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黄河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母亲河,它孕育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然而由于历史上的朝代更迭与文化变迁,位于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背景与强度的人类活动相叠加,引发了黄土高原强度土壤加速侵蚀和水流失,进而导致黄河中下游泥沙含量居高不下,历史上的洪水泛滥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制约了该地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也同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由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一书对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在科学研究、综合治理模式等方面的成就与进展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总结与回顾.它必将对我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健康、稳定、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一书第一部分以黄土高原环境与水土流失为主线,从黄土高原形成发育与演化的地质尺度与人类历史时期的人口变化、文化发展、土地利用变化,特别是历史时期的植被变迁与环境演化的时间跨度,以及整个黄土高原与黄河中下游地区宏观自然地理空间跨度,深刻地阐述?  相似文献   

2.
1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中的存在问题 大量研究证实,有史以来,特别是距今2000 a以来,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在人类的直接参与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涉及的问题很多,但从影响区域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看,不外乎是水资源问题、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和植被建设等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科学史观简要分析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演变的历史过程,通过分析认为,历史时期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演变不再单纯表现为自然过程,而是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人地互动过程,人为因素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具有双重意义,既通过耕种对自然环境破坏,还进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土地承载能力,其主要是由不同的环境观和社会因素造成的。人类对生态环境影响以资源利用为主,有意识的建设活动较少,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成就巨大,生态环境演变具有明显历史进程,被动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对生态环境演变有特殊意义,历史时期黄土高原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实践及其成效在农不利环境,土壤环境,水土保持等方面表现突出,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建设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在当今西部大开发机遇下,应借鉴历史经验,加快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建议采用科学的环境修复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同步进行,建设结构 水土保持型大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的形成,既受自然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又受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而自然因素奠定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基本格局。以临界理论为依据,以环境经济学等方法,建立了多沙粗沙区流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用该曲线的拟合方程,计算出各流域单元治理人为加速侵蚀所需的年限,从而评估高原多沙粗沙区水土流失治理前景。  相似文献   

5.
水土流失社会经济因素作用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正>严格地讲,在一定的相对稳定的地质时期内,水土流失受控于两种外力的作用,即涉及气候、地貌、植被、土壤等自然因素的外营力和人类活动.实际上,人类活动并不像地表径流等外营力那样直接参与侵蚀过程的发生,但人类活动的结果使水土流失过程发生了改变,使自然侵蚀过程大大加速.研究表明,在现代地质和气候未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况下,人为活动特别是人为作用造成的天然植被的破坏是黄土高原现代水土流失加剧的根本原因;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速率已由唐代以前7.9%的自然侵蚀速率上升到今天的25%.50年代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为153万km~2,1992年公布的遥感技术普查结果是水蚀面积179.4万km~2,40年来已治理53万km~2.也就是说,若不考虑其他原因,40年来以人类活动为主要原因的水蚀面积扩大了79万km~2.因此,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行为是现代加速侵蚀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6.
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是黄河下游河患的根源。制止水土流失是治黄的核心,是发展当地农、林、牧生产的根本施措。本文拟通过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探讨治理水土流失的途径。一、水土流失的现状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由来已久,早在更新世黄土堆积过程中就有侵蚀发生,当时速度较慢,参与人类活动影响以后侵蚀加快。尤其是秦汉以来日益加剧,越到近期越严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南地区石漠化及其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西南广泛分布有大面积的岩溶,由于岩溶生态环境本身的脆弱性,加上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使岩溶地区大面积的土壤流失,形成石漠化现象。西南地区石漠化、西北地区沙漠化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被称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三大环境灾害。本文介绍了石漠化的含义、西南石漠化概况、石漠化研究历史、石漠化分类、石漠化形成机理、石漠化综合治理等内容,并展望未来石漠化及其治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值此“子午岭林区土壤侵蚀与生态环境观测站”重建四年之际,一本内容丰富,数据比较全面并能说明一些重要问题的论文集问世了。它的问世标志看“植被的繁衍是黄土高原形成的有力保证”,这个婴儿已能站立起来了,它非但明确肯定了黄土高原剧烈的人为地质过程是完全由于人类在生产活动方面对自然植被无情破坏的结果,而且也是大自然给予人们的严正警告和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9.
