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巴梨进行不同采收期、不同包装方式冷藏及储后催熟剂不同浓度的研究发现,第90d时,适期采收的巴梨采用自发调气(Modified or Self-controlled Atomsphere Storage.)冷藏的储藏方式比常规冷藏延长储期45d,该储藏方式第120d能正常催熟。试验发现对巴梨采用自发调气冷藏储藏的果实用喷布乙烯利方式催熟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40%乙烯利和电石用不同浓度和不同使用方法对印度芒901等5个品种催熟试验,以乙烯利催熟效果为好,直接浸泡时用500—2000ppm 浓度;如用乙烯利饱和蛭石剂时可选用1,000~10,000ppm 浓度,每箱果(10公斤)用30克(3小包)。根据需要芒果成熟天数不同选用不同药剂浓度。芒果经处理后可提前2-4天成熟,且成熟一致,外观好,病害轻。  相似文献   

3.
40%乙烯利EC对棉花的催熟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40%乙烯利EC对迟熟棉花进行了催熟效应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0%乙烯利EC1 500.0~2 512.5mL·hm-2对棉花生长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可加速棉铃的成熟开裂,提早吐絮,脱叶率增加,催熟效果明显,增产率达6.54%~21.35%.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蔬果催熟常用的催熟剂种类、催熟蔬果的产生原因、催熟蔬果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常见催熟蔬果的鉴别等相关知识,提出对待催熟蔬果需持辩证的态度,一方面反对过量、滥用催熟剂及用非正当手段催熟蔬果的行为,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催熟蔬果可对人体健康发挥积极作用。深化了人们对催熟水果的正确认识,增强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和安全感。  相似文献   

5.
乙烯利对胡椒鲜果的催熟软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子试验法,初步研究了利用乙烯利催熟软化胡椒鲜果的方法。结果表明,药剂浓度和药剂浸泡处理后鲜果存放的方法对催熟软化效果的影响比较大,鲜果在溶液中浸泡的时间对催熟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直播稻穗期应用复方乙烯利催熟增产效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播稻穗期应用复方乙烯利催熟增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麦茬直播稻田在灌浆初期喷施40%复方乙烯利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以扬花期后7~10d施用效果最好,用量为1.50~2.25kg/hm2,可使水稻提早成熟3~5d。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外源乙烯利和乙醇处理对紫果百香果的催熟效果,以八成熟的紫果百香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和乙醇处理对紫果百香果采后果实色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处理浓度;同时研究了适宜条件乙烯利或乙醇处理对百香果膜透性、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条件下,不同浓度的乙烯利能够显著提高百香果果皮的红绿度(a*值)和果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百香果均有催熟效果,其中,600 mg/kg乙烯利的催熟效果最好;低浓度的乙醇对百香果无显著的催熟效果,45%乙醇的催熟效果较好;600 mg/kg乙烯利和45%乙醇均能显著增加百香果果皮的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其中,600 mg/kg乙烯利的催熟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使用乙烯利(2—氯乙基膦酸)对棉花催熟,是近年我国大面积生产上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的一项新技术。在正确使用下,可增收优质花,提高产量,改善纤维品质和增加经济收益。1980年起农业部已组织在全国推广,但有关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尚待深入。前人的研究早已确认乙烯与成熟的关系,因而乙烯常被誉作成熟激素。也确认在棉  相似文献   

9.
以芙蓉李为研究对象,研究乙烯利、脱落酸处理对采后芙蓉李果实质地、色差值、色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花色苷含量及出汁率的影响,综合分析加工品质变化.结果表明,乙烯利处理明显降低了芙蓉李果肉硬度、果皮强度、果皮破裂深度、果皮脆性、果皮韧性和果肉黏性,加速果实转红,促进花色苷含量积累,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含...  相似文献   

10.
玉米品种中单909在密度67 500株/hm2左右情况下,不同叶龄使用40%乙烯利450 ml/hm2进行化学调控,结果表明:大喇叭口期前施药的处理玉米株高均能降低.玉米4叶期使用本品能增加玉米穗长和基部第一、二、三节茎粗,增强玉米的抗倒伏能力,增加玉米穗行数和行粒数,产量较对照增产2.2%,增产不显著;7叶期使用本品使株高降低,基部第一、二、三节茎变细,穗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产量减少.4叶期使用较7叶期使用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1.
香蕉催熟生理和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催熟温度越高,激发果实产生的乙烯和CO_2量越多,呼吸跃变期越早出现,果皮颜色变化越快。但温度在26℃以上,果皮转黄受到抑制。果实在30℃催熟约3天,果肉已成熟,但果皮仍基本是绿色,仅带微黄,颜色指数在3以下。建议香蕉催熟周期为5~7天,催熟温度17~21℃,乙烯利浓度500~1000ppm。提高温度或增加乙烯利浓度虽可加快成熟速度,但导致果肉迅速变软和货架寿命缩短。乙烯的大量释出比呼吸跃变期早出现。呼吸跃变期随乙烯利浓度增加而提早出现。不同的果实饱满度和采收季节对催熟处理的敏感性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氮肥的不同用期和不同的用量研究表明,小麦成熟时的表现可分为早衰、正常和贪青三种熟相。药隔期前亩施氮肥(硫酸铵,下同)超过70公斤,表现前期群体过旺,后期容易倒伏,形成贪青熟相,其光合成特点为糖氮比值低,灌浆强度低,千粒重日增量小,成熟不正常,产量下降;自药隔期开始施氮肥,即使超过100公斤/亩,也未出现贪青和倒伏,表现正常落黄熟相,灌浆强度高,千粒重日增量大,产量高;始终不施氮肥的处理,特别是在土壤肥力差的情况下,均表现群体小,生长量不足,灌浆结束早,后期早衰,产量低。在高产麦田采用依靠土壤基础肥力保穗数,药隔期重施肥水促穗重的施肥体系,利于小麦正常落黄,穗足穗重、高产不倒。  相似文献   

