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黄瓜不同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试验表明:参试的9个品种中,抗性和产量及其他特征特性表现最好的是中农八号,其次是津优二号、冬棚瓜直多。这3个品种抗性均达中抗以上,产量指标均达45.0t/hm2以上,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可在早春大棚黄瓜栽培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黄瓜品种对黑星病的抗性鉴定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苗期植株喷雾接种和离体子叶点滴法接种,对28个黄瓜品种进行了抗黑星病鉴定。从中筛选出的高抗品种有中农9号,津春3号,中抗品种有中农11、中农5号,新泰密刺等,而病品种有甘丰3种,828,津杂3号,山东密刺等。  相似文献   

3.
早春黄瓜是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永乐乡农业主导产业蔬菜生产的品种之一,长期以中农8号为主栽品种,以期供应贵阳早春黄瓜市场。但中农8号属中晚熟品种,结瓜率低,不适宜大棚栽培。因此,为筛选早熟、高产、优质、适宜本地早春大棚栽培的黄瓜品种,笔者于2004年1月引进3个黄瓜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4.
1品种选择经多年试验示范,宁夏海原县早春茬黄瓜栽培中,能够高产、稳产的黄瓜品种有:津杂2号、密刺系列、津春3号、津优3号等。  相似文献   

5.
水果黄瓜又称迷你黄瓜、小黄瓜等。该品种具有果面光滑易清洗.口感清香脆甜.不含苦味素等特点.适于做水果鲜食,市场前景广阔。我所近几年先后引进了10余种水果黄瓜品种进行品比试验.从中筛选出适于我市大棚栽培的中农19号、京研迷你二号2个水果黄瓜品种。现将其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农19号和中农29号这2个品种的最佳采收期。[方法]选取中农19号、中农29号2个黄瓜品种,研究其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纵径、横径及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变化,确定这2个品种的最佳采收期。[结果]中农19号、中农29号第5~10天生长最快,果实纵径、横径随时间延长逐渐变长、变粗;可溶性蛋白及维生素C含量变化:中农19号在第8天达到最高,随后又下降并趋于稳定;中农29号则是在第8天达到最高,后先下降又升高。中农9号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而中农29号则出现2次高峰。[结论]综合考虑生理指标和形态指标,确定中农19号、中农29号均在开花后第8天为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7.
大棚黄瓜品种鲁黄瓜12号特征特性与栽培要点赵殿国孙汉友任国三(济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50023鲁黄瓜12号,原名济杂2号,1997年4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鲁黄瓜12号。该品种春大棚栽培前期产量和总产量显著地高于大棚主栽品种长春...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农19号和中农29号这2个品种的最佳采收期.[方法]选取中农19号、中农29号两个黄瓜品种,研究其在果实发育期间果实的纵、横径及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变化,以此为依据确定这两个品种的最佳采收期.[结果]中农19号、中农29号第5~10 d生长速度最快,果实纵、横径随时间增加逐渐变长变粗;瓜果内的蛋白质及维生素C含量变化为:中农19号在第8d达到最高,随后又下降并趋于稳定;中农29号则是在第8d达到最高,后先下降又升高.中农19号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而中农20号则出现2次高峰.[结论]综合考虑生理指标和形态指标,确定中农19号、中农29号均是在开花后8d为最佳的鲜食果实采收期.  相似文献   

9.
以保护地品种津优35号、津优36号、津优30号、中荷5号和露地品种园丰元6号、津杂4号为试材,研究了分别在300μmol/m2.s和30μmol/m2.s光照条件下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和光合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弱光下,黄瓜幼苗叶面积增长量和比叶重减小,MDA含量增加,SOD活力降低,净光合速率降低;各品种间MDA含量和SOD活力变化的差异不大,叶面积增长量、比叶重和净光合速率值与品种耐弱光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0.
秋大棚黄瓜不同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中农16号为对照品种,对津优4号、津优5号、津优10号、津春2号、津春4号、津春5号、秋棚1号、秋棚2号、供试1号、北京203、北京204和津绿1号12个黄瓜品种进行生长发育情况、商品性、抗病性以及产量的比较,选择出了适合北京地区秋大棚高产高效种植的6个黄瓜品种,即秋棚2号、秋棚1号、北京204、北京203、津优10号和津春2号。  相似文献   

11.
一、品种的选择 1.春茬品种 应选用耐低温、耐弱光、雌花节位低、节成性好、抗病性强、品质好的早熟品种.目前常用的有山东密刺、新泰密刺、津春3号、津优1号.  相似文献   

