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简称IBR)是牛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气管炎、鼻炎,其次为结膜炎,传染性脓癌性阴道炎,龟头包皮炎等,此外,有些牛还可发生隐性感染。本病极易传播,目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为了摸清IBR对我省牛群的感染情况,1987年,我们对本病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结果如下。一、方法:IBR病毒——血清中和试  相似文献   

2.
1980年3月,广东省光明华侨农场从新西兰进口一千余头奶牛.根据原农业部畜牧总局的指示,我们承担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的检疫任务.在检疫过程中,我们于四月首次从新西兰进口奶牛体内分离到一株病毒,其致细胞病变作用可被匈牙利Bartha Nu/67 IBR标准毒抗血清所中和.五月,周泰冲等同志也从新西兰进口牛中分离到了IBR病毒.本文就IBR病毒的分离及鉴定作一简要介绍.一、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3.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感染所导致的呼吸道疾病,发病时以鼻炎、窦炎、身体高热、呼吸困难、流鼻涕等炎性症状为主。本文主要论述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病原学和血清学诊断方法的优缺点,为该病今后诊断研究寻找新的途径,论文内容对目前普遍应用较多的诊断研究方法进行论述,以期为该病诊断研究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由2例疑似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病例的荷斯坦奶牛分离到一株病毒,命名为IBRV—C1株。该病毒可被IBR标准阳性血清完全中和;接种MDBK细胞可出现IBR病毒典型细胞病变效应;选取IBR病毒gB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检测和基因测序,结果可扩增出特异性目的片段;动物回归试验显示,3头牛均可见体温升高、鼻流粘液、呼吸困难等典型的IBR临床症状。在此基础上制备了三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灭活疫苗,并进行了疫苗安全性和效力试验,结果表明三批疫苗对靶动物安全,免疫效果较好,免疫牛中和抗体效价几何平均值可达1:41以上,攻毒保护率达5/5。  相似文献   

5.
IBR是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BovineRhino鄄tracheitis)的缩写,又称坏死性鼻炎(NecroticRhinitis)、红鼻病(“Rednose”Disease)。是由I型牛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通称IBR。该病多发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欧洲许多国家,我国于1980年进口新西兰奶牛中首次报道该病,其后未见有报道该病的发生。河南省平顶山市某牛场2004年7月3日从澳大利亚引进200头荷斯坦妊娠青年母牛,于2004年9月28日确诊感染IBR病毒,在河南为首次发现IBR感染,现将治疗体会及相关情况报告如下:1前期牛群症状及治疗1.1症状…  相似文献   

6.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由I型牛疱疹病毒引起)是牛的一种呼吸器官疾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对本病的诊断历来多用中和(NT)试验,有时用间接红血球凝集(IHB)试验。最近笔者根据KRYUKOV等和TREPANIER等关于IBR病毒有凝集小白鼠红血球的特异性的报导,试用小白鼠红血球作血球凝集抑制(HI)试验,取得如下结  相似文献   

7.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感染家养牛引起的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性药物,因此疫苗免疫仍然是防控该病的关键措施。针对该病常用的疫苗主要有灭活疫苗和活疫苗,而基因缺失活疫苗由于具有免疫标识,已成为新型疫苗研发的主流方向。一些发达国家已利用基因缺失标记疫苗,如IBRV gE缺失疫苗,进行免疫根除计划并净化了该病。然而,由于现存的疫苗仍存在免疫抑制与潜伏感染等问题,亟需研制更有效的标记疫苗。论文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病原学特征、免疫抑制及疫苗研发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IBR有效疫苗的研发及其在防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和流行性牛白血病(BL)的流行情况,从重庆市辖区内11个区县(自治县)采集奶牛、黄牛、水牛血清共;369头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HLISA)检测IBR和BL抗体。结果从部分区县(自治县)检测出阳性样品,IBE阳性率介于2.70%~20.00%之间,总阳性率为4.61%;奶牛、黄牛、水牛总阳性率分别为5.34%、4.92%、0%。BL阳性率介于2.70%~52.50%之间,总阳性率为12.20%,奶牛、黄牛、水牛总阳性率分别为20.87%、1.64%、0%,提示该病在我市奶牛和黄牛牛群中存在,污染较广,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即牛疱疹病毒1型(BoHV-1)所引起的以上呼吸道炎症为主的一种牛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呈世界性流行。IBR的早期准确诊断,对该病的防控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IBR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病原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方法。病原学诊断具有特异和敏感及准确等特点,而血清学诊断具有敏感、快速、方便和价廉等特点。为了实施IBR的净化和根除计划,部分国家和地区已逐渐采用IBR基因缺失疫苗,配套使用鉴别诊断方法来鉴别IBR疫苗免疫和自然感染。论文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常用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IBR的诊断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起的病毒性疾病,主要感染牛和水牛。该病于2019年8月首次传入我国,并在多地暴发。目前该病在南非、中东、欧洲和亚洲的多个国家广泛流行,对世界养牛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对该疾病的防控很大程度受限于对其传播机制的认知不足。本文总结了LSD的传播方式,包括虫媒传播和非虫媒传播,以期为LSD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这是联邦德国汉诺威兽医大学病毒学研究所所长B.Liess博士来我国讲学的一部分学术资料,现整理发表.供同志们参考.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在欧美牛群中普遍存在,在联邦德国于25年前第一次分离出IBR病毒。一般讲,IBR分急性和慢性病例,病的后期往往难以分离出病毒;另外,慢性病例如有细菌性并发感染,易于诱发肺脓肿病灶。还有些病牛,症状似牛恶性卡他热(BMC),其病原也是牛疱疹病毒,  相似文献   

