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奶牛真胃变位在兽医临床上可以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左方变位是真胃通过瘤胃底部从腹腔右侧移至左侧,置于瘤胃和左侧腹壁之间;右方变位是指真胃在右侧腹腔发生不同程度的扭转,临床上习惯把右方变位称为真胃扭转。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奶牛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称为真胃变位.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称为左方变位.真胃转到瓣胃的后上方位置上,置于肝脏和腹壁之间,称为右方变位,即右方扭转.  相似文献   

3.
真胃变位是奶牛的常发病,是真胃左方移位和右方扭转两种病变的总称。真胃通过瘤胃底部从腹腔的右侧移至腹腔的左侧,至于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称为左方移位。真胃仍在右侧腹腔内,逆时针扭转转到瓣胃的前上方,位于网胃与膈肌之间,或者顺时针扭转转到瓣胃的后上方,置于肝脏和腹壁之间,称为右方变位,又称真胃扭转。  相似文献   

4.
正奶牛真胃变位是奶牛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会导致消化、吸收和排泄等功能的紊乱。临床上主要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左方变位是指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右方变位是指真胃向后方扭转,置于肝脏和右侧腹壁之间。奶牛真胃变位以左方变位发病率较高,多发于4~6岁的奶牛,常见于泌乳早期,大部分确诊的病例发生于产后1个月内。近年来,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相似文献   

5.
奶牛真胃变位的诊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胃变位是奶牛常见的一种真胃疾病,真胃变位按其变位的方向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两种类型,前者是真胃从正常位置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又因真胃内常集聚大量的气体,而使其飘升至瘤胃背囊的左上方;右方变位是指真胃顺时针扭转,转到瓣胃的后上方位置,置于肝脏和腹壁之间。兽医临床上,绝大多数病例是左方变位,约占80%~85%。  相似文献   

6.
奶牛真胃(即皱胃)变位是高产奶牛分娩后1个月的高发病.它是指真胃的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临床上主要分为左方移位和右方移位.左方移位是指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且因真胃内常积聚大量的气体,而使其飘至瘤胃背囊的上方,右方移位是指真胃向后方扭转(顺时针)置于肝脏和右腹壁之间.  相似文献   

7.
真胃变位可引起奶牛的消化机能障碍,并导直肠检查时,可于右侧肋骨后缘,左肾前下方致营养失调的急性内科疾病,在临床上可分为左摸到变位的真胃后缘形似半球,压之有弹性,可感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前者是真胃通过瘤胃底部从到真胃内充满液体和气体,与瘤胃界限分明。瘤胃腹腔的右侧移至左侧,置于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背面膨满,于右侧“钢管音”明显处(1~12肋间)髋也称真胃移位。后者是真胃在右侧腹腔发生了不关节下角水平线上斜向前下方穿刺,抽取穿刺液同程度的扭转,逆时针的称为前方变位,顺时针的检查,为橙红色液体,有的呈酱油色,含细小草末,称为…  相似文献   

8.
奶牛真胃(即皱胃)变位是高产奶牛分娩后1个月的高发病。它是指真胃的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临床上主要分为左方移位和右方移位。左方移位是指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且因真胃内常积聚大量的气体。而使其飘至瘤胃背囊的上方。右方移位是指真胃向后方扭转(顺时针)置于肝脏和有腹壁之间。  相似文献   

