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桥式起重机桥架结构的ANSYS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ANSYS软件对桥式起重机桥架结构进行了不同载荷组合情况下的有限元分析,模拟仿真直观地分析出桥架在受载荷情况下的应力分布,并与传统的工程设计法进行了比较,结果一致。经过分析计算,得到了桥架的最佳结构及各杆件的合理尺寸,从整体上使结构更加合理,减轻了桥架的自重,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桥式起重机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原木吊装桥式起重机是林业生产过程中木材堆场的重要起重机械,而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和评定是原木吊装起重机林业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利用Solidworks软件完成某型桥式起重机桥架结构的三维建模,通过Solidworks Simulation插件对桥式起重机受力情况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了桥架结构的应力和位移云图,且仿真结果和一般传统力学解析计算所得结果相同。结果表明:基于Solidworks软件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可以快速可靠地得到原木吊装桥式起重机桥架结构受力变化结果,为快速分析此类林业机械结构,评定结构方案是否合理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3.
刘曰奇  薛伟 《森林工程》2012,28(2):54-57
根据主梁的结构特点,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桥式起重机正轨箱形主梁进行模态分析,得出主梁结构前6阶的固有频率和相应振型,找出主梁振动的危险区域,为桥式起重机主梁结构设计和改造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陈洁余  单圣涤 《林业科学》2004,40(4):135-138
索网式和双联式缆索起重机的设计计算都十分困难 ,主要是因为过去的索道索系比较简单 ,以致现行的索道设计计算体系 ,都只计算悬挂缆索在均匀重力场的作用下 ,承受垂直载荷时的受力状态。双联式和索网式缆索起重机的出现 ,首次提出了悬挂缆索的斜向集中载荷和索网结构承重时的受力分析问题。文中对索网式缆索起重机的计算 ,实际上是对悬挂缆索的斜向集中载荷和索网结构承重时的受力分析 ;而且这种分析 ,同样适用于双联式缆索起重机的设计计算 ,并为今后发展更为复杂的索道索系的设计计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薛伟  万雷 《森林工程》2014,(3):94-97
结合桥式起重机工作特点,应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桥式起重机吊重偏摆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以QD32/5型号桥式起重机作为仿真对象,采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系统在起停阶段和制动后的摆动情况进行仿真。分别控制钢丝绳长度为5 m和10 m,吊重质量为12.5 t和25 t,研究它们对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吊摆系统在起停阶段做受迫摆动,制动后做有阻尼摆动;小车运行速度不能稳定,定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吊重的质量;制动阶段最大摆角分别为0.12、0.12和0.18 rad,需要加以控制;制动后吊重摆动完全消除的时间都超过120 s。  相似文献   

6.
龙门起重机测试项目主要是检测其静刚度、动刚度,主要杆件的静应力、动应力、振动等。本文通过对朗乡林业局贮木场龙门起重机的测试及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得出该龙门起重机在额定载荷30t·f 下工作,其刚度、主要杆件强度、振动等条件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7.
绕线式电机作为桥式起重机的运行电机有它独特的运行方式,根据实际应用的情况,它可具有电动机与发电机两种运行状态(图1)。绕线式电动机作为桥式起重机的起重电机是异步电动机两种运行方式的完美体现。  相似文献   

8.
林区贮木场、制材厂室外使用的桥式起重机,为了保证安全,都需要装设防止起重机被大风吹走的防风装置。目前林用起重机最常用的防风装置主要有手动夹轨器、电动弹簧式夹轨器和铁楔子等。上述几种防风装置,由于结构上的限制,遇到刮大风等情况起重机需要锁定时,制动效果不理想,甚至不起作用。由于夹轨器安装位置不准确、大车运动过程中车轮偏斜等原因造成夹轨器钳口与钢轨不易对中,仅有钳口的一侧与钢轨侧面接触,制动力达不到要求。当钳口与钢轨夹定后,夹紧力恒定,如果偶然风载大于钳口处的止动阻力,就会失去  相似文献   

