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泌乳奶件饮水温度奶牛饮冷水会影响产奶,春季宜将奶牛饮水温度维持在9C~1 5℃,可比饮0℃~2℃水的奶牛提高产奶率8.7%;饮麦麸水温度奶牛生产后因损失大量的水分而感到口渴,并且体温较低,此时饮温度高于体温1℃~2℃的麸皮水代替饮水,有补充体液、温暖身体之效。禁止饮用冷水,否则可引起胎衣滞留及感冒等疾病。牛舍温度奶牛耐寒不耐热,一般奶牛最适宜的温度为12℃~14℃,怀孕奶牛与泌乳奶牛最适宜的温度  相似文献   

2.
<正>1.防寒保暖。饲养奶牛的最适宜温度为8~16℃。当夜晚气温降到0℃以下时,应将奶牛赶入圈舍内过夜,以防冻伤乳头或使奶牛的体能消耗过多。牛舍内的温度一般应保持在10℃~25℃,温度过高也会对牛产生副作用。奶牛白天在运动场内活动的时间不宜超过4个小时,最好是上、下午各活动两个小时。另  相似文献   

3.
<正>虽然奶牛具有耐寒不耐热的习性,但是,由于冬季异常寒冷、气候干燥,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加之青绿饲料匮乏,极易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甚至影响奶牛的正常生长发育。现将冬季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牛舍温度一般奶牛最适宜的温度为12~14℃,怀孕奶牛与泌乳奶牛最适宜的温度为16~20℃;  相似文献   

4.
针对低温环境下奶牛饮水温度过低会导致泌乳量降低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空气能热水器的饮水加热系统并应用于规模化奶牛场,连续监测2组奶牛在环境温度>15℃、4℃≤环境温度≤15℃、环境温度<4℃中不同饮水加热模式下的泌乳量,分析2组奶牛的日均泌乳量曲线,探究低温环境下不同饮用水温度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研究设计的饮水加热系统能够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稳定控制饮水温度。低温环境下长期为奶牛供给12~15℃的水,奶牛平均泌乳量随环境温度变化显著(P<0.01),平均每7天下降0.45 kg,而将饮用水温度提高至22~25℃后,奶牛平均泌乳量随环境温度变化不显著(P>0.05)。排除不同泌乳期影响分析奶牛泌乳量,提高奶牛饮用水温度能有效增强处于泌乳盛中期奶牛的泌乳量。本研究设计的系统能够在环境温度<4℃的条件下稳定提供22~25℃的热水,有利于提高奶牛的泌乳量以及对环境变化的生产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钱程 《河北农业》2010,(11):35-35
<正> 冬季气温较低,奶牛的产奶量易受到影响,所以,一定要加强饲养管理,确保奶牛冬季高产。一、提高舍温奶牛的适宜环境温度一般为8~16℃,在此范围内,奶牛代谢率和产热量均处于最低水平。表现为:饲料消耗少,发病率低。如果牛舍的温度在0℃以下时,牛体就散发大量能量以维持  相似文献   

6.
<正>奶牛耐寒怕热,适应温度为8~23℃。气温达23℃时,其采食量开始下降,30℃以上时采食量下降50%。那么在炎热夏天,怎样在保证奶牛较佳的生产状态下安全度夏呢?  相似文献   

7.
奶牛的汗腺不发达,耐寒不耐热。奶牛生长的最适温度在10~16℃,一般气温在5~20℃的情况下,奶牛不会产生明显的冷热应激。当气温超过26℃时,就会引起奶牛采食量下降,导致产奶量降低;当气温达到32℃时,  相似文献   

8.
奶牛较耐寒而不耐热.气温在0℃以下时,奶牛的体热散失量明显大于体热产生量,导致一部分饲料或一部分体内贮存的能量转化为体热,所以寒冷季节会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但奶牛的采食量不受影响,有时还可能增加.气温高于20℃,奶牛即表现出体温增高,呼吸频率加快,饮水量增多、采食量下降和肠道充塞等热应激症状.在高温条件下,气温每升高1℃,高产奶牛就消耗3%的维持能量.气温超过27℃,奶牛产奶量下降5%~10%:超过32℃,采食约减少20%;40℃时,奶牛食欲几近废绝.  相似文献   

9.
张伟 《农家参谋》2008,(12):20-20
一、提高舍温奶牛的适宜环境温度一般为8℃~16℃,在此范围内,奶牛代谢率和产热量均处于最低水平。表现为饲料消耗少,发病率低。如果牛舍的温度在0℃以下时,牛体就消耗大量能量以维持体温。因此,在寒冷的冬季保持奶牛的适宜环境温度尤为重要。应将牛舍西面和北面的门窗、墙缝堵严,防止贼风侵袭;  相似文献   

