25张,产茧20斤,产值29.70元,折张值近120元.对此,广大蚕户很满意,增加了社员种桑养蚕的信心,许多农户表示如能稳产下去的话,将在年底扩种桑树,扩大桑园面积. 相似文献
4.
在猪场内部实行经济责任制多采用联产计酬办法。联产计酬方案中包括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和育肥猪舍的联产计酬方案。内容有定员、定任务、定饲料消耗、定工具及水电消耗、定医药费用和联产计酬方案等项。 现综合整理广东省几个猪场种猪生产线 (年产万头 )的责任承包方案如下 ,供同行参考。1 生产任务全年出栏 1 0 50 0头 (含中猪 ) ,年底存栏 550 0头。残次猪、淘汰公母猪不计入出栏量 ,残次猪重量作半计算。生产线饲养员 1 0人。2 基础种群的生产指标生产线饲养能繁母猪 72 0头 (含后备母猪 )、公猪4 0头 (含后备公猪 ) ,后… 相似文献
5.
6.
随着经济改革深入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猪肉消费量日趋增加。为满足市场猪肉需要,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国各地相继兴建了一批大中型规模猪场,对我国养猪业的科技进步与生产力提高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但是,养猪对生产者来说,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赚钱。涉及猪场经济效益的因素除猪种质量、饲料营养、防疫灭病、猪舍环境和市场营销外,更重要的是猪场内部管理。为此,针对河北省一些猪场在企业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规模猪场岗位责任制与联产计酬管理模式,供同行参考。1岗位设置与人员定岗规模猪场工厂化养猪生…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13.
14.
<正> 溧阳市是江苏省蚕桑生产重点县市,蚕田面积5.5万余亩,近年来每年发种量都在10-11万张,产茧量在3500-4000t,平均张产茧春蚕只有80多kg,中晚秋只有30-35kg。生产水平成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16.
17.
《广东蚕业》1991,(4)
我县地处雷州半岛腹部,属海洋性热带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桑树发芽早生产旺盛,落叶迟,全年养蚕时间长,年中可养蚕8—9造,24—27批。我县幅员广阔,宜桑面积大,是种桑养蚕的好地方。几年来,在各级党政部门的直接领导和上级公司的积极扶持下,我县的蚕桑生产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桑地面积从一九八七年的600多亩,到八八年的1720亩,八九年的5320亩,九○年的13500亩,产茧量也从一九八七年的50多吨,到八八年的134吨,八九年的501.55吨,九○年的1160吨,连续四年面积产量都翻了一番。一九九一年,我县桑地面积到达18000亩,预计可产茧超1500吨。我县的蚕桑生产能 相似文献
18.
19.
1 小蚕共育的内涵、历史与组织形式
1.1 小蚕共育的内涵
小蚕共育是根据小蚕的生理特点,将一定数量的小蚕进行集中饲养和管理,以保证小蚕健康成长,为大蚕饲育打好基础的一种养蚕措施,是蚕桑生产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经济饲育形式。
1.2 小蚕共育源远流长
小蚕共育作为一种饲养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日本约在1930年前后提出对小蚕共育实行补助奖励政策,到1960年前后,实行小蚕共育的占养蚕户数的43.9%,到1980年,共有小蚕共育所2514个,占养蚕户数的91.8%,日本由于普及了小蚕共育,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软化病、脓病等受害蚕茧的比例显著下降,使蚕病发生率控制在2%以下,保证了蚕茧生产的稳产高产。
我国在20世纪20~30年代,有关蚕业学校和机关,曾在农村创办了小蚕共育组织,并派出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有关消毒药品、加温燃料、桑叶、人工费用、蚕室蚕具租费等,均按参加共育的蚕种张数进行分摊。由于实行小蚕共育小蚕发育强健,饲养成绩好,费用又比独自饲养低,因此,自愿参加者日众。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小蚕共育得到更大发展,共育规模比过去大,共育组织几乎遍及各蚕区。
1.3 小蚕共育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