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刘占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483-6483,6538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斯氏线虫S.carpocapsae BJ对森林革蜱饱血雌蜱产卵量的影响。用浓度为10003、000、5 000、7 0001、0000IJs/dish的线虫接种到培养皿中侵染森林革蜱饱血雌蜱,对照组用重蒸水代替。结果表明,随着线虫浓度的增加,雌蜱的死亡率不断提高(30%~95%);处理组饱血雌蜱的产卵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低浓度时随着线虫浓度的增加,产卵量呈显著下降的趋势,而浓度5 000IJs/dish以上的3个处理组之间,雌蜱的产卵量无显著差异;低浓度时线虫浓度的增加使线虫侵入率显著提高,浓度达到一定数值后,浓度的增加对线虫的侵入率和雌蜱的产卵量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福州地区的微小牛蜱Boophilus microplus在牛体表终年均有寄生,以7、8、9、3个月为寄生高峰期。经人工饲养观察,每年发生4代。第一代需要63—88天,第二代42—56天,第三代44—62天,第四代90—152天。以第四代未吸血幼蜱或第三代未吸血幼蜱越冬。未吸血幼蜱最长能存活227天。雌蜱一生共产卵1589~4138粒(平均2986.3粒),产完卵后约0~14天死亡。饱血雄蜱一般存活不超过1个月。饱血雌蜱的体重与产卵量和产卵期呈相关[Y(产卵量)=00.945,P<0.01;r(产卵期)=0.490,p<0.05]。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次阐述了越南血蜱的生物学和季节动态。雌虫产卵前期为19~24d,产卵期为11~22d,产卵数为168~672粒。卵孵化期为40~52d。雌虫在兔体饱血期9~13d。幼虫在兔体饱血期1~3d,饱血幼虫蜕化期为18~28d。越南血蜱成虫寄生牛体的季节动态:每年两次高峰为10~12月和2~5月,6~8月消失。  相似文献   

4.
溴氰菊酯对微小牛蜱未吸血幼蜱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0.36×10-6,对未吸血成蜱的半致死量(LD50)为4.687μg/虫,对饱血雌蜱的LD50为6.868μg/虫;而敌百虫对未吸血幼蜱的LC50为175×10-4,对未吸血成蜱和饱血雌蜱的LD50分别为1116和5266μg/虫.可见,溴氰菊酯对微小牛蜱未吸血幼蜱、未吸血成蜱及饱血雌蜱的杀蜱效果分别为敌百虫的486、238和767倍.现场杀蜱试验,采用5%溴氰菊酯水和剂12.5×10-4时.杀蜱率达92%,30×10-6时达100%杀蜱效果,对牛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溴氰菊酯对微小牛蜱的毒力测定和杀灭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溴氰菊酯对微小牛蜱未吸血幼蜱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0.36×10^-6,对未吸血成蜱的半致死量(LD50)为4.687μg/虫,对饱血雌蜱的LD50为6.868μg/虫,可见,溴氰菊酯对微小牛蜱未吸血幼蜱,未吸血成蜱及饱血雌蜱的杀蜱效果分别为敌百虫的486、238和767倍。现场杀蜱试验,采用5%溴氰菊酯水和剂12.5×10^-6时,杀蜱率达92%,30×10^-6时达100%杀蜱效果,对牛无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内蒙古草原革蜱的发育生活史,同时为草原革蜱及其蜱传病的研究提供可控、充足的试验材料。对采自内蒙古地区的蜱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以小鼠为唯一供血动物,在实验室自然光照条件下进行人工饲养,观察记录该蜱的生活史周期及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草原革蜱;饱血雌蜱产卵期为13~18 d,日均产卵量约219枚,总产卵量达2 680~4 050枚;蜱卵经25~29 d孵化为幼蜱,孵化率达到93.33%;幼蜱吸血期为4~6 d,蜕化期为4~15 d,蜕化率达到80.89%;若蜱吸血期为4~8 d,蜕化期为12~21 d,蜕化率达到68.10%。说明成功建立内蒙古草原革蜱实验室人工饲养方法,明确从饱血雌蜱产卵至下一代成蜱平均需90.66 d。  相似文献   