10.
<正>奶牛是耐寒怕热的家畜,其适宜的温度为20℃,一般环境温度在4~24℃、相对湿度60%~80%时,对产奶量影响较小,25℃以上对产奶量高的奶牛影响越大,下降幅度可达到5~10千克。主要是因为高热和高湿的环境条件会给奶牛  相似文献   

11.
奶牛由于瘤胃发酵和产奶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能,加之奶牛汗腺不发达、单位体重散热面积小等生理原因.决定了奶牛耐寒不耐热的生产性能。同时奶牛生长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6℃-23℃,高产奶牛为15℃~20℃。气温超过25℃时,奶牛的产奶量就明显下降。因此,要保证奶牛夏季较高的产奶量.应减少夏季高温对奶牛的影响.注重夏季奶牛的科学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2.
奶牛产奶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8~16℃。冬季气温较低,加上饲养管理不善,奶牛的产奶量会受到影响。可采取如下措施:1提高舍温环境温度为8~16℃时,奶牛代谢率和产热量均处于最低水平,表现为饲料消耗少,发病率低。若牛舍温度在0℃以下,牛体散发大量能量以维持体温。因此,在寒冷的冬季应将牛舍西面和北面的门窗、墙缝堵严,防止贼风侵袭;向阳面的门窗要挂帘。  相似文献   

13.
冬季寒冷而漫长,又是枯草季节。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和体重都有下降。奶牛如何越冬,便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奶牛最适宜的温度为8℃~16℃,冬季气温在0℃以下,如饲养管理不善,奶牛的产奶量就会降低。一、冬季奶牛饲养种应注意的问题1、温度进入冬季后,当夜晚气温降到0℃以下时,应将奶牛赶  相似文献   

14.
对于奶牛来说,最适宜的温度为8~16℃。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在0℃以下,加上饲养管理不善,奶牛的产奶量会受到影响。改变这种影响的措施如下。第一,提高舍温。奶牛的适宜环境温度一般为8~16℃,在此范围内,奶牛代谢率和产热量均处于最低水平。表现为:饲  相似文献   

15.
饲养奶牛需掌握的最佳温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奶牛不同饲养管理环节要求的温度不同,生产中按照奶牛的生理需求给以适宜的温度,可较好地提高饲养奶牛的经济效益。(一)牛舍温度奶牛耐寒不耐热,但寒冷要有一定的限度,一般奶牛最适宜的温度为12~14℃,怀孕奶牛与泌乳奶牛最适宜  相似文献   

16.
1、饮水温度饮水的温度高低影响牛的饮水量和生产性能.在冬春季节,不要给牛饮冰水或过冷的水;夏秋季要让其饮用自来水即可.实践证明,给奶牛饮8.5℃的水,比饮1.5℃的水产量提高8.7%;给奶牛饮10~15℃的水,产奶量可提高9%.适宜的饮水温度为:成年奶牛12~14℃,产奶妊娠牛15~16℃,1月龄内犊牛35~38℃.  相似文献   

17.
南山牧场是中国南方独特的天然草场,气候温凉,年平均气温11.2℃,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18.4℃,极端最高气温26.8℃,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2℃,极端最低气温-16.0℃。荷斯坦奶牛耐寒怕热,适宜温度为11~16℃,适宜在南山养殖。对南山牧场气候与荷斯坦奶牛泌乳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产奶量高峰值在6月,产奶量低值出现在10月,每头奶牛年产奶量可达6 900.1 kg,比冷水江市奶牛的年产奶量高3 349.5 kg,超出了1.06倍,达到了全国黑白花奶牛年产奶量的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8.
如何调整高产奶牛的营养,保持奶牛的旺盛的生产能力成为众多养牛户共同关心的问题。奶牛是耐寒怕热的家畜,其适宜的温度为10~20℃。当温度在25℃以上时,对产奶量越高的奶牛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9.
谢纲  李国 《现代农业》2002,(8):23-23
奶牛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6-23℃,高产奶牛为15-20℃.气温超过25℃时奶牛的产奶量明显下降.据资料统计,8月份产犊奶牛的产奶量较1-2月份产犊奶牛的产奶量下降12.5%,给奶牛业带来很大损失.为减轻夏季高温对奶牛的影响,应采取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一、防暑降温奶牛生长、产奶最适宜的温度为8~16℃,且耐寒怕热。当外界温度超过30℃时,奶牛采食量就会减少,体重下降,产奶量可降低25%~50%,因此防暑降温应作为夏季养奶牛的中心环节。防暑降温可采用以下3种方法:一是遮阳。在不影响通风的前提下,可在奶牛场种树,或在奶牛运动场、休息场所搭凉棚或设移动框架。凉棚或移动框架高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