13.
嗜虫书虱的有效积温及气调致死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嗜虫书虱以全面粉及酵母粉饲养时,各虫态发育速率与温度呈逻辑斯蒂曲线关系,高浓度的CO2是导致该虫死亡的主要因子,其次是温度和O2浓度。在不影响储粮品质下,适当升高仓内温度,并配以高浓度的CO2和低浓度的O2是控制该虫的最佳组合因子。  相似文献   

14.
用~(14)C—乙烯利研究了棉花播株对乙烯利吸收的速度、运输途径以及在棉花内的运转积累规律。乙烯利喷施后,可以促进棉叶所吸收的~(14)C—葡萄糖加速向棉铃特别是纤维中输送,促进提早吐絮。棉铃吸收乙烯利后,有一个释放乙烯的高峰,这个高峰一般都在棉铃开裂前二—三天,通经硅胶薄层和纸层析的分离鉴定,留在棉株内~(14)C 物质中没有发现其它含~(14)C 的放射性代谢产物,仍然以~(14)C—乙烯利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5.
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辛硫磷的不同加工制剂、不同用药量、不同后处理方法及在不同谷物上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在用量相同,后处理方法一致的情况下,辛硫磷在谷物上的残留量是乳油>粉剂>粒剂。谷物上辛硫磷的残留量与原始用药量呈正相关。过筛,水洗都能除去谷物上部分辛硫磷的残留量,但制剂不同去除率有明显差异。日光晒能迅速除去辛硫磷在谷物上的残留量。表皮结构光滑的大豆,绿豆等辛硫磷的残留量低,而小麦、大麦、大米在相同情况下,残留量就高一些。但2.5%辛硫磷微粒剂在正常用量下(以干谷物计有效成分为2ppm)谷物经过筛、水洗后都不会超过允许残留限量(0.05ppm)。  相似文献   

16.
猕猴桃果实节能贮藏保鲜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氮气(N_2)、二氧化碳(CO_2)贮藏鸡蛋,主要研究了贮藏蛋中微生物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单独使用这两种气体不能抑制蛋中微生物的繁殖。本试验筛选出了气藏条件下所使用的抑菌剂,即混合杀菌剂(1500 ppm 脱氢乙酸钠和1500 ppm 山梨酸钠混合溶液),并得到气体贮藏蛋的最佳条件:50%CO_2,50%N_2,贮藏温度15℃,相对湿度75%,鸡蛋贮藏前用1500 ppm 混合杀菌剂浸泡杀菌。贮藏6个月可以得到高于81.5%的好蛋率。  相似文献   

18.
试验用单人背腹式按摩采精法收集纯净的鸭精液。对不同稀释液(1%NaCl液、Lake液、pH 7.1Lake缓冲液BPSE和BNP—2)(精液:稀释液,v/v)稀释的鸭精液在不同温度(2—5℃、8—10℃和25℃)下的保存效果和以pH 7.1Lake缓冲液按不同稀释比例(1:1、1:2、1:3、1:4、1:5、1:6、1:7、1:8、1:9和1:10)稀释的鸭精液在2—5℃温度下的保存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鸭精液液态保存的最适温度为2—5℃;以PH 7.1Lake缓冲液的稀释保存效果最佳;按1:2、1:3、1:4和1:5稀释比例稀释鸭精液均可取得良好的保存效果。  相似文献   

19.
再生稻茎秆贮藏物质与再生力的细胞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用细胞化学方法,观察到再生稻品种和普通品种一样:从拔节期起,茎秆中淀粉粒和蛋白质积累;进入熟乳期,茎秆中贮藏物质逐渐消失,因此在完熟期前9天,再生力也低。随着营养物质的积累,至完熟期后5天,再生稻茎秆中有许多淀粉粒和蛋白质,再生力也明显增加,但同期普通水稻茎秆中很少见有贮藏物质。再生力也很低。再生力与茎秆贮藏物质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