7.
 将实验培育的“清洁”长角血蜱饥饿成虫,饲喂在卵形巴贝斯虫单一种人工感染牛体上,俟雌虫饱血脱落后,置28℃、相对湿度90%的培育箱中培育产卵,并逐日解剖制片。对饱血雌虫血淋巴、肠管、唾液腺及其卵内卵形巴贝斯虫的发育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在肠管中见到红细胞外裂殖子、圆环形、眼镜框形、出芽形、梨形、小圆形虫体和大裂殖子。在血淋巴中发现了未成熟大裂殖体、成熟大裂殖体和游离大裂殖子。卵巢中发育的虫体具多形性:圆环形、大小不同以及核的位置和数目不同的球形体、大裂殖子和梨形体。在卵中观察到核数目不同的球形体、长梭形和双核大裂殖子、小裂殖体和游离小裂殖子。本文是有关卵形巴贝斯虫在长角血蜱饱血雌虫血淋巴、肠管及卵内发育形态的首次报道。并首次发现卵形巴贝斯虫在其媒介蜱体内有裂殖体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8.
从水牛体采集的饱血雌蜱,经鉴定为三宿主、镰形扇头蜱。宝内饲养观察结果表明,雌蜱产卵期为12——18天,一生产卵1106—5067粒,卵椭圆形,大小为0.446×0.311毫米。孵化期为35—45天。刚孵出的幼蜱经6—11天开始摄食,吸血时间为2—5天。幼蜱落地后经8—13天蜕变为若蜱,4—12天后开始摄食,吸血时间为3—7天,约经15天的休止期,蜕变为成蜱。成蜱经过较长的越冬阶段,于次年春夏之交开始活动,爬上牛体吸血。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微小牛蜱的高毒力菌株,采用浸渍法测定了8株绿僵菌对微小牛蜱饱血雌蜱的存活指数.结果显示,菌株MaAT.4对微小牛蜱饱血雌蜱的毒力最强,其孢子悬浮液推荐杀蜱浓度为1×10~8个·mL~(-1).  相似文献   

10.
河北长角血蜱主要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河北长角血蜱(Haemophysalislongicornis)各虫期的饱血时间、产卵前期、产卵期、孵化期及饱血若虫、幼虫的蜕化时间。其中以饥饿的成虫、若虫、幼虫期变化范围最大。本文并对产卵、蜕化情况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1.
从福建龙岩蛋鸭原种场选择7个蛋鸭品种(品系)S1、S2、S3、J、P、F、K,组建5组不同的三系杂交配套组合:J♂×(F♂×S1♀)、P♂×(F♂×S3♀)、F♂×(P♂×S2♀)、F♂×(K♂×S2♀)、F♂×(P♂×S3♀).5个配套系商品代经500日饲养试验测定,筛选出生产性能最优的2个配套系为青壳蛋系J♂×(F♂×S1♀)、白壳蛋系F♂×(P♂×S3♀).青壳蛋系的产蛋率达50%时,平均日龄(118±2.45)d,平均体重(1595.6±22.5)g,500日龄的产蛋数、总蛋重、蛋重、料蛋比分别为(330.6±4.29)枚、(22.69±0.21)kg、(72.50±0.20)g、(2.86±0.03)∶1;白壳蛋系的产蛋率达50%时,平均日龄(114.7±1.25)d,平均体重(1526.6±12.31)g,500日龄的产蛋数、总蛋重、蛋重、料蛋比分别为(335.29±1.8)枚、(23.22±0.17)kg、(71.36±0.05)g、(2.77±0.01)∶1.可见,2个配套系的生产性能均达国内领先水平,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选用4月龄伊普吕肉兔12只,雌雄各半,分别于白天(13:00)、夜晚(0:00)、饥饿24h、热应激(38℃,15min)状态下经耳缘静脉采血,以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生长激素(GH)水平.试验结果显示,该品种兔血浆GH水平白天((0.80±0.08)μg/L)高于夜晚((0.73±0.05)μg/L);应激((0.93±...  相似文献   

