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免疫乳研究及开发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免疫乳及乳抗体的特异性免疫乳(Immune Milk)是指给哺乳动物(主要是指奶牛)选择性地接种一些能够引起人和动物疾病(主要是肠道疾病)的细菌(如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病毒(如轮状病毒)或其它一些外来抗原(如隐性孢子虫等)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应答以分泌特异性的抗体(Specific antibody)进入乳中,这种含有特异性乳抗体的乳称为免疫乳。在机体免疫应答过程中,除了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之外,机体还会产生一些淋巴因子,其中的一些也会随泌乳进行而进入乳中,如在免疫乳中发现的抗炎因子(Anti-hypertension F…  相似文献   

2.
免疫乳研究开发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哺乳动物乳汁是机体免疫协凋作用的分泌物之一。免疫乳(Immune milk)是指给哺乳动物(主要指牛、山羊)选择性地接种一些能够引起人或动物疾病的细菌、病毒或其它一些外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以分泌特异性的抗体(Antibody)或称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进入乳中,这种乳称为免疫乳。抗原(Antigen)是指存在于环境中能够刺激机  相似文献   

3.
乳铁蛋白及其生理机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铁蛋白作为一种天然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糖蛋白,是转铁蛋白家族的一员。它存在于哺乳动物的各种外分泌物中,乳中的含量较高,因其广泛的生理功能,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概括介绍乳铁蛋白的结构及其重要的生理功能以及乳铁蛋白的制备方法,并展望乳铁蛋白作为一种添加剂在畜牧业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乳前免疫与常规免疫对猪瘟免疫哪种效果更好,目前业界一直存在争议。为探索总结猪瘟乳前免疫与常规免疫的优劣,笔者在开展猪瘟常规免疫与乳前免疫对比试验基础上,提出大中型猪场应积极推行猪瘟乳前免疫、农村散养户以及中小型猪场应采取常规免疫为主的免疫程序以及进行乳前免疫的猪只应在进入生长育肥阶段前补免、乳前免疫应加大疫苗注射剂量与重视初乳的免疫作用等观点。  相似文献   

5.
针对9种常见肠道致病菌的免疫乳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以9株人肠道病原菌(致病大肠杆菌3株、志贺氏菌3株、沙门氏菌3株)制备的混合抗原对孕牛进行系统免疫,以获得对人致病肠道杆菌具有特异性的牛乳抗体。对母牛进行系统免疫后,免疫乳和非免疫乳中IgG总含量没有显著变化。但经免疫处理的母牛,其初乳(产犊后24h内)中针对9种致病肠道杆菌的特异性IgG效价为2^10-2^12,而非免疫母牛为2^7-2^10,免疫处理后初乳中特异性IgG效价提高了2—9倍;经免疫处理的母牛,其常乳中针对9种致病肠道杆菌的特异性IgG效价为2^6-2^10,而非免疫母牛为2^1-2^6,免疫处理后常乳中特异性IgG效价提高了8-14倍。对免疫乳中IgG热致变性进行研究,其结果为:经60℃、10min,60℃、30min,70℃、10min,70℃、30min,80℃、10min,80℃、30min加热处理,免疫乳中IgG变性率分别为14.81%、25.20%、76.44%、85、58%、100%、100%。对免疫乳中IgG酸稳定性进行研究,其结果为:经pH2、10min,pH2、30min,pH4.5、60min,pH4.5、120min处理,免疫乳中IgG活性持留率分别为66.69%、56.55%、100%、100%。  相似文献   

6.
免疫乳和免疫初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免疫乳是指给牛、羊等哺乳动物选择性地接种一些能引起人或动物疾病的细菌、病毒、毒素等抗原,刺激动物体发生免疫应答,分泌特异性抗体并进入乳汁中,这种乳称为免疫乳。对妊娠期动物接种一种或多种特定抗原所获得的初乳,称为免疫初乳。人饮用免疫乳汁或免疫初乳,就可以获得被动免疫保护,预防一种或多种不同的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疾病。  相似文献   

