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穿城而过的河流附属带状绿地得到了城市管理者的重视,文章结合滨河绿地改造项目的设计,从绿地性质、与城市的关系、尊重场地、文化的引入等方面提出该类型绿地的景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上海市张家浜中段河道景观设计为例 ,探讨了在城市滨河道路景观中 ,如何充分运用生态知识和园林技艺 ,发挥滨河道路绿地的生态作用 ,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河流孕育了古文明,城市中的生产生活与河流是密不可分的,水域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以奉节县城市滨河景观规划设计为例,结合景观设计学、城市规划原理,从城市的规划布局与河流的关系、城市滨河空间围合度控制、滨河景观建设前对城市滨河环境的合理改造、积极利用城市滨河景观自然要素、城市滨河人工景观规划设计、城市滨河人文景观规划设计等,研究探索了在滨河景观设计中如何解决高差较大的滨江驳岸带来的安全隐患以及形式单一缺乏的美感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正城市的规划布局离不开河流,绝大多数城市建设围绕河流展开布局或开源引流,将城市外部水体引入城中形成城市河流,从而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城市河流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历史,是城市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滨河绿地是指位于城市内部河流两侧,通过模拟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相结合,起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持水土、为人们提供休闲游憩等多种功能的城市绿化用地。城市滨河绿地由城市河流与城市绿地两部分组成。滨河  相似文献   

5.
以丹江滨水绿地景观设计为例,从生态、景观和人文三个方面入手,以生态为核心,以景观为目标,以人文为特色,以保护和开发相结合,结合城市功能需求及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城市滨河绿地景观设计的思路、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6.
滨河绿地景观建设热潮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实际案例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建设滨河绿地的积极意义和盲目建设的消极影响。结合新疆地区滨河绿地发展现状提出了建设意见。强调因地制宜的景观设计原则,倡导滨河绿地的生态化、自然化发展,突出设计作品在改善环境、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滨河带状绿地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常规定位 1 河流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些滨河而居的村落随着商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了一个个庞大的城市。但是,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穿越城市的河流有很多已经不再扮演资源和物流通道的作用。其角色的转变似乎更能体现人类社会的世态炎凉。很少有人会怀疑每个城市都  相似文献   

8.
以平泉县瀑河橡胶坝滨河绿地景观设计为实例,主要阐述了滨河绿地设计的原则,即保持景观的整体性与连续性、景观结合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以绿为主,生态优先和防洪、生态、景观等多功能兼顾原则。重点介绍了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景观风格定位、空间处理与竖向设计、植物设计、主要景点的组成、内涵及效果等。  相似文献   

9.
摘要:城市的发源往往与河流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以及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已经开始注重和利用城市中的河道来改善生活环境以及获得更多的休闲活动空间。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来探索如何利用地域文化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滨河景观带,以期使滨水绿地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相似文献   

10.
1、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前景 景观设计一词近年来大为流行,似乎已成为城市规划建设上档次上水平的一个重要标签.景观设计大到城市的总体形象设计,具体到城市结点如城市广场、城市公园、滨河亲水空间、街区景观、街头绿地、居住区环境设计等等;小到雕塑小品、种植配置、水池花池、铺地栏杆、桌凳、垃圾箱,几乎涵盖室外造型艺术的一切.  相似文献   

11.
城市的发源往往与河流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以及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已经开始注重和利用城市中的河道来改善生活环境以及获得更多的休闲活动空间.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来探索如何利用地域文化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滨河景观带,以期使滨水绿地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相似文献   

12.
城市街头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设计对城市风貌的塑造和创造亲切自然的城市空间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城市街头绿地概念出发,以大通县双桥怡园景观设计为例,对其基本概况、设计构思、设计原则、规划布局和植物配置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郑福军 《绿色科技》2011,(12):52-53
分析了城市河流对于城市的主要功能作用,归纳总结了滨河景观规划设计的意义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城市滨河地带景观规划设计的观念和理念。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哈尔滨市马家沟河为线索,借助斑块理论,研究寒地城市滨河绿地景观的构成机制。文章通过对其沿岸斑块状绿地的分布、尺度及衔接性等问题的探讨,揭示寒地城市滨河斑块状绿地的发展及其现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哈尔滨市何家沟的绿地景观规划为例,提出城市滨河绿地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思路,着重阐述了何家 沟两岸绿地景观的规划结构和景观特色。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林业》2021,(1):95-100
传统设计体制的被动性导致了滨河景观设计的尺度断裂、空间割裂及其工程技术不生态等问题,并最终导致滨河景观生态系统及功能的退化。绿色基础设施(简称"GI")因其具有程序主动、尺度多层级链接、功能多样复合等优势,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理论。文章先从GI视角对滨河景观的复合生态功能及3个设计尺度进行认识,进而在GI空间组织原理指引下提出滨河景观设计技术路线,其途径是构建宏观上支撑河流廊道及城市GI网络的城市滨河景观区,中观上是多个单要素景观系统空间及功能整合的滨河景观实体,微观上是高效的生态服务场所及工程技术;最后,对株洲湘江景观带的中观尺度设计策略进行实证研究,即将优先构建的生物多样性等5个单要素景观系统在空间上整合生成生物多样性、生态防洪堤、生态游憩3大空间及相应设计导则。  相似文献   

17.
低碳理念是当今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的重要着力点。低碳景观在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能美化城市空间,而且能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同时,也只有把低碳理念融入城市街头绿地景观的设计中,才能切实符合可持续性城市建设的要求。文中在总结南京栖霞区若干地块的街头绿地景观设计实践的前提下,提出了低碳城市街头绿地设计与建设新途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与河流环境健康产生矛盾,河流污染影响周边环境健康。结合城市滨河区景观开发建设中出现的品质缺失、特色缺失等问题,在理性把握城市滨河区的特点,结合场所精神的理论,挖掘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以滨河景观为设计构架提出与济南市工商河传统历史文化结合的设计策略与方法,为城市滨河景观更新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促进济南市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的深入融合。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滨水地域在服务业,尤其是建设行业与景观行业的地位逐渐显现。此区域的景观设计对城市风貌、居民休闲、城市经济皆有较为突出的作用。并且滨河地带往往拥有景观建设的天然优势——良好的自然条件与景观空间。现在越来越多的滨河景观设计,重视自然与城市的结合,景观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度假村的建设将着重围绕环境、休闲、生态,以人们的娱乐、休闲、运动、游览为设计方向,争取城市自然两两相融,推进城市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城市滨水地区景观设计进行了系统化研究,分析了行业背景,阐述了研究意义,为"绿洲之境"码头度假村景观方案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并以该设计方案为成功实例,针对方案的各类规划,论证了设计的观念。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的过程离不开工业经济的发展,在新兴的城市以及在城市新兴的工业园区内,工业用地都占有极大的比重。因此,工厂企业的绿地景观与公共空间、商业空间以及其它城市空间的绿地景观一样是城市绿地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作者从绿地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珠海科斯特电源有限公司绿地景观设计的实例,探讨了工厂企业在绿地景观设计方面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