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展了9窝45头手工克隆猪的生长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克隆猪死淘率太高,哺乳阶段死淘率为48 88%,保育阶段死淘率为43.48%,生长阶段死淘率为30.77%,育肥阶段死淘率为66.67%,全期死淘率高达93.33%。临床症状和比例剖解结果显示,克隆猪死淘原因主要是抗病力差,普遍存在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与克隆猪心肺功能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探究在添加复合酶制剂的前提下,考察不同玉米DDGS水平对1~28日龄科宝肉鸡生长性能和死淘率的影响。试验共选用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科宝肉鸡9 00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和B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00只鸡(公母各半)。试验共分为1~7 d和8~28 d两个阶段进行,每阶段各试验组DDGS的添加水平分别为:1~7 d:6.5%、10%、15%;8~28 d:7%、15%和20%。试验结果表明:1~7 d,各组间生长性能和欧洲效益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A组和B组的死淘率及饲料中硫酸盐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组饲料含粉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28 d,B组28 d末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和死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组和B组饲料含粉率及饲料中硫酸盐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全期,随着日粮DDGS水平增加,生长性能、欧洲效益指数显著降低(P<0.05),死淘率显著增加(P<0.05)。综上所述,在1~28 d肉鸡料中使用15%的DDGS并添加复合酶制剂可用于替代部分玉米和豆粕而对肉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此外,日粮高水平(>15%)DDGS会降低饲料的颗粒质量,增加日粮中硫酸盐浓度,最终影响肉鸡生长性能,提高肉鸡死淘率。  相似文献   

3.
研究旨在通过肉鸡和肉鸭试验,比较不同死淘率情况下料重比的4种不同测定方法对结果的影响。其中,方法一为总耗料量/总活禽增重,方法二用死淘禽增重占总增重的比例剔除死淘禽耗料量,方法三用死淘禽重占总重量的比例剔除死淘禽耗料量,方法四用死淘禽发生时阶段耗料量来剔除死淘禽耗料量。结果表明:方法一计算的结果与方法二、三、四差异显著(P0.05),受死淘率影响大;方法二与方法三、四计算结果有一定差异,且差异随死淘率增大而变大,但这种差异在死淘发生时间相近的组别中差异较小;方法三、四基本等价,计算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死淘率差异大时4种方法相应的计算结果差异也较大。结果表明,方法三用死淘禽重占总重量的比例剔除死淘禽耗料量操作简单且易于计算,可以用来衡量料重比。  相似文献   

