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1 毫秒
1.
一、食品微生物检验概述 食品微生物检验是应用微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外界环境和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性质、活动规律、对人和动物健康的影响及其检验方法与指标的一门学科,是近年来形成的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食品微生物检验,侧重于有害方面,重点研究食品的微生物污染、检测范围、卫生指标、检验方法等.  相似文献   

2.
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微生物及其产生的各类毒素引发的食品污染备受重视,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仍是世界食品安全中最突出的问题。准确、省时的快速检验方法,对预防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生物学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食品微生物快速检验技术有了较大进展。综述了食品微生物快速检验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叙述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食品微生物检验发酵法、纸片法检验方法,重点叙述防疫站、生产单位广泛采用纸片法的检验过程及检验仪器的改进。  相似文献   

4.
食品有害微生物检验在食品卫生检验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综述食品有害微生物快速检验方法,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抗原抗体免疫检测技术、载体仪器技术、代谢学技术、生物传感器、色谱技术等方面内容,介绍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应用、结果判断等,可为食品有害微生物的准确检测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食品微生物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对食品微生物检验项目及方法进行了论述,学界拥有多种检测微生物的方法,采用多种检测方式结合的方式来确保食品安全和缩短企业检测周期,提升其检验效率。  相似文献   

6.
高职食品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食品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技能,在教学实践中,从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实验考核体系三个方面对食品微生物检验实验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构建了一套科学、全面的实验教学考评体系,从而能更好地实现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目标,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作为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食品检验技能的重要课程,是实践性、技术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一门课程。以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为进一步提高"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实验教学质量,本研究基于OBE教育理念,从"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实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以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课程群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中一种新的教学改革和教育管理方法。《食品微生物检验》是青岛农业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检验技能。在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名校工程建设的背景下,该文对《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群建设进行了探索,以期更好的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通过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强化实践操作能力,对该课程进行改革和探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特别是增强了学生毕业后从事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岗位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食品安全与人类息息相关,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发展,以满足人们对食品的特殊要求,食品快速检测技术亦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问题。笔者介绍并分析几种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及特点。  相似文献   

11.
水产品中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使得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的建立及发展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概述了近几年国内外水产品中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风险评估研究现状,其中主要包括了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风险评估技术在水产品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中的应用,以及在用于降低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可能引起风险的杀菌新技术方面等相关领域中的应用。在比较分析了我国国内与国外风险评估研究差距的基础之上,对未来我国风险评估研究方向和内容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瑞胜  别怀周  张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616-13617,13621
乳酸菌细菌素可抑制或杀死食品中的病原菌和腐败菌,是天然的食品防腐剂。对乳酸菌细菌素作用机理的研究可为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就I类和Ⅱ类细菌素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当前,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监控日益受到重视。泰乐霉素是我国规定的一种禁用渔药,但是该药物在水产品中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尚无国家标准可以参考。本文主要分析比较了微生物效价法、酶联免疫法、紫外分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检测方法的优劣,认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泰乐霉素药物残留能够很好地满足标准限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传统检测食源性病原菌的方法繁琐复杂、周期较长,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的发展,快速、简便、特异的检测方法成为研究目标。介绍并分析了几种检测食源性病原菌的方法及其特点,并就其发展历程和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The food processing industry is the oldest and largest industry using biotechnological processes. Further development of food products and processes based on biotechnology depends upon the improvement of existing processes, such as fermentation, immobilized biocatalyst technology, and production of additives and processing aid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opportunities for food biotechnology. Improvements are needed in the characterization, safety, and quality control of food materials, in processing methods, in waste conversion and utilization processes, and in currently used food microorganism and tissue culture systems. Also needed are fundamental studies of the structure-function relationship of food materials and of the cell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of raw materials.  相似文献   

16.
PCR技术具有敏感、专一等特点,不仅可以对病原微生物进行特异性识别,而且可以鉴别同一种类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菌株和非致病性菌株,因此应用PCR技术进行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具有十分独特的优势。本文对PCR技术在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研究与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DGGE技术在土壤微生物群落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qphoresis,DGGE)技术是土壤微生物群落研究的有效工具,它直接分离土壤微生物的DNA片段,比传统的培养方法更具明显的优势,已成为研究土壤微生物的重要手段之一。对DGGE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土壤微生物群落研究中的应用情况、优点和局限性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低水分活度食品包括果蔬粉等的安全性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微生物在低水分活度食品中无法生长,但是可以存活很长一段时间,且一旦条件适宜将会引发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因此,急需建立适宜的方法对低水分活度食品进行杀菌以提高其安全性。以椰菜粉为原料,用功率为6 kW,频率为27.12 MHz的射频设备进行杀菌,研究其在射频过程中的加热模式和温度分布,发现样品内部和中心的温度明显高于表面温度,这可以通过加热过程中样品的翻转来改善。并研究了射频处理不同阶段椰菜粉的微生物失活及颜色改变情况,结果表明经射频处理5 min后微生物失活显著,且颜色基本不变。射频处理后的冷激(-18℃,48 h)可将微生物从3.0 log CFU/g降低到低于1.0 log CFU/g。射频与冷激相结合是一种很有前景的低水分活度食品杀菌技术,且具有最大限度保持食品原有品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绿色防控是在农业生产中采取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控以及科学精准用药技术措施提高病虫害综合防治效率, 最大程度地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农产品的农药残留, 从而达到推动绿色无公害产业发展和提高整体经济效益的目的。其中生态调控包括选用抗病品种、优化作物布局、培育健康种苗、清洁田园等措施;理化诱控包括色诱、灯诱、性诱、食诱、两网覆盖、避雨防控等措施;生物防控包括以虫治虫、以螨治螨、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等措施。科学精准用药技术以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态环保农药为基础, 从农药制剂、施药机械、施药技术上进行了阐释, 最后针对目前绿色防控过程中政府和社会的重视程度、农民认识、资金支持、防控体系、推广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