矿区是人类生产活动强烈集中地区,它由采矿建设生产系统与矿区环境系统复合而成。矿区的生产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决定了矿区人为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及特点。一旦矿区开发建设形成规模,强烈的人为活动使作业区内的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其作用对象是存在于地表或地下的各种自然资源,因而矿区内人为水土流失的表现尤为显著。如全国每年因采煤导致土地塌陷2.2万hm2,由于地表物质的剥离、扰动、搬运和堆积,占压大量农田和毁坏植被,造成大量水土流失,煤炭大省山西省每年弃渣弃土量达1.3亿t,增加河道泥沙0.6亿t。矿区人为水土流失不仅对矿区及周围地区水土资源构成破坏,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性水土流失也频频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矿区的生产系统与环境系统构成了矿区环境背景系统,生产系统完全由人类活动组成,与社会环境密不可分,首先是生产规模受社会需求、技术进步、周边经济状况与居民环保意识等多方面的深刻影响;其次技术手段决定了生产效率,较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使在一定产量下矿区的生产建设活动对环境的破坏相对减少;再次是社会经济发展对矿区产品的需求,即市场对矿区生产是非常重要的外在影响因素,它不仅决定矿区企业的生产规模,且对企业经济效益发挥重要作用。环境系统虽在一定程度受人类活动影响,但其构成要素仍是各种自然因子。矿区环境系统的非封闭性则更为明显,矿区的环境系统是矿区所在区域大环境系统的一部分,大环境系统的自然特点决定着矿区环境系统的自然特性。矿区人为水土流失与大环境系统的水土流失有直接关系,如陕西省神府煤田矿区所处区域生态环境脆弱,矿区生产建设引发的人为水土流失严重,而建于生态环境条件较好区域的矿区,如湖北省境内荆襄磷矿虽开采强度也很大,且无水土保持措施,但由于本身区域的环境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人为水土流失的危害则轻些。矿区环境系统非封闭性另一表现是矿区人为水土流失的影响不仅局限于矿区内部,且对周边地区甚至更远地区都有影响,如黄河中游地区大型煤田的开发,人为水土流失形成的泥沙可一直被运移至下游沉积;矿区的生产系统与环境系统发展存在矛盾,矿区人为水土流失中的大型滑坡、泥石流被生产所诱发,反之又对生产形成巨大破坏。若矿区开发建设中不能兼顾水土保持工作,这种矛盾发展将导致恶性循环,使生产系统的正常运作受到影响,从而严重破坏环境系统;矿区环境的破坏非一朝一夕所形成,它是长期累积的结果,在长期累积过程中人为水土流失不断发展,一旦条件成熟,环境的承受能力在生产建设影响下达到极限便出现突变,体现为大型的灾害性人为水土流失事件;矿区的生产系统和环境系统均由多方面复杂因素组成,其各因子都处在动态的演化过程中,当某一因素发生较大变化时都可能引起系统全局的变化。矿区人为水土流失与生产、环境各因子均有内在联系,受其共同作用影响,但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因为人类的生产建设改变了影响水土流失自然因子诸多方面,而形成了矿区人为水土流失且更易于产生新的人为环境背景。为在发展生产建设的同时减少人为水土流失,应采取以下防治对策:合理安排生产与治理,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规模,克服生产上的盲目性,并调配部分人力、物力用于水土流失治理,降低生产对环境的压力;改进生产手段,采用先进的开采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对技术落后的企业能改进则改进,该关闭则关闭,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压力;提高矿区周边群众的水土保持意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对矿区周边及其影响范围区域内也应做好协调性的预防与治理工作,从而降低因矿区水土流失而导致对周边地区的破坏。在治理过程中必须坚持长期措施与重点处理方案相结合,对生产过程中随时出现的水土流失进行经常性的治理,要特别警惕可能诱发灾难性水土流失事件的隐患,采取果断措施进行有效处理,以防灾难性事件给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失。同时需针对矿区导致人为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因素进行重点治理,并根据水土流失的发展适时调整治理措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在一定投入下取得最佳效果。在治理过程中应注意因地制宜,根据矿区具体的生产形式、生产规模所引发的人为水土流失特点进行防治,结合借鉴其他矿区的经验,综合考虑本矿区水土流失程度、性质、环境承受能力、企业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制定适宜防治方案。只要计划合理、措施得力,就能缓解生产与环境矛盾,在高质量环境下保证正常、有序地开展生产,在合理防治下保持较高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正>受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异常严重且一直是区域最为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4.72×10~5 km~2,其中侵蚀模数大于8 000 t/(km~2·a)的极强度以上水蚀面积为9.12×10~4km~2,占中国同类面积的64.95%,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大量泥沙下泄进入黄河,导致黄河下游成为世界著名的悬河,严重威胁黄河下游堤坝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西北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防治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北黄土高原区位于黄河上中游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貌和气候等自然特点,以及人类生产建设活动造成水土流失。针对新水土保持法及新时期治黄新理念,就西北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防治进行了探讨,提出该区水土流失存在的主要问题、防治的新思路,希望为今后西北黄土高原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建设与特色农业产业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超载、干旱缺水和水土流失侵蚀环境构成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矛盾。在总结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所取得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生态环境建设宜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并从地域资源优势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发展绿色食品及特色农产品、牧草、优质干果等农业产业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与整治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黄土——古土壤性征的对比,孢粉、石器、历史地理以及水土流失的定位观测资料,说明目前黄土高原的严重水土流失是人类破坏植被,不合理利用土地和直接毁灭土壤透水和抗冲能力的结果,而不是一个天然的地质过程。