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在天然植物的根茎叶及花果中普遍存在。迄今为止,从植物中分离出的黄酮已经9 000余种。本文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和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等方面对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综述,为含黄酮类化合物植物药物的提取、制剂的研制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桑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纯化、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树在中国及亚洲一些国家广泛种植,桑叶和果实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被大量使用。一些研究表明,桑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黄酮类化合物是桑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本文对桑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纯方法、影响桑叶总黄酮含量的因素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桑树中多酚与黄酮类物质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桑茶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兼有抗衰老作用,在日本被誉为长寿茶,已成为大众型清凉保健饮料.茶叶中最主要的一类化合物是多酚和黄酮类物质,本研究通过采用酒石酸铁比色法和三氯化铝比色法检测不同品种的桑叶,了解桑叶中多酚、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为进一步探讨桑叶的保健功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桑树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物质、多糖、生物碱等活性物质,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抗氧化、提高人体免疫力等作用。活性物质提取是药理作用研究的关键和后续药品与健康食品开发的基础。通过对桑叶、桑枝中总黄酮以及具有代表性的黄酮类化合物,如槲皮素、花青素、芦丁,桑叶多糖、桑枝多糖,总生物碱以及具有代表性的生物碱类化合物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提取方法进行综述,为这几种活性物质的利用和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从桑叶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各种方法,如醇提法、微波法、超临界CO2萃取和大孔树脂吸附法等进行系统的叙述;同时对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与荧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和微乳薄膜层析法进行概述和比较。  相似文献   

6.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理保健功能的化合物,本文对桑资源中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化学组成、分子结构、药理作用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作者认为桑树中黄酮化合物是极具有开发潜力的药用资源。  相似文献   

7.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天然产物,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的花、种子、坚果、根和树皮等部位,具有抗病毒、抗菌、抗氧化、降压、降脂、抗炎等广泛的药理活性。本文主要就植物中含量较高的芦丁、槲皮素及染料木素等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及其对改善畜禽生长、繁殖、产蛋性能,提高动物免疫力和肉蛋品质等多方面的功能及应用研究情况进行综述,旨在为芦丁、槲皮素及染料木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桑树是重要的经济树种,栽培面积很广。人们除采摘桑叶养蚕外,也用作药物。据分析,桑叶内含有多种甾类和萜类化合物,黄酮类,挥发油,生物碱,氨基酸,有机酸和维生素等。药理试验证明,桑叶具有清肺镇咳、消炎退肿、疏风散热防署明目等功效。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利用桑叶的新途径,开发能为广大消费者接受的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9.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保护心血管、降压、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的免疫调节作用也引起了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视,论文就黄酮类化合物对免疫相关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和JAK-STAT信号通路等)的调控作用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期为揭示黄酮类化合物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种多功能的生理保健类物质,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主要从桑树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种类,含量影响因素,提取分离技术,活性单体及其药理作用四大方面进行归纳总结,阐述了近几年桑树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并分析了桑树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桑叶提取物含有黄酮类、生物碱类、多糖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外观黄绿色或浅黄棕色。桑叶提取物对动物具有抗氧化、抑菌和脂质代谢的生理作用,在家畜、家禽、反刍动物以及水产养殖中广泛应用,能够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力和生产性能。本文从桑叶提取物活性成分、生理作用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为桑叶提取物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家蚕自古为滋补食疗珍品,丰富的有效活性成分使其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为推进家蚕幼虫体的药用开发,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家蚕幼虫体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在不同品种间的变化规律。将家蚕幼虫干燥粉碎,选用80%乙醇为溶剂,原料体积质量按0.0333g/mL在60℃下抽提4h,重复抽提3次,可高效地提取家蚕幼虫体黄酮类化合物。以NaNO2、Al(NO3)3显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510nm波长下比色,可精确、稳定地测定出家蚕幼虫体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家蚕幼虫体富含黄酮类化合物,不同蚕品种其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两色金鸡菊中含有黄酮类、香豆素、有机酸、氨基酸类、皂苷类、挥发油类、鞣质、糖类和酚类等多种化学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最高,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具备许多药理活性,在治疗血栓、抗衰老、治疗糖尿病、治疗肿瘤、抗菌、保护心脏、降血压、抗氧化、降血脂、增强免疫功能等方面具有有效的药理作用。该文结合两色金鸡菊上述特点进行综述,供研究两色金鸡菊黄酮类化合物的科研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桑黄是我国名贵的传统中药材,富含活性成分并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综述了桑黄的多糖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甾体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以及抗肿瘤、保肝和抗肝硬化、免疫调节与抗炎、抗菌、抗氧化等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氨基酸、桑多酚的含量变化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研究从叶位、生长期二个方面探讨了桑叶的黄酮类化合物、氨基酸、桑多酚等物质的含量变化。研究表明,桑叶中三种物质的含量与叶位、生长期都有一定的相关性,叶位以叶质较嫩桑叶各成分含量较高,生长期以晚秋和霜后桑叶的成分含量较高,特别是霜后桑叶,桑黄酮、桑多酚的含量为春夏秋等时期的2-3倍。  相似文献   

16.
茶用桑叶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酒石酸铁比色法和三氯化铝比色法测定了不同时期、不同品种桑叶中多酚和黄酮类物质的含量 ,并依这两个指标对桑叶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同期的新一之濑中含有较多的多酚和黄酮类物质 ;同一品种中嫩叶中的多酚和黄酮类物质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7.
桑叶是家蚕的主要食物,也是一味重要的中草药。桑叶中含有绿原酸、芸香苷、阿魏酸、儿茶素、异槲皮苷、多糖、1-脱氧野尻霉素(DNJ)和许多其他生物活性化合物,从而使其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抗高血脂、保肝等药理作用。因此,桑树资源在功能性食品和医药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老鹳草中黄酮类成分的药理、生物学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鹳草为临床常用药,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作为主要成分,是一大类从高等植物中提取的可食用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活性,对人体具有营养及医疗价值,如抗病毒、抗癌、保护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本文介绍了老鹳草黄酮类成分的药理、生物学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老鹳草的黄酮类物质提供一定的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药黄芩为唇形科草本植物,其干燥根有效成分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这些成分具有解热、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清除自由基、免疫调节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对黄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实验研究及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酒石酸铁比色法和三氯化铝比色法测定了不同时期、不同品种桑叶中多酚和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并依这两个指标对桑叶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期的新一之濑中含有较多的多酚和黄酮类物质;同一品种,嫩叶中的多酚和黄酮类物质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