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农业》2021,(15)
正夏玉米苗期经常受到黏虫的危害,黏虫又称剃枝虫、五花虫等,黏虫可在苗期危害幼苗,并可在后期食叶片,是一种危害十分严重的害虫,黏虫在华北地区一年发生三代,但不能正常越冬,每年春季的2、3月份在南方度过冬天的黏虫成虫,便成群结队千里迢迢的迁往北方。第一代数量少,主要危害冬小麦,麦收前后发生一代成虫,黏虫成虫白天躲藏在草垛、矮树林等处,夜晚出来活动。黏虫的成虫身体淡黄色或淡褐色,  相似文献   

2.
<正>1发生情况黏虫属鳞翅目,夜蛾科。俗称螳蝗、行军虫、夜盗虫、剃枝虫,是玉米田间危害较大的主要害虫之一。2012年三代黏虫在北方春玉米区暴发,虽经防治,仍造成很大的产量损失。因此黏虫的防治应注意把握好最佳防治时期,以便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2018年植保站及各乡镇测报点对三代黏虫杨树枝把、测报灯、田间落卵量及幼虫孵化情况调查,结合阜蒙县农作物布局、气象及生态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18年阜蒙县三代黏虫为中等偏重发生趋势,个别地块会严重发生。1三代黏虫特性三代黏虫,农民俗称夜盗虫,也叫行军虫,它主要危害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等粮食作物和牧草的杂食性、迁移性、间歇暴发性害虫。可为害16科104种以上的植物,尤其喜食禾本科植物。除西北局部地区外,  相似文献   

4.
<正>建昌县地处辽西于半干旱地带,年平均降雨量在550 mm左右,年积温月2900 h。大田多以玉米、高粱、谷子为主,黏虫多为南方迁飞而来的二代黏虫及二代黏虫在本地繁殖的三代黏虫。今年由于剧烈的降雨、冰雹等恶劣天气使二代黏虫在小德营子乡、二道湾子乡、玲珑塔镇、巴什罕乡、药王庙、王宝营子乡、新开岭乡、碱厂乡等地局部大发生,现将预测预报及防治方法总结如下。1预测预报1.1测蛾器预测:适用于5~6月份成虫预测。(1)测  相似文献   

5.
岳润庆 《中国农技推广》2014,(4):52+43-52,43
玉米黏虫又称行军虫.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可远距离迁飞的多食性暴食害虫。在山西阳泉市主要为害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该虫在本地主害代为3代,但在2013年,与历年同期相比,大量降水较往年提前,偏多的降水有利于南方1代黏虫随气流迁飞。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汉江中游黏虫成虫种群动态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2016年在湖北省宜城市利用糖醋液、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调查了黏虫(Mythimna separata)成虫种群的发生动态。根据调查结果推测湖北省境内汉江中游流域均可能为黏虫常年越冬地,蛹及成虫均可越冬,为1代黏虫多发区;越冬代成虫在3月中下旬出现峰值,4月为1代黏虫幼虫期,幼虫大量发生,主要为害小麦,5月中下旬至6月中上旬为1代黏虫成虫高峰期,此后在7月上中旬成虫可能会有个小峰值,但8月之后基本不再出现成虫峰值。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2012年黏虫病害爆发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以期将三代黏虫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  相似文献   

8.
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是黑龙江省春玉米田最重要食叶性害虫,对玉米生产造成极大威胁.为明确黑龙江省春玉米田黏虫不同虫口密度与玉米产量损失关系,确定玉米田黏虫经济阈值,采取人工饲养黏虫和田间接种不同虫口密度幼虫方法,模拟自然条件下黏虫发生情况,研究黑龙江省春玉米田二代和三代黏虫经济阈值....  相似文献   

9.
水稻是大丰市主要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30万亩,近年来,因受强对流天气影响,水稻生长期间稻纵卷叶螟暴发频率高,成为影响水稻安全生长最难对付的害虫,稍有忽视,即会出现大面积白叶现象。为控制该虫,笔者在以往试验基础上,于2006年8月在三代稻纵卷叶螟发生期间进行了本试验,取得了  相似文献   

10.
由于在人工增雨作业中,天气雷达起着监测天气系统、选择催化云和观测催化效果的作用,所以天气雷达的配合就成为人工增雨工作中减少盲目作业、增加科学性的重要手段。宁南山区的“三七”高炮人工防雹和增雨工作最早是于70年代在固原、西吉进行的,其后逐渐发展到整个固原地区,1975年配备了“711”型天气雷达,2004年又配备了多普勒天气雷达,特别是1982年以来,宁夏的人工增雨、防雹工作已普及全区,并且人工增雨与防雹又使用了飞机与火箭,目前我区已有三部天气雷达在进行着对全区天气的预警与监测,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区的三部天气雷达在人工增雨中,…  相似文献   

