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提升旱地麦区节水抗旱水平,进一步挖掘旱地小麦生产潜力,2015-2016年在渑池县进行了旱地小麦不同时期镇压试验示范,旨在完善旱地麦田镇压保墒技术。试验表明,合理镇压对旱地小麦生长发育具有明显调节作用,在土壤墒情适宜的情况下,镇压保墒效果明显,有利于保苗安全越冬,促进分蘖和根系生长,随播镇压+越冬前镇压的麦田小麦分蘖数、大分蘖数高于单次镇压和不镇压处理,有利于多成穗。  相似文献   

2.
<正> 旱地保墒是解决旱地小麦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探讨旱地保墒对小麦的增产效果,近两年来,我们在丘岭旱地的张岭、葛家岭、孙旗屯三个大队,采取多耙与少耙;中耕(锄)与不中耕(不锄);镇压与不镇压等不同保墒措施的研究,现总结于后:一、多耙保墒试验在1979年试验的基础上,1980年进一步采取多耙与少耙保墒试验。试验地总面积为  相似文献   

3.
采用裂区设计,观测不同处理小麦生长发育、土壤水分利用以及产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小麦基本苗随之减少,单株分蘖、次生根、干物质、成穗数、穗粒数也有同一趋势;从春季最干旱时期的土壤水分测定结果看,培土处理土壤水分含量高于镇压而小于镇压加培土处理;6 cm处理平均产量为191.7 kg·667m-2,比平播处理增产25.2 kg·667m-2,达到显著标准。试验结果表明,渭北旱原东部可以进行小麦留沟播种,适宜留沟深度为6 cm,超过10 cm则减产。在土壤墒情合适的情况下,采用镇压结合培土保墒效果比单纯镇压或培土明显。  相似文献   

4.
<正>小麦春季管理的原则是控旺促弱,在促进个体生长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控制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管理上要因天、因地、因苗制宜,分类指导,科学管理。要重点抓好以下技术措施。1搞好麦田镇压保墒对于未浇冻水或浇水偏早、墒情较差的麦田,在小麦返青后,选择睛好天气时进行镇压,以破除板结、弥补裂缝、踏实土壤,起到提墒保墒作用。2严重干旱麦田要抢浇"保命水"对于干旱严重的麦田,要选择睛好天气,早浇返青水,以促进小麦返青生长。  相似文献   

5.
冬末春初京郊麦田镇压和补水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农大211为供试品种,研究了冬末春初麦田镇压和补水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探索应对异常气候影响的应急措施。试验结果表明:东摸春初麦田镇压和补水均可提高小麦产量,镇压2次可以有效地保墒,对产量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补水时间的延长(0~3 h),亩成穗数显著提高进而产量也随之提高。冬季麦田出现干旱的初期可采用镇压措施保墒提墒,若旱情持续发展,可以考虑进行补水,浇水量以喷灌2 h每亩13方为宜。  相似文献   

6.
<正>春季气候变化大,干旱涝渍、“倒春寒”等不利天气频发,小麦春管要坚持促弱转壮、控旺转稳、抗旱防渍、抗冻防寒,为构建合理群体、搭好丰产架子、夺取夏粮小麦丰收夯实基础。一、适时镇压,保墒增温早春镇压可压碎土块,弥封裂缝,沉实冬季冻融疏松的土壤,保墒增温,促进根土密接;同时对麦苗造成适度损伤,抑制地上部分生长,起到控旺转壮的作用。坚持“压干不压湿、压软不压硬”的原则,因苗因土因墒科学镇压。  相似文献   

7.
<正>小麦春季管理的原则是控旺促弱,在促进个体生长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控制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管理上要因天、因地、因苗制宜,分类指导,科学管理。要重点抓好以下技术措施。1搞好麦田镇压保墒对于未浇冻水或浇水偏早、墒情较差的麦田,在小麦返青后,选择睛好天气时进行镇压,以破除板结、弥补裂缝、踏实土壤,起到提墒保墒作用。2严重干旱麦田要抢浇"保命水"对于干旱严重的麦田,要选择睛好天气,早浇返青水,以促进小麦返青生长。  相似文献   

8.
小麦高产创建冬春管理技术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年研究和生产实践,并根据当前小麦生产实际,提出小麦高产创建冬春管理技术参考,主要内容为:落实播后镇压,保证苗全苗壮;提倡适时冬灌,确保安全越冬;早春适时镇压保墒增温促早发;用好春季关键肥水,建立丰产群体结构;及时防治病虫草害,做好一喷三防;预防干热风、烂场雨,确保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9.
<正>小麦春季管理的原则是控旺促弱,在促进个体生长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控制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管理上要因天、因地、因苗制宜,分类指导,科学管理。要重点抓好以下技术措施。1搞好麦田镇压保墒对于未浇冻水或浇水偏早、墒情较差的麦田,在小麦返青后,选择睛好天气时进行镇压,以破除板结、弥补裂缝、踏实土壤,起到提温保墒的作用。2严重干旱麦田要抢浇"保命水"对于干旱严重的麦田,要选择睛好天气,早浇  相似文献   