4.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浦东地区生猪死淘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我区生猪死淘主要发生在1~3月和7~9月份,且以产房阶段最为严重,死亡率分别为7.0%和13.7%,体弱率为3.9%和4.0%,发病率为7.4%和5.4%,伤残率为1.1%和0.8%。本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浦东地区生猪死淘成因影响因子评价体系。分析结果显示,传染性疾病、日常免疫、对发病猪的及时处理、普通疾病、环境消毒灭源情况、应激影响等为引发我区生猪高死淘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正>肉鸡饲养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前期(进鸡~10日龄),中期(10~28日龄),后期(28日龄~出栏)。肉鸡饲养后期,是几种鸡病的多发期,往往会发生高死淘率,给饲养者造成重大损失。因为当肉鸡饲养至30日龄后,饲料、药费等投资都已过大半,成本相对较高,如果这阶段开始出现长势缓慢甚至死淘率高的现象,势必造成重大损失。因此,要防止肉鸡后期肉鸡死淘率高,必须采取综合有效的管理措施。1造成肉鸡后期鸡死淘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选取449日龄的京红1号蛋鸡13 876只进行饥饿法强制换羽试验,测定强制换羽期间试验鸡的产蛋数、死淘数和蛋品质及停料期间试验鸡体重下降情况,分析强制换羽对产蛋率、减重率、死淘率及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停料第12天时鸡群停止产蛋,恢复喂料后第4天鸡群开始见蛋,第25天产蛋率达50.00%以上,第6周产蛋率达85.00%以上;饥饿第15天时减重率达30.09%,达到恢复喂料的标准要求,初始体重较低的鸡减重率高于初始体重较高的鸡(P0.05);停料期间鸡群总死淘率为0.66%,停料9~15天鸡群的日均死淘率显著高于第1~4天(P0.05),恢复喂料19 d内鸡群总死淘率为0.85%,恢复喂料第1~4天的日均死淘率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换羽后蛋重、蛋壳强度、蛋白高度、哈氏单位等均有升高趋势。说明饥饿法强制换羽可有效改善产蛋后期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延长蛋鸡的产蛋年限。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死淘原因的分析,结合我们几年来的经验,提出一些措施和对策,以供参考。一、产蛋期的死淘特点无论养何种品种的蛋鸡,特别是高产鸡和红鸡(因红鸡的抗逆能力差于白鸡),有两个死淘高峰期。一是初产期,二是产蛋高峰期。在全群月死淘率为2—5%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8.
温度控制是育雏期的关键工作,关系到雏鸡期的白痢发生情况、20~50日龄期间的弱鸡死淘率、后期育肥阶段的育肥效果,因此,很多人都将育雏期的成功看成该批养殖成功与否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是由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蜂病,典型症状为"花子脾",病死幼虫内含乳白色液体、呈囊袋状,尸体无臭味。通过开展中草药组方试验以筛选出最佳治疗方案,结果表明,中草药试验1组治愈率为26.83%、有效率为56.10%、死淘率为43.90%;中草药试验2组(中囊消)治愈率为51.22%、有效率为78.05%、死淘率为21.95%;中草药试验3组治愈率为24.39%、有效率为48.78%、死淘率为51.22%;对照组治愈率为9.76%、有效率为29.27%、死淘率为70.73%。中草药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间差异极显著(P0.01),但以中草药试验2组(中囊消)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沸石缓解低剂量铅污染对蛋鸡的毒性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 584羽50周龄伊莎褐商品蛋鸡,随机分成4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及其基础上添加10 mg/kg铅、3%沸石、10 mg/kg铅+3%沸石的试验日粮,研究低剂量铅污染及沸石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血清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各组间产蛋率、平均蛋重、破蛋率和死淘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添加沸石可降低死淘率.与对照组相比,10 mg/kg铅处理组蛋鸡第8周血清ALP显著降低(P<0.05),3%沸石组蛋鸡第2周血清TP、ALB、TC、TRIG都显著降低(P<0.05),其它各阶段铅污染及添加沸石对血清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本试验条件下10mg/kg的铅污染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血清指标无显著影响,沸石缓解铅对蛋鸡的毒性效果也未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猪呼吸系统疾病,也是当今养猪业最为普遍的问题之一。2017年2月,湖北某猪场育肥猪群出现消瘦、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死淘率高达4.35%,明显高于往年同期。通过现场情况调查、临床剖检和实验室检测,最终确诊该场为PRRSV与PCV2感染导致猪只免疫抑制,进而继发SS与Hps的混合感染。后期通过调整免疫程序和添加敏感药物等措施,使该场育肥猪的死淘率明显下降,猪只生长状况得到了改善。该案例为PRDC的诊断和防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蛋鹌鹑日粮中添加0.02%木寡糖(试验组),同时设置饲喂基础日粮的对照组,对比其产蛋率、料蛋比、蛋重、蛋次品率、万羽日死淘率等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产蛋率提高3.65%(P0.01)、鹑蛋次品蛋下降34.18%(P0.01),日死淘率下降22.05%(P0.05),料蛋比下降1.46%,蛋均重提高1.28%,养殖效益提高8.87%。  相似文献   

13.
某肉鸡饲养小区的肉仔鸡死淘率一直偏高,达到5%~6%,死淘高峰通常出现在20~30日龄,死淘原因主要为不断散发的呼吸道病与腹泻病导致的肉仔鸡零星死亡不断或生长停滞,投喂抗生素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停药后易出现反复。经实验室检测发现该肉鸡群存在H9亚型禽流感病毒(H9AIV)感染,导致鸡群细菌病不断发生。  相似文献   

