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近几年来,我省蚕区的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关方针政策,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蚕桑生产。79年全省产茧4.6万担;80年桑园面积发展到30多万亩,产茧5.8万担,比79年增长二成多,是建国来的最高水平。同时还出现了一批高速度发展蚕桑生产的县社队,安康县80年蚕茧达到220万斤,石泉县80年比79  相似文献   

2.
一、江苏省蚕业生产发展概况:江苏省是我国四大蚕区之一,养蚕历史悠久,驰名中外.全省有64个县,11个市.现有70个县、市郊种桑养蚕占93%.1984年桑园面积136万亩,比1949年的46万亩增196%,比1978年的78.07万亩增75%.1984年养蚕240万张.比1949年的44.6万张增439%,比1978年的45.05万张增434%.1984年产茧129.9万担,比1949年的13.3万担增877%,比1978年的52.25万担增149%.亩桑产茧由1949年的29.78斤提高到96斤.单张产茧由1949年的30.72斤提高到54.01斤.预计1985年产茧140~150万担.自1978年三中全会后,大约每年增产茧10万担.1984年有28个县年产茧万担以上,其中海安、丹阳两县年产茧都在10万担以上.有5个乡年产茧超万担.全省有29个蚕种场,年制种量达280万张,蚕种自给有余,还有25个蚕桑场和桑苗圃,能满足本省发展桑园所需苗木.  相似文献   

3.
<正> 一、一九八三年我县蚕茧质量情况我县1949年产茧1050担,1972年突破万担关;1973年产茧14504担;特别是在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发展较快,1980年产茧达22541担;1982年产茧31052担,为1949年的29.5倍,1983年全县遭受特大洪水为害,蚕茧总产仍达到30558担。目前全县栽桑养蚕已遍及到11个区,95个乡831个村,5700多个村民小组35000个养蚕户。其中蚕茧总产万斤以上的村有61个,5万斤以上的乡有18个,10万斤以上的乡1个,养2张蚕产茧120斤有10466户,总产蚕茧153.57万斤,养蚕5张以上,产茧300斤以上有874户,总产茧28.65万斤。1982年农村蚕桑收入达到了605.24万元,人均9.13元。所  相似文献   

4.
<正> 据盐亭县蚕业局统计,1992年全县实际产茧达到12万担,在1989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这振奋人心的消息令机关干部骚人墨客山村野老震惊、欣喜、欢呼,更多的则是回顾与遐想 1990年春,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组成不之即根据县情民意立下宏愿:到1992年底全县实现产茧10万担。3年要增加4万多担,好多人心  相似文献   

5.
<正> 关于蚕茧大战问题,根据陈俊生同志批示,我们多次约请有关部门的同志进行座谈,并到江苏、浙江、安徽部分地区作了调查。一、我国蚕茧生产经营概况 1978年以前,全国生产鲜茧仅二三百万担,1980年达到500万担,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的1931年(455万担),1985年至1987年年产量都是670多万担.其中浙、苏、川三省产量占全  相似文献   

6.
<正> 武胜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有耕地53万多亩,农业人口70万,人平占有耕地0.7亩多,是人多地少的农业县。近几年来,在发展蚕桑生产中,根据武胜实际,狠抓桑树管理,提高单株产叶量,提高栽桑效益,走内涵发展蚕桑生产的路子,保持蚕桑生产稳步健康地发展。从1984年到1990年,桑树总株数基本保持在7000—8000万株,但养蚕量逐年增加。1984年全县发种12万多张产茧5万多担。1990年全县发种20万张,产茧10.2万担,实现了300—400株桑养一张蚕。全县5个区,42个乡(镇)中,3个区产茧过双万担,两个区产茧超过万担;产茧3千担的乡达到10个,2千担以上的乡达到31  相似文献   

7.
<正> 农牧渔业部农业局,七月中旬在北京召开的春蚕生产座谈会认为:当前蚕丝生产和丝绸销售形势很好,春茧又获丰收。据八个主产茧省统计,今春发种390万张,比去年同期增加5万张;产茧259万担,比去年同期增加20万担。除湖北、广东略有减产外,其他各省均有不同程度增产。江苏省春蚕连续七年丰收,今春比去年同期增加近10万担;浙江省增产8.44万担,  相似文献   

8.
宜宾市从1983年成立独立的茧丝绸行业管理部门以来,1994年最高产茧量达到22万担(1担=50kg,下同),排名四川省产茧第五位。经过十来年的恢复发展,产量稳步增长,达到17.5万担,排名四川省产茧第二位。丝绸工业从无到有,现拥有自动缫丝机14400绪,年产白厂丝1000吨,行业年产值3亿元。蚕桑生产稳步增长,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一批年产茧2000担、5000担、10000担镇乡已经形成,蚕业生产已成为我市部分区县的支柱产业,涌现了一批有影响的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9.
(一) 1958年在党的領导和社会主义总路綫的光輝照耀下,全国全省工农业生产都获得了偉大成績,我省的蚕桑生产也跃进了一步,成績是肯定的。首先是桑叶蚕茧都有了很大增长,去年桑地收获面积19.57万畝,平均每畝产桑2500多斤,产茧113.5斤,全省总产茧22万担,完成計划91%,計划虽未完成,但比五七年18.7万担增产3.3万担,增产17.7%,这样增产的幅度此第一个五年計划期內任何一年都大,单位产量方面,出現了許多大面积高产事例,畝产桑量万斤以上的丰产片,和五千斤以上的大面积高产片;二化性自茧种单張产茧丰产的巳突破一百斤,也有不少平均达到了60斤以上,南农七号都达到了30斤以上。第二、发展了新区,巩固和提高了老区。这一年全省桑地面积达到28多万畝,比五七年扩大了  相似文献   