12.
不同类型黄瓜的营养成分分析及初步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3种类型,4个品种黄瓜的蛋白质,总糖,脂肪,维生素B2、维生素C及Fe,Zn,Ca,Se,P等矿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黄瓜中蛋白质,总糖,脂肪等营养成分的品种间变异较小,而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的品种间变异较大;绿珍一号维生素B2含量达0.05mg/100g,粤秀一号维生素C含量达14.60mg/100g,津春四号与绿珍一号则含有较高的Se元素,同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4个品种的综合营养品质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3.
黄瓜夏秋栽培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国雄  聂晓文  张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632-10633
为筛选适宜夏秋露地栽培的黄瓜品种。采用宽窄行栽培,以津研4号为对照,观察了津优1号、津优4号等6个黄瓜品种在高海拔地区夏秋期间栽培的表现。7个品种的产量排序为津优4号>中农8号>津优1号>津春4号>津育4号>新秀>津研4号。津优4号、中农8号的产量为61 683.06、0 117.0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1.53%、11.24%。单瓜质量以中农8号最重,其次为津优4号。津优4号雌花节位出现较早,以主蔓结瓜为主,中农8号主蔓最长,节数较多。津优4号、中农8号对霜霉病抗性较强,病情指数分别为12.3和16.4。津优4号和中农8号的商品性和抗病性均较好,适合高海拔山区夏秋栽培,可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津春三号黄瓜品种3年温室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较高的耐肥力但极易徒长,可在嫁接苗床和定植时在土中掺入矮丰灵;该品种不抗黑星病,除严格控制温、湿度外,可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直接喷生长点,能有效控制该病发生;该品种对肥水反应敏感,后期肥水不足易早衰或出现畸型瓜,可在春节后增施牛粪、磷、钾肥,中后期应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总之津春三号黄瓜品种比较适合于日光温室生产  相似文献   

15.
以海南省琼中县新引进的6个黄瓜品种津优10号、津优1号、Y-071、夏胜×中12、mlF_4-1×津青40、中12×ml副F_4-1为试验材料进行种植试验,调查相关指标,评价各参试品种的商品性、品质、丰产性与抗病性。结果表明,津优10号的商品性状和丰产性能好,抗病性强,累计(始收至终收)亩产总量居参试品种中第1位,达7 379.49 kg。该品种适合在海南琼中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以长春密刺、正源油绿花青大吊瓜、中农20号、抗病二号、早青二号、津优1号、粤秀3号7个黄瓜品种为试材,灌根接种约5×103个/mL甜瓜疫霉(Phytophthora melonis)游动孢子悬浮液,探讨不同品种的抗病性以及防御相关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长春密刺、正源油绿花青大吊瓜、抗病二号和粤秀3号病情指数范围的抗性较强,属于中抗品种;中农20号、早青二号和津优1号病情指数范围的抗性较弱,属于感病品种;未发现高抗或免疫品种。未接种条件下,正源油绿花青大吊瓜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GLU)活性均显著高于感病品种中农20号;灌根接种疫霉菌游动孢子悬浮液后,中抗品种叶片POD、PAL活性显著增强,其余相关酶活性无显著变化;感病品种黄瓜幼苗叶片POD、PPO、PAL、GLU活性均显著增强,且增幅高于中抗品种。综上所述,甜瓜疫霉侵染后,抗性较强的黄瓜品种叶片防御相关酶活性相对稳定,主要通过上调细胞壁合成相关酶活性抵御病原菌的侵染;相反,感病品种叶片中防御相关酶活性显著被诱导。  相似文献   

17.
黄瓜品种的抗病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光温室内对黄瓜不同品种的抗病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 ,苗期猝倒病在供试黄瓜品种中均有发生 ,其发病率因品种不同有极显著差异 ,津春 3号发病率最低 ,津春 4号较低 ,而温棚 3号和山东密刺发病率较高 ;黄瓜霜霉病在生长期均有发生 ,津春 4号对霜霉病的抗性较强 ,温棚 3号和山东密刺对黄瓜霜霉病的抗性一般 ,津春 3号抗霜霉病较差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黄瓜褐斑病菌的产毒条件和其毒素对不同黄瓜品种的毒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的pH值、温度、光照条件及培养天数下所制备的毒素毒力差异显著,该毒素的最佳产毒条件是室温25℃,光照12 h,pH值为6,振荡培养15 d;病菌毒素液对不同黄瓜品种的毒性不同,对津春3号的毒性最强,对中农5号的毒性最弱。  相似文献   

19.
分别以8个白黄瓜品种为材料,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海阳3号、湖南蔬研2号和乳山浏阳白黄瓜3个品种较适合春季栽培,湖南蔬研2号和海阳3号较适合秋季栽培,湖南蔬研2号表现较好,是适宜在海阳市种植的白黄瓜品种,值得进一步进行产量试验后增加推广面积,从而为下一步进行杂交育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栽培方式对黄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瓜是温室栽培的主要蔬菜 ,在实际生产中 ,大多只重视产量 ,而忽视品质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在生产中 ,选用合适品种 ,通过正确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提高黄瓜的品质 ,已成为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对温室内不同品种和不同栽培措施的黄瓜的维生素C、可溶性总糖、铁、钙等含量进行了检测 ,并进行了鲜食风味的感官鉴定。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供试黄瓜品种 :津春 3号、津春 4号、温棚 3号、山东密剌。砧木品种 :云南黑籽南瓜。供试肥料 :杨康有机肥 (青岛杨康生物肥料有限公司生产 ,液肥获绿色食品AA级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