10.
在小麦生产实践中,经常出现一些异常苗情,如不及时采取措施,难以实现高产。 一、干旱苗 发生在墒情不足或结构不良、容易透风跑墒的麦田。主要表现是:叶色灰绿,心叶迟迟不长,呈现“缩脖”现象,严重时小麦停止生长,次生根少,分蘖困难。对这样的麦田要分析缺水的原因,采取相应对策。对底墒好,因土壤悬空透气而造成吸水困难的麦田,要镇压提墒,使根系与土壤密接;对底墒不足的麦田要及时浇好分蘖水,对水源不足的旱麦,要采取镇压提墒和划锄保墒相结合的办法,充分利用土壤水分。 二、脱肥苗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黄骅市小麦正处于返青期,此时是冬小麦施肥镇压及杂草除治的关键时期。1施肥技术措施1.1为防止后期干旱,在土壤解冻返青前适时镇压或划锄,破除坷垃,沉实土壤,提墒保墒。对于浇过越冬水的旱地,在解冻返青前及早划锄,破除板结,消除裂缝。小麦封行前,可每亩用200~300 kg小麦或玉米秸秆在行间覆盖。1.2肥料投入不足的田块,要抓住降雨时机,适时进行小麦早春追肥。缺氮田块每亩用尿素5~7 kg,缺磷  相似文献   

12.
鉴于小麦生产上镇压等耕作措施能改善土壤环境,从而促进小麦生长和增产,特进行了不同时期镇压对小麦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 表明,镇压可促进小麦出苗和根系生长、增加拔节期根数、降低植株高度、提高第一节间和第二节间的茎粗、增加成穗率、提高产量.其中,以播后+越冬期2次镇压的效果最好,每667 m2有效穗数达44.48万穗,每66...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多年研究和生产实践,并根据当前小麦生产实际,总结小麦高产创建冬春管理技术以供参考,主要内容为:精细整地;优良选种;种子处理;测土施肥;提倡适时冬灌,确保安全越冬;早春适时镇压保墒增促早发;用好春季关键肥水,建立丰产群体结构;及时防治病虫草害,做好一喷三防;预防干热风、烂场雨,确保小麦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冬前苗情总体较好,但弱苗旺苗田较往年偏多。为最大限度夺取夏粮丰收,技术措施以"浇水提墒、镇压锄划保墒、御寒防冻、促弱控旺"为重点,做好小麦返青工作,为确保夏粮丰收打好基础。具体的管理措施如下:一、因苗情、墒情实行分类管理1、旱地麦重点采取镇压耙磨、顶凌追肥措施(1)镇压、耙磨保墒所有旱地麦田,应于2月底前做好镇压提墒、锄划保墒工作,最大限度利用好土体水分,盐  相似文献   

15.
<正>自今年入冬以来,邢台市气温明显偏高,一直以来降水量少,空气湿度低。小麦自播种至今没有有效降雨,导致部分没浇越冬水麦田出现干旱现象,部分播量偏大或者播期偏早地块出现旺长,一些晚播麦田小麦个体发育较弱。针对这些不利情况,必须及早加强早春管理。1锄划与中耕锄划和镇压可以破除土壤板结,弥补土壤裂缝,起到提墒保墒作用。早春  相似文献   

16.
正小麦春季管理重点是因地因墒因苗制宜,科学管理,巧施肥水,及时防治病虫草害。一、返青期镇压锄划保墒抗旱对因整地质量差,地塇坷垃多的麦田要在土壤返浆(地基本化通)后及时镇压,打碎坷垃,塌实土壤,但盐碱地不宜镇压。镇压时间以晴天下午为宜。对已经发生小麦死苗或点  相似文献   

17.
<正>西北麦区小麦大部分处于越冬期,小麦苗情和墒情总体较好。部分田块因抢墒早播,出现旺长,个别地块旱象抬头,小麦条锈病见病早,菌源基数大。旱地麦管理要注意以下四点:耙耱保墒,顶凌追肥。对底肥不足、苗黄苗弱的麦田,结合顶凌耙耱或小雨后趁墒追肥,亩施4-5公斤尿素,促转化升级。对冬前群体过大、土壤肥力较高的旱地麦田,返青期不宜追肥,可在起身至拔节期趁雨酌情追肥。镇压划锄,提墒增温。早春小麦返青前后镇压可提墒保墒,促进  相似文献   

18.
南阳小麦初冬冻害主要发生在弱苗或旺苗田块,采用提高整地质量、选择优良品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加强苗期田间管理等措施,培育小麦壮苗,能有效防御小麦初冬冻害的发生。旋耕后及时耙磨镇压保墒,或播种后适度镇压,防止土壤桥空不实、漏风跑墒,能有效控制小麦非典型冻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旱地麦田由于没有水浇条件,因此,春季管理要以保墒提墒为重点,力争丰产之年少减产。管理措施具体如下。一、中耕镇压旱地麦田中耕镇压可压碎土块,密封裂缝,沉实土壤,提墒保墒,促进根系发育,减少水分蒸发和避免根系受旱。提高小麦本身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不同镇压处理对小麦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镇压处理的作用,以远大1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了播后镇压对小麦生长发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探索增加小麦产量的农艺措施。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播后镇压可有效节水保墒,提高土壤含水量,但对基本苗的数量无明显影响。适度镇压处理,可降低小麦株高,提高小麦苗期鲜重和干重,增加小麦次生根数量和重量。研究发现,镇压处理后,小麦穗粒数和亩穗数都有所增加,与无镇压处理相比,其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对小麦千粒重影响差异不显著,此三要素的变化与小麦产量具有正相关作用,因此,镇压处理可起到增产增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