13.
在比较4种方法使用斯氏线虫对香蕉假茎象甲Odoiporus longicollis Oliver幼虫的防治效果的基础上,应用生命表方法系统评价了用喷淋法使用斯氏线虫对香蕉假茎象甲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注射法、缓释法使用斯氏线虫对香蕉假茎象甲防治效果好。应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和害虫种群数量持续降低指标评价斯氏线虫喷淋法处理成长蕉株对香蕉假茎象甲的田间控制作用。所试验的组合中大部分可以将香蕉假茎象甲种群趋势指数降到1以下,同样使用浓度下,线虫对香蕉假茎象甲种群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随使用次数增加而逐渐降低,即控制作用增大;在同样使用次数下,干抗作用控制指数随使用浓度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暗黑鳃金龟成虫产卵量的影响因素,为人工饲养暗黑鳃金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不同食物、不同性比、不同饲养密度、不同土壤类型以及不同根际土等条件处理暗黑鳃金龟成虫,研究其对暗黑鳃金龟成虫产卵量的影响。[结果]喂食榆树叶成虫的产卵量最高,喂食槐树叶成虫的产卵量最低;不同性比条件下,雌虫的比例大产卵量高,雌雄比例为3∶1时产卵量最高,雌雄比例为1∶1时最早达到产卵高峰期;不同密度下,暗黑鳃金龟成虫单位面积产卵量随成虫数量增加而增大,但单雌产卵量随密度增大而降低;单箱饲养密度在200头左右最佳;黏土为最适宜成虫产卵的土壤环境;成虫在种植小麦的根际土中的产卵量最高。[结论]在暗黑鳃金龟的室内人工饲养中,暗黑鳃金龟成虫的产卵量受食物、性比、饲养密度、土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商丘地区保护地番茄根结线虫种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明确商丘地区温室蔬菜根结线虫的种类。[方法]保护地中采集带有大量根结的番茄根,经室内解剖镜下解剖,发现根内有大量根结线虫和卵。对雌虫和2龄幼虫的形态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制作雌虫会阴花纹切片进行比较鉴定。[结果]2龄幼虫体长425.27±9.98μm,尾长55.67±3.02μm,透明尾长14.20±1.52μm;雌虫口针长14.40±1.11μm,背食道腺开口到口针基部球的距离2.53±0.27μm。会阴花纹有明显的高而方的背弓,花纹背面和侧面的线纹呈波浪形、平滑,侧线不明显。[结论]危害商丘市保护地番茄的病原线虫为南方根结线虫。  相似文献   

16.
寄主大小模型认为寄生蜂后代性比与寄主大小相关,寄生蜂倾向于在大寄主上产出更多雌性后代,在小寄主上产出更多雄性后代。探讨了以家蝇蛹为寄主时,蝇蛹佣小蜂后代产量和性比变化;单次寄生情况下,寄主大小及寄生顺序对寄生蜂后代性比等影响。结果表明,蝇蛹佣小蜂的产卵期为(8.93±3.34) d,单头雌蜂能产雌性后代(34.11±16.34)头和雄性后代(11.04±8.87)头,且雄性百分比为0.24±0.11。随成蜂日龄的增大,寄生蜂产生雄性后代的比率显著增加。蝇蛹佣小蜂在寄生家蝇蛹时,会优先选择寄生个体较大的蛹;在单次寄生的情况下,蝇蛹佣小蜂倾向于在较大的家蝇蛹内产出更多的雌性后代。  相似文献   

17.
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amacarpocapsae种的A24品系对4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表明,该线虫对氧化乐果、灭杀毙、辛硫磷均有较强的抗性,而甲基异柳磷对该线虫有较大的毒性。室内试验表明,该线虫分别与氧化乐果及灭杀毙混用对蛴螬(HolotrichiadiomphaliaBtes)的毒杀均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它与氧化乐果混用的共毒系数略高于与灭杀毙混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非嗜食植物在害虫防治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用8种非嗜食植物的水提取液处理过的龙葵叶饲喂茄二十八星瓢虫成虫,研究非嗜食植物对茄二十八星瓢虫成虫产卵量及所孵化率的影响。[结果]羊蹄茎、犁头草、水蓼、羊蹄根的水提取物对茄二十八星瓢虫成虫产卵影响最大,产卵量明显下降,每雌每天产卵量分别为(5.7±1.1)、(6.1±0.6)、(7.8±1.5)和(8.2±1.3)粒;苦楝组和鸟桕叶组的每雌每天产卵量分别为(10.8±1.7)和(13.5±1.2)粒;而辣蓼组和苍耳组的每雌每天产卵量分别为(17.8±3.5)和(18.2±3.5)粒。苦楝组的孵化率最低,为(52±12)%;水蓼组、犁头草组、辣蓼组、羊蹄根组、羊蹄茎组和乌桕叶组的孵化率分别为(57±6)%、(65±7)%、(67±16)%、(67±10)%、(70±13)%和(73±6)%。[结论]8种非嗜食植物中的7种对茄二十八星瓢虫成虫产卵量及孵化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