9.
桥式起重机广泛应用于林业生产过程中,而对于林用起重机的设计研究,目前国内都是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法,结构很保守。安全系数较大,致使材料浪费。该文用PROE建立某起重机主梁的三维模型,导入ANSYS对其典型工况下进行分析,得出其可优化的结论,然后用MATLAB建立数学模型进行优化,最后用PROE按照优化的参数进行建模导入ANSYS分析验证,用此方法优化后的主梁,大大的减少了主梁的材料,降低了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10.
林用门式起重机的设计,其工作类型可根据资源、林相、到材方式和产量等因素确定。而现有正在使用的林用门式起重机的实际使用情况.会给设计者提供某些参考数据。本文对伊春林区所用的门式起重机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得出了该林区每台门式起重机的载荷利用率、平均载荷利用率,希望能对确定合理的林用门式起重机工作类型,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1.
门式起重机检测项目主要有静刚度、动刚度,主要杆件的静应力、动应力,振动等。本文作为门式起重机检测的一部分,根据多年对数台起重机进行检测的实践,介绍门式起重机动刚度的检测方法与对检测动刚度数据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薛伟 《森林工程》1997,13(3):35-37
该文从实验和理论上探讨了动载荷时承载索受力的变化,分析了影响承载索受力变化的因子.建立了动载荷时承载索受力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承载索能量分析范围.为理论设计和计算承载索受力建立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孙剑锋 《森林工程》1998,14(3):41-42
林用门式起重机的设计,其工作类型可根据资源,林相,到材方式和产量等因素确定。而现有正在使用的林和门式起重机的实际使用情况,会给设计提供某些参考数据。本对伊春林区所用的门式起重机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得出了该林区每台让式起重机的载荷利用率,平均载荷利用率的希望能对确定合理的林用门式起重机工作类型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将荷重化为等效链长的方法,导出单个集中静载荷悬链线的两个精确公式:水平张力同荷重位置的关系式和上支点的张力计算公式。并以上述公式为基础,用解非线性方程组的牛顿法,编出一个精确计算设计张力的电算程序。较好地解决了林业架空索道设计法关于单个集中静载荷悬链线设计张力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Miner 疲劳损伤累积理论解决非稳定变载荷下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问题。根据等效疲劳这一概念,找出了非稳定变载荷作用下齿轮疲劳强度的计算方法,导出了寿命系数计算中,求当量应力循环次数的公式。一、前言汽车、拖拉机、起重机、木工机床及金属切削机床等机械中的齿轮传动都是在变载荷下工作的,对于承受近似规律的非稳定变载荷的齿轮,可以根据疲劳损伤累积理论进行计算。该理论是建立在对称循环的不稳定载荷实验资料的基础上,如果应用载荷的等效转化概念,也可以将其应用到非对称循环不稳定载荷的计算中.二、疲劳损伤累积理论Miner 疲劳损伤累积理论是通过不同的试件,采用不同的特性循环值和不同的载荷作用下不同应力——循环次数组合做实验,得出了零件在反复载荷作用下,损伤累积是与试件所吸收的净功有关。在某一给定的载荷产生的应力作用下,试件承受的实际循环次数与试件在破坏时循环次数比值的百分数,看成是消耗了全部有效寿命的一部分。根据这一假设,当全部损伤百分数达到百分之百时,试件就破坏。损伤累积理论,用于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中,可以认为:零件在变应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理论建立了计算模型,对槽式太阳能聚热器不同角度、不同风速、聚热器板之间不同缝隙对风载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聚热器随风速和角度变化对载荷影响较大,聚热器之间缝隙对风载荷影响几乎不变。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各类型杆件断面在不同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规律,得出门式起重机主要部件杆件的应力分析和测定方法。从而为门式起重机的拓展应用、性能安全和高效运作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8.
一堂讨论课的实践北京林业大学王乃康“旋转类型起重机”是林用起重机械的重要类型之一,是高等林业院校林机专业(本科)专业课《起重输送机械》的第五章。按教学计划在“桥式类型起重机”一章之后,过去安排4学时完成。为适应改革形势要求,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教学...  相似文献   

19.
微米木纤维模压制品握钉结合部载荷分布系数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微米木纤维模压制品是通过细胞纵向劈裂而成的微米木纤维模压成型的新型高强度人造木基材料制品.以人造木基材料为主要材料的各种握钉力的计算均以栽荷沿轴向分布的积分方程为基础,而有关其栽荷分布系数的精确计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首先建立了握钉结合部裁荷分布的力学模型,然后给出了螺纹牙受力变形协调条件,推导出了轴向载荷分布强度与螺纹牙侧面上比压的关系式,分析了微米木纤维铺装纹理方向对其模压制品弹性模量的影响,从而详细地推导出了微米木纤维模压制品握钉结合部载荷分布系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0.
缆索吊车悬索系统在集中运动载荷作用下,将发生一系列参数变异。本文作为动力学研究的第二部分,系统地分析了运动载荷作用下悬索的横向振动特性,推导了动力影响线和索张力动分量的显式数学解。计算结果表明,利用动力影响线来描述实际平稳运动载荷作用下的悬索动力响应,具有相当的可靠度;运动速度的变异对动态振幅和张力影响不大,而集中载荷大小是敏感影响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