11.
以配制糖酒醋液、置虫情测报灯、布放毒草把等监测工具诱集黏虫成虫和卵块,进行诱蛾量、雌蛾卵巢发育进度检查和卵量分析,结合田间系统调查和普查,摸索出本区黏虫周年发生规律及发生特点.结果 表明,滇东南地区黏虫发生世代有越冬代、第二代、第三代;其中以第二代为主害代,发生面积最广、危害作物种类最多、造成损失最重.因此,在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技推广》2017,(6):17-18
正近期,江淮、黄淮地区出现黏虫1代成虫高峰,并集中向东北、华北地区迁移,呈现盛发期早、发生范围广、蛾量大的特点。据监测分析,预计2代黏虫在东北、华北、黄淮、西北等玉米种植区呈重发态势,对农业生产构成威胁。对此,农业部高度重视,紧急部署玉米黏虫防控工作,要求各地及早落实防控措施,遏制黏虫暴发危害,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强化责任落实。2代黏虫为害期正值东北、华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各地二代棉铃虫残虫基数,结合生态条件和气象预报综合分析,今年河北省三代棉铃虫幼虫发育进度早于常年,比常年早2-5天,为近十年来发育最早年份。7月中旬将进入三代棉铃虫落卵始盛期。与此同时,气象条件也利于棉铃虫发生。据省气候中心预测,7月份全省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偏多,其中中南部地区偏多2-4成;北部地区较常年偏高1℃左右。阴雨天气多有利于棉铃虫  相似文献   

14.
根据二代棉铃虫残虫数量、棉花长势及天气趋势综合分析,预计三代棉铃虫在全省大部分地区轻发生,淮北、沿海局部地区偏轻发生。 由于全省目前种植的大多为抗虫棉,各棉区一、二代棉铃虫发生较轻,二代棉铃虫残留虫量比常年虫量低。据统计,丰县二代棉铃虫总残留虫量为738.4万头、睢宁21.9万头、灌云189万头、阜宁241.6万头、大丰20.7万头、高邮84.2万头,与常年(1991—2005年同期平均二代棉铃虫总残虫数量)相比分别下降了75.6%、99%、90.45%、89.6%、99.48%、90.5%;加权平均每亩虫量为丰县16.34头、睢宁24头、灌云5.4头、阜宁30头、大丰0.3头、高邮15.3头,分别比常年下降35.9%、48.2%、89.04%、53.37%、99.2%、79.3%。  相似文献   

15.
黏虫是一种迁飞性的突发性害虫,具有群居性、暴食性、趋光趋化性等习性,是农作物最主要害虫之一。针对黏虫发生现状,详细分析了大庆地区三代黏虫暴发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陆良县黏虫的发生规律,2014—2017年连续4年采用糖醋法诱集进行黏虫种群监测,并开展了黏虫卵巢解剖试验。结果表明,从糖醋法种群监测看,2014年为黏虫发生最重的年份,其它年份黏虫发生偏轻;从黏虫卵巢解剖结果看,陆良县召夸镇的黏虫多以迁入性为主。  相似文献   

17.
《新农业》2020,(9)
正根据凌海市农业中心植保站监测,结合气象和生态条件综合分析,2019年凌海市三代黏虫中等偏重发生,同时,草荒地、杨树林地及其周围农田存在点片暴发为害成灾的风险。三代黏虫主要为害玉米、谷子、高粱、花生、水稻等农作物,防治适期在8月初至8月中旬。广大农民应密切注视虫情动态,及时防治,一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研究昆虫的生态学问题,我们探索了应用放射性磷P~(32)来标誌几种昆虫的方法。在我院农业生物物理研究室中标誌了黏虫、三化螟虫和赤眼卵蜂。这三种昆虫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性。研究这几种昆虫的标誌方法,对今后进一步的工作是很有帮助的。1.黏虫我们于成虫期和幼虫期标誌了黏虫。成虫的标誌方法是利用成虫取食糖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夏季受强对流天气等因素影响,3代黏虫幼虫在洛阳、三门峡2市8个县(市)的丘陵山区5.33多万hm~2玉米田块严重发生,其危害面积之大、虫口数量之多、蔓延速度之快、局部危害之重是近年来所没有的。各级有关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防控,及时有效地控制黏虫发生危害。帮助农民认识黏虫,了解其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有效防治,对确保农作物丰产丰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17年夏季宁夏中宁县出现异常高温天气,7~8月最高气温持续超过30℃的天气高达18天,持续超过35℃的高温天气达8天,7月11、12日最高气温均超过了40℃,突破历史极值。高温期间,正值宁夏中宁县枸杞成熟采摘高峰期,持续高温天气造成个别枸杞落花落果、大部枸杞成熟加快、采摘间隔期缩短,枸杞夏眠期提前,秋梢生长期滞后。同时也造成枸杞病虫害的发生,本文通过高温天气对枸杞的影响分析,为以后更好的做好枸杞气象服务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