9.
奶牛真胃变位是指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了改变,奶牛的真胃变位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前者是真胃从正常位置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又因皱胃内常集聚大量的气体,而使其飘升至瘤胃背囊的左上方。右方变位是指真胃顺时针扭转.转到瓣胃的后上方位置,置于肝脏和腹壁之间。右方变位常呈现亚急性扩张、积液、膨胀、腹痛、碱中毒和脱水等幽门阻塞综合征。若不及时诊治。多在2-3天内死亡。本文就作者临床上诊治过的病例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0.
奶牛真胃变位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真胃变位是指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了改变,奶牛的真胃变位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前者是真胃从正常位置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又因皱胃内常集聚大量的气体,而使其飘升至瘤胃背囊的左上方。右方变位是指真胃顺时针扭转,转到瓣胃的后上方位置,置于肝脏和腹壁之间。右方变位常呈现亚急性扩张、积液、膨胀、腹痛、碱中毒和脱水等幽门阻塞综合征。若不及时诊治,多在2~3天内死亡。本文就作者临床上诊治过的病例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1.
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真胃变位是指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改变,超出了正常的生理范围,而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导致营养失调的急性内科疾病。在临床上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前者是真胃通过瘤胃底部从腹腔的右侧移至左侧,置于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也称真胃移位;后者是真胃在右侧腹腔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扭转,逆时针的称为前方变位,顺时针的称为后方变位,人们习惯于把右方变位称为真胃扭转。关于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的记载已有百年历史(Carougean和Prestat,1898),自1950年由Begg氏和Ford氏描述和确认以来,近50年内,该病在世界许多国家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死亡率也较高,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成为威胁奶牛健康发展的一种严重疾病。其中,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的发病率最高。要预防真胃变位的发生,就需要研究和探索真胃变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预防、控制该疾病的发生。真胃变位的发病因素较多、较为复杂,迄今为止,人们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无一致性结论,但认为真胃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的病因相似。本文结合作者的研究和临床工作,对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奶牛真胃(即皱胃)变位是指真胃的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是高产奶牛分娩后1个月的高发病。临床上主要分为左方移位和右方移位。左方移位是指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且因真胃内常积聚大量的气体,而使其浮移至瘤胃背囊的上方。右方移位是指真胃向后方扭转(顺时针)置于肝脏和右腹壁之间。笔者近两年来调查了本县新兴奶牛场和光明奶牛场中此病的发生情况,并亲自参与12例的诊断和治疗,现整理如下,以供参考。1发病原因及机制1·1发病原因关于本病的发生原因目前尚无一致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是真胃弛缓所致,即因奶牛日…  相似文献   

13.
真胃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称为真胃变位。它可以分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真胃左方变位是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造成真胃左方变位,在兽医临床上左方变位的病例可达到右方变位的数十倍,最常发生于高产成母牛分娩后的1~3d。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奶牛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称为真胃变位。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称为左方变位。真胃转到瓣胃的后上方位置上,置于肝脏和  相似文献   

15.
皱胃.即牛的第四胃,又称真胃。皱胃变位是指皱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导致奶牛营养不良的一种内科疾病。一般分为皱胃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其中左方变位是指皱胃的一部分通过瘤胃下方移到瘤胃左侧与腹壁之间。右方变位叉称为皱胃扭转,是指皱胃从正常的解剖位置以顺时针方向扭转到瓣胃的后上方.置于肝脏与腹壁之间。绝大多数病例是左方变位.右方变位占1/5左右。  相似文献   

16.
奶牛真胃变位是真胃左侧移位和右侧扭转2种病变的总称。左侧移位是指真胃由右侧经腹底移到左侧肋部,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本病多为慢性经过,多发生在分娩过程中或分娩前后。右侧扭转是指真胃仍处于腹中线偏右的位置,由于向后方扭转或向前方扭转,使真胃内容物排除受阻。真胃内充满气体和液体,高度扩张,可导致真胃破裂和突然死亡。  相似文献   

17.
皱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称为皱胃变位。变位分为2种类型:皱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称为左方变位;皱胃向前方扭转置于网胃和膈肌之间,称为右方逆时针扭转,向后方扭转置于肝脏和右腹壁之间,称为右方顺时针扭转,此2种变位统称为皱胃扭转。皱胃变位是奶牛较常见的皱胃疾病,亦是实施奶牛腹部外科手术的最主要原因,但手术的具体方法略有不同,且报告较少,尤其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近2年本院诊治皱胃变位病例绝大多数为左方变位,  相似文献   

18.
真胃变位是指真胃的自然生理位置发生改变的一种疾病。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右方扭转) 2种,左方变位是指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瘤胃左侧与左腹壁之间。右方变位又可分为右方不全扭转和右方扭转2种,右方不全扭转指真胃在其正常位置向前或向后发生位置改变的疾病。右方扭转指真  相似文献   

19.
真胃变位是奶牛常见的一种真胃疾病,真胃变位按其变位的方向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两种类型,前者是真胃从正常位置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又因真胃内常集聚大量的气体,而使其飘升至瘤胃背囊的左上方;右方变位是指真胃顺时针扭转,转到瓣胃的后上方位置,置于肝脏和腹壁之间.兽医临床上,绝大多数病例是左方变位,约占80%~85%.  相似文献   

20.
皱胃(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称为皱胃变位。分为左方变位和扭转(右方变位)。左方变位是指皱胃从瓣胃的后面,由右侧经过腹底移入左侧肋部,置于瘤胃和左侧腹壁之间。本病呈慢性经过,多发生在分娩前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