12.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牛血清中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抗体的技术已经得到了发展。我们用ELISA方法检测从无IBR病毒牛群中采集的304份血清,其特异性为100%;检测经鼻内疫苗接种免疫后采集的62份牛血清,其诊断敏感性在免疫后第一个月为27.4%,第六个月为100%,检测标准血清中和抗体滴度≥1:2的303份牛血清,其敏感性为100%;463份随意诊断样品经比较试验证明ELISA检出血清阳性牛(61.6%)比标准血清中和试验(49.9%)要高。因此,我们认为ELISA具有技术上的优越性,可以作为一种常规诊断试验来检测牛血清中IBR病毒抗体。  相似文献   

13.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部分糖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又名牛疱疹病毒Ⅰ型感染症,是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能给养牛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该病毒是双股DNA有囊膜的病毒,病毒囊膜糖蛋白对病毒的吸附、侵入和细胞间扩散是必需的,可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囊膜糖蛋白的研究不仅能了解病毒分子生物学的结构和功能,而且对该病的诊断和预防也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gB蛋白和gE蛋白的结构和分子生物学特性作一综述,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从进口种用奶牛中分离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2865头进口种用奶牛隔离检疫期间,从1头IBR中和抗体阳性奶牛中分离1株病毒。该分离株表现类似于IBR病毒特征的细胞病变(CPE),细胞圆缩,聚集成葡萄串样群落,在单层细胞上形成空洞,有时会发现有几个细胞核的巨大细胞。用特异性抗IBRV阳性血清与之进行中和试验,发现IBRV标准阳性血清对分离株的中和抗体滴度为26.5,与对IBR标准株的中和抗体滴度相差不到一个滴度。调取IBRVLA株gB基因序列,设计出1对IBR特异性的引物进行PCR,能扩增出与目的基因片段大小一致的特异性条带。结果表明:分离到的病毒为IBRV。  相似文献   

15.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是由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给全世界养牛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在欧盟国家该病被列为仅次于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MD)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的三大重要牛病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该病进行了研究,论文从牛呼吸道合胞体病的流行病学和疫苗研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Nipah病毒     
马来西亚东部沙捞越州当局在致命的Nipah病毒感染34人后,淘汰了5千头猪。这种病毒能导致人患致命的脑炎。去年在马来西亚半岛爆发此病,结果105人死亡。沙捞越州当局在首次检测中就证明这类病毒以猪为寄主,然后将州内4个地方14个猪场进行了隔离。去年Nipah病毒爆发导致马来西亚1百万头猪被淘汰,使该国的猪场数量从1770个减少到822个。该病毒又重新爆发的报道使消费猪肉最庞大的中国人社区引起极大恐惧,而大多数马来西亚人为穆斯林,不食猪肉。上月政府因避免猪被此病毒传染,命令马来西亚半岛的15个猪场作为安全保护被隔离起来。该病…  相似文献   

17.
马来西亚的人和猪致死性脑炎由一种新病毒所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9年春在马来西亚暴发一种以脑炎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在感染猪群和与猪接触的人中流行,传播迅速,很快蔓延到马来西亚一半以上的地区,引致许多人及猪死亡,举世瞩目。经诊断,该病的病原并非最初认为的日本乙型脑炎病毒,而是由一种未曾报道过的新病毒所致,命名为宜麦(Nipah)病毒,宜麦是马来西亚森美兰(NegeriSembilan)州的一个村庄地名,从该地的患者分离到该病毒,故而得名。宜麦病(Nipahdisease)引致人死亡,归因于猪的宜麦病毒感染。回溯性调查表明,该病实际上在1997年即有发生…  相似文献   

18.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疾病。本病在美洲、欧洲、非洲与亚洲都有一些国家流行。我国1981年周泰冲等,1982年仰惠芬等报道了从新西兰进口的奶牛分离出IBR病毒。  相似文献   

19.
在108群衣阿华州猪的血清样品中进行了一次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抗体的血清学调查.1220头猪中,139头(11.33%)有1:4或更高的抗体滴度.IBR病毒经静脉和鼻内接种到猪,产生无症状感染.IBR病毒通过脑内接种到猪,则出现运动失调,感觉过敏,高温和厌食.通过生殖道和脑内接种途径给毒的猪中有2头可看到脓性阴道和包皮脱出.出现有意义的抗体,但未分离到病毒  相似文献   

20.
牛流行热,又称为三日热,是由虫媒弹状病毒牛流行热病毒(BEFV)引起的牛和水牛的一种传染病.该病会导致牛发热、四肢僵硬、跛行,通常又会完全恢复.其会引起感染动物的死亡,母牛流产,致使奶牛产奶量下降、公牛体重和生殖能力下降.作者结合国内外对牛流行热病毒的研究,从发病历史、流行病学、病原学、临床症状、致病机理、诊断、防控等方面阐述了牛流行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该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