14.
选择9家规模猪场共计758头育肥猪研究验证低排放日粮对生猪生长性能和粪便氮磷排放量的影响。试验育肥猪随机分为2个处理,分别饲喂普通日粮和低排放日粮,试验期60d,试验期间记录各组生猪采食量、死淘率、健康状况等,并于试验始末早饲前称重。试验30~32d开展消化试验(酸不溶灰分法)测定育肥猪对日粮营养物质消化率和氮磷等的排放量。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日粮相比,低排放日粮提高了猪的增重速度(787.59g/d和825.43g/d,P<0.05)和饲料转化效率(料重比:3.01和2.82,P<0.05),饲料总能、干物质和粗蛋白的消化率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3.91%(P<0.05)、3.13%(P<0.05)和5.66%(P<0.05),猪粪便总能、有机物质、氮和磷的排泄量分别较对照组降低了19.34%(P<0.05)、19.14%(P<0.05)、25.95%(P<0.05)和24.91%(P<0.05),并且低排放日粮组增重效益较对照组提高了10.83%,达到323.16元/头。表明低排放日粮可提高育肥猪生长性能和饲料消化率,减少粪便氮、磷排泄和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5.
我们于1991年8月1日开始,对9080只57周龄的星杂“579”商品代蛋鸡进行了利用2.5%ZnO加入日粮中进行强制换羽。1.强换后的死淘和产蛋恢复情况死淘情况:从强换的第一天到恢复产蛋达5%(30天),共死淘180只,死淘率为1.98%,以后平均月死淘率为0.97%。产蛋恢复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16.
《广东饲料》2021,30(6)
为了解免疫微生态制剂对鸡蛋抗体效价及蛋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选取2个规模化蛋鸡场(约10000只左右),通过在饲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比较使用前后鸡蛋的新城疫和禽流感卵黄抗体效价及蛋品质,使用后的20天死淘数、产蛋数及蛋重。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的使用可减少蛋鸡死淘率,提高新城疫(ND)、禽流感(H5-6、H9)的卵黄抗体滴度,其中禽流感(H7N9)的抗体效价增加明显,达到13.829%。蛋品质的结果表明,鸡蛋重量、哈氏单位和蛋壳厚度在使用微生态制剂后亦有所提高。综上所述,蛋鸡饲粮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可降低蛋鸡死淘率、改善蛋品质,提高机体抗体效价水平等。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探讨含游离棉酚饲粮长期饲喂蛋鸡的肝脏中棉酚蓄积规律及其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为更好地利用棉籽粕资源提供理论支持。选取23周龄海兰褐蛋鸡270只,随机分为3组,饲粮中游离棉酚水平分别为0、20和40 mg/kg,试验期45周。结果表明:长期饲喂含游离棉酚饲粮造成了蛋鸡肝脏中游离棉酚的蓄积,且呈剂量效应,引起肝细胞结构紊乱和损伤,不同游离棉酚水平饲粮长期饲喂未引起蛋鸡生产性能和产蛋性能的显著性变化(P0.05),但产蛋后期(31~45周)蛋鸡死淘率显著升高(P0.05),而且1~10周蛋黄颜色显著增大(P0.05)。由此可见,含游离棉酚饲粮长期饲喂蛋鸡造成其肝脏中游离棉酚的蓄积,进而影响其肝脏功能,饲粮游离棉酚含量为20和40 mg/kg时对蛋鸡生产性能影响较小,但加重了产蛋后期蛋鸡死淘率。结果提示,蛋鸡死淘率的增加可能源于棉酚蓄积毒性造成的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18.
肉用种鸡场在华南地区盛夏季节鸡群死淘率居高不下,日死淘率达到0.1~0.5%,月累计死淘率达到3~15%,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四方面:选育不良导致的脱肛,环境温度控制不良导致的中暑,夏季季节性疾病的频发和继续性疾病的伴随。本文简述了造成华南地区肉用种鸡场盛夏季节死淘率增高的原因、发病特点、诊断要点与防控的基本建议,为有效控制华南地区种鸡场盛夏季节鸡群死淘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前,肉种鸡的饲养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表现在死淘方面,优秀的鸡群死淘率低于3%。相对而言,产蛋期的死淘率则较高。应首先考虑的是由疫病引起的死淘,死淘比较集中,发病期间的死淘率也比较高,鸡群的症状和生产性能下降也比较明显,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而一般情况下的死淘则往往被饲  相似文献   

20.
旨在评价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在漯河麻鸡小型绿壳蛋种鸡上的应用效果,探讨停饲早期补饲粗石粉对强制换羽鸡群死淘率的影响。选取小型绿壳蛋种鸡12 299只,试验开始前1天标记100只鸡用于测定停饲期间的体重变化;试验第1~2天全群鸡停止饮水、停止喂料,试验第3~7天提供饮水但继续停止喂料,试验前4天对鸡群补饲粗石粉;从停料第8天开始对标记个体称重,当标记个体中有70%以上的个体体重下降幅度达到25%时即为开始恢复喂料的时间;测定并比较停饲期间和恢复喂料后15 d内不同阶段鸡群的死淘率以及粗石粉补饲鸡群和非补饲鸡群的死淘率,记录恢复喂料后鸡群第一次产蛋时间,计算停饲期间和恢复产蛋后6周内的产蛋率和破蛋率。结果表明,停饲20 d时鸡群的体重下降幅度为24.1%,接近符合恢复喂料的要求;在停饲末期,初始体重较小个体的失重率大于初始体重较大个体(P0.05或P0.01);停饲5~8 d鸡群的死淘率显著高于其他时段(P0.05),恢复喂料后0~3 d鸡群的死淘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时段(P0.05或P0.01),停饲期间和恢复喂料后15 d内鸡群的死淘率均低于1.1%,且粗石粉补饲鸡群的死淘率极显著低于相应的非补饲鸡群(P0.01);在停饲期间,粗石粉补饲鸡群的产蛋率下降幅度和破蛋率明显低于非补饲鸡群,恢复喂料后第10天鸡群内开始见蛋,第6周产蛋率超过50%,破蛋率随产蛋率的上升而下降。综上提示,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在漯河麻鸡小型绿壳蛋种鸡上的应用效果良好,且停饲早期补饲粗石粉能够降低停饲期间和恢复喂料后15 d内鸡群的死淘率,提高停饲期间鸡群的产蛋率并降低破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