10.
建国三十年来,蚕业生产得到很快的恢复和发展.全国桑蚕茧量,从1950年的61.4万担上升到1978年的330万担.今年可收购420万担,将比1950年增加五倍.我国已成为世界产茧和产丝最多的国家,我国出口生丝已占国际生丝贸易量的80%.78年换取六亿美元自由外汇,占我国出口商品的第二位(仅次于石油),对支援四化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 江苏是闻名全国的四大蚕茧主产省之一.最近四、五年蚕茧产量一年一大步,稳步占升,78、79、80、81连续四年分别突破50、60、70、80(52.2、64.4、76.4、80.3)万担,82年又上一层楼,突破90万担.位于苏北江海平原、黄海之浜的海安县则是近年来江苏蚕桑生产战线上涌现出的一枝新秀.该县93万人,103万亩耕地,1965年产茧只有2400多担,1978年发展到4.7万担,比65年增长18倍.79年6.1万担,产值1010万元.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一年我省蚕茧产量比一九八○年约增产33%,达到四千八百担,一九八二年计划产茧八千担,比八一年增产60%左右。从我省蚕桑生产的具体情况分析,完成这个计划是完全有可能的,搞得好也可能突破万担关,实现产茧翻一番的愿望。实现这一愿望,虽然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把蚕养好,  相似文献   

13.
广西的桑蚕生产近年来迅猛发展,据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的统计:全区去年桑园已达110万亩(其中投产桑园80万亩),全年养蚕种280万张,产鲜蚕茧8.7万吨(174万担),年产量已超过浙、川、鲁、粤等主产区,已从国内的“小产区”跃升为全国产茧产量第  相似文献   

14.
<正> 县委、县政府确定我县发展蚕茧生产的总目标是20万担,计划到2000年达到13万担,年均单产26公斤,粒茧丝长1000米以上,解舒率60%以上。在20个基地乡镇与10个重点乡镇形成规模经营,总产茧分别达到年产茧 4千担与 3千担以上,单产 28公斤,人平产茧 20公斤与 15公斤左右,拟搞的三个基地示范乡达  相似文献   

15.
<正> 我县是建国后新发展的蚕区,1949年仅产茧160担,没有成片桑园,1971年突破万担,1982年超过5万担,今年桑园面积近10万亩,预计蚕茧产量可达到10万担左右。在发展蚕桑生产的过程中,特别是近三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深刻地感到重视基地建设是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县有30个乡镇,虽然大多数地方都有蚕桑生产,但是生产水平出入很大,说明各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市的蚕桑生产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一定规模,1993年桑园总面积已达15万多亩。产茧265万公斤,养蚕户获得蚕茧收入2500多万元。但与“八五”末达到产茧10万担、2000年20万担的目标任务相比,无论是生产效益还是发展速度都还有很大差距,蚕桑生产的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的问题。为此,现对1994年全市蚕桑生产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7.
<正> 我省的栽桑养蚕和丝绸生产具有悠久历史。据《中国统计提要廿四专辑》记载,1918年陕西产蚕茧28万担(1.4万吨),占全国产茧量的11.49%,仅次于浙江和江苏,居全国第三位。以后由于历史上天灾人祸种种摧残,到解放前夕陕西的茧、丝、绸业已奄奄一息,濒临绝境。1949年全省仅产茧0.65万担(325吨),只占全国总产量的1%。解放后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建设,特别是农业多种经营方针的贯彻落实,1992年我省产茧量达1.3万吨,占全国产茧量的1.99%,为解放后最高产量。全国1992年产茧67.8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并逐渐形成区域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有25个县蚕茧年产量超万担,宜州、横县两县(市)年产量超20万担,形成桂西北、桂中和桂南三大蚕桑生产基地,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到2003年,广西蚕茧产量达到175万担,占全国产量的18%,名列全国第2位.  相似文献   

19.
建国36年以来,特别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茶叶生产恢复、发展饺快,据84年统计,全国茶园达1560万亩,总产达828万担,其中外销278万担,超过斯里兰卡、日本、苏联、肯尼亚等国,产量仅次  相似文献   

20.
<正>东台市现有桑园15.2万亩,2011年发放蚕种近50万张,生产蚕茧38万担,行业产值近30亿元,蚕茧产量占江苏省的28%,桑园产茧量、蚕茧质量、亩桑效益、生丝品质等多项指标位列全省、全国前茅,是全国著名的优质茧丝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