7.
乳铁蛋白及其活性肽的营养生理作用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乳铁蛋白(LF)是一种多功能的糖蛋白,乳铁蛋白活性多肽(Lfcin)是从LF上被胃蛋白酶水解下来的25个氨基酸残基的小肽。文中阐述了乳铁蛋白及其活性多肽的结构,介绍了乳铁蛋白及其活性多肽的主要生理作用:抗菌、抑菌、抗病毒、抗氧化,调节机体的免疫和提高肠道对铁离子的吸收等作用。根据乳铁蛋白制备的研究进展,讨论了乳铁蛋白及其活性多肽在乳、食品和动物生产中作为添加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免疫乳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免疫因子,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最新研究进展作以归纳与综述,为长期从事免疫乳研究的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促乳素是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和胎盘分泌的一种蛋白激素,分别为垂体促乳素和胎盘促乳素,具有促进乳腺组织发育和泌乳的作用。由于促乳素受体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器官中,因而还具有控制性腺功能与性行为、调节免疫、维持代谢和调节渗透压等功能,并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论文综述了促乳素的分子和基因结构、受体、分泌模式和生理作用等,为促乳素功能的研究和疾病治疗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乳生物制品,泛指用现代科学技术从乳中浓缩,分离,提取或是通过微生物,酶,基因工程等方法所制成的具有调节免疫,增强体质,防治疾病等保健功能的乳制品或制剂,其中大部分属功能性食品,本文介绍了益生菌乳制品,牛初乳制品及免疫乳的概念,生理功能及主要产品开发,应用情况,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应用ELISA法测定免疫牛乳中乳铁蛋白的水平,探讨除特异性抗体外,免疫乳治疗和预防感染性疾病的机制。结果表明,与非免疫牛比较,免疫牛的初乳中乳铁蛋白含量明显增高(P<0.05),提示特异性疫苗的接种对宿主合成乳铁蛋白等抗感染物质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乳铁蛋白(1actoferrin,Lf)是一种非血红素铁结合性糖蛋白,在乳腺分泌物中含量丰富。近年的研究表明乳铁蛋白有着更广泛的生物学功能,文章就乳铁蛋白对机体免疫调节及其机理作一综述,随着乳铁蛋白免疫机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作为免疫调节剂将会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动物生产实际中。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免疫乳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免疫因子,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最新研究进展作以归纳与综述,为长期从事免疫乳研究的工作者 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免疫乳是指给哺乳动物(主要指牛、山羊)选择性地接种一些能够引起人或动物疾病的细菌、病毒或其他一些外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以分泌特异性的抗体或称为免疫球蛋白进入乳中,这种乳称为免疫乳。免疫乳中的免疫活性物质丰富,免疫球蛋白(Ig)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然而,免疫乳在常规的巴氏消毒和超高温瞬时灭菌时,其中的免疫球蛋白活性会显著地降低。  相似文献   

15.
猪瘟(HogCholera,HC)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毒病,死亡率高。目前HC疫苗仍是控制HC的重要手段。我国的“C株”弱毒疫苗是世界公认具有坚强免疫性,对各品种猪接种安全,不保毒,不排毒[‘]。乳前免疫不会引起不良反应。我们针对其大型集约化猪场曾作乳前免疫发生HC进行诊断。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我省某大型集约化养猪场。1997年8月曾有个别母猪流产、产死胎和弱仔。11月又有部分母猪出现上述情况,而后出现20~30天龄的仔猪发病死亡。我们曾建议该场所有种猪及仔猪紧急接种HC疫苗,以后出生的仔猪进行乳前免疫。经强化免疫后…  相似文献   

16.
奶牛乳和血中大肠杆菌和轮状病毒抗体检测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轮状病毒和大肠杆菌给妊娠后期奶牛免疫,使之产生抗这两种病原的抗体,定期采血和乳,分别用试管凝集反应和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检测大肠杆菌和轮状病毒抗体,并比较血和乳中抗体相互关系,试验结果说明:奶牛在未免疫情况下,只在初乳中才能检出抗体;在人工免疫情况下,在初乳和近2个月的常乳中均可检测到抗体,但乳中抗体比血中抗体低2个滴度左右。  相似文献   

17.
以9株人肠道病原菌(包括埃希氏菌属3株、杀门菌属3株、志贺菌属3株)作为免疫原制成混合疫苗,对怀孕奶牛进行系统免疫,以获得对人致病肠道杆菌具有特异性的牛乳抗体。犊牛饲喂试验表明,免疫乳对犊牛的肠道疾病的发生起到了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从而促进犊牛的生长发育,这是由于免疫乳中特异性抗体IgG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在仔猪初生阶段免疫功能尚不健全时接种猪瘟疫苗的猪瘟乳前免疫方法,我国已广泛应用了几十年。然而,这种方法一直广受国外养猪专家的质疑,国内近年来也开始出现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声音。为研究这一问题,笔者与相关人员设计并完成了一项猪瘟乳前免疫相关试验。结果表明,乳前免疫可能存在使仔猪产生免疫耐受性的风险;仔猪母源抗体值与母猪抗体值显著相关;仔猪通过吸食初乳,能获得几乎与母猪相同的对猪瘟的免疫力,而且可以维持足够长时间;仔猪的猪瘟免疫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加强母猪的猪瘟免疫来解决,乳前免疫纯属不必要;如果猪场担心猪瘟问题,适当提前仔猪猪瘟初免时间,似未尝不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牛初乳及免疫乳的生理、营养功能以及加工特性,研究介绍了几种高效、低成本、工业化开发生产牛初乳及免疫乳功能性食品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从全国各地奶牛场采集的256份临床型乳腺炎病乳中分离鉴定出了1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2株无乳链球茵和27株停乳链球菌;采用血清学交叉免疫试验,筛选出了毒力及交叉免疫原性强的3种茵的优势菌株。采用这些菌株和一系列新工艺和新方法,研制出了乳牛乳腺炎灭活多联疫苗。建立了用奶山羊进行制苗菌株毒力复壮及用ELISA进行抗体检测的方法,进行了免疫剂量及注射部位的筛选试验以及疫苗安全性、免疫持续期、效力及田间扩大试验。结果表明,该灭活多联疫苗对乳牛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经肌肉或后海穴免疫1次,每次5mL,免疫持续期可达4个月;且后海穴的免疫效果优于肌肉注射,可使临床型乳腺炎发病率降低49.22%~59.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