为此提出以“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米粮下川上塬,林果下沟上岔,草灌上坡下坬”28字为中心的水土保持治理方略,以供开发整治黄土高原水土资源和治理黄河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是在下伏古地貌上堆积厚层黄土而形成的。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 ,由于植被的保护作用 ,水土流失轻微 ,在漫长的堆积过程中 ,虽然有侵蚀与堆积的多次轮回 ,水土流失也有多次强弱交替 ,但总的说来是水土流失强度小于黄土的堆积强度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建设对区域的发展极为重要。白银市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属典型的黄土高原矿农交错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以工业为主体的强烈的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共同作用,使白银市区产生了诸如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土地退化面积不断扩大、水资源进一步短缺和天然植被遭到人为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对白银市区生态退化的现状及原因的分析,根据恢复生态学、可持续发展原理和生态经济学理论,根据白银市区实际情况,提出了白银市区生态恢复的原则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水土保持与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存旭 《水土保持通报》2006,26(5):111-113,118
河南省地处南北气候和山区向平原双重过渡带,受特殊气候、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水土流失严重,山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脆弱。通过对水土流失危害以及水土保持在改善生态环境与农业生产条件中的作用分析,指出了水土保持是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提出搞好水土保持,促进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重点抓好以坡改梯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切实加强拦沙蓄水工程和坡面水系配套工程建设;强化监督管理工作,遏制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7.
纵观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无不与水土流失程度和生态环境的优劣息息相关。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土壤,损失地力,限制了农业的发展;抬高河床,淤积塘库,破坏了水利设施;阻塞路涵,冲毁道路,破坏了运输业的正常秩序;城市失落,文明衰败,限制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生态失调,构成了人类发展的极大障碍。水土资源是人类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资源。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有力地改善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是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必须讲求科学,遵循自然规律,否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指导黄土高原生态修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土高原气候条件的不稳定性导致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系统的脆弱性 ,人口的膨胀与长期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活动加剧了水土流失并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类型的复杂性和水土保持目标的多样性 ,决定了治理措施的综合性。注重生态自我修复 ,是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技术体系的完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19.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层次结构及其演变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面对黄土高原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众多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如何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是长期困扰我国水土流失治理与区域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该文根据黄土高原不同时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构成内涵和任务目标,提出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具有层次性、阶段性和区域适宜性的特点,并将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划分为区域协调发展模式、小流域治理与发展模式、特定下垫面治理模式和特定问题治理模式4个层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个层次模式的适宜性。同时根据60多年来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演变,提出了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阶段性,明确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主要治理模式及其阶段性规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大量事实分析了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水土保持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充分说明了水土保持是黄土高原农业走持续发展道路的可靠保证,也是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并防止山区水旱灾害,促进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